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族舞蹈自古源远流长,从中亚、西亚传入中原的回回乐舞,结合了中原汉族的风格,形成了回回民族独特的舞蹈韵律。伴随着历史的冲击与教义的束缚,走到今日,除了文献中的记载,在生活中又很难发现原始生活的踪迹,于是回族舞蹈工作者又开始了一段从“无”到有的回族舞蹈语汇的提炼与整理。
关键词:回族舞蹈;类型;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80-2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是由国内及国外多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民族。约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并且部分永久性的定居中国。公元13世纪的蒙古军队西征,致使中亚、西亚大批穆斯林涌入中原,在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的基础上,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一、回族舞蹈的历史演变
在现有文献的记载中,最早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提及了现在的回族舞蹈的雏形,伴随着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域乐舞也一并传入了中国,这就是回族舞蹈的前身。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天宝九年四月,波斯曾献《大毛绣舞》《延长毛绣舞》《延舞》,以后又献《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观柘枝舞二首》中有“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诗句,描绘了西域乐舞高难度的技巧变化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表现。据史料记载,西域乐舞在“开元、天宝以后盛行于长安,后更遍及于中国各地”。到了宋代,西域乐舞已广泛流传于市井民众之中,并由于回汉民族之间长期的密切联系和人口杂居,当时的“回回乐舞”已明显表现出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混合一体的民族风格,此时,回族舞蹈的前身已成型。“回回乐舞”的形成与发展,发生在元、明两朝民族大融合的中国土地上,故艺术也毫不例外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回汉舞蹈交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而之后的元明时代,中国戏曲艺术正值繁荣昌盛的阶段,当时纯粹的舞蹈艺术很难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这一时期,舞蹈只能以程式化的动作融入戏曲表演的唱念作打中。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回族舞蹈很难脱离舞蹈被戏曲兼并、与百戏混杂的命运。在舞蹈的分化中,回族舞蹈的历史延续形成了脱节。在之后的清王朝统治的近三百年中,统治者对回族实行了残酷的镇压,回族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回族舞蹈更是渐趋消沉。所幸的是,在这个断裂层上代之兴起了回族民间武术和民间体育,为后期的回族舞蹈艺术的复苏架起了桥梁。虽然武术、体育不是舞蹈,但在历史进程的相互影响中,各地优秀的回族民间舞蹈均吸收了许多武术和体育的动作技巧。这种在武术、体育动作的基础上,遵循回族人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了回族人的精神财富,并一直延续至今。[1]
二、回族舞蹈语汇的现状
(一)回族舞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很多原始的历史遗存伴随着农村的“现代化”频临着消亡,此时的回族舞蹈工作者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迫切地需要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回族文化的重要角色。同时,回族是除壮族外的第二大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对外交流的媒介、文化的标志,回族需要以舞蹈为载体,打开一个回族文化的窗口,从这里看向世界,让世界看向这里。
(二)当下的回族舞蹈遗存
中亚、西亚乐舞传入中国,积淀至今,尚有以下几种类型———
耍场舞:动作简单明快,有平步前进动作,也有提腿转方向动作。
踏脚舞:以脚和腿部的动作为主。根据李金声的收集,舞步有十种:平踏、后转、扫腿裹脚、顶脚、高转、跟脚、关后门、连环转、顶腿、燕式跳平踏等。[2]
汤瓶舞:表现了洗小净的过程,顺序是洗手、净下,洗三次手,漱口、呛鼻,洗脸三次,在额头、耳、颈抹水,洗足三次,吃水。男女混声伴唱,每一动作做三次,反复进行。[3]
宴席曲:带有武士风格,动作粗犷、彪悍,表演时,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左右上下反动,头部摇晃,舞步潇洒。[4]
口弦舞:舞蹈多模拟动作,上身缓慢摇晃,脚下轻轻踏步,表现妇女细腻的情感。[5]
念舞:男子舞蹈,盘腿念经,同时摇晃舞蹈,幅度从小到大。[6]
八大棍舞:手持短棍,敲击身体各个部分,发出声响。[7]
萨满舞:宗教活动中表现的舞蹈,逆时针前进,其中含有萨满特有的“单步跳转”“连续跳转”等技巧动作。[8]
三、舞蹈语汇的提炼与整理———从“无”到有
虽然历史文献里记载了回族舞蹈的资料,但在可见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近些年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逐渐地丢失了回族舞蹈可见的原始记忆。从“无”到有,在可见的、少数相对封闭落后的村落里找寻着舞蹈遗存,在历史的记录中辨别着回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随着回族舞蹈工作者们的深入挖掘与辛勤的努力,在当下,逐渐地又呈现出一套相对还不完全完善的“回族舞蹈语汇体系”,其中包括头部(晃头、点头等)、手位(花儿式、推手、盖手、扶手、上下翻掌等)、胯部(下扭跨、转胯、摆胯等)、步伐(屈伸步、踏步、点步等)和基本体态等。
