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有许多困惑,诸如如何处理课堂上练与讲、道与文、动与静等问题,特在此提出来,向各位同仁请教。
【关键词】语文教学;练与讲;道与文;动与静;困惑练与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59-01
对着习题皱紧眉头、冥思苦想本应是数学课上常见的场景,如今却成为语文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连篇累牍的巩固练习、题海战术让本应五彩斑谰的语文艺术仅仅成为技术革新。有条不紊的结构、精粹的语言本应让语文课堂流畅如水,可是频繁的小组活动却又生生地割裂了它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让语文变成了一块大大的肥肉,让人肆意取舍。语文老师本应口若悬河挥酒自如,如今却像只受到惊吓的老麻雀躲于教室的一隅。
面对现在的语文课堂,笔者很迷茫。语文教学的理科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有时竟然达到了以练代讲的地步。教师的声音几乎消失于无形,有的学校甚至给教师具体规定了讲课的时间。这不是乱弹琴么!正所谓“教无定法”,现在的某些教育改革确有“八股”的味道呢。
新课标上说得好: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很多学校记其形,忘其神,语文教师成了配角,而且还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被大大淡化掉了,好像教育需要的只是一个向导而已。有时候,多媒体甚至成了教师声音的替代品。我想请教:为什么教育要教师禁声?是不是,课堂离了教师,还可以一样出彩吗?请问,教坛再也不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了吗?我们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这与教师的个人存在南辕北辙吗?所谓的教育现代化是否就是让教师躲在学生的身后?是否就是让教师用无可奈何的嘴脸面对学生?是否真的应该像某些学校那样建议教师讲到15分钟课就把嘴闭起来?
让我们静下心来,尽情描摹饱含激情的教师在讲台前酐畅淋漓高声朗读的情景。“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意趣戛然,让我们看到在炮火连天中绽黄吐芳的野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我们想起山间涯头傲寒梅花的绝世清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领略陶渊明世界的静穆而伟
大……当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响语文课堂交响曲,谁又敢否认教师的引领作用是多么不可或缺!
一、道与文
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都被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似乎非教育不成课堂。这种现象尤以公开课最为严重。可能是需要作秀的缘故吧。有的老师片面理解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对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挖掘得过深,而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它本身所该有的韵味而变得索然无味。的确,新课标要求我们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是,仅仅基于此点,就大事渲染语文课的情感指标,是否太有些牵强附会了?而且,就其地位而言,它也远远不如“工具性”重要呀。过多的情感教育是政治课的任务,我们语文课何必要喧宾夺主?
听过一节《幽径悲剧》的公开课。那个年青的女教师在讲述藤萝遇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时显得义愤填膺。她很郑重地带领同学们重新走进那段悲惨的历史,声泪俱下地控诉那段吃人的历史。她甚至提示同学们,谁家有曾在那段历史中同样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等。这样的讲授,要说是语文课,实在是玷污了“语文”二字。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不是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字里行间的情感寄托,而是花了好长时间来让同学交流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父母之爱,据说这就叫做“拓展延伸”。同学们当然也很配合教师的思路,虽然整个课堂显得井然有序,可我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温馨的氛围是足够的,可是,我们追求的语文味,却平淡了许多。
二、动与静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毋庸置疑,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我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实现教学自主的前提。但是,自主和自由完全是两码事。自主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激发,要当好伯乐。它是教师和学生面对文本所产生的心与心的碰撞,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这对教学的帮助是极大的。现在最时兴的就是小组活动。应该说,好的小组活动,集合大家的智慧,能够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
听过的几节公开课,每一节课,一定要有小组活动,而且不止一次。一个教师在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一共让学生活动了三次。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在一边颔首微笑。但是,每次讨论结束时,并没有一个结论。例如,在讨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她说:“同学们讨论得都很好,请把你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另外,她为了营造宽松愉悦的效果,居然花5分钟的时间画出了李清照的肖像图,同时,还演唱了越剧“林妹妹”片段,搞得像个人才艺表演。天知道,李清照到底和林妹妹有什么关系。我注意到整堂课的背景音乐就没停过。这样的课堂,热闹是做到了,可到底有多大的成效,我表示怀疑。
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每一堂课都需要那么频繁的小组活动?热闹的背后是什么呢?当我们教授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是否需要叽叽喳喳的麻雀的嘈杂声?当我们朗诵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时,是否应该暂停而进行到小组的讨论单元?当我们面对一段哀怨的悼词时,是否还要眉飞色舞地讨论讨论?
