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天地人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17日是敬爱的老师杨遵仪教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杨老师享年101岁在地学界传为佳话。他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地层学家和地质教育家,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事业,可谓桃李满天下。
  
  教学生动
  
  我于1951年夏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杨遵仪教授是我们的老师,教授我们普通地质学,我是他在清华大学最后一批地质学子。普通地质学是为初学地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普通地质学在国外称 PHYSICAL GEOLOGY (自然地质学),开始是由池际尚教授讲课,由于池先生身怀六甲,即将分娩,其后就由杨老师授课。
  杨老师学识渊博,上课十分风趣,为使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又易于接受,他每次上课都抱着一摞中外文书报和杂志,用投影仪将书报上的图片资料反射到银幕上,这样我们每次上课都既能获得基础理论又有实际的知识。在大学讲课有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一种是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学派,那是以教学思想体系严谨见长,逻辑性强,分析精辟,语言简练,学生易于接受。另一种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学派,讲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把启发学生的思想放在重要的位置。杨老师和地质系主任袁复礼教授、池际尚教授、张忠胤教授等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具有明显的美国式讲课风格,学生都很喜欢杨老师讲课。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同学们有实践的体验,杨老师在第一年就组织我们去南口、八达岭和门头沟九龙山野外考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野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清华大学和杨遵仪教授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我终身受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使工作事半功倍。在门头沟九龙山向斜考察时,露头上找到许多植物化石,化石是确定岩石相对年代的重要依据,杨老师是古生物和地层学的专家,被誉为“古生物学的活字典”,他一看就基本能鉴定出化石的种属和年代,他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鉴定化石及其拉丁语名称,强调鉴定古生物化石必须牢记拉丁语名称,这是国际学术交流必不可少的。这次考察九龙山向斜回校后,我用半圆仪画了一张九龙山向斜构造剖面图,曹添先生批评我说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复杂多样,不是这样整齐划一的,老师们的教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杨老师在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不时穿插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他诙谐幽默,有时做些有趣的表演动作,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如他讲沉积地层时强调找化石,不但要用锤头敲,要爬着看,口吹哈气,有时还要用舌头黏着看。这样的言传身教使我们终身受益。
  
  辛勤劳动 甘为人梯
  
  杨老师不仅在地质学与古生物学领域造诣很深,他还熟悉英、法、德、俄等多国语言文字,尤以英文最为精通,在我国地质界是极为知名。长期以来,以他在地质古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外语能力,除了要为许多地质刊物以及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稿做修改、审阅和定稿之外,对于许多同行和后辈们请他翻译、审阅英文稿等事宜,他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在病中,他也不允许家人推辞,抱病也要帮助完成,即便在住院期间,他的病床上也放了许多待修改的文稿。请杨老师修改审定外文稿的人实在太多了,工作量很大,他经常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他自己总认为能帮助完成这些任务,做这些无偿劳动是很自然的、很愉快的事情。他的真情和认真的态度,使许多人受益匪浅,极为感动。他的这种竭诚服务、扶植后进、甘为人梯的精神和事迹,不是一时性的,而是一辈子地执着与关爱,无私地奉献,扶植后辈。他的这种美德在地质学界内一直都广为流传,得到大家一致的称颂。有一次,他看到我国对外发行的地质杂志英文错误较多,他就主动与编辑部联系,帮助校正和修改,有人说他自找麻烦,在他看来错误太多的稿件发出去,只能损害国家的声誉,这样的错误不纠正,麻烦就更大了。
  杨老师的一件小事曾被流传为一段佳话。在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物资比较匮乏,购买生活用品经常要排长队。杨老师也常去排长队,但是他排长队购物与众不同,他总是带着一个布包、揣着一卷稿件资料,一边排队、一边在审定和修改稿件。这件事引起排队的许多人的感动和议论。有人说:“老先生如此勤奋,中国还是有希望的”,也有人说:“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好,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人生态度豁达
  
  杨遵仪教授是著名学者,但他为人处事一贯低调,他从事教育70多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地质学家,许多优秀的专家如刘宝君、殷鸿福院士等都是他的弟子。杨老师记忆力超群,1957年反右派运动后我离开北京地质学院,1980年在北京西苑饭店,中国地质学会召开讨论会,20多年不见,杨老师一见我就立刻叫出我的名字,令我惊喜。极强的记忆力,是他成为我国研究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学者的重要条件。
  虽然是著名科学家,但他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爱说笑话,这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他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喜爱活动,常年骑自行车,耄耋之年仍骑车不减当年,这是他健康长寿的又一法宝。在中国地质大学校史馆中有一张杨老师挑扁担的照片,他穿的是有补丁的衣服,挑着行李去火车站,那淡定的神态,浅现的笑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杨老师研究的是几亿年和几十亿年的化石,而人类的历史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对于他而言和整个地球的演化历史比较起来,就是几秒钟甚至千分之一秒钟的概念,所以他对于很多事情,尤其是物欲、名利、金钱都看得很淡泊。有位记者评论他说:“脸上的皱纹表示他的年龄,但他的精神却像年轻人一个样。”
  
