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市第105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音乐文化既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不同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回民音乐的乡土教材开发,是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手段。我校将编写的乡土教材在我校运用的课堂教学中,从课堂实践中找出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反馈。
【关键词】音乐课堂;花儿
“新疆花儿”已于2008年由国务院批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活在新疆的“花儿之乡” (新疆花儿的活化石——韩生元老人的故乡)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将本土优秀的民族音乐进行传承与发扬。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长山子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回民音乐艺术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当地的学生长期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对回民的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感。学生对韩生元老人的花儿和长山子的回民音乐艺术有着较深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课题定在105中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乌鲁木齐市105中坐落在米泉长山子镇,中学部共有学生645人,其中回民学生占百分之76%。2010年我校获得了“特色学校”的称号,乡土教材的开发也是特色学校的工作内容之一。
课题在米东教研室和105中学的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0年8-9月课题进入了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2月起,课题全面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在这期间,课题组成员进行紧密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计划,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学习理论与经验。通过实验课的进行,获得了一些经验,此经验用以与大家切磋、交流,有异议之处可进行商榷。
通过本阶段的实验课,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几种主要学习方式:
1. 创设情景体验 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综合技术,可以缩短这个距离,让学生说有所指,看有所在,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起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同时,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唤起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如:《我们的好家园》歌曲短小精悍、歌词精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故学生对此曲兴趣浓厚。教唱此曲时,我尝试着将音乐回归自然、回归本土。学唱《我们的好家园》时,第一段歌词用普通话演唱,第二段歌词用米泉本地方言演唱。通过对比发现,第二段歌词的演唱效果远远高与第一段歌词。用方言演唱,很容易将回民音乐的韵味和特点表现出来。不过这种现象,是因为我校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本课如在其他学校不知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
2. 学科综合体验 音乐教学较已往已有更为突出的丰富性、广博性与兼容性,我们可以从教学中去体会。音乐课堂中还可以融入舞蹈、绘画、文学等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如:歌曲《金耳环》是一首赞颂新农村美好前景,歌颂美好生活的优秀作品。描绘了秋天丰收景象。音乐婉转抒情,节奏明快,用模仿手法写成。旋律用“5”音起头带有米泉“花儿”风格。教学当中,我先从回民的生活礼节入手,如在见面礼中,回族的先民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礼貌语言“色俩目”,不仅见面道“色俩目”,分别时也道“色俩目”;认为道“色俩目”,既是对别人的尊敬,又有利于团结、友爱,还可化除成见。因此,回族始终保持了相互祝安问候、以礼待人的道德传统。不仅如此,回族还在行动上“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在待客礼中,回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诚恳待人,热情好客,逐步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将回民的风俗习惯同学生互动的了解完,再同校园的文明礼貌教育加以结合,如遇见老师到招呼,同回民见面的“色俩目”是一样的;回民待客热情盖碗茶,现在家家户户的花茶,果茶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在音乐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效果不错。
3. 舞蹈参与体验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简单有趣的舞蹈动作,学生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演唱《我们的好家园》时,音准节奏都没问题,但我总觉得缺少欢快的情绪,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好的方法,就试着让学生自己体会情绪,期间就发现有部分学生坐在座位上边比划边唱感觉就很活泼欢快,就试着让全体学生将回民的舞蹈动作加上边跳边唱,果然效果就出来了。(因为我校课间操是花儿特色课间操,所以学生的舞蹈动作都是现成的,不用单独教,课上用起来也比较顺手。)
其实,不论是创设情景体验,还是学科综合体验或舞蹈参与体验,都只是最基本的方式方法,最主要的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进行教学才能将课堂变成舞台,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才能,发掘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 马小懿《米泉回民的渊源及米泉“回族花儿”的来源》,《中国花儿纵论》125页,第一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
[2] 马小懿《关于米泉“回族花儿”传承的调查报告》,《中国传统音乐的诠释》105页,2004年1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三十七届世界年会”中国学者研究论文集
[3] 李富、赵塔里木《回族民歌述略》,《中国民歌集成o新疆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3月
