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将其学籍档案移交给该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管理。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才得以实现。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77-01
一、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大体在600万人左右,并且呈逐年递增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移交和管理工作,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对策,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乃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重要任务。
二、毕业生《报到证》的历史作用
在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报到证》制度已经过时,根本不适应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需要。
在统招统配制度下,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的作用:一是,《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二是,《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三是,《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四是,《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五是,《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六是,《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七是,《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八是,《报到证》的有限期和毕业生的报到期限:毕业生报到的期限原则上为一个月,毕业生领取《报到证》以后,应尽快到工作单位或人事局报到,没有特殊原因或延期报到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毕业生本人承担。如果没有《报到证》,毕业生将会失去干部身份,成为社会劳动人员(工人编制);而且人才中心无法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规定,由人事局管理干部(档案一般放在人才中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工人(档案一般放在职介所)。《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不要丢失。《报到证》原则上不补办,应届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须及时向学校报告遗失过程,先由本人提出申请,再由毕业生所在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学校报请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核准后予以办理新证。
三、关于毕业生《报到证》的建议
《报到证》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统招统配制度下的产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人才合理调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用人制度真正实现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报到证》制度,对于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丝毫促进作用也没有,并且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建议立即予以废除。
一是没有法律依据。翻遍中国法律,找不到一条有关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的法律依据。
二是高校毕业生持有《报到证》无法报到。目前全国各个高校毕业生大体上在毕业前半年左右就开始为就业问题奔波,参加各种招聘会。一旦遇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就要履行报名、考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被用人单位选中,还要耐心等待教育行政部门颁发那个所谓的《报到证》,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有没有那个《报到证》根本无所谓,他们需要的是真才实学,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水平的员工。一些限制户籍的大城市用人单位,即便毕业生拿到高校出具盖有鲜红大印的《报到证》,也无法报到,因为该用人单位没有进城户籍指标,毕业生档案还得打回原籍,交给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三是《报到证》无法解决人档分离的问题。京沪津等一些限制户籍的城市,即便是研究生、博士生,手持《报到证》也无法将人事档案落到用人单位。这些城市的许多用人单位即便招收了异地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由于户籍限制,无法接受高校毕业生档案,只能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档案还得移交到户籍所在地人才代理机构,造成人档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企业招收的异地户籍毕业生90%以上人在北京工作,档案仍然在户籍所在地保管。这个《报到证》怎么出具?教育行政部门只好闭着眼睛让该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地报到,这种《报到证》有何实际意义?
四是加重了高校畢业生的就业负担。由于工作单位与《报到证》报到地点不符,高校毕业生不得不在高校、户籍所在地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户籍所在地人才代理机构之间奔波,浪费时间,浪费钱财,加重了负担。
综上所述,《报到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严重制约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合理流动,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应该尽快废除。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77-01
一、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大体在600万人左右,并且呈逐年递增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移交和管理工作,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对策,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乃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重要任务。
二、毕业生《报到证》的历史作用
在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报到证》制度已经过时,根本不适应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需要。
在统招统配制度下,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的作用:一是,《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二是,《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三是,《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四是,《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五是,《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六是,《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七是,《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八是,《报到证》的有限期和毕业生的报到期限:毕业生报到的期限原则上为一个月,毕业生领取《报到证》以后,应尽快到工作单位或人事局报到,没有特殊原因或延期报到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毕业生本人承担。如果没有《报到证》,毕业生将会失去干部身份,成为社会劳动人员(工人编制);而且人才中心无法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规定,由人事局管理干部(档案一般放在人才中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工人(档案一般放在职介所)。《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不要丢失。《报到证》原则上不补办,应届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须及时向学校报告遗失过程,先由本人提出申请,再由毕业生所在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学校报请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核准后予以办理新证。
三、关于毕业生《报到证》的建议
《报到证》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统招统配制度下的产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人才合理调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用人制度真正实现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报到证》制度,对于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丝毫促进作用也没有,并且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建议立即予以废除。
一是没有法律依据。翻遍中国法律,找不到一条有关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的法律依据。
二是高校毕业生持有《报到证》无法报到。目前全国各个高校毕业生大体上在毕业前半年左右就开始为就业问题奔波,参加各种招聘会。一旦遇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就要履行报名、考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被用人单位选中,还要耐心等待教育行政部门颁发那个所谓的《报到证》,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有没有那个《报到证》根本无所谓,他们需要的是真才实学,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水平的员工。一些限制户籍的大城市用人单位,即便毕业生拿到高校出具盖有鲜红大印的《报到证》,也无法报到,因为该用人单位没有进城户籍指标,毕业生档案还得打回原籍,交给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三是《报到证》无法解决人档分离的问题。京沪津等一些限制户籍的城市,即便是研究生、博士生,手持《报到证》也无法将人事档案落到用人单位。这些城市的许多用人单位即便招收了异地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由于户籍限制,无法接受高校毕业生档案,只能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档案还得移交到户籍所在地人才代理机构,造成人档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企业招收的异地户籍毕业生90%以上人在北京工作,档案仍然在户籍所在地保管。这个《报到证》怎么出具?教育行政部门只好闭着眼睛让该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地报到,这种《报到证》有何实际意义?
四是加重了高校畢业生的就业负担。由于工作单位与《报到证》报到地点不符,高校毕业生不得不在高校、户籍所在地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户籍所在地人才代理机构之间奔波,浪费时间,浪费钱财,加重了负担。
综上所述,《报到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严重制约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合理流动,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应该尽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