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课程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建设一流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小学教育国家一流专业课程建设为例,在调查研究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面向国家一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小学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6-0017-05
  Abstrac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How to construct the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iculum of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at pres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Keywords: first-class special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夯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根基,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等系列文件,把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作为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建设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并且提出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蓝图。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由此成为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特别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我国某个大学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为例,对此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当前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提供借鉴方略。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
  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中指出,一流课程建设要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如果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那么课程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为了切实走好“最后一公里”,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应当首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对当下课程的认知、看法及意见,并基于调查结果进行课程优化建设,理应成为一流课程建设的起点和依据。
  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其课程建设工作就是遵循上述目的与思路展开的。本次课程调查研究工作以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重点围绕包括如下五个调查维度展开,即“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课程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课程的职业训练和发展指导效能”“课程资源建设”,其中每个调查维度又分为若干具体调查指标。围绕这些调查维度与具体指标,调查问卷共设计了50个调查问题,其中49个是选择题,并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设计问题答案,最后一个是开放性问答题。调查对象是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17份有效问卷。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课程建设措施建议。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维度1:课程设置”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个调查维度“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
  在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上,认同的学生比例占83%,但仍有17%以上的学生表示不认同。
  在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及跨学科课程设置数量方面,虽然认可度较高,但仍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不认可。其中,对理论与实践课比例的不认可度最高,占到13.67%。
  在教育理论课程增设的必要性方面,认为需要增设的学生比例占83%;在实践类课程增设的必要性方面,认为需要增设的学生比例占90%。这些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增加能够提高他们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方面的课程。另外,对开放题回答内容分析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认为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存在重复问题。
  (二)“维度2: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影响”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个调查维度“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数据看出,90%以上学生认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合未来发展(就业或升学)”“能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理解培养目标对未来成才与发展的期待”,表明专业课程设置在未来发展适合度、专业认识加深度、培养目标清晰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并能够对学生发展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各类课程开设时间安排方面,有30%以上的学生表示不认可,表明在课程开设的时间适应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另外,开放题回答内容分析显示,在课程时间安排方面,学生认为大三开设课程过于集中,应在大一、大二、大三三年期间均衡地开设课程,并提前开始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课程开设时间特别需要做出进一步优化。   (三)“维度3:课程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个调查维度“课程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人才培养功能看,专业就是“课程集群”,那么,专业建设的天然主体就是课程开发实施工作的承担者——专业教师队伍。因此,一流课程建设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队伍,只有有了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才可能建设一流专业课程。因此,在“课程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维度上,重点放在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师资队伍上,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在教师教学水平方面,无论是对学科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教育技术类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安排,满意度皆在90%以上。
  在课程教学效果方面,95%以上的学生对教育类、学科类、教育实践类及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只是“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实施效果的满意率低于90%。
  但同时也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师资队伍有待加强;60%左右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理论课程实施效果有待提升。
  开放性问题回答内容分析发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学生提出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应当考虑引进新的教师;在教师水平方面,有学生提到“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情况反映出该专业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课程实施效果方面,部分学生认为实训实习类课程效果有待加强,而且应适当增加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四)“维度4:课程的职业训练和发展指导效能”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个调查维度“课程的职业训练和发展指导效能”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的职业训练与发展指导效能方面,学生无论是对课程的总体训练和指导效能、在读期间训练和指导的总体感受,还是对学科基础课程、教育理論课程、方向模块课程、实践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实训实践类课程的职业训练和发展指导效能,及课程在专业认知方面的指导效能,满意度都在90%以上。但是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训练和指导效能满意度在90%以下,不满意率为13.67%。可见,“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的指导与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维度5:课程资源建设”调查结果与分析
  课程实施需要一定资源建设做保障,包括各种基础设备、硬件设施与课程软件建设等。第四个调查维度“课程资源建设”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学生对“硬件环境”的满意度为81.2%,不满意度为18.8%。对“教学设备技术更新”的满意度为82.9%,不满意度为17.1%。在“总体资源支持充分性”上的满意度为89.7%,不满意度为10.3%。
  在教学软件资源丰富性、第二课堂资源支持充分性、课程资源的可使用性上,学生的满意度较高,皆超过了90%。但通过分析开放性问题回答情况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提出,应适当改善教室的黑板设施,以方便粉笔字练习;也有学生提出,应开放试讲教室利用时间,以便为教学练习、实习和准备提供充足的时间。
  由此可见,为了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仍需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环境建设,并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资源的可使用性。
  三、小学教育专业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与策略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小学教育专业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与策略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育人效能
  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门类上,有17%以上的学生不认同;在课程结构上,有13.67%的学生不认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且有83%的学生建议增设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在课程教学效果方面,95%以上的学生对各类课程教学效果较为满意,而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实施效果的满意率低于90%。
