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自身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来研究学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现状,揭示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为契机引发了整个教育领域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热潮。然而,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否已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对学校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努力满意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亟待回答。本研究即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此做一初步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自编问卷来调研高校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卷设计综合考虑到了课堂教学和环境两个维度的作用。其一,评估学校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对四种关键创新能力,即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的培养工作做得如何。这些关键创新能力的选取是参照国际通行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提出的。该量表将上述四种能力作为衡量个体创造力倾向的核心,而这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其二,了解学校是否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创新的激发或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面又可将环境划分为制度环境和非制度环境。其中制度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规范安排,非制度环境则主要指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问卷共设计20个题项用以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估高校课堂教学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及高校所营造的创新环境的状况如何。各题项经T检验表明均具有一定鉴别度。问卷采用Lister五点量表计分方法,分为“非常符合”、“部分符合”、“不能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等级,要求被测试者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本研究也同时发放了“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以了解本科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创造力倾向水平)现状,以配合此次自编问卷综合评估分析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情况。
我们以在宁四所不同类型高校(985高校、211高校、省属院校和独立民办二级学院)、不同专业(文、理、工、其他等)、不同年级(一年级至毕业班)、不同性别的在读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456份名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1份,删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问卷率为92,32%。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本科生创造力倾向得分表现不佳,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或有欠缺
首先运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本科生的创造力倾向进行测量,其结果转化为百分数之后如表1所示:
本科生四种创新能力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挑战性、好奇性、冒险性、想象力。根据威廉斯量表的常模可以做出判断:本科生总体创造力倾向一般,其中挑战性和好奇性得分良好,冒险性一般,想象力尤为一般。可见,当前高校的本科生创新水平不高,现有的培养工作显然并没有充分地发挥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课堂教学对四种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否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能否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等各种关键创新能力,这些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是至关重要的。
(1)关于冒险性的培养
挑战性所代表的品质,即不怕失败,勇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对创造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诚如查尔斯。布劳尔说的,“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那么当前本科教育是否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习者突破权威的桎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免受嘲讽呢?对该部分的调查表明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未做到这一点。
第一,学生很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题项“上课时,我可以大胆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而从来不用担心引起老师的不快”,35.6%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19.2%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21.6%的学生选择了“不能确定”。选择“部分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则分别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7.8%和5.7%,即合计只有两成多的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一半多的学生因为担心教师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教师并不太鼓励学生提出“不成熟的想法”。对题项“上课时,老师从不嘲讽我们那些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并且认真对待、耐心讲解”,被调研人数中有38.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34.4%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而选择“部分符合”(6.9%)或者“非常符合”(3.8%)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0.7%。这反映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感到教师没有认真,并且宽容地对待学生“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乃至有嘲弄这些想法的可能。
第三,教师较少支持学生怀疑书本,提出独立见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教科书本来就不能等同于真理。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书本知识的老化现象加速。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书本的定论无疑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大多数教师似乎并不鼓励这么做。对题项“老师允许和鼓励我们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40.9%,位居第一;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9.0%,排在第二位。也就是说,有将近80%的学生反映,自己的任课教师并不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质疑书本成论、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
(2)关于好奇心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好奇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它是人类不断追根究底、自我发现的动力来源。那么在大学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呢?
