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称,这一称谓起源于1928年4月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与湖南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中,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井冈山出发,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胜利会师,转战了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展开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永远值得纪念!
在此,让我们回首当年红军的轻武器来源和使用情况,重温这一伟大胜利。让历史鼓舞我们的未来,让历史激励我们前进!
红军的轻武器来源
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时保留下来的轻武器
大革命时,革命军的武器装备除了购买之外,也得到了许多进步国家的援助。例如1924年10月,苏联曾通过海运一次便给北伐军中黄埔军校学生提供 3000支莫辛-纳干M1891 7.62mm弹仓式步枪及弹药。大革命时期,苏联总共援助步枪5.1万支,机枪 1090挺,枪弹5.74亿发。后来大革命失败,革命军分裂,其中站到苏维埃这边的将士们自然都带有武器。
从敌军手中缴获的轻武器
这是红军手中轻武器的重要来源。红军成立初期,文书档案工作不正常,而且经过多次档案应急销毁,很难找到详实材料,只就红军长征前的枪支缴获情况统计如下:
1931年3月9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双桥全歼国民党军34师3个团及1个炮兵营,缴枪2000支;
1931年5月,红1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缴枪2 0000余支;
1931年9月1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湖北蕲水歼敌3个团大部,缴枪 4000余支;
1931年9月7日,红1方面军在打破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中,缴枪14800余支;
1931年11月10日~12月23日,红4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缴枪 7000余支;
1931年12月29日,鄂西北苏区红25师在于房县全歼国民党军兴安警备旅,缴枪1000余支;
1932年1月,红1方面军第9军在襄北缴枪 3000余支;
1932年3月22日,红4方面军在皖西 安缴枪12000支;
1932年6月13日,红3军在湖北监利全歼国民党军4师1个多旅,缴枪 2500支;
1932年7月24日,红4方面军在黄陂歼敌1个团,缴枪 1000余支;
1932年8月8日,红1方面军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缴枪 4000余支;
1933年3月6日,红25军在河南光山县全歼国民党军103旅,缴枪 2000余支;
1933年4月上旬,湘鄂赣红16、18军在江西宜丰歼敌4个营,缴枪650余支;
1933年5月,红8军在湘赣边界缴枪1500余支;
1933年6月15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广元缴枪 8000余支;
1933年9月22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营山渠县缴枪 2500余支;
1933年10月,红4方面军在四川缴枪8000余支;
1934年1月25日,红1方面军在福建沙县缴枪 1500余支;
1934年4月5日,红6军在永新全歼国民党军15师43旅,缴枪 2000支;
1934年7月17日,红25军在河南罗山击溃国民党军115师27团,缴枪800 支;
1934年9月11日~22日,红4方面军攻克四川巴中,缴枪3 0000支;
苏维埃根据地小兵工厂、修械所修复的轻武器
当时条件很差,加工设备仅限于简易手工作坊水平,主要搞些枪弹复装、手榴弹土造等工作。寻觅一些事例,可以遥想当初。 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后,在当地农民自卫军袁文才部队的修械所基础上,建立了红军步云山修械所,除造大刀、梭镖外,还曾制造过鸟铳供应部队;
1929年,红4军军械厂随主力进入赣南,土法上马,造出过独子步枪。1930年,造出弹仓式步枪;
1929年底,东江红军兵工厂曾有100多人,能造土枪;
1930年4月,鄂豫皖根据地建立的兵工厂有4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到300多人,复装了大量枪弹,制造了撅把式独子枪4000余支,并仿制 “汉阳造”800多支;
1931年9月,中央红军在3次反“围剿”中缴枪5万多支,其中许多枪支需要修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零散的修械所(处)集合起来,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组建一个兵工厂。这是根据地最早的兵工厂,起初有250余人,主要以修枪为主,到1932年扩大到450多人。1933年3月,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建立了银坑、寨上两个分厂,有职工近千人。一直到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官田兵工厂共修配和制造了4万多支步枪、40多万发枪弹、6万多枚手榴弹、5千多枚地雷;修理了2千多挺机枪、100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并制造了大量的刺刀、铁镐、铁锹等,为红军装备的完善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1931~1932年,鄂东南根据地兵工厂曾仿制过德国20响毛瑟手枪和“汉阳造”步枪。