  由于课程体系结构决定了课程的整体育人效能,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门类及其结构关系,从而提升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育人效能。一方面,在确定小学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比例时,不能为了实践而轻视理论课程,以防把专业教师培养变成教学技师训练,失去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底蕴。另一方面,为了奠定师范生扎实的教学实践技能,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增加能够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践、实训、实验类课程所占比重。第三,对于师范专业而言,作为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实施方式与评价策略抉择等方面,应当真正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在未来教育实践中展开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提升“两性一度”,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水准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另外,有51.29%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再增加能提高我们教育理论水平的课程”。那么,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质量水准呢?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函〔2019〕6 号)中,将“金课”(一流课程)建设的标准归纳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随后,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中,正式将“两性一度”作为一流课程建设的标准,并阐明了它们的具体内涵。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皆应该按照“两性一度”标准展开建设工作,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应当“提高高阶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运用应当“突出创新性”,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应当“增加挑战度”,从而有效克服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现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理论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48.72%的学生认为小学教育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5.64%的学生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国家级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一流课程、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水准的根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适当增加高水平学科专业教师的引进,以使学生深刻把握各学科领域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方向。另外,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学院应当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发展机制与教学督导机制,实施定时观课和评课制度,促进教师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进一步加大课程资源建设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可利用性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20%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实训和实验环境建设不满意;有17%的学生对本专业教学设备、技术的更新不满意;也有不少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可使用性不满意。所以,学院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资源建设投入力度,更新教学硬件与技术软件。另外,由于小学教育对教师板书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因此,学院一方面应当改善黑板配置,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开放更多的空闲教室,以方便学生进行教学练习和实践,提高课程教学资源可使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吳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学大学教学,2018(12):4-9.
  [3]蔡基刚.一流本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重组新概念——以外语学科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2.
  [4]邵光华,魏侨.“水课”形成根源分析及遏制措施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87-92.
  [5]徐国兴,李梅.一流本科如何建设——基于“双一流”高校本科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17):28-35.
  [6]韩筠.以在线课程为重要抓手,促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9(18):26-28.
  [7]孙芳,王凯.20世纪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变革的“遗产”——兼论对我国“金课”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6-10.
  *基金项目:宁波市社科基地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编号:JD20GDJY-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勇(1967-),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郭学君(199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罗玛(1991-),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通讯作者:邵光华(196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BIM、建筑智能化等新技术在建筑产业链中的应用,建筑相关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目前,建筑类高校毕业生远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更满足不了建筑行业的需求,这暴露出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缺失。文章从提升建筑产业链各环节所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通过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双创教育体系建设中课程体系、实践基地体系、竞赛等体系的描述,
期刊
摘 要:安徽工业大学聚焦国际化、本土化与行业特色,着力实施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化、本土化与行业特色的三维融合,努力打造一流专业。但也存在未能给予新专业建设足够的宽容、对国际商务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区别认识模糊、中外合作未能形成协议性安排、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不够、毕业生素质与市场期待还有差距等教训。在新一轮专业建设中,应明晰专业办学目标,扎实推进中外合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学生专业素质与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学期实行在线教学工作,以保障2020年春季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深入了解线上教学实施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师生困惑,我院教育教学督导处组织并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能力、学生监管等角度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提供改进建议,以期为我院和
期刊
摘 要:全程线上教学,教师需根据网络实际环境、学习者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设计和实施线上教学活动。首先,文章分析网络教学基本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其次,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为例,分析学科特点,分解课程内容,提炼关键经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再次,在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优化。  关键词:高职;线上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不断强化和书院制培育方式的兴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大潮流。党员教育书院化是融合党员教育要求和书院制度中“师生合作”“个性培养”“通识教育”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等理念的一次探索。本研究通过对预备党员培训班的实践研究,讨论党员教育书院化在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党员教育全员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建;党员教育;书院制  
期刊
摘 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翻译专业的人才,而翻译专业的研究生以其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成为新闻翻译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作者基于此,以新闻翻译为例,结合研究生翻译教学理论,在分析日常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后,详细探讨在翻译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实现社会紧缺性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词:新闻翻译;研究生;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金课”建设为突破口,是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选择。为给“金课”建设提供标准,文章将“金课”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归纳为“教学内容的厚重度”“听课人员的认可度”“培养人才的创新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度”“授课教师的吸引度”“对新模式和新理念的践行度”以及“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度”等方面,并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与科研关系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同时受学生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环境影响。外部客观环境不易改变,但高校内部环境变化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学习因素,该因素可概括为学习力这一概念,而学习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习动力。所以,高校如何激发和提升学习动力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学习动力的架构即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力;学习动力;AHP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
期刊
编者按:“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研究价值。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 )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上课易走神,课堂效果差,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需要教师课下单独花时间辅导。文章研究了在图文信息处理的教学中构建“竞赛+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将技能大赛所涵盖的核心专业技能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融合,设计了5个教学项目,并以其中1个子项目为例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在图文信息处理课程中实施“竞赛+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