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失优”,谁之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上有一名叫张风的男同学,成绩优异,人缘特好,深受老师们的喜爱。在后来的班委选举中,他当仁不让成为了班长。那时起,我们班的纪律、学风羡煞了其他班。日子在风平浪静中悄悄过,只是偶尔有同学告张风的状:欺负某女生或某男同学、上课开小差……我想管理嘛毕竟会有些人不满的。后来告的人多了,我私下找他谈了,告诉他注意影响,但每次都有些轻描淡写。
   第二学期,我请了产假,就由另一男老师接替了班主任工作。在我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时,我常接到学生的电话。其中有同学说张风顶撞老师了、张风抽烟了、张风的班长职务将撤……我很吃惊。
   第三学期,我回到了亲爱的同学们的身边,但一进教室,我澎湃的热情就有些凝固了:我最信赖的张风萎靡不振,座位从第二排调到了最后一排,成绩一落千丈。科任老师告诉我他是一个不成器的人,自以为是,以强凌弱,不把同学、老师放在眼里;上课时,为引起别人注意,常顶撞老师,破坏纪律。
   我失落了,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是什么让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变成了一个问题少年?
   一、过分的信任与放纵
   每一位班主任都热切希望自己的班成为优秀的、团结的班集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成员们在老师的期待下,班委的带动下,有较强的班集荣誉感与正确舆论,能发挥班集体的各项功能,用不着班主任去指挥一切,班集体以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于是,急于求成的班主任就错误地把重心移到了几个班委或一个得力助手的导向性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
   这样,作为班主任的我就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其所处年龄段而有的年龄心理的特征,这颗“童心”,相对于成年人的我们来说,是那么的不完善,他们有较强的主动性,但有很多的盲目性,自我控制力不强。对学生言行要求过低,导致管教过宽,即对学生的言行缺少个别、具体的要求,只要他成绩好、能力强,其他过失皆不足为怀。这类似父母的“溺爱”宠坏了“他”,让他我行我素,忘记了自己的学业、自己的职责;致使同学、老师对其不满,甚而厌恶,更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他“跌落”得不能自拔。
   二、过分的严厉与苛刻
   青少年、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当生理和心理等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时,在一个很长时期中,人们都只是把他们看着是“小大人”,并不认为他们与成人有什么质的差别,认识不到他们所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于是,后一班主任对张风的一些小动作、马虎,用成人的要求来对待,就显得严厉过分,苛刻过分。最后致使该生做事处处都受到挑剔,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不知所措,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中指出:学生会随着教师的期待方向发展。教师的期待是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传达的。教师的评价在接受评价的学生身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受到的心理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这既有对学生的自信心、动机、情绪稳定的一般影响,也有强化、选择和决定力方面的调节机能和感情的传导,还有对学生欲求的满足、阻遏,甚至对其成长发展着的人格形成影响。
   有了这一理论作向导,我开始找张风谈话。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用着理解的口吻了解了他前前后后的想法与行动,我慎重地告诉他:以前的一些做法是幼稚的,但这些都能理解。你依然是老师心中那一个优秀的班长,只要肯改,你会在其他老师、同学心中重塑好的形象。以后,他的“破坏性”有所收敛。这时我并不心急,任何事物都有它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利用班会,我告诉大家我们应伸出友爱之手,用宽容之心重新接纳张风,给他机会,给他帮助;我组织了几个成绩好、乐意助人的同学在课外给张风补起了课来……只要有一点的进步,我们都会为他鼓掌。后来,他再见到我就会感激的冲我笑笑,然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只要我们每个老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有理智、有限度地要求他、帮助他,张风一定会再次成为“优生”。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笔者认为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期刊
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试用修订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这说明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 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三点
期刊
本人总结教学反思,认为语文教师的首要是“读懂学生·读懂作者·读懂作品”,这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   一、读懂学生——心中有学生   教育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能统治“学”。以“新”、“趣”、“情”、“思”四字围绕学生设计教学程序,实现语文的有效学习。 
期刊
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的活动。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时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是可以后天生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人格具有可塑性,这就表明了人格教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写文章需要做好积累、观察、立意。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一、要学会积累    1.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
期刊
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会自学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我曾在二年级进行了试验,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果文《画鸡蛋》申“用心”一词的教学,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运用
期刊
我校自实施课堂改革以来,“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就备受大家青睐。因其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上,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已成为必经程序。然而,冷静下来,却发现小组讨论在教学实践上还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忽视了自主探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在语文课堂中又尤为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加强读的训练,抛开课本谈探究,谈拓展
期刊
定向阅读是指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对文章中相关部位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再阅读的过程。在平时的阅读训练或考场阅读解题中,面对一篇散文,我们一般先浏览文章一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基本轮廓。而对其内容与形式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重点研读品味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因此,这里的“定向”就是指文后题目给我们再阅读文章所指定的方向。这种阅读的作用主要是:培养有效阅读意识
期刊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    一、现代远程教育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优化了教师的备课空间    现在广大农村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的教学资源以“教学参考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受此局限而不能大胆的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但教育平台上的“教学参考”资源,能打破教学参考书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还能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的陈旧圈子,大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