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父母心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志雄先生是一位注册中医师,他对人总是面带笑容,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视病人如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一样细腻、真挚,真诚付出而不图回报;他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对生命充满着虔敬关怀,他懂得患者的心里所想,于是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从心底感到了温暖和慰藉。
  
   【江志雄先生,香港注册中医师,香港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并兼任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医事顾问、消防安全大使导师、圣约翰救伤队旺角支队会长、香港惩教人员总工会医事顾问、香港华夏医药学会永远会长、深水埗街坊会永远名誉会长、白眉南山堂龙狮体育会会长、九龙总商会理事等。】
  
   江誉医德重仁义,志勇服务满人间。
   雄才发挥杏林术,好利社群保健康。
   ——九龙西区各界协会常务会董刘德埼题赠
   这首藏头诗概括了江志雄先生行医济世、无私奉献的人生。
  
   慈悲为怀,雄才发挥杏林术
  
   江志雄先生祖籍茂名,出生于香港,在西方韵味浓郁的香港成长起来的他却对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情有独锺,他从十来岁开始拜师学艺,从学习跌打骨伤开始进而学习中医内外全科,勤奋好学思进取的他深得师父喜爱,并获得了师父的真传,医术一日胜过一日。1977年,江志雄先生开设了医馆,在悬壶济世的过程中,他始终慈悲为怀。
   转眼之间,三四十年过去了,经江志雄先生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为无数人送上了健康。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1998年,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前来就诊,当他病发时,全身肌肉痉挛,痛楚导致他躺卧在地无法站立,江志雄先生马上替他检查,查出他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脊骨和股骨咀的经络不通,积有患疾,江志雄先生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之后,先运用点穴换穴的方法在他的外伤患处进行治疗,疏通经络,继而活血新生,让肌肉组织快速重生,同时用内服的中药调整内分泌失调,随后配之以南山堂祖传医术,前后共十天左右的时间,病人的痛楚消失,肌肉神经系统再生长,身体日渐康复。
   2003年5月,一位年约六十岁的女士来到江志雄先生的诊所求诊,这位女士在两个月前曾接受了手术,因急性胃溃疡引发腹膜炎,接受胃部手术后一直躺卧床上,气喘及咳嗽腹痛,左肩、胸椎、腰椎均有刺痛,屡医没有进展,江志雄先生凭着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她的胃部仍未完全康复及有发炎的症状等,他采用中药以清热解毒、驱风行气、生肌解表疗治,继而养神行气内外治疗十多天后得到了完全的康复。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谈起江志雄先生的医术,在采访过程中为江医师做翻译的杨小姐曾亲身体会过,她由衷地说:“江医师最精通的就是治疗骨伤和脊椎。”杨小姐曾经因为不小心摔折了手臂,经过江志雄先生的医治,不仅省去了打石膏等复杂的程序,而且还提前康复了,加上康复后与受伤前没有两样,让杨小姐对江志雄先生的医术更加深信不疑,对江医师钦佩不已。
   在江志雄先生的诊所里,前来看病的人大多要预约,对待每一个前来问诊、看病的人,他总是很热心,也总是面带笑容,令人感到和蔼可亲,他懂得患者的心里所想,他对生命充满着虔敬和关怀,于是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从心底感受到了温暖和慰藉,江志雄先生说:“师父告诉我,医德是中医立身之本,帮助别人就等于是帮助自己。”
   怀揣着这样一颗仁爱且博爱的心,江志雄先生履行着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悬壶济世,坚守着心中崇高的理想,而他高尚的医德就隐藏在他这颗仁爱且博爱的心中,这份救死扶伤的责任中,这个崇高的理想中。
   行医数十载,今天的江志雄先生早已经步入了中医中药界资深人士的行列,在谈到中医中药的疗效的时候,他坦言:“中医中药一般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中医中药讲究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就是用一个循序渐进、治标治本的方法将他所学的杏林术发挥得恰到好处,为许许多多的病人送上了健康,送去了福音,同时精湛的医术也为江志雄先生打开了服务的大门,他先后被邀请成为了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医事顾问、消防安全大使导师、圣约翰救伤队旺角支队会长、香港惩教人员总工会医事顾问等,2010年6月,江志雄先生获邀成为香港消防处救护员会中医顾问,他以医德为镜,在服务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医德为镜,志勇服务满人间
  