首先,调查表明教师较少运用新问题来引发刺激学生思维。对题项“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提出一些有趣、新奇的问题,让同学们自由讨论”的调查结果是,共有56.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3.0%)或“完全不符合”(13.8%),仅26.6%的学生选择了“部分符合”(22.1%)或“非常符合”(4.5%)。
其次,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太少。“在教学中,老师总是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此,选择“部分符合”(16.4%)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只占18.8%,而选择“不太符合”(49.6%)或“完全不符合”(16.4%)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66%。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可能并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性。对于“在上课讨论时,老师很少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做出好坏与否的最终判断”,有69.1%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8.7%)或“完全不符合”(20.4%),仅有14.9%的学生选择了“部分符合”(11.6%)或“非常符合”(3.3%)。由此可以看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更愿意作为仲裁者来评判观点正确与否,这就导致那些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再也没有兴趣继续研究下去了,更遑论创新。
(3)关于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认为,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然而想象力如此重要,但它却是中国各阶段学习者最为匮乏的能力品质之一。一项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所有四种关键创新能力中,最为薄弱的就是想象力,这和本次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造成本科生想象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调查暴露出了本科生想象力培养的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较少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科未来的发展。“老师鼓励我们大胆想象本学科未来可能产生的发现或者突破”,对此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41.6%,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4.0%,选择“部分符合”(13.8%)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6.2%。由此可以看出,比起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畅想学科未来的发展,教师更习惯于领着学生学习现有的知识。
第二,教师并不太支持学生多视角地看待问题a“老师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专业之外的不同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4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位居第一;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1.6%,排在第二位;而选择“部分符合”(13.1%)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只占15.5%。可见大部分教师的视野固着于自己的专业,很少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专业之外的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然而,依靠单一学科解决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集成去解决复杂问题恰恰是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很少重视理性之外的方法。“老师很强调在学习中大胆猜想和理性的判断同样重要”,有68.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2.0%)或“完全不符合”(26.8%),选择“部分符合”(10.5%)或“非常符合”(2.9%)的人数只占被调研人数的13.4%。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理性、逻辑的判断,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越发表明,创造不仅仅需要逻辑严密的理性思考,还需要更多理性之外的方法,如以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布鲁纳为代表的诸多学者认为,“在我们同学生揭示演绎和证明这种更传统的和更正式的方法以前,使其对材料能有直觉的理解,可能是头等重要的”,基于直觉的大胆猜想对于创造至关重要。
(4)关于挑战性的培养
调查表明,本科生的挑战性得分在各维度中表现最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师较少给予学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机会。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要保证适当的“高难度”,他说“当人遇到某种不懂的、引起疑问的东西时,要使其感到‘惊奇,,为这个问题而心情激动,使不懂的东西引起人的诧异情绪,这对于展开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很重要的。由于缺乏坚实的证据而产生的怀疑,能够迫使一个人不顾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而把思维活动进行到底。”然而,共约有54.1%的学生不认为“老师时常会出一些有较高难度的题目让大伙尝试解答”,而合计只有约24.4%的学生感到教师常出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似乎对学生挑战困难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有所低估,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挑战性。
而在回答“在解决问题时,老师更希望我们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而不是使用现成的成熟套路”这一题项时,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43.2%,居第一位;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31.4%,排在第二位;选择“部分符合”(9.0%)或“非常符合”(3.1%)的人数只占到被调研人数的12.1%。显然,许多教师更希望学生求稳,用现有的套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另辟蹊径。
3、本科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培育
(1)现有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创新的支持作用
本次研究表明,现有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很好地支持和保障学生的创新活动。
第一,缺乏丰富的课程选择空间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意。对题项“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43.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28.7%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而选择“部分符合”(11.2%)或“非常符合”(3.6%)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4.8%。
第二,学生体验创新的学术机会较少。对“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选择“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分别占被调研人数的45.4%和27.1%。而选择“部分符合”(8.6%)和“非常符合”(2.9%)的人数一共只占被调研人数的11.5%。
第三,学校院系组织的创新活动太少。对“我所在学校或者院系定期举办各种竞赛、科技活动、成果展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41.3%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29.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选择“部分符合”(8.3%)或“非常符合”(4.0%)的学生仅占被调研人数的12.3%。
第四,学校对创新的物质支持不足。对“学校提供充分的设备、资金支持以及教师指导,鼓励支持学生创新”,选择“不太符合”(42.3%)或“完全不符合”(16.4%)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58.7%;选择“不能确定”的人数占20.2%;选择“部分符合”(16.6%)或“非常符合”(4.5%)的人数仅占被调研人数的21.1%。
第五,学生的创新成果很少得到奖励。对于“学校或院系会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各种荣誉或奖励”的题项,只有1.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给予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荣誉或奖励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另有4.3%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各种荣誉或奖励,而选择“不能确定”、“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合”的学生共占被调研人数的93.8%。
(2)非制度因素对创新的影响尚需优化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是否具备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的育人环境。然而调查表明,目前高校构建优质创新文化的工作还有很多 多工作要做。
第一,校园创新环境仍然不够宽松。认为“校园里有着宽松的环境,使我们学习和研究时敢于打破常规,不怕失败和被人嘲笑”的学生,即选择“部分符合”(15.0%)或“非常符合”(5.2%)的仅占被调研人数的20.2%,而选择“不太符合”(42.0%)或“完全不符合”(15.9%)的人数则占被调研人数的57.9%。
第二,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不够浓厚。“我所在学校具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此选择“不太符合”(43.7%)或“完全不符合”(31.1%)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74.8%,而选择“部分符合”(6.2%)或“非常符合”(2.1%)的人数仅占被调研人数的8.3%。
第三,学生认为学校成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所以很难感受到创新的感染力。“我在学校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是富有想象力的一群人,他们影响和感染着我”,对此有43.7%的学生选择“不太符合”,14.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符合”,合计被调研总人数的58.0%。而选择“部分符合”(18.8%)或“非常符合”(4.5%)的人数只占到被调研人数的23.3%。
