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阅读内容和阅读质量进行提高,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力提升,而这也体现了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阅读氛围的创建、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措施,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 教学措施 阅读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11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科目之一,而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四种基本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学课程,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语文学习能力,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展开阅读教学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也应重视拓展阅读教学,这不仅拓宽阅读知识面,也能够提高阅读质量。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加强,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不仅是指阅读内容的拓展,也是指阅读思维的拓展,是为了让阅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只有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拓展阅读才能真正实现,拓展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反之,若是阅读空间和时间较少,则拓展阅读教学就无法开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就无法得到拓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来实现,但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所以阅读教学也就无法得到深入,只得流于表面。针对这种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重视拓展教学,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确保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能够得到深化教学。
例如:在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前,语文教师可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如背景资料、人物资料等,而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提升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再加上课堂教学,不仅能掌握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而这也是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仅要打破阅读时间的束缚,也应突破阅读空间的限制,即拓展阅读不能局限于教室,也可在图书馆、书店等地方开展,以便让学生的阅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打破阅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时,语文教师也应为拓展教学的开展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便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心重且爱玩,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难以静心去阅读,而针对这一特性,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静下心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拓展阅读教学,进而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便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感悟,进而实现拓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详细。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应基于对阅读内容的丰富。阅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前提,只有阅读大量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全面,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灵活、敏捷。因此,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能只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应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以便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基于对拓展阅读的教学,语文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一些关于廉颇和蔺相如的资料,如生平事迹等,或是了解课文内容的产生背景,以便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负荆请罪》的教学,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史记》,进而延伸到《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知识型、趣味性的小学语文报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拓展閱读教学的质量。
三、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以便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趣味性,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也能够使学生拥有一个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依据阅读内容进行交流、沟通,进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动力。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有很大区别,而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从自我阅读逐渐转向阅读对话,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深度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增强也极为有利。
例如:在《北京的春天》、《和田的维吾尔》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这类课文所展示的是我国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对这类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民俗风情的资料,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我国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并在阅读活动中依据阅读成果进行交流,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在阅读活动的开展中,不仅学生可以参加阅读活动,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可参与阅读活动,倾听学生的阅读成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而这种阅读教学不仅是指课堂阅读教学,也是指拓展阅读教学。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重视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拓展阅读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并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去实现拓展阅读教学,以便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增加阅读深度,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 教学措施 阅读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11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科目之一,而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四种基本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学课程,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语文学习能力,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展开阅读教学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也应重视拓展阅读教学,这不仅拓宽阅读知识面,也能够提高阅读质量。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加强,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不仅是指阅读内容的拓展,也是指阅读思维的拓展,是为了让阅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只有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拓展阅读才能真正实现,拓展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反之,若是阅读空间和时间较少,则拓展阅读教学就无法开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就无法得到拓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来实现,但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所以阅读教学也就无法得到深入,只得流于表面。针对这种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重视拓展教学,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确保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能够得到深化教学。
例如:在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前,语文教师可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如背景资料、人物资料等,而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提升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再加上课堂教学,不仅能掌握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而这也是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仅要打破阅读时间的束缚,也应突破阅读空间的限制,即拓展阅读不能局限于教室,也可在图书馆、书店等地方开展,以便让学生的阅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打破阅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时,语文教师也应为拓展教学的开展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便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心重且爱玩,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难以静心去阅读,而针对这一特性,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静下心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拓展阅读教学,进而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便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感悟,进而实现拓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详细。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应基于对阅读内容的丰富。阅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前提,只有阅读大量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全面,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灵活、敏捷。因此,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能只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应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以便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基于对拓展阅读的教学,语文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一些关于廉颇和蔺相如的资料,如生平事迹等,或是了解课文内容的产生背景,以便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负荆请罪》的教学,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史记》,进而延伸到《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知识型、趣味性的小学语文报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拓展閱读教学的质量。
三、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以便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趣味性,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也能够使学生拥有一个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依据阅读内容进行交流、沟通,进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动力。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有很大区别,而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从自我阅读逐渐转向阅读对话,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深度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增强也极为有利。
例如:在《北京的春天》、《和田的维吾尔》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这类课文所展示的是我国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对这类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民俗风情的资料,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我国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并在阅读活动中依据阅读成果进行交流,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在阅读活动的开展中,不仅学生可以参加阅读活动,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可参与阅读活动,倾听学生的阅读成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而这种阅读教学不仅是指课堂阅读教学,也是指拓展阅读教学。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重视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拓展阅读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并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去实现拓展阅读教学,以便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增加阅读深度,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