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工作关乎民生之根本,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神经。大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能源储备,统计不好,就无法开展现代化建设。小到一个家庭每月的柴米油盐,工资收入,储蓄余额,统计不好,就无法保证一个家庭的稳定。可见统计的重要性非同寻常。统计局作为国家一个特殊的只能部门,担负着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实事求是反应民生民情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统计数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掺水分”、“不准确”,对于我们统计人而言,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而我们,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准确的重要性
军事情报失真,足以让三军陷入重围,统计数据失真,足以使发展误入歧途。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试想,如果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统计数据失真,决策就必然在错误的基础上产生,基础就偏离了,那么以后的贯彻落实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一直延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为科学发展提供统计保障便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二、统计数据误杀的来源
1.责任心不够,业务不熟。由于近年来政府统计人员裁减,地方上缺乏统计专门人才,有的甚至是兼职统计工作,他们不但没有专业的统计知识,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工作中责任心不够,甚至有的随意修改统计数据,只为了能够让数据看起来“漂亮一些”。统计部门工作繁杂,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这样的情况使得部分统计人员心态失衡,导致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不安心搞统计,有的工作上没有激情,因此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少数人受利益的驱使,故意上报虚假数据。他们缺乏对基层单位的有效监督和指导,解决源头数据问题力不从心,导致了一些地区从上到下,统计数据“一片糊涂帐”。
2.为因素。一般情况下,统计部门的工作在业务上受上一级行政部门的领导,这就给行政干预提供了温床,造成统计工作要受当地政府的影响,有时根据“上级指示”调整统计数据。以地区GDP作为例证来说,在地区和国家分别独立核算下,各地的GDP核算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干预。为了顯示某地区经济发展好,出于“政绩”考虑,给某些官员高升铺路,谎报GDP总量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3.统计客体的局限性。统计数据是有范围的,中国人口、乡镇、企业众多,通常采取的措施都是抽样统计,以局部估算总体,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分层加快,贫富差距拉大,统计客体的多样性增加,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受到挑战。按抽样调查理论确定的调查样本,其随机性难以保证,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很难落实。
4.监督机制不键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各级行政部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检查考核约束机制,但是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等诸多原因,大部分考核和约束机制形同虚设。若是有上级部门来检查,也只是走走形式,听听汇报,看看账表,不下去调查,使检查验收工作流于空谈,难以起到遏制统计数据失真的有效作用。
三、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几点措施
1.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方法的改进,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首先是要对现行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节能降耗、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是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研究各行业中的数据如何适应分级管理需要,使抽样调查工作能够始终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和发展,最终建立起科学的统计方法,满足各级玫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2.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培训。要想统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级行政单位必须保证有专门的统计人才,全权负责本行政单位内的统计工作,专人专用,以保证统计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原始资料,开展统计工作,完成统计任务。另一方面,适当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统计资料。除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培训外,还要加强党风党纪的培训,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增强搞准统计数据的责任感,大力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统计精神。对于基层单位领导授意或强令编造虚假数据,要依法予以拒绝,绝对不能参与统计数据虚报浮夸。要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合上帐”的五有要求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
3.完善统计法制建设。我国的统计法对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却规定过少。某些规定本身就有漏洞,在执行中给某些领导干部或统计部门修改数据提供了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强化统计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统计法制工作必须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和执法来提供良好执法环境,对统计违法行为情节较恶劣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处理一批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对比较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不留情面。对其他的违法者造成震慑力,从而捍卫统计法的威严。
一、统计数据准确的重要性
军事情报失真,足以让三军陷入重围,统计数据失真,足以使发展误入歧途。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试想,如果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统计数据失真,决策就必然在错误的基础上产生,基础就偏离了,那么以后的贯彻落实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一直延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为科学发展提供统计保障便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二、统计数据误杀的来源
1.责任心不够,业务不熟。由于近年来政府统计人员裁减,地方上缺乏统计专门人才,有的甚至是兼职统计工作,他们不但没有专业的统计知识,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工作中责任心不够,甚至有的随意修改统计数据,只为了能够让数据看起来“漂亮一些”。统计部门工作繁杂,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这样的情况使得部分统计人员心态失衡,导致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不安心搞统计,有的工作上没有激情,因此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少数人受利益的驱使,故意上报虚假数据。他们缺乏对基层单位的有效监督和指导,解决源头数据问题力不从心,导致了一些地区从上到下,统计数据“一片糊涂帐”。
2.为因素。一般情况下,统计部门的工作在业务上受上一级行政部门的领导,这就给行政干预提供了温床,造成统计工作要受当地政府的影响,有时根据“上级指示”调整统计数据。以地区GDP作为例证来说,在地区和国家分别独立核算下,各地的GDP核算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干预。为了顯示某地区经济发展好,出于“政绩”考虑,给某些官员高升铺路,谎报GDP总量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3.统计客体的局限性。统计数据是有范围的,中国人口、乡镇、企业众多,通常采取的措施都是抽样统计,以局部估算总体,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分层加快,贫富差距拉大,统计客体的多样性增加,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受到挑战。按抽样调查理论确定的调查样本,其随机性难以保证,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很难落实。
4.监督机制不键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各级行政部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检查考核约束机制,但是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等诸多原因,大部分考核和约束机制形同虚设。若是有上级部门来检查,也只是走走形式,听听汇报,看看账表,不下去调查,使检查验收工作流于空谈,难以起到遏制统计数据失真的有效作用。
三、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几点措施
1.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方法的改进,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首先是要对现行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节能降耗、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是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研究各行业中的数据如何适应分级管理需要,使抽样调查工作能够始终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和发展,最终建立起科学的统计方法,满足各级玫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2.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培训。要想统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级行政单位必须保证有专门的统计人才,全权负责本行政单位内的统计工作,专人专用,以保证统计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原始资料,开展统计工作,完成统计任务。另一方面,适当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统计资料。除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培训外,还要加强党风党纪的培训,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增强搞准统计数据的责任感,大力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统计精神。对于基层单位领导授意或强令编造虚假数据,要依法予以拒绝,绝对不能参与统计数据虚报浮夸。要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合上帐”的五有要求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
3.完善统计法制建设。我国的统计法对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却规定过少。某些规定本身就有漏洞,在执行中给某些领导干部或统计部门修改数据提供了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强化统计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统计法制工作必须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和执法来提供良好执法环境,对统计违法行为情节较恶劣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处理一批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对比较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不留情面。对其他的违法者造成震慑力,从而捍卫统计法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