[4] 黄荣恩《青海民歌概述》,《中国民歌集成o青海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3月
【摘 要】音乐文化既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不同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回民音乐的乡土教材开发,是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手段。我校将编写的乡土教材在我校运用的课堂教学中,从课堂实践中找出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反馈。
【关键词】音乐课堂;花儿
“新疆花儿”已于2008年由国务院批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活在新疆的“花儿之乡” (新疆花儿的活化石——韩生元老人的故乡)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将本土优秀的民族音乐进行传承与发扬。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长山子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回民音乐艺术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当地的学生长期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对回民的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感。学生对韩生元老人的花儿和长山子的回民音乐艺术有着较深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课题定在105中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乌鲁木齐市105中坐落在米泉长山子镇,中学部共有学生645人,其中回民学生占百分之76%。2010年我校获得了“特色学校”的称号,乡土教材的开发也是特色学校的工作内容之一。
课题在米东教研室和105中学的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0年8-9月课题进入了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2月起,课题全面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在这期间,课题组成员进行紧密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计划,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学习理论与经验。通过实验课的进行,获得了一些经验,此经验用以与大家切磋、交流,有异议之处可进行商榷。
通过本阶段的实验课,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几种主要学习方式:
1. 创设情景体验 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综合技术,可以缩短这个距离,让学生说有所指,看有所在,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起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同时,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唤起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如:《我们的好家园》歌曲短小精悍、歌词精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故学生对此曲兴趣浓厚。教唱此曲时,我尝试着将音乐回归自然、回归本土。学唱《我们的好家园》时,第一段歌词用普通话演唱,第二段歌词用米泉本地方言演唱。通过对比发现,第二段歌词的演唱效果远远高与第一段歌词。用方言演唱,很容易将回民音乐的韵味和特点表现出来。不过这种现象,是因为我校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本课如在其他学校不知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
2. 学科综合体验 音乐教学较已往已有更为突出的丰富性、广博性与兼容性,我们可以从教学中去体会。音乐课堂中还可以融入舞蹈、绘画、文学等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如:歌曲《金耳环》是一首赞颂新农村美好前景,歌颂美好生活的优秀作品。描绘了秋天丰收景象。音乐婉转抒情,节奏明快,用模仿手法写成。旋律用“5”音起头带有米泉“花儿”风格。教学当中,我先从回民的生活礼节入手,如在见面礼中,回族的先民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礼貌语言“色俩目”,不仅见面道“色俩目”,分别时也道“色俩目”;认为道“色俩目”,既是对别人的尊敬,又有利于团结、友爱,还可化除成见。因此,回族始终保持了相互祝安问候、以礼待人的道德传统。不仅如此,回族还在行动上“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在待客礼中,回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诚恳待人,热情好客,逐步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将回民的风俗习惯同学生互动的了解完,再同校园的文明礼貌教育加以结合,如遇见老师到招呼,同回民见面的“色俩目”是一样的;回民待客热情盖碗茶,现在家家户户的花茶,果茶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在音乐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效果不错。
3. 舞蹈参与体验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简单有趣的舞蹈动作,学生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演唱《我们的好家园》时,音准节奏都没问题,但我总觉得缺少欢快的情绪,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好的方法,就试着让学生自己体会情绪,期间就发现有部分学生坐在座位上边比划边唱感觉就很活泼欢快,就试着让全体学生将回民的舞蹈动作加上边跳边唱,果然效果就出来了。(因为我校课间操是花儿特色课间操,所以学生的舞蹈动作都是现成的,不用单独教,课上用起来也比较顺手。)
其实,不论是创设情景体验,还是学科综合体验或舞蹈参与体验,都只是最基本的方式方法,最主要的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进行教学才能将课堂变成舞台,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才能,发掘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 马小懿《米泉回民的渊源及米泉“回族花儿”的来源》,《中国花儿纵论》125页,第一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
[2] 马小懿《关于米泉“回族花儿”传承的调查报告》,《中国传统音乐的诠释》105页,2004年1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三十七届世界年会”中国学者研究论文集
[3] 李富、赵塔里木《回族民歌述略》,《中国民歌集成o新疆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3月
[4] 黄荣恩《青海民歌概述》,《中国民歌集成o青海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