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分制由美国哈佛大学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研究欧美国家学分制发展的进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学分制发展的条件、优势与问题,期望借助欧美高校学分制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些启迪。
关键词:学分制;选修制;学分积累;学分转移;学年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学生选择课程为核心,引入导师制,通过绩点和学分两个标准,综合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学分制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异。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对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或高校学分制的发展进行分析,可为我国改革学分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欧美学分制发展进程及模式
1.美国的学分制
美国是学分制发展最为成熟与完善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高校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学分制贯穿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个过程,有效地适应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北战争后,美国的高校开始推行选修制,由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艰难推行。至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推行了选修制。1872年,为了衡量学生毕业时的学习量,哈佛大学在校长埃利奥特的推动下创立了“学分制”,即规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生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学分就可毕业,不限制学习年限。随着高校的发展,早期学分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全开放式的选修制度无法系统地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此后,哈佛大学历任校长对学分制进行了改革,培养学生的“博”与“专”,同时引入导师制,采用绩点制,并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考的方法。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产生与推广与其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经济市场体制、实用主义理念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密切相关。经过一百多年的积淀,美国高校学分制已呈现出程序化、系统化和成熟化的特点。
2.欧洲的学分制
欧洲的学分制始于1987年,由欧洲委员会制订,是在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进行学分互认和转换的一种制度。其目的在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欧洲的学分制度称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由学分积累和学分转移两个部分组成。
学分积累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学习计划修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获得系统规定的学分,学分可累加起来,直至达到全部学习计划要求的总分。学分积累通常发生在系统内部,如学科、培养计划、院系、学位授予机构以及国家的内部。学分转移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学习计划所获得的学分可以向另一个系统转移并得到承认。学分转移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国家或组织间自由流动,适应欧洲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进程
我国现代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初主要借用西方的学年兼学分制;50年代到70年代全面移植苏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后重新推行学分制。
普遍认为,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率先实行选课制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的标志。1921年郭秉文于东南大学践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培养知识结构严谨、专业性强的人才,我国实行自上而下,带有行政管理主义色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采用苏联的学年制。至197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国内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再次尝试学分制,如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学分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扩大到单科性院校等其他类别的高校,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展开。
三、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条件及现状
探究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晰,经济模式决定教育体制采取何种模式。学分制的推行,从根本上来说,是教育受制于经济,同时又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一种表现。学分制正是顺应了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文理渗透,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推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首先,与美国学分制的产生过程相反,我国高校是先引进学分制,后发展选课制,即先有形式,后有内容,推行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其次,由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很多高校并不具备实行学分制的能力,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无法开出满足学生需求的选修课程。再次,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选择课程,但部分学生可能为了“凑学分”,选课时避难就易,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四、欧美学分制对我国学分制改革的启迪
研究欧美国家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分析他们的经验,对研究我国高校学分制发展与改革,进行学分制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权威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开拓创新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结合“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培养既知识面广博,又有明确专业方向的高质量人才。
2.重建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内容和属性划分专业和学科群,并按照培养目标设定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比例。明确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修读学分要求。通观欧美学分制的发展可以看到,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在保证培养规格要求的必修课的基础上,要实施学分制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根据学校制订的系统的学习计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修读方式,以及修读学期与门数等。
3.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完善导师制度
只有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才能开出足够的选修课。学生可选课的比例增大,才能真正发挥学分制的优势。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完善学校的导师制度,导师必须熟悉大学的课程体系,能够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引导学生有计划、系统地完成学业,获得学分。
4.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模式
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学分制的推行不可能完全一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对学分制进行“本土化”“本校化”的管理。提高学分制的灵活性与流通性,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既规范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让教学管理各个条块和层次的人员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配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处理日常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15.
[2]王宏方.對欧洲学分制的概述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86-89.
作者简介:李惠媛,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学分制;选修制;学分积累;学分转移;学年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学生选择课程为核心,引入导师制,通过绩点和学分两个标准,综合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学分制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异。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对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或高校学分制的发展进行分析,可为我国改革学分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欧美学分制发展进程及模式
1.美国的学分制
美国是学分制发展最为成熟与完善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高校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学分制贯穿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个过程,有效地适应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北战争后,美国的高校开始推行选修制,由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艰难推行。至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推行了选修制。1872年,为了衡量学生毕业时的学习量,哈佛大学在校长埃利奥特的推动下创立了“学分制”,即规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生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学分就可毕业,不限制学习年限。随着高校的发展,早期学分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全开放式的选修制度无法系统地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此后,哈佛大学历任校长对学分制进行了改革,培养学生的“博”与“专”,同时引入导师制,采用绩点制,并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考的方法。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产生与推广与其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经济市场体制、实用主义理念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密切相关。经过一百多年的积淀,美国高校学分制已呈现出程序化、系统化和成熟化的特点。
2.欧洲的学分制
欧洲的学分制始于1987年,由欧洲委员会制订,是在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进行学分互认和转换的一种制度。其目的在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欧洲的学分制度称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由学分积累和学分转移两个部分组成。
学分积累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学习计划修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获得系统规定的学分,学分可累加起来,直至达到全部学习计划要求的总分。学分积累通常发生在系统内部,如学科、培养计划、院系、学位授予机构以及国家的内部。学分转移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学习计划所获得的学分可以向另一个系统转移并得到承认。学分转移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国家或组织间自由流动,适应欧洲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进程
我国现代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初主要借用西方的学年兼学分制;50年代到70年代全面移植苏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后重新推行学分制。
普遍认为,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率先实行选课制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的标志。1921年郭秉文于东南大学践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培养知识结构严谨、专业性强的人才,我国实行自上而下,带有行政管理主义色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采用苏联的学年制。至197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国内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再次尝试学分制,如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学分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扩大到单科性院校等其他类别的高校,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展开。
三、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条件及现状
探究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晰,经济模式决定教育体制采取何种模式。学分制的推行,从根本上来说,是教育受制于经济,同时又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一种表现。学分制正是顺应了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文理渗透,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推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首先,与美国学分制的产生过程相反,我国高校是先引进学分制,后发展选课制,即先有形式,后有内容,推行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其次,由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很多高校并不具备实行学分制的能力,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无法开出满足学生需求的选修课程。再次,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选择课程,但部分学生可能为了“凑学分”,选课时避难就易,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四、欧美学分制对我国学分制改革的启迪
研究欧美国家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分析他们的经验,对研究我国高校学分制发展与改革,进行学分制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权威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开拓创新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结合“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培养既知识面广博,又有明确专业方向的高质量人才。
2.重建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内容和属性划分专业和学科群,并按照培养目标设定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比例。明确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修读学分要求。通观欧美学分制的发展可以看到,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在保证培养规格要求的必修课的基础上,要实施学分制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根据学校制订的系统的学习计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修读方式,以及修读学期与门数等。
3.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完善导师制度
只有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才能开出足够的选修课。学生可选课的比例增大,才能真正发挥学分制的优势。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完善学校的导师制度,导师必须熟悉大学的课程体系,能够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引导学生有计划、系统地完成学业,获得学分。
4.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模式
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学分制的推行不可能完全一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对学分制进行“本土化”“本校化”的管理。提高学分制的灵活性与流通性,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既规范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让教学管理各个条块和层次的人员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配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处理日常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15.
[2]王宏方.對欧洲学分制的概述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86-89.
作者简介:李惠媛,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