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生活作文”,并使学生在作文中凸现生活之美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生活作文”的教学。
  
  1 树立生活作文理念,把握作文改革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熟知《课程标准》,贯彻语文学习的实践精神。有了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就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其次教师始终要有一颗对生活敏感的率真心。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心胸纯洁无暇,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与教师会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虽幼稚但真诚,教师虽成熟但主观。为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美。
  
  2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
  
  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
  2,1指导学生观察自然
  自然美具有极大的诱发力。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顿时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作为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夏令露营,秋日登高,冬天赏雪,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四时景物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需要进行有计划地教育和培养。教师在活动中应当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常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高山大河的崇高美,桃红柳绿的浓艳美,古今建筑的壮丽美,飞禽走兽的飘逸美。还要帮助编拟提纲,理清观察顺序,选好观察角度。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来。
  2,2指导学生了解社会
  正确理解美的实质,诱导学生感知人物的心灵美,这是作文教学的有一任务。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美不仅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对于社会生活和个性生活的美,应当在学生的心目中给予高度赞赏。”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感知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感知人物的心灵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劳动和斗争中,英雄辈出,新人新事如雨后春笋,整个社会到处盛开着精神文明之花。人的外在美,人的内在美,随处可见。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诱导,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发掘出普通人身上所闪现的思想光华,热情地进行歌颂。
  2,3指导学生认识事物
  文章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后的产物。无论是壮物写景,还是叙事记人,都需要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和布局谋篇,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想象等能力。所以,即使是记叙同一种熟悉的客观事物,认识能力强的人也会比认识能力弱的人写得好一些。这些情况表明,作文水平的高低与认识能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培养认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不可以临渴掘井,等到要作文时才指导学生认识某种事物,而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如故事会、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和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认识能力,辨别是非,正确认识事件、人物,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融化于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中,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震撼心灵的优美作文。
  另一方面来源于书本知识,我经常组织学生定期阅读一本内容健康的课外读物。每周再安排一节课的阅读时间去阅读。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生活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组织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学生作文形象美
  
  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广泛,其潜在的生活美也极为丰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出发,围绕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文教学中加强生活作文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美,在作文中创造生活美。
  例如在教学作文《一次实验》时,我启发学生在写实验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注意观察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这样抓住了对象,从不同侧面表现实验生活美的技巧。如此一来,为学生捕捉生活作文的美提供了感性的认识。
  
  4 进行生活化的评价。激励学生乐写作文
  
  学生对作文有没有兴趣,愿不愿意写,是决定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乐于表达”,就是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感到作文是快乐的。激励成功的评价机制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证。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表扬他们的细微进步,肯定他们的成功,激发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快乐地上每一堂作文课。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就是经常这样通过强化、激励和满足他们的内部求成欲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爱好和兴趣,巩固他们对语文、对作文的爱好,形成爱语文、爱写作的品质,相信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激励成功的评价机制为的是促进学生更积极快乐地作文,在平时的作文评价中,我都秉承着以下几点:
  4,1促进发展是目的
  作文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等,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文讲评不应仅仅落实在某一篇作文的好坏,某一项成绩的优劣上,不应该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应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学生的平时表现、兴趣态度、前后水平、进步与否等作为评价的依据,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地发展。我就是充分利用表扬、鼓励等外部刺激和学生渴望成功的内部求成欲等,让学生们多多体验成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来激发他们对作文持续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4,2遵循规律是原则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作文教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作文学习的规律,不好高骛远、拔苗助长。关注个别差异,尊重独特体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评价中更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有反复地循序渐进。
  4,3正确导向为基础
  作文中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应正确引导,因为我们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作文内容的评价上,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别是作文中的一些反面材料,即要肯定材料的丰富性、独特性,又要引导学生对材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积极向上、正确引导,点评更要精当有力、恰如其分。
  4,4培养能力是关键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能力是关键,应着重培养学生平时收集素材的能力,选取最切合要求又最得心应手题材的能力,言从字顺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学生自评、互评、修改作文的能力等。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修改不足的能力。作文评价不但要评价作文写得怎样,还要教会学生找出错别字、病句,要让学生知道,写作的认真态度,文章能否写得更好和改得更好都是评价的依据。另外,还要培养学生从同学间的交流、评价,教师的讲评、指导中吸取有用知识并理解运用的能力。
  总之,实施“生活作文”教学,符合新课程精神,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学生将走出“作文难作,难作作文”的困境,达到“我因作文而快乐!”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记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干扰因素,介绍化学学习中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 记忆 方法    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1 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
期刊
【摘要】指导学生习作,要让学生有话可写;重视阅读,积累语言;注重习作评改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表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培养习作兴趣,有了习作的兴趣自然不成其难了。  【关键词】小学 习作 指导    提起作文,学生们总是叫苦连天:“哎,又要写作文了”。“写什么呀!憋死人了……”教师听了心中也不是滋味。这也成了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畏写作”为“乐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
期刊
【摘要】纵观应用写作教材发展历史,教材改革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存在着教材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因此,笔者认为从应用写作教材的体系、内容、基础知识、范例等方面着手,加大改革力度非常必要。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教材 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具有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工作效率的
期刊
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是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是因为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学会解读文本,并且要能在别人停下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因为我们教师走多远,我们的学生就能走多远。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
期刊
【摘要】希望通过三种切实有效的识记方法能让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总复习 识记 方法    高考复习是全面、集中的复习,要以对知识的系统和逻辑联系的理解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的、有效的记忆方法,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记忆。在此介绍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口诀记忆法    就是把材料改编成歌诀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表明,10个无意义无韵律的字,需要背诵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了众多理论体系,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下面仅从本人的《坐井观天》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谈谈本人对新课标实践的几点管见。    1 教学内容分析:    生活中常有“管窥之见”,“一孔之见,不见全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却常犯这样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由于自己狭隘的理解而发生的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错误,让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以科学理性的
期刊
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呢?    1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请学生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
期刊
【摘要】孤独与幻灭是世界文学永恒的主题。詹姆斯,乔伊斯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经典之作《阿拉比》是最能体现该主题的作品之一。作者大胆运用一种新颖独特的写作技巧一一“精神顿悟”来探查人物的内心世界,巧妙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和意象来反衬主题,揭示了主人公从困惑、绝望到顿悟的复杂心路历程。  【关键词】孤独 幻灭 主题 詹姆斯·乔伊斯    1 引言    以意识流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而闻名于世的爱尔兰小说家詹姆
期刊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启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历史在素质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至此,在历史教学中,转变历史理念,摆脱阵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约束,让学生快乐主动的学习历史,这既是顺应我党提倡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地宏伟主流,更是每位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1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快乐主动学习历史的前提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这是课堂教学和
期刊
【摘要】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思想强调精神,反对当时的趋物主义,崇尚自然,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超越物质世界来实现自我和达到精神的完美。在索尔·贝娄的小说中也有相似思想主题的体现。面对现代社会中物质的繁荣及人性的堕落,贝娄让小说主人公回归自然,并在自然的感召下走出困顿,重新面对现实。本文试用超验主义思想分析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以探究他对文明、自然及人的生活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超验主义索尔·贝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