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如桨,带我们前行,德育如衣,给我们以智慧典雅的生存方式。当我们咿呀学语时,我们已经在学习了。
特约嘉宾 杨 时 游 酢
程门立雪:尊师诚学,事师犹事父
程颢(hào)、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zuò)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不去打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候。
这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风吹来冷得刺骨,杨时、游酢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雪中,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
等程颐醒来时,见到杨时、游酢正站在家门外,身上已积了一尺多厚的雪,而两人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
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古语今说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道学传·杨时》。程:程颐,宋代著名的学者;立:侍立。站在雪中,在程颐的家门外等待。形容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
天使留言簿
杨时和游酢可真是尊师重道、求学若渴的榜样啊!学习既需要有虚心和诚恳的态度,也需要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哦。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特约嘉宾 刘 备
髀肉复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刘表对刘备的为人处世很满意,所以就给刘备一千人马,叫他驻守在新野(现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刘备在新野又开始养精蓄锐。
曹操一心想统一北方,不久,挥师北上,进攻袁绍。刘备连忙劝刘表去袭击曹操的老巢——许都。但刘表图安逸,没有接受刘备的建议。后来,曹操消灭了袁绍,又回师许都,刘表很后悔。对此,刘表从内心很佩服刘备。
几天后,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您的话,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他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發现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
刘备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一晃就是五年,闲居安逸,用不着骑马,髀上的肉复长,又肥又松。一想起时光过得这么快,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儿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
古语今说
髀肉复生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天使留言簿
刘备感叹时光飞逝,虚度光阴才伤心落泪。亲,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时间,因为它一去永不回头。一定要记住“时不我待”这句古训,好好珍惜时间哦。
特约嘉宾 赵光义
开卷有益:人可一日不食肉,不可一日不读书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是武将出身,他们深知“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极为重视读书。他们以身作则,经常翻阅各种书籍,尤其喜欢读史书,从中了解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样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累。可是,宋太宗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累。”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识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很快全国的读书风气兴盛起来。
古语今说
开卷有益出自北宋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卷六》。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阅读,总有益处。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
天使留言簿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意义。我们把看电视、吃零食的时间留出来一点,去书店买一本让自己心动的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细细体味书中的情感,一定会获益匪浅哦!
特约嘉宾 孔 子
不耻下问:不学不成事,不问不知理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人物,他门下弟子众多,相传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他与他的弟子经常就一些事情展开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孔子及时地对他的弟子进行教育和点拨。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而且非常谦虚。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赐给他“文公”的谥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谥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谥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学习的窍门,并决定要向孔圉学习。
古语今说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求教。
天使留言簿
孔子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典范。学海无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应该虚心请教,别再把向别人提问当作是一种羞耻了,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一定是充满智慧的,绝对与耻辱无关哦。
特约嘉宾 杨 时 游 酢
程门立雪:尊师诚学,事师犹事父
程颢(hào)、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zuò)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不去打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候。
这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风吹来冷得刺骨,杨时、游酢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雪中,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
等程颐醒来时,见到杨时、游酢正站在家门外,身上已积了一尺多厚的雪,而两人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
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古语今说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道学传·杨时》。程:程颐,宋代著名的学者;立:侍立。站在雪中,在程颐的家门外等待。形容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
天使留言簿
杨时和游酢可真是尊师重道、求学若渴的榜样啊!学习既需要有虚心和诚恳的态度,也需要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哦。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特约嘉宾 刘 备
髀肉复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刘表对刘备的为人处世很满意,所以就给刘备一千人马,叫他驻守在新野(现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刘备在新野又开始养精蓄锐。
曹操一心想统一北方,不久,挥师北上,进攻袁绍。刘备连忙劝刘表去袭击曹操的老巢——许都。但刘表图安逸,没有接受刘备的建议。后来,曹操消灭了袁绍,又回师许都,刘表很后悔。对此,刘表从内心很佩服刘备。
几天后,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您的话,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他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發现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
刘备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一晃就是五年,闲居安逸,用不着骑马,髀上的肉复长,又肥又松。一想起时光过得这么快,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儿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
古语今说
髀肉复生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天使留言簿
刘备感叹时光飞逝,虚度光阴才伤心落泪。亲,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时间,因为它一去永不回头。一定要记住“时不我待”这句古训,好好珍惜时间哦。
特约嘉宾 赵光义
开卷有益:人可一日不食肉,不可一日不读书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是武将出身,他们深知“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极为重视读书。他们以身作则,经常翻阅各种书籍,尤其喜欢读史书,从中了解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样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累。可是,宋太宗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累。”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识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很快全国的读书风气兴盛起来。
古语今说
开卷有益出自北宋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卷六》。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阅读,总有益处。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
天使留言簿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意义。我们把看电视、吃零食的时间留出来一点,去书店买一本让自己心动的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细细体味书中的情感,一定会获益匪浅哦!
特约嘉宾 孔 子
不耻下问:不学不成事,不问不知理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人物,他门下弟子众多,相传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他与他的弟子经常就一些事情展开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孔子及时地对他的弟子进行教育和点拨。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而且非常谦虚。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赐给他“文公”的谥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谥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谥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学习的窍门,并决定要向孔圉学习。
古语今说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求教。
天使留言簿
孔子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典范。学海无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应该虚心请教,别再把向别人提问当作是一种羞耻了,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一定是充满智慧的,绝对与耻辱无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