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彻底改变了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形式,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探索、实践、创新的空间,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励学生创新,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的平台,走向创新之路的阶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小学生本身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爱看、爱问、爱想、爱说、爱尝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变得更集中、更活跃,学习劲头更足。
例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学生先往塑料盒里(每个盒子最多装10个小棒)装小棒的游戏,然后拿起两个学生装小棒的盒子(一个6根,一个8根),这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根小棒?这样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利用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供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课堂教学中积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践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具体体现之一。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操作、猜测、验证活动,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看电影”一课,学校组织500名学生去看电影,电影院有21排座位,每排26个,坐的下吗?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答案:有的学生利用估算,把21看成20,把26看成25,20×25=500,得到能坐得下的答案。有的同学通过计算:21×26=546,546>500得到答案能坐得下。同样的问题,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既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当中,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
三、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思维源于质疑问难。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小学生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爱看、爱问、爱尝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形成敢想、敢问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买铅笔》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想法:15-9,5-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5得4,再用10减4得6,因此,15-9=6,這样做可以吗?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积极地分析、讨论,确认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宽松的质疑和探索的氛围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和方法,而且更宜于养成爱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同时也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自由、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特点及教材特点,设置探究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发给每个学生两张相同的梯形,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知识,找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小组讨论找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有的将两个梯形组合平行四边形;有的则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有的则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讨论研讨找出其中规律,总结出梯形面积的求法。这样通过主动探究,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对评价做了全新的阐述,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坚持创新标准,包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差异和错误,对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以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们都能在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信心、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积极评价就像一股股暖流注入学生心田,使学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热情,更具探索精神,更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小学生本身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爱看、爱问、爱想、爱说、爱尝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变得更集中、更活跃,学习劲头更足。
例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学生先往塑料盒里(每个盒子最多装10个小棒)装小棒的游戏,然后拿起两个学生装小棒的盒子(一个6根,一个8根),这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根小棒?这样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利用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供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课堂教学中积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践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具体体现之一。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操作、猜测、验证活动,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看电影”一课,学校组织500名学生去看电影,电影院有21排座位,每排26个,坐的下吗?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答案:有的学生利用估算,把21看成20,把26看成25,20×25=500,得到能坐得下的答案。有的同学通过计算:21×26=546,546>500得到答案能坐得下。同样的问题,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既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当中,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
三、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思维源于质疑问难。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小学生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爱看、爱问、爱尝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形成敢想、敢问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买铅笔》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想法:15-9,5-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5得4,再用10减4得6,因此,15-9=6,這样做可以吗?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积极地分析、讨论,确认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宽松的质疑和探索的氛围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和方法,而且更宜于养成爱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同时也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自由、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特点及教材特点,设置探究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发给每个学生两张相同的梯形,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知识,找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小组讨论找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有的将两个梯形组合平行四边形;有的则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有的则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讨论研讨找出其中规律,总结出梯形面积的求法。这样通过主动探究,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对评价做了全新的阐述,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坚持创新标准,包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差异和错误,对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以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们都能在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信心、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积极评价就像一股股暖流注入学生心田,使学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热情,更具探索精神,更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