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生活并未很好地激发他们探究欲望,这就不足为怪了。对“我的学习生活使得我对本专业的探究欲望越来越强”,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7.1%,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1.6%,二者共占总人数的58,7%;而选择“部分符合”(17.3%)或“非常符合”(5.0%)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22.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
第一,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任务。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创新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基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非知识创新的诉求。因此,变革保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惯性,树立新的创新人才培养观,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开设更多的创新型课程,使得教学充满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以促成创造力的增长,这是当务之急。
第二,构建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极为重要。除了课堂之外,制度对支撑保障创新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设计合理的制度架构,如学校或院系提供的广博而灵活的课程选修机会、丰富的创新机会、充分的创新条件支持、有积极鼓励作用的奖励等,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引发他们的创新行为,而反过来一个没有充分鼓励创新的制度,则会扼杀创新。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然需要实现包括课程制度、评价制度、保障制度等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
第三,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文化对创新的作用既不像课堂教学那样直接,也不像制度那样明显和刚性,但是文化对于创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文化成为成员创新的动力,而消极的文化则成为压制创新的阻力。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同样也适用于校园内的创新。只有处在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创新才能成为师生的一种集体意识和自觉选择。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为契机引发了整个教育领域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热潮。然而,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否已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对学校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努力满意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亟待回答。本研究即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此做一初步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自编问卷来调研高校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卷设计综合考虑到了课堂教学和环境两个维度的作用。其一,评估学校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对四种关键创新能力,即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的培养工作做得如何。这些关键创新能力的选取是参照国际通行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提出的。该量表将上述四种能力作为衡量个体创造力倾向的核心,而这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其二,了解学校是否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创新的激发或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面又可将环境划分为制度环境和非制度环境。其中制度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规范安排,非制度环境则主要指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问卷共设计20个题项用以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估高校课堂教学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及高校所营造的创新环境的状况如何。各题项经T检验表明均具有一定鉴别度。问卷采用Lister五点量表计分方法,分为“非常符合”、“部分符合”、“不能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等级,要求被测试者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本研究也同时发放了“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以了解本科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创造力倾向水平)现状,以配合此次自编问卷综合评估分析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情况。
我们以在宁四所不同类型高校(985高校、211高校、省属院校和独立民办二级学院)、不同专业(文、理、工、其他等)、不同年级(一年级至毕业班)、不同性别的在读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456份名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1份,删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问卷率为92,32%。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本科生创造力倾向得分表现不佳,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或有欠缺
首先运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本科生的创造力倾向进行测量,其结果转化为百分数之后如表1所示:
本科生四种创新能力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挑战性、好奇性、冒险性、想象力。根据威廉斯量表的常模可以做出判断:本科生总体创造力倾向一般,其中挑战性和好奇性得分良好,冒险性一般,想象力尤为一般。可见,当前高校的本科生创新水平不高,现有的培养工作显然并没有充分地发挥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课堂教学对四种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否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能否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等各种关键创新能力,这些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是至关重要的。
(1)关于冒险性的培养
挑战性所代表的品质,即不怕失败,勇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对创造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诚如查尔斯。布劳尔说的,“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那么当前本科教育是否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习者突破权威的桎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免受嘲讽呢?对该部分的调查表明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未做到这一点。
第一,学生很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题项“上课时,我可以大胆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而从来不用担心引起老师的不快”,35.6%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19.2%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21.6%的学生选择了“不能确定”。选择“部分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则分别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7.8%和5.7%,即合计只有两成多的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一半多的学生因为担心教师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教师并不太鼓励学生提出“不成熟的想法”。对题项“上课时,老师从不嘲讽我们那些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并且认真对待、耐心讲解”,被调研人数中有38.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34.4%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而选择“部分符合”(6.9%)或者“非常符合”(3.8%)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0.7%。这反映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感到教师没有认真,并且宽容地对待学生“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乃至有嘲弄这些想法的可能。
第三,教师较少支持学生怀疑书本,提出独立见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教科书本来就不能等同于真理。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书本知识的老化现象加速。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书本的定论无疑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大多数教师似乎并不鼓励这么做。对题项“老师允许和鼓励我们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40.9%,位居第一;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9.0%,排在第二位。也就是说,有将近80%的学生反映,自己的任课教师并不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质疑书本成论、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
(2)关于好奇心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好奇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它是人类不断追根究底、自我发现的动力来源。那么在大学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呢?
