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获取知识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想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和他人进行交流之外就是读书。对于我来说,读书就像一日三餐。一日不读书,内心就会感觉饥渴,甚至空虚。每天必须要有些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进入大脑,才能感觉到日子没有虚度。所以,我认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读书。
我工作非常繁忙,一年中可以用来阅读的完整时间最多也只有几天。因此,我只能利用大部分零碎时间去读书,每年阅读的一百本书基本上都是用零碎时间来阅读的。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会随身带上一本书,并不是一定要读书,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是不管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手里没有一本书,总觉得心里空空的。
晚上睡觉前要是手中没有书,就觉得人像掉到了窟窿里一样,其实拿了也不一定读,但心里踏实,枕头边放着一本书,可以安心睡觉。每次出差,我都像搬运工似的在行李箱里放上一摞书,结果经常发现带的很多书连翻都没有翻开过又重新背回了家里,于是就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带那么多书。但下次出差仍然还是带很多书,沉甸甸地背出去,再原封不动地背回家,即使一字不读,感觉也像是这些书在旅途中填补了心灵某个角落的空白。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读书最快乐的时候,你读什么书完全由你自己选择。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漫画书,就像我看电影最喜欢看卡通电影一样,因此也常常怀疑自己的心智还停留在儿童时期。每次拿到一本漫画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蔡志忠的漫畫书我读了无数遍,最近又把韩国作家李元馥的漫画系列读了个遍。
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我很少在电脑上读书,在电脑上读书就像和机器人谈恋爱一样,没有温暖的感觉。
读书一定要有书的气息,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古代人读书要洗手焚香,有时候甚至还要有美女相伴。这种境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达到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些小环境。
读古文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最好是在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悲惨的命运,读着诗歌中的梦绕魂牵,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读小说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声鼎沸之处思考存在的缘由和出世的意義,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
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会及时地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的左右,和你的灵魂进行温馨的对话。
(潘光贤摘自《广州日报》2017年07月24日)
我工作非常繁忙,一年中可以用来阅读的完整时间最多也只有几天。因此,我只能利用大部分零碎时间去读书,每年阅读的一百本书基本上都是用零碎时间来阅读的。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会随身带上一本书,并不是一定要读书,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是不管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手里没有一本书,总觉得心里空空的。
晚上睡觉前要是手中没有书,就觉得人像掉到了窟窿里一样,其实拿了也不一定读,但心里踏实,枕头边放着一本书,可以安心睡觉。每次出差,我都像搬运工似的在行李箱里放上一摞书,结果经常发现带的很多书连翻都没有翻开过又重新背回了家里,于是就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带那么多书。但下次出差仍然还是带很多书,沉甸甸地背出去,再原封不动地背回家,即使一字不读,感觉也像是这些书在旅途中填补了心灵某个角落的空白。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读书最快乐的时候,你读什么书完全由你自己选择。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漫画书,就像我看电影最喜欢看卡通电影一样,因此也常常怀疑自己的心智还停留在儿童时期。每次拿到一本漫画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蔡志忠的漫畫书我读了无数遍,最近又把韩国作家李元馥的漫画系列读了个遍。
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我很少在电脑上读书,在电脑上读书就像和机器人谈恋爱一样,没有温暖的感觉。
读书一定要有书的气息,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古代人读书要洗手焚香,有时候甚至还要有美女相伴。这种境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达到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些小环境。
读古文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最好是在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悲惨的命运,读着诗歌中的梦绕魂牵,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读小说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声鼎沸之处思考存在的缘由和出世的意義,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
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会及时地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的左右,和你的灵魂进行温馨的对话。
(潘光贤摘自《广州日报》2017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