共产国际的支持
当时共产国际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其中一件事情记载如下:
1931年,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约65000人,但枪支总数不到4 0000支。英勇的红军战士不得不用长矛、大刀夺取敌人手中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之际,共产国际远东情报组购得了2万支毛瑟 M1898步枪和马枪,几经周折,送达红军手中。当时任远东情报组组长的佐尔格得知从德国来的步枪及弹药将到达上海港的消息后,立即派遣情报员米申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重金贿赂担负港口接收任务的国民党军上校陈少堂和负责港口交付任务的德国上尉冯·霍恩哈特两人,假借秉承沙俄白卫军在中国境内的谢苗诺夫将军之命购买枪支为名,将2万支枪和几千箱枪弹卸装到另外的船上,逆江而上,直达到九江。佐尔格另外派遣了助手克劳森等人以西门子公司的名义租用了二十几辆美国道奇卡车在九江港口迎接,转运货物,装车南下,再几次周转,送到了中央苏区。至于陈少堂后来受到军法制裁和霍恩哈特被调回德国处理自是后话。
红军使用的枪械
手枪和冲锋枪
(1)德国造毛瑟M1896 7.63mm半自动手枪。还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下:
四川机械局等厂的仿制品;
1921年,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的仿制品。后来巩县兵工厂和山西兵工厂也相继仿造,只是山西兵工厂把口径改成了11.43mm。
(2)美国造勃朗宁M1900 7.65mm自动手枪。
也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1913年,南京金陵兵工厂的仿制品,全枪长分 152mm和203mm两种,后者配有木制枪盒,枪盒可与握把连接成“枪托”;
1916年,上海兵工厂的仿制品。
(3)德国伯克门9mm冲锋枪,即MP18I冲锋枪的改进型。
(4)中国生产的仿美M1921汤姆逊冲锋枪,主要有:
1923年,广东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
1926年,山西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
1926年,四川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品,但口径改为7.63mm,加有两脚架。
步枪(主要为毛瑟系列步枪)
(1)军阀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德国购买的步枪,包括:
毛瑟M1888 7.92mm步枪及少量马枪;
毛瑟M1898 7.92mm步枪及少量马枪。
(2)旧中国兵工厂仿制的毛瑟系列步枪:
1893年,湖北枪炮厂开始仿制德国采用无烟药的毛瑟M1888 7.92mm步枪,由于其枪管外有一套筒,套筒与枪管之间有0.5mm间隙,用来隔热,我国俗称为“套筒步枪”、“老套筒”,即老式带有枪管护套的毛瑟步枪;
1898年,上海机械局也开始仿制毛瑟M1888 7.92mm步枪;
1900年,后起的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了一个设备较新、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可年产毛瑟M1888步枪15000支;
1907年,广东军械厂、江西制造局和奉天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毛瑟M1898 7.92mm步枪;
190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仿造毛瑟1898 7.92mm步枪;
1910年,汉阳兵工厂开始对M1888步枪进行改进:去掉枪管外面的套筒,增加了上护木;枪管外径由13.4mm加粗到 14.8mm;1913年后,将直立式框形表尺(分划5~20)改成弧形表尺(分划1~ 20);刺刀座由头箍的侧面改到下面。改进后的步枪称为“汉阳造”。弹头初速640m/s,发射7.92×57mmM1888圆头弹。刺刀全长517.5mm,刀身长395mm,刀质量0.57kg;
1911年,上海厂将M1898步枪的口径改为6.8mm,称光绪三年式步枪,当局曾想以此口径统一全国步枪口径,1912年改称民国元年式步枪;
1919年,上海、四川兵工厂将元年式步枪的6.8mm口径改为7.92mm口径,名称不变。随后,四川厂、巩县厂也制造此枪,其枪管长了8mm。
除毛瑟系列外,其他步枪品种较少,主要有:
苏联援助北伐等运动的莫辛-纳干M1891步枪;
日本造6.5mm三O式(1897年)步枪,1903年,清政府从东京炮兵工厂订购,定名为“光绪29年式步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6.5mm三八式步枪;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 7.62mm步枪,辛亥革命后曾有军阀购买。
机枪
旧中国从1904年开始购买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和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
国内仿制的机枪有:
广东制造局从1909年开始仿制麦德森轻机枪,称为“宣统元年式7.92mm机枪”;
1914年,金陵厂依据实物开始仿制德国7.9mm马克沁机枪;
