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闲居信州期间所作。矢志疆场的将军怎么成了困居田园的田舍翁?他自号“稼轩”,一心冀望收复失地,同时也切实感受着朴素、安定的乡间生活。这期间,他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描摹农民生活的词作,《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上阕前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点明了地点和环境。一条清澈平缓的溪流,两岸青草如茵,一所低矮狭小的茅屋就建在溪流边上。寥寥两笔,借青草、溪流和茅屋将清新秀丽的环境勾勒了出来。同时,读者也不由得遐想:这画面中还会有什么呢?是否也有蝶舞翩跹、燕语呢喃?沿着溪流一路而来的作者,置身其中,又該是怎样的心情?
三、四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男性老者称“翁”,女性老者谓“媪”。满头华发的老者对坐着,饮酒闲聊。“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信州,吴地也。“媚好”意指亲密无间。借着酒意,喜笑颜开,融洽、惬意且温暖幸福的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一个“醉”字,最为传神,也费思量。其一,该作“酒醉”解,还是“陶醉”解?是饮酒解乏取乐,还是为眼前的情景陶醉?其二,是词中翁媪“醉”?还是作者“醉”?吴小如教授在《读词散札》中记载:“胡云翼先生《宋词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紧接着他提出自己的观点:“疑非是。此‘醉’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吴教授认为,作者眼含醉意地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
下阕四句直笔白描,以三个儿子不同的劳作和举动勾勒出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轻,只能辅助劳动,编织鸡笼;小儿子不懂世事,只知道调皮玩耍,趴在溪水边,采莲蓬剥莲子吃,怡然自得。言语浅易,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意境自然且恬淡。
需要指出的是,词中“茅檐”“青草”等自然景物,与“翁媪”“大儿”“中儿”“小儿”一家五口,有赖“溪流”缠绕,形成统一的画面。“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连用了三个“溪”字,布局紧凑,画面活泼。 “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也正是在这情景交融的描绘中,反映了平和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图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生活的喜爱之情。
王崧舟老师在《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讲座中,引用了其弟子徐俊老师对《清平乐·村居》的解读。所谓三读《清平乐·村居》,始知“一支浪漫的儿戏曲”,继而读出“一幅着色的村居图”,联想起辛弃疾一生际遇,才恍然大悟分明是“一阕伤怀的感时词”。徐老师联系的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读来沉郁,更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一句,断定作者“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没有一刻不惦记着沦陷区的百姓”,而后推断出“当词人看到吴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碎之时呢?触景伤情,谁又能说《清平乐·村居》的幸福闲适不是词人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做的一个梦呢?这确是一阕伤怀的感时曲,令人心酸啊”。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穿插高鼎的《村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词。由“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句引出“白头偕老”一词以及歌曲《最浪漫的事》,从而得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感情;又由“大儿锄豆溪东”引发《锄禾》,农事稼穑,衣食所寄,辛苦也幸福;再看“溪头卧剥莲蓬”的亡赖小儿,自然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窦老师竭力营造一种淳朴自然的田园情境,以寄寓作者所追求的“安居乐业”的诗意和理想。然而,在更大的框架下又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际遇,引入作者的《破阵子·沙场秋点兵》作互文阅读,打破上述情境,得出“看似居安,实则思危”的教学主题。
很显然,王崧舟老师引用徐俊的解读,只不过是要说明文本细读的一种阅读姿态,即“读者崇拜”,且解读与教学还是有相当长的距离。窦桂梅老师的教学则不囿于教材的束缚,以课程化的高度展开教学。
事实上,从词本身的角度而言,写田园风格是没有疑义的。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词以简洁洗练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家五口清贫却恬淡的田园生活,既描写了生活环境,又有生产劳动的叙述。数语而已,将一家老小不同的情态面貌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老人平和安详,青壮儿勤劳质朴,尤其最小的孩子,顽皮淘气的神态跃然纸上。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的田园风情,但凡有着种种生活经历的读者,无不心生向往,陶醉其中,真可谓“醉里吴音相媚好”。依此看来,全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一家老小,安贫乐道,其乐融融,反映了乡村生活淳朴自然的特质。
而回归到教材,回归到“永远的童年”的主题下,《清平乐·村居》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诉求?“宏大叙事背景下的细节描摹”这般微言大义似乎并不合适。田园诗的氛围却是不能视若无睹的,最终的着力点应该在“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毕竟最贴近单元主题。而作者也确实着力于小儿的描绘:趴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剥食莲子,稚气未脱,憨态可掬。一个“卧”字妙不可言,把小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个词幻化为仰卧、侧卧、俯卧等各种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亦静亦动,自得其乐,可爱至极。而“亡赖”一词,也堪称妙用。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特意注明, “‘亡赖’本不是什么好话,这里却只作小孩子顽皮讲,所以‘最喜’反语传神,更觉有力。”活脱脱一个淘气鬼的可爱模样,这不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动写照吗?教学当以此为重。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上阕前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点明了地点和环境。一条清澈平缓的溪流,两岸青草如茵,一所低矮狭小的茅屋就建在溪流边上。寥寥两笔,借青草、溪流和茅屋将清新秀丽的环境勾勒了出来。同时,读者也不由得遐想:这画面中还会有什么呢?是否也有蝶舞翩跹、燕语呢喃?沿着溪流一路而来的作者,置身其中,又該是怎样的心情?