   提及江志雄先生,不得不提到由他制作出来的保健品——江志雄防炎解毒茶。江志雄先生说:“这个方子是我师父传下来的,我是在师父的方子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研制而成的。”江志雄防炎解毒茶纯天然精制,不寒不燥,具有预防流感、肺炎、呼吸道感染、宁神安睡、提高免疫力、防病强体等功效。2003年以前,这种茶还仅仅被用来赠送或销售给前来看病的人,2003年的时候,它的作用得到了更广泛地应用。
   2003年,一场“SARS”风暴席卷而来,并迅速蔓延,“SARS”不仅让香港的饮食、旅游以及零售业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更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整个香港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作为香港注册中医师的江志雄先生更觉得责无旁贷,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他投入到了前线。他致力于研究防炎解毒茶包,并从2003年4月开始将其免费派发给各区市民,包括深水埗南昌邨、沙田车公庙道堂、元朗十八乡大旗岭联福堂、九龙总商会、中文大学及理工大学等,使市民有所预防;6月2日,江志雄先生又出现在了荣瑞楼(疫楼),和其它义工一起派发防炎解毒茶包;6月10日,他又来到了彩云村白凤楼,此时的白凤楼也已经成为了疫楼,医生那份无私的责任给了他莫大的勇气,他亲自将防炎解毒茶派发给居民饮用,增强居民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在港九的士商会、永益的士有限公司、华星辉曲艺社、深水埗南昌居民服务协会、深水埗区议会、九龙街坊会等地时常可以见到江志雄先生免费派发防炎消毒茶的忙碌的身影。江志雄先生说:“中医药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希望能以我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服务市民。”怀着这样一份无私奉献的真诚和热心,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江志雄先生共为市民赠送出多达10万包的防炎解毒茶包。8月底,深圳市医学培训中心为江志雄先生颁发了嘉许状,嘉许状上写着:“在抗非典型肺炎期间,江医师配制纯中药防炎解毒茶包免费派赠各区市民饮用,希望大众免受感染,以达强健体魄。江医师之惠泽社群,仁心仁术之精神,实为大众之福及中医界之榜样。”
   “SARS”的硝烟已经消散,江志雄先生的善举并没有随之停止,2004年,在大屿宝莲寺举办的“中医义诊日”上,送出了防炎解毒茶;在中华经筋医学研究会举办的“中医义诊日”上,将其赠给长者饮用等,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江志雄先生还在继续为政府人员、飞行服务队员、海关工作人员、老人院的老人們、街坊会的居民赠医赠药,广积善缘,广播善因,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江医师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他非常关心身边的人。”江志雄先生身兼香港华夏医药学会永远会长、深水埗街坊会永远名誉会长、白眉南山堂龙狮体育会会长等诸多社会公职,众多的社团职务让原本已经忙碌的他变得更加忙碌,繁忙的工作和服务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他愉快地享受着这种忙碌。
   江志雄先生除了自己行医救世外,还培养了很多徒弟,经过多年的培养,徒弟们大多都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造福一方居民。看着服务的队伍日渐强大,江志雄先生倍感欣慰,喜由心生,因为造福更多的人,是他作为医生的心愿,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其他文献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现年十岁、住在美国亚特兰大阿发瑞塔市的华裔青少年向瀚宇,日前在华盛顿美国天主教大学举办的第26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取得总成绩第二名以及指定曲第一名佳绩。  出生在音乐家庭的向瀚宇,父母是亚特兰大资深钢琴教师向书权、孙书岚,向瀚宇四岁时开始由父亲亲自指导,奠定了良好的钢琴基础。向书权表示,此项比赛包括从18岁至26岁职业组,以及7岁至18岁共分五组进行。来自全美各地9岁到1
期刊
阮爱武先生是一位幼承庭训、善文习武之人,自幼习武学医,得其精髓,遂广栽桃李、悬壶济世。在阐扬龙狮文化、教授健身气功和蔡李佛拳之际,他既导人传承国粹,又教人强身健体。在所锺爱的事业里,他以“医道万千,唯德是重”的信仰救济苍生,以“弘扬国粹文化,增强广众体质”为人生追求,以甘于奉献的姿态享受极简单的生活。    【阮爱武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体育委员会委员,亚洲龙狮运动联合会秘书长,国际龙狮运动联合
