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行为现状与干预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elif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数量逐年攀升,该现象引发了体育相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针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文章將吉林省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对其参与体育行为现状展开多层次分析,最后重点探究构建科学、完善的干预实施路径,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全面健身提供助力或参考。
  一、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含义的阐述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是指在体育运动时身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的特殊群体。由于这类群体在先天身体素质、体态身形以及运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或缺欠,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中较为吃力,尤其在考核时成绩很难达标。
  二、对吉林省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分析
  1.意识和认知差异
  问卷调查发现,吉林省高校体育弱势群体锻炼意识较差,缺乏自觉主动的参与和练习意识,此外在对体育健康的认知方面明显存在误区。80%以上的体育弱势学生并未认识到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对体育运动较为疏远和排斥。50%以上的学生虽然对锻炼有一定的认识,并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但是实施效果却不理想。因为,这些学生存在根深蒂固的畏惧心理,又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指导。
  2.锻炼时间及频率
  通过对吉林省部分高校所抽选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研究得知,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并不固定,同时持续时间也并不长,多以随机和娱乐为主。而且课下锻炼频率基本在一周两次左右,在锻炼过程中的目标也并不明确。而无规律、无计划的锻炼方式很难保证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还会加剧恶性循环。
  3.锻炼项目的选择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锻炼项目的选择较为局限,而且多以自身擅长或爱好为主。由于吉林省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实施选课制度,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违背意愿选择相对简单的科目,这不仅会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也不利于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
  三、吉林省高校应对体育弱势群体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
  体育弱势群体现象逐渐引发了业内学者的关注,然而吉林省部分高校在创新和优化该领域的工作明显滞后。不仅在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问题上缺乏重视,同时在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上较为乏力。
  2.教学模式并未做到差异化处理
  众所周知,体育弱势学生和普通正常学生按照同样的进度学习,教学效果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然而吉林省部分高校在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机制,缺乏针对性的差异化应对措施。此外,相关教材和心理课程也不同步,这也说明了高校对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缺乏重视。
  3.场馆及设备器材的匮乏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而体育场地、器材的保障却无法随之同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投入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持久度。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的教材并未实现统一,而且专业保健课师资人才也十分紧缺,这都是导致弱势群体学生体质出现下降的因素之一。
  四、高校体育教学干预的实施策略
  首先,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特征制定科学的专项练习内容,并采取独立授课的方式,逐渐强化学生的体质。其次,科学控制教学运动强度。教学中要优先考虑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适宜的运动强度,同时规划好课下训练任务,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自主实效练习。最后,要在教学中设计个性化的健身运动处方,并随时调整和优化,这样学生才会始终保持运动热情,进而达到持久稳定的锻炼目标。
  五、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要针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尝试和干预,最终引导和培养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及行为。
  参考文献:
  [1]谢 雨.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2).
  [2]康辉斌,夏志琴,李贤彪.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教学策略[J].孝感学院学报,2010(6):74-77.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創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文章阐述了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创新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环境;英语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
摘 要:文章先总结了已有的校企合作经验,分析了近几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采用的主要的合作形式,然后结合海南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更适合于海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高职;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就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校企合作经验  近几年我校信息类专业先后跟不同的企业开展了如下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合作:  1.课程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