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64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消化酶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酶制剂在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消化酶制剂;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227-01
  消化不良在临床上为一种症候群,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胃动力障碍,同时食道反流病以及胃蠕动不好造成的胃轻瘫等因素也会引起该疾病[1]。在临床上该疾病可以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恶心、上腹部烧灼感、中上腹痛、上腹不适、嗳气、早饱以及腹胀等。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特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不良患者,患者出现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症状以及餐后饱胀等症状,为反复或者是持续发作的慢性过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在排便后得不到缓解;通过腹部B超、胃镜等方式对患者肝胆胰进行检查,排除代谢、系统性以及器质性疾病。按随机数组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6岁,平均(43.25±1.24)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2~67岁,平均(44.15±1.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64例患者入院后,治疗组采用消化酶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饭前30 min口服3次10 mg的吗丁啉;治疗组患者每天饭后30 min口服3次消化酶制剂,2片/次,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木瓜酶以及胃蛋白酶等。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5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其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1例出现头晕症状;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其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2例出现头晕症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消化不良为一种症候群,消化不良疾病主要是因患者胃动力出现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也包含胃蠕动较差的食道反流以及胃轻瘫等。其主要分为以及两种病情,即器质性消化不良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5]。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学界属于“嘈杂”、“胃痛”及“脘痞”等范畴,病理主要在胃部。同时涉及到肝脾等重要脏器,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适合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给以患者健脾、健胃,消食导滞以及疏肝理气等方法进行治疗。
  目前,消化不良症状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发率较高的疾病,但针对该疾病没有治疗方案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胃动力障碍为导致该疾病的首要因素,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应着重调节患者胃肠动力。吗丁啉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其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胃肠壁,使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张力得到显著增加,防止胃食管中出现反流现象,提高患者胃蠕动力,快速排空胃,抑制呕吐以及恶心症状。本次研究中选用的消化酶制剂为一种多酶类新型胰酶,该药物具有利胆、驱除肠内气体以及促进食物消化等作用,其可以有效的加强消化吸收,提高胆汁分泌,对因胰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脂肪便、泄泻、鼓胀、上腹不适以及腹部胀满等消化不良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消化酶制剂中的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以蛋白胨;木瓜酶可水解动植物蛋白,使蛋白质得到充分的利用;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较易吸收的麦芽糖以及糊精;纤维素酶可以降解植物细胞壁,加快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同时还可将胃蛋白酶激活等等。因此,消化酶可以促进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加快消化和吸收腔内食物。
  本次研究表明,消化酶制剂在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实施消化酶制剂治疗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其中,无效3例(9.38%),有效8例(25.00%),显效21例(65.63%);实施吗丁啉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63%,其中,无效11例(34.38%),有效12例(37.50%),显效9例(28.1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低,因此,在治疗消化不良上,消化酶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万晓萍.消化酶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6):378-3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抽搐电休克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入住我院的44例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应用HAMD评分标准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有效率90.4﹪,口服氟西汀组有效率85.7﹪,无抽搐电休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在治疗儿童腹泻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儿童腹泻治疗的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儿,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大便好转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等均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非麻醉与麻醉进行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麻醉,对照组给予非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检查过程中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出现下降的情况较为明显,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95%,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全麻诱导使用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普通全麻组(A组,50例)和瑞芬太尼全麻组(B组,60例),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但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气分析于Apgar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剖宫产全麻诱导安全性均较高,对新生儿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异丙酚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价值及体会。方法:整理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接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行麻醉进行胃肠镜检查;B组接受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行麻醉进行胃肠镜检查。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BP、HR、SpO2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胃肠镜检查。两组患者检查后HR、BP、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2014年我科治疗的74例过敏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疾病情况将患者分为6组,其中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7组。测定7组患者的血清IgE含量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结果:健康组的血清总IgE含量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为347.5±129.8和(106.4±47.8)×106/L。除过敏性紫癜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研究组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总疗程均为5周。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不同周别进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以及评估。结果:从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 普通药物治疗分值下降大,组分值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药物治疗后可自行恢复。结论: 服用新型药物治疗具有显效快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在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首选纳洛酮治疗,同时进行供氧和补液支持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28得到了治愈,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了64.1%。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中效果很好。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  【中图分类号】R78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与阿奇霉素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7.6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祛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小脑电刺激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康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采用Fugy-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