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原则,分析探讨了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的具体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工作
城市建筑规划部门和经济计划部门在城市政府中都是研究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部门。计划部门侧重经济的内涵研究,规划则侧重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城市建筑规划不但涉及到城市人民生活,居住的切身利益。它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环保效应也会得到相应体现。城市建筑规划是一个方向标,引领者城市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城市建筑还担负着协调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矛盾,指导着中、小城市或乡镇地区的发展潮流。
1 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原则
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建设的开展,任何城市建设都需要经历项目的市场研究、资金的筹措、项目的审批、规划的许可、土地的获得、建设的开展以及资金的配套、社会的反响、市场的运作等等,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项目的开展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管理部门的决定都会对项目的实现形成决定性的作用。为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建筑工程规划应贯彻以下原则:
1.1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现在每个城市都已经编制了自己的城市规划,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指针、依据,基本改变了过去盲目建设的局面。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编制、批准的城市规划并综合协调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严格审查和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来防止和抵制可能因突破城市规划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隐患的短期建设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对建设工程性质变更和新建、改建和扩建中违反规划要求的应及时查处。
1.2 建筑规划必须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它是人对环境的一种感受。领域感的形成,要求城市空间应具有丰富的层次,以适应人们多种行为活动的需要。为此,建筑规划必须要有一个整体性。建筑形式的整体性,要求建筑形式的构成必须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结构形式相协调、相适应,并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创造整体环境的秩序。
1.3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道路被“开膛破肚”,这样不仅妨碍了交通,而且也造成了资金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只注重了地面建设而不注重地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的具体措施
2.1 增强建筑规划意识,奉行“规划先行”的方针。建筑规划工作是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建筑规划工作。把区域总体发展建筑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专项规划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建筑规划、全过程工程规划的意识,把宏观建筑规划与项目详规、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建筑规划监督与规划执行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等”硬件”与建筑规划资源配置、组合等一系列动态”软件”的使用结合起来,确保建筑规划科学化执行有力。
2.2 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提供充足的绿色环境。城市建筑规划就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精神享受上的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态、人文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城市多一点绿化,对人的吸引力就越高,相对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建筑规划时,确立环境保护观念,通过对其环境限制因素以及潜在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科学地界定城市规模大小,选择适合的建筑以及用地及交通运输方案。同时,城市建筑规划应该留有足够的绿化用地,以便居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当今发展的生态建筑正是顺应人们对于人文环境要求的产物,通过科学的设计,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是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共同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服务。只有在城市建筑规划中融入生态、自然的概念,才能激发人们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绿色环境的发展。此外,在改造老城区的规划中,要进一步改善其环境质量,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人口的居住密度,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在郊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建设划分功能分区。而且可以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功能区的划分,划分出生态保护区、敏感区以及景观敏感区。
2.3 注重居住区的安全性规划。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2.3.1 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
2.3.2 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2.3.3 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2.4 建筑规划过程中的特色构建。我们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既要运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又要准确地把握城市建筑形式的地方特色。在新的功能和物质基础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建筑的艺术手法,去粗取精,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生态城市。笔者认为这种新型生态城市,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2.4.1 具有雄伟轻快的建筑造型。在建筑造型上,建筑个体不仅应具有较大的尺度、严谨的比例、新颖的形式,而且应色彩明快、雄伟威严。在建筑外形上,应采用艺术性的对比变化,使之有主次之分,有高低之分,有虚实之分。同时,还应施以简洁明快的装饰,用以衬托建筑形式之美,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立面造型。
2.4.2 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整个建筑布局上,应运用传统的手法,以对称的中轴线来显示建筑主体。在建筑组群中,应高低错落,长短相接,前后结合,构成一个建筑空间轮廓线,给人以美的享受。
2.4.3 具有独特的建筑特性。对于北方高寒地区的城市,在建筑形式上,一般应是建筑平面较严谨,走廊门厅比较宽敞,以适于较长的冬季室内活动空间。同时,建筑物表面上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冯颖.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中华建设,2012,(06).
[2] 邹静.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11,(03).
[3] 刘剑锋.中小城市建筑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2,(16).