三、四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男性老者称“翁”,女性老者谓“媪”。满头华发的老者对坐着,饮酒闲聊。“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信州,吴地也。“媚好”意指亲密无间。借着酒意,喜笑颜开,融洽、惬意且温暖幸福的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一个“醉”字,最为传神,也费思量。其一,该作“酒醉”解,还是“陶醉”解?是饮酒解乏取乐,还是为眼前的情景陶醉?其二,是词中翁媪“醉”?还是作者“醉”?吴小如教授在《读词散札》中记载:“胡云翼先生《宋词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紧接着他提出自己的观点:“疑非是。此‘醉’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吴教授认为,作者眼含醉意地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
下阕四句直笔白描,以三个儿子不同的劳作和举动勾勒出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轻,只能辅助劳动,编织鸡笼;小儿子不懂世事,只知道调皮玩耍,趴在溪水边,采莲蓬剥莲子吃,怡然自得。言语浅易,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意境自然且恬淡。
需要指出的是,词中“茅檐”“青草”等自然景物,与“翁媪”“大儿”“中儿”“小儿”一家五口,有赖“溪流”缠绕,形成统一的画面。“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连用了三个“溪”字,布局紧凑,画面活泼。 “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也正是在这情景交融的描绘中,反映了平和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图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生活的喜爱之情。
王崧舟老师在《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讲座中,引用了其弟子徐俊老师对《清平乐·村居》的解读。所谓三读《清平乐·村居》,始知“一支浪漫的儿戏曲”,继而读出“一幅着色的村居图”,联想起辛弃疾一生际遇,才恍然大悟分明是“一阕伤怀的感时词”。徐老师联系的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读来沉郁,更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一句,断定作者“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没有一刻不惦记着沦陷区的百姓”,而后推断出“当词人看到吴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碎之时呢?触景伤情,谁又能说《清平乐·村居》的幸福闲适不是词人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做的一个梦呢?这确是一阕伤怀的感时曲,令人心酸啊”。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穿插高鼎的《村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词。由“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句引出“白头偕老”一词以及歌曲《最浪漫的事》,从而得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感情;又由“大儿锄豆溪东”引发《锄禾》,农事稼穑,衣食所寄,辛苦也幸福;再看“溪头卧剥莲蓬”的亡赖小儿,自然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窦老师竭力营造一种淳朴自然的田园情境,以寄寓作者所追求的“安居乐业”的诗意和理想。然而,在更大的框架下又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际遇,引入作者的《破阵子·沙场秋点兵》作互文阅读,打破上述情境,得出“看似居安,实则思危”的教学主题。
很显然,王崧舟老师引用徐俊的解读,只不过是要说明文本细读的一种阅读姿态,即“读者崇拜”,且解读与教学还是有相当长的距离。窦桂梅老师的教学则不囿于教材的束缚,以课程化的高度展开教学。
事实上,从词本身的角度而言,写田园风格是没有疑义的。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词以简洁洗练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家五口清贫却恬淡的田园生活,既描写了生活环境,又有生产劳动的叙述。数语而已,将一家老小不同的情态面貌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老人平和安详,青壮儿勤劳质朴,尤其最小的孩子,顽皮淘气的神态跃然纸上。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的田园风情,但凡有着种种生活经历的读者,无不心生向往,陶醉其中,真可谓“醉里吴音相媚好”。依此看来,全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一家老小,安贫乐道,其乐融融,反映了乡村生活淳朴自然的特质。
而回归到教材,回归到“永远的童年”的主题下,《清平乐·村居》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诉求?“宏大叙事背景下的细节描摹”这般微言大义似乎并不合适。田园诗的氛围却是不能视若无睹的,最终的着力点应该在“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毕竟最贴近单元主题。而作者也确实着力于小儿的描绘:趴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剥食莲子,稚气未脱,憨态可掬。一个“卧”字妙不可言,把小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个词幻化为仰卧、侧卧、俯卧等各种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亦静亦动,自得其乐,可爱至极。而“亡赖”一词,也堪称妙用。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特意注明, “‘亡赖’本不是什么好话,这里却只作小孩子顽皮讲,所以‘最喜’反语传神,更觉有力。”活脱脱一个淘气鬼的可爱模样,这不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动写照吗?教学当以此为重。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