首先,调查表明教师较少运用新问题来引发刺激学生思维。对题项“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提出一些有趣、新奇的问题,让同学们自由讨论”的调查结果是,共有56.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3.0%)或“完全不符合”(13.8%),仅26.6%的学生选择了“部分符合”(22.1%)或“非常符合”(4.5%)。
其次,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太少。“在教学中,老师总是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此,选择“部分符合”(16.4%)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只占18.8%,而选择“不太符合”(49.6%)或“完全不符合”(16.4%)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66%。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可能并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性。对于“在上课讨论时,老师很少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做出好坏与否的最终判断”,有69.1%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8.7%)或“完全不符合”(20.4%),仅有14.9%的学生选择了“部分符合”(11.6%)或“非常符合”(3.3%)。由此可以看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更愿意作为仲裁者来评判观点正确与否,这就导致那些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再也没有兴趣继续研究下去了,更遑论创新。
(3)关于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认为,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然而想象力如此重要,但它却是中国各阶段学习者最为匮乏的能力品质之一。一项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所有四种关键创新能力中,最为薄弱的就是想象力,这和本次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造成本科生想象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调查暴露出了本科生想象力培养的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较少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科未来的发展。“老师鼓励我们大胆想象本学科未来可能产生的发现或者突破”,对此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41.6%,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4.0%,选择“部分符合”(13.8%)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6.2%。由此可以看出,比起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畅想学科未来的发展,教师更习惯于领着学生学习现有的知识。
第二,教师并不太支持学生多视角地看待问题a“老师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专业之外的不同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4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位居第一;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1.6%,排在第二位;而选择“部分符合”(13.1%)或“非常符合”(2.4%)的人数只占15.5%。可见大部分教师的视野固着于自己的专业,很少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专业之外的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然而,依靠单一学科解决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集成去解决复杂问题恰恰是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很少重视理性之外的方法。“老师很强调在学习中大胆猜想和理性的判断同样重要”,有68.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42.0%)或“完全不符合”(26.8%),选择“部分符合”(10.5%)或“非常符合”(2.9%)的人数只占被调研人数的13.4%。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理性、逻辑的判断,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越发表明,创造不仅仅需要逻辑严密的理性思考,还需要更多理性之外的方法,如以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布鲁纳为代表的诸多学者认为,“在我们同学生揭示演绎和证明这种更传统的和更正式的方法以前,使其对材料能有直觉的理解,可能是头等重要的”,基于直觉的大胆猜想对于创造至关重要。
(4)关于挑战性的培养
调查表明,本科生的挑战性得分在各维度中表现最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师较少给予学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机会。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要保证适当的“高难度”,他说“当人遇到某种不懂的、引起疑问的东西时,要使其感到‘惊奇,,为这个问题而心情激动,使不懂的东西引起人的诧异情绪,这对于展开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很重要的。由于缺乏坚实的证据而产生的怀疑,能够迫使一个人不顾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而把思维活动进行到底。”然而,共约有54.1%的学生不认为“老师时常会出一些有较高难度的题目让大伙尝试解答”,而合计只有约24.4%的学生感到教师常出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似乎对学生挑战困难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有所低估,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挑战性。
而在回答“在解决问题时,老师更希望我们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而不是使用现成的成熟套路”这一题项时,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43.2%,居第一位;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31.4%,排在第二位;选择“部分符合”(9.0%)或“非常符合”(3.1%)的人数只占到被调研人数的12.1%。显然,许多教师更希望学生求稳,用现有的套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另辟蹊径。
3、本科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培育
(1)现有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创新的支持作用
