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依赖资源”向“超越资源”跨越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chen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农创耒,蔡伦造纸。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耒阳,是该省最大县级市,也是全省最大县级能源基地。耒阳以产煤著称,煤炭资源规模开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过突出贡献,但多年采矿给当地生产生活环境同样造成严重影响。
  2009年,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湖南耒阳走上了转型升级新道路。转型十年来,据耒阳市政府介绍,该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总体部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经济、城市、社会和环境转型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据悉,2008年-2016年,耒阳市收到中央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共189802万元,省级配套资金共19400万元,两项合计209202万元。未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培育、民生改善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生态立市,向污染宣战


  “原来山上植被深,水很清澈。但采矿对当地环境破坏大,山上只剩稀疏草丛,白色、黑色石块堆积。河水是红色的,没法游泳。村里的井水也不能喝,只能采集没污染的山泉水。”耒阳人杨涛(化名)对《小康》记者说。
  杨涛说采矿给当地带来挺多就业机会,不少农民就近矿山打工,但身体也因此受到极大危害。2008年时,耒阳整个环境极差,杨涛还记得他家所在的仁义乡罗渡村,村里所有小孩都被召集到乡镇医院验血查看是否重金属超标。
  环境污染,就业、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凸显,以煤炭为首的矿产资源优势逐步消失,耒阳不得不向污染宣战。《小康》记者从耒阳市政府获悉,近年来耒阳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建园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阳”绿化行动。重点就是整治矿山环境,加大环境治理,深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转型十年”,按照“经济转型,生态立市”的綠色低碳循环发展新理念,耒阳大力实施碧水、蓝天、清洁、增绿、循环及生态经济等六大工程,10年来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0余亿元。重点工程有大唐耒阳发电厂脱硝、脱硫、除尘工程、南方水泥脱硝及余热发电等,淘汰改造城区20家燃煤小锅炉,高污染燃料全面实行禁燃;强化冶炼产业综合整治,40多家小冶炼企业全部关闭,实施遥田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余庆冶炼企业搬迁整合入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达42%,城乡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油茶之乡”,创油茶产业特色市


  耒阳有着“黑白红绿”四种优势资源。其中“绿色”资源是指以竹林和油茶为突出的现代新型农业。“当地油茶种植多,像我姨妈家上两年都可以打100多斤茶油。茶树漫山遍野,但一直缺乏规模化发展,品牌打得不够响亮。”杨涛对《小康》记者说。
  耒阳是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市),全市共有120万亩油茶林,占市国土面积的30.2%,占林地面积的54.9%,是全国油茶林面积最多的县(市)之一。2008年之前,耒阳油茶生产经营处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由农户独立经营,自发和随意性很大。
  《小康》记者从耒阳市政府获悉,2008年以来,耒阳把油茶产业列入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把创建“油茶产业特色市”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目标。转型十年来,耒阳已把油茶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产业优势,形成油茶苗木种植、深加工、科研、展览、观光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油茶产业链,实现油茶产业的一二三产高度融合。2014年,耒阳再次被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油茶之乡”称号,2016年11月耒阳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通过合理规划,目前耒阳形成“四带两区四基地”的发展格局。油茶林既是商品林又是生态林,耒阳市政府介绍,2016年该市产茶籽6.4万吨,产油茶1800万公斤,年产值达24亿元。

加速转型,多渠道摆脱“资源诅咒”


