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动力一种向上的信心,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自强精神。赏识有着异乎寻常的教育功能,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应该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要尽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老师的赞赏将其放大,从而使其形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62-01
1.赏识教育的意义
1.1识能增加学生的信心。“谁拥有自信就成功了一半。”这是一位伟人说的话,信息能使人在智力,体力,工作和处事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都朝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正确认识赏识自己,寻找前进的驱动力。教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又稍显枯燥,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数学学不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會失去信心,这时教育者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心中渴望成功。在数学教学中,我曾有这样的情境;赵宁是一位一学习就头疼的孩子但学习中总表态要进步,要取得好成绩,但行动总是跟不上。上课走神,抄袭作业,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条件很好,但家长时常埋怨孩子学习怕苦,迷恋上网,打游戏,智力没完全放在学习上。面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利用他爱上网这一特点,教育他把打游戏的劲头网络学习上,并指导他学会在教育网上或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解决数学课上所遇到的难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跟踪考察,我发现他上课的精力比过去集中了,也懂得了不少课外知识,学习有进步不少了,对学习也信心十足了,扬言一定要考上实验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由此可见,赏识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动力一种向上的信心,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自强精神。
1.2赏识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人人都渴望受人称赞”。这是林肯说的话,就是这种渴望使狄更斯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徐悲鸿对齐白石作品的赞许,熊庆来对华罗庚论文的肯定,使中国多了伪艺术家和科学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老师要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平台。孩子们的这种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满足。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其思维的发展需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这就要教师学会——等待。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信号超长孩子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考察,一位班主任说:“你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跳出来?”专家爽快的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知道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的跑回家,对妈妈说,“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半信半疑的找到老师,“的确是专家说的”。母亲仿佛吃了定心丸,不在焦,不在指责,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们个个羡慕,老师倍加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下子都到了“行”的教育世界。一个个飞速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来校,询问情况,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先生您来之前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的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目瞪口呆。这个既美丽有酸涩的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赏识有着异乎寻常的教育功能,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应该大力提倡赏识教育。
2.赏识教育的策略
2.1了解学生。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的快慢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才能知道他们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学生,才能真诚的赞赏每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对学生来说,老师默默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赞赏都有可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能改变某些学生的一生。说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书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的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2体验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根是成功之母,成功可以诱导成功。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实际操作是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千方百计创设成功的情景,使学生经过努力获得,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新的知识与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时,我设计一种“阶梯”试问题串,在测验中设计由易到稍难再到难,简单的题分值高一些,让学生感受的前所未有的“高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几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良好的信心。
2.3尝时有度。对学生的赞扬和常识,绝不是意味着只看学生的优点而无视学生的缺点,更不意味着放任,纵容学生问题和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努力也无法是他移动。”可见,常识教育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表扬学生,而是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的缺点,要尽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老师的赞赏将其放大,从而使其形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62-01
1.赏识教育的意义
1.1识能增加学生的信心。“谁拥有自信就成功了一半。”这是一位伟人说的话,信息能使人在智力,体力,工作和处事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都朝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正确认识赏识自己,寻找前进的驱动力。教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又稍显枯燥,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数学学不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會失去信心,这时教育者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心中渴望成功。在数学教学中,我曾有这样的情境;赵宁是一位一学习就头疼的孩子但学习中总表态要进步,要取得好成绩,但行动总是跟不上。上课走神,抄袭作业,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条件很好,但家长时常埋怨孩子学习怕苦,迷恋上网,打游戏,智力没完全放在学习上。面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利用他爱上网这一特点,教育他把打游戏的劲头网络学习上,并指导他学会在教育网上或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解决数学课上所遇到的难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跟踪考察,我发现他上课的精力比过去集中了,也懂得了不少课外知识,学习有进步不少了,对学习也信心十足了,扬言一定要考上实验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由此可见,赏识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动力一种向上的信心,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自强精神。
1.2赏识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人人都渴望受人称赞”。这是林肯说的话,就是这种渴望使狄更斯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徐悲鸿对齐白石作品的赞许,熊庆来对华罗庚论文的肯定,使中国多了伪艺术家和科学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老师要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平台。孩子们的这种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满足。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其思维的发展需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这就要教师学会——等待。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信号超长孩子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考察,一位班主任说:“你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跳出来?”专家爽快的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知道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的跑回家,对妈妈说,“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半信半疑的找到老师,“的确是专家说的”。母亲仿佛吃了定心丸,不在焦,不在指责,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们个个羡慕,老师倍加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下子都到了“行”的教育世界。一个个飞速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来校,询问情况,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先生您来之前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的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目瞪口呆。这个既美丽有酸涩的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赏识有着异乎寻常的教育功能,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应该大力提倡赏识教育。
2.赏识教育的策略
2.1了解学生。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的快慢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才能知道他们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学生,才能真诚的赞赏每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对学生来说,老师默默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赞赏都有可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能改变某些学生的一生。说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书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的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2体验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根是成功之母,成功可以诱导成功。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实际操作是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千方百计创设成功的情景,使学生经过努力获得,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新的知识与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时,我设计一种“阶梯”试问题串,在测验中设计由易到稍难再到难,简单的题分值高一些,让学生感受的前所未有的“高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几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良好的信心。
2.3尝时有度。对学生的赞扬和常识,绝不是意味着只看学生的优点而无视学生的缺点,更不意味着放任,纵容学生问题和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努力也无法是他移动。”可见,常识教育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表扬学生,而是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的缺点,要尽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老师的赞赏将其放大,从而使其形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