本次研究表明,现有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很好地支持和保障学生的创新活动。
第一,缺乏丰富的课程选择空间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意。对题项“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43.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28.7%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而选择“部分符合”(11.2%)或“非常符合”(3.6%)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4.8%。
第二,学生体验创新的学术机会较少。对“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选择“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分别占被调研人数的45.4%和27.1%。而选择“部分符合”(8.6%)和“非常符合”(2.9%)的人数一共只占被调研人数的11.5%。
第三,学校院系组织的创新活动太少。对“我所在学校或者院系定期举办各种竞赛、科技活动、成果展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41.3%的学生选择了“不太符合”,29.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选择“部分符合”(8.3%)或“非常符合”(4.0%)的学生仅占被调研人数的12.3%。
第四,学校对创新的物质支持不足。对“学校提供充分的设备、资金支持以及教师指导,鼓励支持学生创新”,选择“不太符合”(42.3%)或“完全不符合”(16.4%)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58.7%;选择“不能确定”的人数占20.2%;选择“部分符合”(16.6%)或“非常符合”(4.5%)的人数仅占被调研人数的21.1%。
第五,学生的创新成果很少得到奖励。对于“学校或院系会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各种荣誉或奖励”的题项,只有1.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给予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荣誉或奖励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另有4.3%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各种荣誉或奖励,而选择“不能确定”、“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合”的学生共占被调研人数的93.8%。
(2)非制度因素对创新的影响尚需优化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是否具备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的育人环境。然而调查表明,目前高校构建优质创新文化的工作还有很多 多工作要做。
第一,校园创新环境仍然不够宽松。认为“校园里有着宽松的环境,使我们学习和研究时敢于打破常规,不怕失败和被人嘲笑”的学生,即选择“部分符合”(15.0%)或“非常符合”(5.2%)的仅占被调研人数的20.2%,而选择“不太符合”(42.0%)或“完全不符合”(15.9%)的人数则占被调研人数的57.9%。
第二,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不够浓厚。“我所在学校具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此选择“不太符合”(43.7%)或“完全不符合”(31.1%)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74.8%,而选择“部分符合”(6.2%)或“非常符合”(2.1%)的人数仅占被调研人数的8.3%。
第三,学生认为学校成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所以很难感受到创新的感染力。“我在学校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是富有想象力的一群人,他们影响和感染着我”,对此有43.7%的学生选择“不太符合”,14.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符合”,合计被调研总人数的58.0%。而选择“部分符合”(18.8%)或“非常符合”(4.5%)的人数只占到被调研人数的23.3%。
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生活并未很好地激发他们探究欲望,这就不足为怪了。对“我的学习生活使得我对本专业的探究欲望越来越强”,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7.1%,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21.6%,二者共占总人数的58,7%;而选择“部分符合”(17.3%)或“非常符合”(5.0%)的人数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22.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
第一,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任务。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创新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基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非知识创新的诉求。因此,变革保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惯性,树立新的创新人才培养观,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开设更多的创新型课程,使得教学充满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以促成创造力的增长,这是当务之急。
第二,构建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极为重要。除了课堂之外,制度对支撑保障创新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设计合理的制度架构,如学校或院系提供的广博而灵活的课程选修机会、丰富的创新机会、充分的创新条件支持、有积极鼓励作用的奖励等,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引发他们的创新行为,而反过来一个没有充分鼓励创新的制度,则会扼杀创新。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然需要实现包括课程制度、评价制度、保障制度等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
第三,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文化对创新的作用既不像课堂教学那样直接,也不像制度那样明显和刚性,但是文化对于创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文化成为成员创新的动力,而消极的文化则成为压制创新的阻力。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同样也适用于校园内的创新。只有处在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创新才能成为师生的一种集体意识和自觉选择。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