  除了油茶产业,发展旅游业是耒阳经济转型另一主攻方向。耒阳正在加快完成素称“亚洲大竹海”——蔡伦竹海的开发建设,全面创建国家5A景区;以耒阳古城历史文化、湘南传统村落、蔡伦文化和红色文化为特色,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此外,耒阳依托电商打通农产品物流,拓展农产品市场,创造了“互联网+”耒阳模式……
  耒阳经济转型还可通过怎样的路径?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伍卓、邹树梁等教授研究分析认为可以通过重点改造耒阳煤炭火电产业;充分利用能源优势招商引资;开展工业旅游,盘活工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污染等方面开展。
  针对耒阳当前存在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矿区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转型发展所需资金短缺等方面主要问题,《小康》记者获悉,耒阳市政府将未来转型工作集中在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建设“煤炭、电力、建材、冶炼”四大产业基地,打造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集群;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百亿级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打造湘南区域性物流中心等诸多方面……
  编辑/韩静
其他文献
葛洲坝集团,中国“水电建设第一品牌”的华丽转身。  2月初,葛洲坝集团在2018年工作会上披露:五年来,葛洲坝主要经营指标年年逆势增长,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据悉,经过五年的改革创新,葛洲坝实现了由传统建筑承包施工业务向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升级,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升级。5年来,葛洲坝
期刊
“我们感觉责任重大,所以更要尽职尽责做好这份工作,维护三亚的旅游市场秩序。”三亚旅游警察支队负责人朱海亮表示,“我们会严格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来执行,绝不会滥用警力。与其他相关涉旅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三亚成立国内首支旅游警察支队,一经亮相,就受到各界关注。支队长朱海亮,作为这支新生的旅游警察支队负责人,也一同进入人们的视野。  《小康》杂志记者近日到三亚市公安局,接触到这位4
期刊
三亚景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旅游警察是一个必然的产物,能够填补行政监管的缺口。  在祝贺长辈生日时,我们总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这座著名的南山,正是面朝南海,坐落在三亚的南山。因此,来到三亚,人们总不免来到南山文化旅游区参观游览,感受浓厚的福寿文化、生态文化气息。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区,近年更获评最佳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  而到了三亚,另一个
期刊
前几年,旅游的负面新闻影响着整个三亚的旅游市场,甚至让一些游客望而却步。今年10月,全国首支旅游警察支队在三亚正式成立,旨在更好地整顿规范三亚旅游市场。对此,游客们都表示支持,并给旅游警察及三亚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  阳光与海滩、蓝天与白云、天涯与海角、海鱼与珊瑚……这些都是人们对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三亚的美好印象。然而,几年前关于三亚旅游的负面新闻影响着整个三亚的旅游形象,甚至让一些游客因此望而
期刊
作为全国首支旅游警察支队中的一员,陈江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到景区执勤了解治安情况,联合相关涉旅部门,打击旅游违法乱象。而他们的运作方法在于集中警力,突击检查,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重拳出击。  “基本上没有周末,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每天都在工作。大家都笑言这种工作状态是‘白加黑,5+2’。”我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在海南三亚成立以来,旅游警察支队中7名民警,4名文职辅警,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他们的工作量也
期刊
80后正在成为离婚潮的主力军。“人人都是离婚狂”、“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正走在离婚的路上”,这是人们给80后贴上的标签。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结婚是长大的象征,在此之后,离婚或许才是长大的代名词。  根据民政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趋势,而8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  有数据显示,1979年离婚率(年度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率)约为4%,
期刊
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是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的旅游警察队伍。目前配备编制22人。在三亚市旅游委牵头下,与20多个涉旅政府部门分工合作,共同规范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警察设立后,不少多年来困扰旅游行业发展的顽疾有望得以根治。  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三亚市建立全国首支成建制的旅游警察队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支旅游警察支队是如何成立的?目前运行得怎么样?与其他政府部门如何协调与合作?未来有哪些打算与计划
期刊
旅游警察的设立,只是三亚治理整顿旅游市场的一步棋。多管齐下,三亚旅游美誉度正在进一步提升。  “我们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不能及时妥善查处。”11月25日,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游委”)副主任郑聪辉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说。  三亚旅游美誉度曾下降  “打击旅游违法行为,规范旅游秩序,政府公权力不能缺位,尤其是不能麻木。发展服务业,政府必须转变过去的管理思维,真正从旅游者、消费者的角
期刊
70后年龄段的大多数人早已经历婚姻阶段的初始考验,越来越沉重的竞争压力会让70后的生活、家庭以及婚姻质量等备受考验。  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今天70后老同学、老朋友见面了可能会“戏侃”一句“你离了吗”?有媒体分析认为,70后离婚的最大杀手依次排序为经济原因、婚外恋、长年分居、女比男强等因素。  经济原因是离婚杀手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裴谕新博士研究婚姻问题多年,她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小
期刊
拉加里王系的先祖是藏王松赞干布第九代孙韦松的嫡系,在公元12世纪以后建立起小王朝。如今,王系仍保留着宫殿。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之际,西藏拉加里王系的后人格桑罗布讲述了王族的历史与王族后裔们的境遇变迁。  钟和  “今日的幸福,远胜过昔日王宫的日子。”今年76岁的格桑罗布老人在拉萨的家中,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如是说。  格桑罗布是西藏拉加里王系的后人,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之际,他接受了媒体专访。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