期刊
吴汉榆先生是香港注册专业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员,同时他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的著名校友,对于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这两种身份之间形成一片天然的交集,那就是他常常以专业的学识和服务,来回馈母校,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为母校做出一点事情。他心系母校,关心母校的发展,为母校服务的经历可圈可点,令人感佩。可以说,他以自己的学识和见解,为母校与香港之间,搭起了
期刊
【本刊訊】2011年1月8日,深港侨界于深圳光明新区光明农场文化美食园,隆重举办了深港侨界2011年迎春联谊暨庆祝香港侨友社成立28周年联欢晚会。  活动当日,香港侨友社、香港侨友社舞蹈团、香港集美校友会、深圳市侨联文化艺术委员会、华侨城侨联、光明办事处老体协、光明办事处老体协碧眼分会、光明办事处长青艺韵协会、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万隆校友会的嘉宾成员们欢聚一堂,并演出了丰富的娱乐节目。深圳市委统
期刊
【本刊讯】2010年12月29日,宏基行有限公司假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四楼举行卅五周年暨宏基行集团有限公司庆典。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叶绍文感谢各界在过去卅五年的支持与鼓励,并承诺继续秉承至诚的服务为目标,回馈社会各界。  当晚的庆典上设有产品展示及介绍,主礼嘉宾有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陈敬红执行委员、中联办经济部王新东部长、中联办台务部程金中部长、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长代表祁志雄、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
期刊
周伯展医生是一位医术精湛、满怀仁心的眼科专家,自1980年从事眼科专业以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在香港眼科医学领域,他声誉卓著,曾荣获亚洲太平洋眼科学院之“防盲奖”、世界医学会——世界爱心医生荣誉、香港红十字会首届之“人道奖”、第九届世界杰出华人奖;此外,他还是国际医学界瞩目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复明大使,被誉为白内障患者的“亮睛使者”。      【周伯展医生,香港眼科
期刊
陈百祥先生是一位单车高手,更是一位执着而虔诚的奉献者、服务者。1952年,当香港无论是花式或者公路单车都不盛行的时候,他加入了南华会,开始了他的单车生涯,没有想到,当初不经意间的踏足,却成为了他一生中都不曾离弃的职业,他说他不是香港单车联会最初的创立者,却是联会里资历最深、入会历史最长的人,并担任司库一职,他用近一个甲子的时间演绎了一段体坛长青的佳话。    【陈百祥先生,香港单车联会司库、亚洲室
期刊
周聪玲女士是香港著名的生态环境摄影师,她之所以钟情于大自然摄影,是因为她看到了香港山野间更深入的一面,发现了昆虫与生物世界的神秘与精彩。从那个相机被挂起开始算起,数十年未曾搁下,纵使这条摄影之路漫长而布满荆棘,她却依旧用乐观的生活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从容地面对着这一切……这份乐观和从容来自于她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倾慕。  【周聪玲女士,香港著名的生态环境摄影师,一生以“随缘”的生活态度,争做“开
期刊
施宁波先生是一位来自内地,拼搏于澳门的福建籍人士,从一无所有开始,逐渐扎根于澳门,谱写了一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他还是一位积极参加社团、服务社团的热心人士,很早就参与到其中,彰显了奉献的美德。同时,他始终怀着积极心态面对人生一切机遇同挫折,不断学习,注重提升自我素质,于2008年参加“第五期澳门青年骨干培训班”和“澳门社团青年骨干研习班”,并皆获得毕业证书。    【施宁波先生,祖籍福建
期刊
邓子文先生是一位勤力付出、注重责任、关心子女的人。十几岁时即在建筑工地当学徒,勤奋刻苦的他很快晋升为工头,后经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成功地转型,并开办了地产公司。同时,他热衷社会服务,担任多项社团职务。并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求他们重责任、勤拼搏。一直以来,喜爱道教文化的他,崇尚道教的顺应自然、博爱万物的基本教义,而在其中,他收获了勤奋、责任和付出。    【邓子文先生,锦田原居民,曾任锦田水头村村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