[4] 朱恒利.关于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工作
城市建筑规划部门和经济计划部门在城市政府中都是研究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部门。计划部门侧重经济的内涵研究,规划则侧重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城市建筑规划不但涉及到城市人民生活,居住的切身利益。它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环保效应也会得到相应体现。城市建筑规划是一个方向标,引领者城市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城市建筑还担负着协调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矛盾,指导着中、小城市或乡镇地区的发展潮流。
1 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原则
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建设的开展,任何城市建设都需要经历项目的市场研究、资金的筹措、项目的审批、规划的许可、土地的获得、建设的开展以及资金的配套、社会的反响、市场的运作等等,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项目的开展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管理部门的决定都会对项目的实现形成决定性的作用。为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建筑工程规划应贯彻以下原则:
1.1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现在每个城市都已经编制了自己的城市规划,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指针、依据,基本改变了过去盲目建设的局面。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编制、批准的城市规划并综合协调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严格审查和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来防止和抵制可能因突破城市规划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隐患的短期建设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对建设工程性质变更和新建、改建和扩建中违反规划要求的应及时查处。
1.2 建筑规划必须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它是人对环境的一种感受。领域感的形成,要求城市空间应具有丰富的层次,以适应人们多种行为活动的需要。为此,建筑规划必须要有一个整体性。建筑形式的整体性,要求建筑形式的构成必须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结构形式相协调、相适应,并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创造整体环境的秩序。
1.3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道路被“开膛破肚”,这样不仅妨碍了交通,而且也造成了资金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只注重了地面建设而不注重地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的具体措施
2.1 增强建筑规划意识,奉行“规划先行”的方针。建筑规划工作是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建筑规划工作。把区域总体发展建筑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专项规划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建筑规划、全过程工程规划的意识,把宏观建筑规划与项目详规、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建筑规划监督与规划执行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等”硬件”与建筑规划资源配置、组合等一系列动态”软件”的使用结合起来,确保建筑规划科学化执行有力。
2.2 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提供充足的绿色环境。城市建筑规划就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精神享受上的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态、人文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城市多一点绿化,对人的吸引力就越高,相对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建筑规划时,确立环境保护观念,通过对其环境限制因素以及潜在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科学地界定城市规模大小,选择适合的建筑以及用地及交通运输方案。同时,城市建筑规划应该留有足够的绿化用地,以便居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当今发展的生态建筑正是顺应人们对于人文环境要求的产物,通过科学的设计,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是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共同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服务。只有在城市建筑规划中融入生态、自然的概念,才能激发人们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绿色环境的发展。此外,在改造老城区的规划中,要进一步改善其环境质量,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人口的居住密度,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在郊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建设划分功能分区。而且可以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功能区的划分,划分出生态保护区、敏感区以及景观敏感区。
2.3 注重居住区的安全性规划。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2.3.1 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
2.3.2 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2.3.3 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2.4 建筑规划过程中的特色构建。我们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既要运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又要准确地把握城市建筑形式的地方特色。在新的功能和物质基础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建筑的艺术手法,去粗取精,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生态城市。笔者认为这种新型生态城市,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2.4.1 具有雄伟轻快的建筑造型。在建筑造型上,建筑个体不仅应具有较大的尺度、严谨的比例、新颖的形式,而且应色彩明快、雄伟威严。在建筑外形上,应采用艺术性的对比变化,使之有主次之分,有高低之分,有虚实之分。同时,还应施以简洁明快的装饰,用以衬托建筑形式之美,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立面造型。
2.4.2 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整个建筑布局上,应运用传统的手法,以对称的中轴线来显示建筑主体。在建筑组群中,应高低错落,长短相接,前后结合,构成一个建筑空间轮廓线,给人以美的享受。
2.4.3 具有独特的建筑特性。对于北方高寒地区的城市,在建筑形式上,一般应是建筑平面较严谨,走廊门厅比较宽敞,以适于较长的冬季室内活动空间。同时,建筑物表面上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冯颖.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中华建设,2012,(06).
[2] 邹静.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11,(03).
[3] 刘剑锋.中小城市建筑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2,(16).
[4] 朱恒利.关于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