1915年,上海厂开始仿制法国7.92mm哈奇开斯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奥地利施瓦兹洛色M1907 6.8mm重机枪,称为 “粤式六八水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该枪与哈奇开斯机枪的不同之处是:口径改为6.5mm,散热片从5片增加至7片,发射6.5mm友坂三八式各种弹,30发供弹板供弹,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枪身长 1448mm,枪身质量28kg,枪架质量21.7kg;
1919年,汉阳厂开始仿制美国勃朗宁M1917 7.62mm重机枪,于民国十年十月十日制成,定名“三十节重机枪”;
1922年,南京厂开始仿制法国8mm绍沙轻机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辽宁厂开始仿制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定名为“一三式轻机枪”。
编辑/王晓西
动态
新加坡披露“先进战斗勇士系统”项目
今年年中,新加坡“先进战斗勇士系统”(Advanced Combat Man System,ACMS)在欧洲萨托利防务展首次亮相。ACMS演示系统由新加坡陆军和国防科学技术局合作管理,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具体工作。
ACMS的概念与技术研制项目于2002年启动,今年年初,新加坡陆军委派一个试验营对其进行城市作战测试。据悉,系统的连级试验已经开始,预计 2008年将进行营级试验。ACMS班将由1名班长和2个火力小组组成,火力小组包括轻机枪手、掷弹兵和狙击手各1名。班长装备完整的系统,火力小组队员的装备可以适当调整。每名士兵携带1部单兵电台,在班内建立无线局域网。班长还携带1部超高频语音和数据电台,它在城区作战环境中的作用距离可达250~500m,在开阔区域作用距离可达2000m。
目前对ACMS的测试主要集中于评估网络传感器、无人地面车辆及火力支援设备的效能。ACM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或称为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CCIS),该系统能够处理来自其他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发送相关信息;头盔显示器,使士兵能够分析来自CCIS、武器摄像机和传感器等设备的信息;个人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护腕和护膝,以及防弹衣;承载背心和饮水系统;个人武器。ACMS的制式武器是SAR21模块化安装系统(Modular Mount ing System,MMS),它是SAR 21突击步枪的一种变型,采用缩短的枪管并配有皮卡汀尼导轨。导轨上可以安装多种执行特殊任务的武器附件,包括具有综合可见光和红外激光瞄准能力的反射式瞄准镜,以及使士兵能够拐角观察和射击目标的武器摄像机。SAR 21模块化安装系统的前握把安装了武器切换装置,士兵不用将手从武器上移开就能激活不同的系统功能。网络能力可通过武器切换装置获取和激活,它包括间瞄火力支援、无人机视频图像和无人值守或遥控传感器警报等功能。目前,武器电子元件通过电缆与CCIS相连,预计以后将使用无线链接。
编辑/魏开功
在此,让我们回首当年红军的轻武器来源和使用情况,重温这一伟大胜利。让历史鼓舞我们的未来,让历史激励我们前进!
红军的轻武器来源
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时保留下来的轻武器
大革命时,革命军的武器装备除了购买之外,也得到了许多进步国家的援助。例如1924年10月,苏联曾通过海运一次便给北伐军中黄埔军校学生提供 3000支莫辛-纳干M1891 7.62mm弹仓式步枪及弹药。大革命时期,苏联总共援助步枪5.1万支,机枪 1090挺,枪弹5.74亿发。后来大革命失败,革命军分裂,其中站到苏维埃这边的将士们自然都带有武器。
从敌军手中缴获的轻武器
这是红军手中轻武器的重要来源。红军成立初期,文书档案工作不正常,而且经过多次档案应急销毁,很难找到详实材料,只就红军长征前的枪支缴获情况统计如下:
1931年3月9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双桥全歼国民党军34师3个团及1个炮兵营,缴枪2000支;
1931年5月,红1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缴枪2 0000余支;
1931年9月1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湖北蕲水歼敌3个团大部,缴枪 4000余支;
1931年9月7日,红1方面军在打破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中,缴枪14800余支;
1931年11月10日~12月23日,红4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缴枪 7000余支;
1931年12月29日,鄂西北苏区红25师在于房县全歼国民党军兴安警备旅,缴枪1000余支;
1932年1月,红1方面军第9军在襄北缴枪 3000余支;
1932年3月22日,红4方面军在皖西 安缴枪12000支;
1932年6月13日,红3军在湖北监利全歼国民党军4师1个多旅,缴枪 2500支;
1932年7月24日,红4方面军在黄陂歼敌1个团,缴枪 1000余支;
1932年8月8日,红1方面军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缴枪 4000余支;
1933年3月6日,红25军在河南光山县全歼国民党军103旅,缴枪 2000余支;
1933年4月上旬,湘鄂赣红16、18军在江西宜丰歼敌4个营,缴枪650余支;
1933年5月,红8军在湘赣边界缴枪1500余支;