  无愧于天地人
  
  杨遵仪教授一生追求进步,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是九三学社中央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百岁华诞庆祝会上,杨老师自勉“人生在世,贵在抓住光阴,做人、做事、做学问,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出成绩,方无愧于天地人”,这是他谦虚的自我总结。2008年10月26日杨遵仪院士诞辰100周年,他的学生温家宝总理在贺信中说:“47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仍然是我的老师,我将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像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
  1985年应美中学术交流学会的邀请,杨老师在美国做为期2个月的讲学访问,并出席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22次年会,多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一位记者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信仰坚定,认为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和教训,中国现在有了一个稳定的、注重实际的政府,他充满信心地表示,10亿中国人民正在团结一致向既定目标前进。”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马瑞霞,民进宁夏医科大总支主委、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救死扶伤 在所不辞  马瑞霞自幼就对解除病人痛苦的“白大褂”职业产生了深深的尊敬和向往,所以报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专业。“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
期刊
某日上午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的阳澄湖快递,大闸蟹到了,脑海里马上浮现清蒸、姜葱爆炒等多种吃法。  蟹到了,马上在科室宣布中午加餐的消息,吃货们眼睛都亮了,上班时间其实很忙,因为意外的惊喜,老饕们干起活来迅速有劲,同时有条不紊。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刷螃蟹的洗洗刷刷,8只大闸蟹分两次蒸。阿娟不知从哪儿找了一个电饭锅,用百度查询一下,得知蒸螃蟹要用冷水,锅上摆好蟹插上电就去食堂打饭了。谁知30分钟后,我揭开锅
期刊
编者按: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人类历史的进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重大的轉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刊近日特举办“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邀请科技界和人文社科界知识分子,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现选摘部分学者论点,以飨读者。
期刊
编者按:中共中央近日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不懈努力,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民信”显得尤为重要。得民信方可得民心。取民信、得民心,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 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 坚持“老虎”、“苍
期刊
网络时代最大的感觉就是你总跟不上,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落伍。“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这个论题属于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论域,可以从许多方面展开思考。比如,方法论的审视,可以探究对网络的思考究竟是本体性的思考还是技能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讨论互联网中的事情,也可以讨论互联网和其他什么事情,还可以从互联网和别的事情之间相互观察。  网络开辟新时代  从以往流行的质(材料)、
期刊
人物名片  周平红,国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医疗卫生专委会副主任。2020年1月,周平红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将“禁忌症”改写为“适应证”  “可以说,对胃肠道夹层肿瘤——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包括内镜全程切除术等方面,我们领
期刊
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中国科学社(今陕西南路235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2011年以前称“卢湾区图书馆”)宣告成立。为庆祝民进成立75周年,2020年12月30日,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在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举行。笔者长期在上海市委统战部门工作,多年来不断搜集资料,并曾先后访问了中国科学社的老社员、上海市政府参事杨小佛先生(杨杏佛先生之子),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
期刊
2017年5月某日,收到寄自河南安阳的书信,来信者是与我素昧平生的张平治先生。他在信中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读我的诗歌,并正在构思撰写一本评论我的诗歌创作的书。张平治先生年逾八旬,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一位著述丰富的文艺评论家。他随信寄来了他的很多著作,其中有几本谈美学的书,如《美学趣谈》《美学有什么用》《情诗与审美》等。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曾为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一本《
期刊
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态——无聊。最近几年,我也时常被这种思想状态困扰着,私下里通过观察发现,有这种情绪的人还真不是少数,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探究兴趣,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有必要把无聊的话题深入梳理一下。  无聊,是一种很难定义的思想状态,在中国的语境里
期刊
如果说,1970年4月的第一颗卫星上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起点的话,那么1984年4月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成功则是我国航天事业新的飞跃。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报道。  无需多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是航天事业的一件大事。对这样的大事进行报道,自然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对于人造卫星技术我是外行。所以,在1983年9月我随国防科工委组织的记者团到达西昌发射基地去采访。实际上,这是一次参观和学习,所得颇丰。  西昌地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