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31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反复感冒,伴低热、鼻塞,检查发现鼻腔上端息肉,行鼻腔息肉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示新鲜组织被鳞状上皮覆盖,溃疡形成.间质水肿,明显坏死。
【机 构】
:
100037,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37,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37,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37,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1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反复感冒,伴低热、鼻塞,检查发现鼻腔上端息肉,行鼻腔息肉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示新鲜组织被鳞状上皮覆盖,溃疡形成.间质水肿,明显坏死。
其他文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度恶性淋巴瘤.虽然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阿霉素)方案一直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方案,但是对于lPI评分>3分的患者远期疗效较差,复发率高[1].近年来有研究报道DICE(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足叶乙甙)方案对于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2],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我们采用CHOP序贯DICE方案治疗IPI评分>3的D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干/祖细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无效造血所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和易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例1,男,12岁,因面黄、鼻出血伴发热1周于1994年5月17 日入住我院.查体: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躯体畸形.血常规:Hb 49g/L,WBC 1.7 × 109/L,中性粒细胞0.04×109/L,BPC 11 × 109/L,网织红细胞(Ret)0.0043.髂骨骨髓象:未见骨髓小粒,油滴(+ + +),增生重度减低,粒系、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Ad5wtp53)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系中心体数量和中心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应用重组腺病毒p53基因对CML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型p53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Swtp53、Ad5mtp53和Ad5GFP)反复扩增,联合多聚季胺共同感染K562细胞.观察感染效率.MT
第二届国际肿瘤干细胞学术会议拟定于200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以及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届时将邀请众多国内外专家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并进行分组讨论及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为了更好地定义疾病实体,2001年WHO修改了造血和淋巴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定义了一种新的类型,即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其兼有MDS和MPD的临床和主要血液学特点,即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具有MDS的无效造血和病态造血,外周血出现该系血细胞减少,又具有另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出现MPD的有效增殖,引起外周血该系血细胞增多.MDS/MPD包括四种独立的疾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慢性NK细胞增多症(Chronic NK-cell lymphocytosis.CNKL)是起源于成熟NK细胞系的罕见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为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极少见的类型.关于CNKL的诊断目前争议颇多.我们报道1例CNKL伴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例1,女,50岁.主诉面黄、乏力23年.1975年鼻腔大量出血后出现面黄、乏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服用中药治疗,症状好转.1992年感冒后出现"血尿",到某医院诊断为溶血性贫血(AA),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间断服用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于感冒后加重.于1998年1月来我院就诊。
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分会和呼吸病学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和中南大学湘稚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同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于2009年3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特意为大会录影致词,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十也为大会发来贺信。
目的 分析伴19p13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对16例伴19p13异常的AL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1;19)组和der(19)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伴19p13异常的ALL占同期ALL的4.02%,其中t(1;19)(q23;p13)15例[平衡易位t(1;19)(q23;p13)8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