1933年6月15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广元缴枪 8000余支;
1933年9月22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营山渠县缴枪 2500余支;
1933年10月,红4方面军在四川缴枪8000余支;
1934年1月25日,红1方面军在福建沙县缴枪 1500余支;
1934年4月5日,红6军在永新全歼国民党军15师43旅,缴枪 2000支;
1934年7月17日,红25军在河南罗山击溃国民党军115师27团,缴枪800 支;
1934年9月11日~22日,红4方面军攻克四川巴中,缴枪3 0000支;
苏维埃根据地小兵工厂、修械所修复的轻武器
当时条件很差,加工设备仅限于简易手工作坊水平,主要搞些枪弹复装、手榴弹土造等工作。寻觅一些事例,可以遥想当初。 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后,在当地农民自卫军袁文才部队的修械所基础上,建立了红军步云山修械所,除造大刀、梭镖外,还曾制造过鸟铳供应部队;
1929年,红4军军械厂随主力进入赣南,土法上马,造出过独子步枪。1930年,造出弹仓式步枪;
1929年底,东江红军兵工厂曾有100多人,能造土枪;
1930年4月,鄂豫皖根据地建立的兵工厂有4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到300多人,复装了大量枪弹,制造了撅把式独子枪4000余支,并仿制 “汉阳造”800多支;
1931年9月,中央红军在3次反“围剿”中缴枪5万多支,其中许多枪支需要修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零散的修械所(处)集合起来,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组建一个兵工厂。这是根据地最早的兵工厂,起初有250余人,主要以修枪为主,到1932年扩大到450多人。1933年3月,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建立了银坑、寨上两个分厂,有职工近千人。一直到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官田兵工厂共修配和制造了4万多支步枪、40多万发枪弹、6万多枚手榴弹、5千多枚地雷;修理了2千多挺机枪、100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并制造了大量的刺刀、铁镐、铁锹等,为红军装备的完善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1931~1932年,鄂东南根据地兵工厂曾仿制过德国20响毛瑟手枪和“汉阳造”步枪。
共产国际的支持
当时共产国际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其中一件事情记载如下:
1931年,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约65000人,但枪支总数不到4 0000支。英勇的红军战士不得不用长矛、大刀夺取敌人手中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之际,共产国际远东情报组购得了2万支毛瑟 M1898步枪和马枪,几经周折,送达红军手中。当时任远东情报组组长的佐尔格得知从德国来的步枪及弹药将到达上海港的消息后,立即派遣情报员米申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重金贿赂担负港口接收任务的国民党军上校陈少堂和负责港口交付任务的德国上尉冯·霍恩哈特两人,假借秉承沙俄白卫军在中国境内的谢苗诺夫将军之命购买枪支为名,将2万支枪和几千箱枪弹卸装到另外的船上,逆江而上,直达到九江。佐尔格另外派遣了助手克劳森等人以西门子公司的名义租用了二十几辆美国道奇卡车在九江港口迎接,转运货物,装车南下,再几次周转,送到了中央苏区。至于陈少堂后来受到军法制裁和霍恩哈特被调回德国处理自是后话。
红军使用的枪械
手枪和冲锋枪
(1)德国造毛瑟M1896 7.63mm半自动手枪。还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下:
四川机械局等厂的仿制品;
1921年,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的仿制品。后来巩县兵工厂和山西兵工厂也相继仿造,只是山西兵工厂把口径改成了11.43mm。
(2)美国造勃朗宁M1900 7.65mm自动手枪。
也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1913年,南京金陵兵工厂的仿制品,全枪长分 152mm和203mm两种,后者配有木制枪盒,枪盒可与握把连接成“枪托”;
1916年,上海兵工厂的仿制品。
(3)德国伯克门9mm冲锋枪,即MP18I冲锋枪的改进型。
(4)中国生产的仿美M1921汤姆逊冲锋枪,主要有:
1923年,广东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
1926年,山西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
1926年,四川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品,但口径改为7.63mm,加有两脚架。
步枪(主要为毛瑟系列步枪)
(1)军阀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德国购买的步枪,包括:
毛瑟M1888 7.92mm步枪及少量马枪;
毛瑟M1898 7.92mm步枪及少量马枪。
(2)旧中国兵工厂仿制的毛瑟系列步枪:
1893年,湖北枪炮厂开始仿制德国采用无烟药的毛瑟M1888 7.92mm步枪,由于其枪管外有一套筒,套筒与枪管之间有0.5mm间隙,用来隔热,我国俗称为“套筒步枪”、“老套筒”,即老式带有枪管护套的毛瑟步枪;