须知,动静应该有度。活泼时候就要动,深思的时候就要静,满堂放未必好,课堂需要“静”字来巧搭配。
总之,当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拨接着一拨,一浪高过一浪席卷而来,人们手足无措地忙于接受新鲜事物以应付上级检查时,清醒的教育教学者应该好好地把握自己的航向。是随波逐流,还是吸其精华,为我所用?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是完美无缺的。难道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原生态教学方式就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曾记否?在那个不识多媒体为何物的年代,于漪老师上过一节又一节何其精彩的语文课!如今再次打开光碟,那精妙独到的语言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教学;练与讲;道与文;动与静;困惑练与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59-01
对着习题皱紧眉头、冥思苦想本应是数学课上常见的场景,如今却成为语文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连篇累牍的巩固练习、题海战术让本应五彩斑谰的语文艺术仅仅成为技术革新。有条不紊的结构、精粹的语言本应让语文课堂流畅如水,可是频繁的小组活动却又生生地割裂了它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让语文变成了一块大大的肥肉,让人肆意取舍。语文老师本应口若悬河挥酒自如,如今却像只受到惊吓的老麻雀躲于教室的一隅。
面对现在的语文课堂,笔者很迷茫。语文教学的理科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有时竟然达到了以练代讲的地步。教师的声音几乎消失于无形,有的学校甚至给教师具体规定了讲课的时间。这不是乱弹琴么!正所谓“教无定法”,现在的某些教育改革确有“八股”的味道呢。
新课标上说得好: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很多学校记其形,忘其神,语文教师成了配角,而且还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被大大淡化掉了,好像教育需要的只是一个向导而已。有时候,多媒体甚至成了教师声音的替代品。我想请教:为什么教育要教师禁声?是不是,课堂离了教师,还可以一样出彩吗?请问,教坛再也不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了吗?我们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这与教师的个人存在南辕北辙吗?所谓的教育现代化是否就是让教师躲在学生的身后?是否就是让教师用无可奈何的嘴脸面对学生?是否真的应该像某些学校那样建议教师讲到15分钟课就把嘴闭起来?
让我们静下心来,尽情描摹饱含激情的教师在讲台前酐畅淋漓高声朗读的情景。“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意趣戛然,让我们看到在炮火连天中绽黄吐芳的野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我们想起山间涯头傲寒梅花的绝世清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领略陶渊明世界的静穆而伟
大……当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响语文课堂交响曲,谁又敢否认教师的引领作用是多么不可或缺!
一、道与文
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都被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似乎非教育不成课堂。这种现象尤以公开课最为严重。可能是需要作秀的缘故吧。有的老师片面理解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对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挖掘得过深,而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它本身所该有的韵味而变得索然无味。的确,新课标要求我们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是,仅仅基于此点,就大事渲染语文课的情感指标,是否太有些牵强附会了?而且,就其地位而言,它也远远不如“工具性”重要呀。过多的情感教育是政治课的任务,我们语文课何必要喧宾夺主?
听过一节《幽径悲剧》的公开课。那个年青的女教师在讲述藤萝遇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时显得义愤填膺。她很郑重地带领同学们重新走进那段悲惨的历史,声泪俱下地控诉那段吃人的历史。她甚至提示同学们,谁家有曾在那段历史中同样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等。这样的讲授,要说是语文课,实在是玷污了“语文”二字。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不是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字里行间的情感寄托,而是花了好长时间来让同学交流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父母之爱,据说这就叫做“拓展延伸”。同学们当然也很配合教师的思路,虽然整个课堂显得井然有序,可我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温馨的氛围是足够的,可是,我们追求的语文味,却平淡了许多。
二、动与静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毋庸置疑,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我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实现教学自主的前提。但是,自主和自由完全是两码事。自主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激发,要当好伯乐。它是教师和学生面对文本所产生的心与心的碰撞,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这对教学的帮助是极大的。现在最时兴的就是小组活动。应该说,好的小组活动,集合大家的智慧,能够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
听过的几节公开课,每一节课,一定要有小组活动,而且不止一次。一个教师在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一共让学生活动了三次。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在一边颔首微笑。但是,每次讨论结束时,并没有一个结论。例如,在讨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她说:“同学们讨论得都很好,请把你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另外,她为了营造宽松愉悦的效果,居然花5分钟的时间画出了李清照的肖像图,同时,还演唱了越剧“林妹妹”片段,搞得像个人才艺表演。天知道,李清照到底和林妹妹有什么关系。我注意到整堂课的背景音乐就没停过。这样的课堂,热闹是做到了,可到底有多大的成效,我表示怀疑。
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每一堂课都需要那么频繁的小组活动?热闹的背后是什么呢?当我们教授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是否需要叽叽喳喳的麻雀的嘈杂声?当我们朗诵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时,是否应该暂停而进行到小组的讨论单元?当我们面对一段哀怨的悼词时,是否还要眉飞色舞地讨论讨论?
须知,动静应该有度。活泼时候就要动,深思的时候就要静,满堂放未必好,课堂需要“静”字来巧搭配。
总之,当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拨接着一拨,一浪高过一浪席卷而来,人们手足无措地忙于接受新鲜事物以应付上级检查时,清醒的教育教学者应该好好地把握自己的航向。是随波逐流,还是吸其精华,为我所用?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是完美无缺的。难道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原生态教学方式就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曾记否?在那个不识多媒体为何物的年代,于漪老师上过一节又一节何其精彩的语文课!如今再次打开光碟,那精妙独到的语言仍然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