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浅见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的构成是组词成句,排句成段,构段成篇。在解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着重解析文章字词句段篇的构成情况。下面,我将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作为例子来说说如何解读文章。字,就是文字,包括音形义三个内容;词,就是组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懂得合理运用褒贬词等等;句,包含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等等;段,就是文章的内容线索结构;篇,就是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在具体分析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之前,我们还要有一种大局观,从全局的高度来了解课文。那就是先懂得作者的写作特点、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在对文章做具体分析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一、文章的整体观
  我们对鲁迅先生是比较了解的,七年级上册我们就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去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作了很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社戏》这篇文章收录在鲁迅的《呐喊》文集,这表明了它的身份是一篇小说。也就是说,它是鲁迅先生精心虚构的一篇文章。也许有同学会说,这篇小说多接近生活啊,它和作者的亲身经历又那么像,外人又怎么可以断定它是否虚构呢?是的,在这点上,的确需要作者本人来阐明立场,表明态度。
  二、字
  在解析字这个环节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很注重文章的读,也就是字音的疏通,然而,在面对难字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忽视,所以现在的学生,对繁难的生字词已经很难掌握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字拆开,讲讲文字的构成,讲讲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如果,我们做到了这点,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更有语文味吗?
  三、词
  1、鲁迅先生的用词很有个性。比如:行辈和太公。在儿童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皇室里的小公主和贫穷人家的小孩也能友好相处,快乐玩耍。然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却完全不一样。有钱人被叫做绅士,辈分高的叫太公。穷人和辈分低的人说的话,做的事稍有不对,便被周围的人叫做大不敬,是要被批评和指责的。又比如:白篷船和乌篷船。白篷船是普通人家所用的船只,乌篷船是有钱人所用的船只。鲁迅先生通过故事主人公的角度,表明了他的爱恨立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是不会熬夜的,所以他们没有半夜看戏的可能,只是无聊的闲汉和土财主才半夜看戏打发无聊的时间。所以,小伙伴们停船看戏,也是远离那些无聊的人,从心里也就和那些无聊的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2、鲁迅先生用词类型多样。(1)有动词。第10段的开船之词:“拨、点、磕、架。”这些动词写出了平桥村的孩子们娴熟的驾船技术。第26、27段孩子们偷豆吃豆的词:“摸、摘、抛、剥、撮。”这些动词写出孩子们新鲜、刺激、有趣的小小的冒险经历。(2)有形容词。第12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新野沉静。”用“宛转、悠扬”这两个形容词来修辞横笛,并且把它们的位置后移,突出了横笛声音的美。(3)有叠词。第14段,“红红绿绿”写出舞台演戏特有的夸张的服饰特点。
  四、句
  《社戏》的句子类型多种多样。有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侧面描写的句子,有人物描写的句子,有修词句。第23段,“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这句除了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也是对孩子们驾船的侧面描写。它通过老渔父停船喝彩,表现了孩子们高超的驾船技术。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勤劳质朴本质正是通过这样一处处的细节体现了出来。
  五、段
  文章的线索:以迅哥儿的在平桥村看社戏的经历为线索。文章的主体结构是看社戏。看社戏之前,写的是故事的背景;看社戏之后,写的是对社戏的怀念。
  六、篇
  《社戏》这篇文章的主旨很明确,就是赞美平桥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当然除了知道文章主旨之外,我们还要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社戏》这篇文章在入选我们教材之前,开头有这么两段是写“我”成年后在大城市的电影院里两次不愉快的看戏经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才写到“我”最惬意的一次看戏经历是童年时期在平桥村和小伙伴们半夜划船到赵庄看社戏的那一次。
  成人世界的势力、虚假做作是鲁迅先生最不喜欢看到的东西,然而这些现象却普遍存在着,连电影院里也不例外。于是鲁迅先生设置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平桥村度过了他最难忘的一个晚上——以看戏为名以偷豆吃豆为实,故事里的人物是那么的纯朴、真诚、善良、大方,这个故事里的人、情、事、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事、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巨大的反差正反映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写作特点。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社会的日渐发展使得科技发展越来越重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对策作了分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打下了
期刊
摘要:作为增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使其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既定的科学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初中思想政治的科学化教育分析,发现了科学化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具体途径,以期为广大初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途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进行,初中阶段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写人的。《看戏》讲述了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一次精彩演出,从观众如痴如醉的表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梅兰芳精湛的表演艺术。从作家萧红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这位伟大的作家,坚强的战士性格中的乐观、勇敢、负责以及和善。而《试飞》,向我们揭示了宋庆龄在温柔文静外表下所具有的勇敢、坚毅与沉稳。《提灯女神》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现代医护学的创始人,国际护士职业的代表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化进行学习,到达最优的教学效果。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多,班级大,老师少,如果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绩就很难提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因此对留守学生进行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很有必要。  一、发挥家庭教育职能  1、做好留守儿
期刊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课标强调的,只是在方针原则上规范体育课堂的基本操作指南,它并没有界定你必须如何去达成规定的目标。就像作战任务下达后,指挥官只等待你的战报,并不会限制你用何种手段完成作战任务一样。在过去体育课中,教师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考量目标达成只看数据,忽视的却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态度和效果。教师只是忠实地传递知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育中已经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学习与创造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老师的教学建议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见,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教材使用教材相当重要。教材整合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部
期刊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学者们通过对数量以及数学形状结构模型的研究,进行对大中型的物质形态以及微型的物质形态进行计算和判断。然后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推理和论证得出相关的概念。很多人会认为数学知识很简单,只有那几本书的东西,其实在每一本数学教科书的背后都倾注着很多学者的心血。甚至于说每一个概念,每一条定义都是经过学者们反复论证的结晶!数学这门学科是神圣的,是无数学者研
期刊
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频频严峻地考验着我们的生命,面对躲不过的灾难,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多学习一些科学的避险方法,当灾难来临时,我们才能从容面对。不管是遇上小险情,还是大灾难,都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然后想方设法寻求科学的避险方法,这样才能绝处逢生,顺利突围。回想自己执教的公开课——《生命的突围》,虽然其中有不少环节需待改进,但是“生命意识”如同一条隐形的绳索,时刻存在于课堂的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实践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推进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以顶岗实习为核心,走内涵发展之路,迅速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反思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才能保持长久发展。  主题词: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反思  顶岗实习是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综合性的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