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数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数学;运用
  一、 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在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创设,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学生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学生有的说:“骑正方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有的说:“骑三角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还有的说:“骑椭圆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比赛开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师趁机提问:“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们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唯独小白兔的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呢?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园的认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 要创设富有现实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知识,较容易地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还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周长”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黄了掉到地上去了。课件出示一片树叶,教师说:“有四只蚂蚁分别爬了上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是怎么爬的呢?”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趁机提问:“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去观察,好吗?”出示问题:1. 它们是从哪儿开始爬的?2. 它们是怎样爬的?3. 爬到哪儿结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只蚂蚁从标有起点的地方直接向树叶的里面爬;另外三只蚂蚁分别从标有起点的地方在树叶的边线爬,但是第二只蚂蚁没有爬到一圈就停止了,第三只蚂蚁却爬了一圈多才停止,第四只蚂蚁正好爬了一圈回到了起点。看完后,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又提问:“第一只蚂蚁与后面三只蚂蚁爬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呢?”得出第一只蚂蚁是在树叶里面爬,而后面三只蚂蚁是围着树叶的边线在爬,从而让学生理解“围图形”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又提问:“后面三只蚂蚁它们爬的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理解“围图形一周”的含义,进而揭示周长的概念。在揭示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桌布的周长、树桩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 要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有思考力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抽象,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发现规律性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三个数,并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过了一会,一个学生高兴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1元=10角=100分。”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也纷纷举起手来回答,有的说“1米=10分米=100厘米”,有的说“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我接着问:“有谁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学生很快写出:0.1米=0.10米=0.100米。接下来我又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個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总之,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罗娅,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大方县瓢井镇瓢井小学。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CAD/CAM领域中的特征造型关键技术,研发一个特征造型系统。该系统分别以ACIS和HOOPS为几何造型引擎和渲染引擎,能够实现常用特征的创建、特征历史的管理、基本约束的管理和特征模型与几何模型的存取等功能,并且支持一些自由曲面特征造型以及参数化设计。为了维护用户的隐含设计意图,系统采用了一种新的拓扑元素命名与辨识机制。最后,给出了使用该系统进行特征建模、自由曲面特征参数化设计以及设计意图
经典的Criminisi图像修复算法,通过结合偏微分方程算法和纹理合成算法两者的优点,对图像的纹理和结构同时进行修复,获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但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算法在定义优先权时仅考虑了置信度和数据项,导致错误信息的繁衍,使修复结果不理想。在Criminisi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方法。通过重新定义修复块的优先权,增加一种度量图像平滑性的几何量,同时增加最佳匹配块的限制条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非常重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本文就具体实例谈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新知识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而视频教学则是多媒体教学素材中最具试听冲击力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加入学习视频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并在最终起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兴趣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视频教学;教学方式  视频教学对于历史课程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历史是由一个个历史事
为了弥补蚁群算法在评价测试用例集质量方面的缺陷,应用基于序优化蚁群算法生成优先成对交互测试用例集。在生成测试用例时,采用one-test-at-a-time策略,通过序优化蚁群算法生成涵盖更多总增益的测试用例集,对信息素更新采用分阶段方式。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方面优于基本蚁群算法。
针对标校数据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特性,提出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误差的分离过程中。给出小波变换分离随机误差的方法,在阈值优选时采用GCV(广义交叉验证)准则,并将免疫算法应用于阈值的寻优过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实现了随机误差的分离仿真。在免疫算法的选择操作时,通过计算抗体期望繁殖率,保证了群体的多样性,从而使算法更加稳健,在提高搜索效率的同时减少陷入局部最优的机会。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小波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入手,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
摘 要:当前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创新,没能依据大纲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作同样的要求,“填鸭式”地教给学生,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哪些单词是要求“听、说、读”三会,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听、说、读、写”都要掌握,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学生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以下是本人在词汇教学中的一些得与失。  关键词:词汇得失
针对在Deep Web数据库查询结果存在上限k的情况下,对于如何提取数据记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范围型属性的数据提取方法。利用范围型属性的值域特征,将其值域按照目标数据库的分布样本划分为多个子区间。实验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法划分的子区间,使得查询收益,查询饱和度和已提取数据的覆盖程度等指标均达到98.50%以上。
摘 要:为提升期刊影响力,《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在2017年编辑出版了首期专刊“臭氧监测与预报专刊”,集中报道臭氧监测和预报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文章介绍了前期选题策划、稿件作者的选择、稿件的审稿和编辑出版等情况,并对进一步办好专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专刊;选题策划;出版  一、专刊的选题策划  (一)专刊的选题要尽早列入计划  专刊的选题策划,不仅反映期刊的办刊方针和主要报道内容,同时也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