1898年,上海机械局也开始仿制毛瑟M1888 7.92mm步枪;
1900年,后起的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了一个设备较新、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可年产毛瑟M1888步枪15000支;
1907年,广东军械厂、江西制造局和奉天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毛瑟M1898 7.92mm步枪;
190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仿造毛瑟1898 7.92mm步枪;
1910年,汉阳兵工厂开始对M1888步枪进行改进:去掉枪管外面的套筒,增加了上护木;枪管外径由13.4mm加粗到 14.8mm;1913年后,将直立式框形表尺(分划5~20)改成弧形表尺(分划1~ 20);刺刀座由头箍的侧面改到下面。改进后的步枪称为“汉阳造”。弹头初速640m/s,发射7.92×57mmM1888圆头弹。刺刀全长517.5mm,刀身长395mm,刀质量0.57kg;
1911年,上海厂将M1898步枪的口径改为6.8mm,称光绪三年式步枪,当局曾想以此口径统一全国步枪口径,1912年改称民国元年式步枪;
1919年,上海、四川兵工厂将元年式步枪的6.8mm口径改为7.92mm口径,名称不变。随后,四川厂、巩县厂也制造此枪,其枪管长了8mm。
除毛瑟系列外,其他步枪品种较少,主要有:
苏联援助北伐等运动的莫辛-纳干M1891步枪;
日本造6.5mm三O式(1897年)步枪,1903年,清政府从东京炮兵工厂订购,定名为“光绪29年式步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6.5mm三八式步枪;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 7.62mm步枪,辛亥革命后曾有军阀购买。
机枪
旧中国从1904年开始购买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和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
国内仿制的机枪有:
广东制造局从1909年开始仿制麦德森轻机枪,称为“宣统元年式7.92mm机枪”;
1914年,金陵厂依据实物开始仿制德国7.9mm马克沁机枪;
1915年,上海厂开始仿制法国7.92mm哈奇开斯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奥地利施瓦兹洛色M1907 6.8mm重机枪,称为 “粤式六八水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该枪与哈奇开斯机枪的不同之处是:口径改为6.5mm,散热片从5片增加至7片,发射6.5mm友坂三八式各种弹,30发供弹板供弹,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枪身长 1448mm,枪身质量28kg,枪架质量21.7kg;
1919年,汉阳厂开始仿制美国勃朗宁M1917 7.62mm重机枪,于民国十年十月十日制成,定名“三十节重机枪”;
1922年,南京厂开始仿制法国8mm绍沙轻机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辽宁厂开始仿制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定名为“一三式轻机枪”。
编辑/王晓西
动态
新加坡披露“先进战斗勇士系统”项目
今年年中,新加坡“先进战斗勇士系统”(Advanced Combat Man System,ACMS)在欧洲萨托利防务展首次亮相。ACMS演示系统由新加坡陆军和国防科学技术局合作管理,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具体工作。
ACMS的概念与技术研制项目于2002年启动,今年年初,新加坡陆军委派一个试验营对其进行城市作战测试。据悉,系统的连级试验已经开始,预计 2008年将进行营级试验。ACMS班将由1名班长和2个火力小组组成,火力小组包括轻机枪手、掷弹兵和狙击手各1名。班长装备完整的系统,火力小组队员的装备可以适当调整。每名士兵携带1部单兵电台,在班内建立无线局域网。班长还携带1部超高频语音和数据电台,它在城区作战环境中的作用距离可达250~500m,在开阔区域作用距离可达2000m。
目前对ACMS的测试主要集中于评估网络传感器、无人地面车辆及火力支援设备的效能。ACM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或称为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CCIS),该系统能够处理来自其他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发送相关信息;头盔显示器,使士兵能够分析来自CCIS、武器摄像机和传感器等设备的信息;个人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护腕和护膝,以及防弹衣;承载背心和饮水系统;个人武器。ACMS的制式武器是SAR21模块化安装系统(Modular Mount ing System,MMS),它是SAR 21突击步枪的一种变型,采用缩短的枪管并配有皮卡汀尼导轨。导轨上可以安装多种执行特殊任务的武器附件,包括具有综合可见光和红外激光瞄准能力的反射式瞄准镜,以及使士兵能够拐角观察和射击目标的武器摄像机。SAR 21模块化安装系统的前握把安装了武器切换装置,士兵不用将手从武器上移开就能激活不同的系统功能。网络能力可通过武器切换装置获取和激活,它包括间瞄火力支援、无人机视频图像和无人值守或遥控传感器警报等功能。目前,武器电子元件通过电缆与CCIS相连,预计以后将使用无线链接。
编辑/魏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