新时期的回族舞蹈,从民间搜集素材到走向舞台,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舞蹈工作者们从当地收集来素材,按结集成块的方式整理编排教学组合。在收集到的基本动作、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将这一系列的单一舞蹈动作进行排序。然后,通过“动机发展”,以单一动作、单一步伐为基点进行变化、发展、分散,使之形成一套新的动作系列,并将这些动作系列有逻辑地排列,形成一个组合。再次,通过“动作解构法”,将单一基本动作分解,编创出新一套舞蹈动态语汇。素材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可见的村落遗存,来源于人民的宗教信仰,来源于历史文献里少许的记录,但这些遗存和发现,确确实实是回族舞蹈的根,由此开出了许许多多可见的果实,如《花儿与少年》《金色的汤瓶》《花儿漫漫》《踩点点》《水之谜语》等优秀的作品。
四、当前回族舞蹈语汇提炼所遇到的问题
(一)伊斯兰禁乐舞的指令,一定程度上质疑了现代回族舞蹈存在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传播与传承,同时铸就了相对其他少数民族而言,资料少之又少的现状。
(二)现代的回族人受信仰的影响,习性平稳,无大喜大悲。在回族人的心中,信仰可以给予回族人所有的生命感受及其很高的幸福指数,所以生活中除了信仰外,很少会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加上其民族本身居住于无任何地理特点的位置,造成了除信仰外,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很难找寻可以呈现他们性格的动律元素的现状。
(三)信仰的呈现方式。伊斯兰教是回族舞蹈的根,把伊斯兰在穆斯林心中的印影呈现在舞台上,是很大的一个难题。伊斯兰是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回族性格就是舞蹈的风格,这种性格有别于汉族、有别于任何一个少数民族,而对于这种风格的把控,是很少有编导会去耐心触碰的伊斯兰信仰的领域。
五、结语
艺术就是哲学,哲学也是艺术。回族舞蹈是一门关于伊斯兰的哲学,伊斯兰的哲学也是回族艺术所要表达的制高点。作为一个特殊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是超于民族民间,还是融于民族民间,是深度挖掘文化底蕴,还是依托在各种编导技法之上、靠着形式感大力地塑造形象,都是值得我们细细思考的。但无论是通过现代的回族编导的编创,还是借鉴历史长河中遗存下来的回族舞蹈元素为其服务,但终究未来能得到回族人民认可的回族舞蹈,必然是不会脱离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回族舞蹈。
参考文献:
[1]马锡珍.论回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J].大舞台,2005,(01).[2][3]李金声.论回族民间“踏脚舞”[J].舞蹈艺术,1987.
[4][5][6][7]金秋.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9.
[8]孙龙奎,刘建.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5.
作者简介:
郭馨策,女,回族,山东聊城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
关键词:回族舞蹈;类型;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80-2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是由国内及国外多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民族。约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并且部分永久性的定居中国。公元13世纪的蒙古军队西征,致使中亚、西亚大批穆斯林涌入中原,在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的基础上,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一、回族舞蹈的历史演变
在现有文献的记载中,最早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提及了现在的回族舞蹈的雏形,伴随着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域乐舞也一并传入了中国,这就是回族舞蹈的前身。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天宝九年四月,波斯曾献《大毛绣舞》《延长毛绣舞》《延舞》,以后又献《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观柘枝舞二首》中有“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诗句,描绘了西域乐舞高难度的技巧变化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表现。据史料记载,西域乐舞在“开元、天宝以后盛行于长安,后更遍及于中国各地”。到了宋代,西域乐舞已广泛流传于市井民众之中,并由于回汉民族之间长期的密切联系和人口杂居,当时的“回回乐舞”已明显表现出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混合一体的民族风格,此时,回族舞蹈的前身已成型。“回回乐舞”的形成与发展,发生在元、明两朝民族大融合的中国土地上,故艺术也毫不例外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回汉舞蹈交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而之后的元明时代,中国戏曲艺术正值繁荣昌盛的阶段,当时纯粹的舞蹈艺术很难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这一时期,舞蹈只能以程式化的动作融入戏曲表演的唱念作打中。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回族舞蹈很难脱离舞蹈被戏曲兼并、与百戏混杂的命运。在舞蹈的分化中,回族舞蹈的历史延续形成了脱节。在之后的清王朝统治的近三百年中,统治者对回族实行了残酷的镇压,回族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回族舞蹈更是渐趋消沉。所幸的是,在这个断裂层上代之兴起了回族民间武术和民间体育,为后期的回族舞蹈艺术的复苏架起了桥梁。虽然武术、体育不是舞蹈,但在历史进程的相互影响中,各地优秀的回族民间舞蹈均吸收了许多武术和体育的动作技巧。这种在武术、体育动作的基础上,遵循回族人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了回族人的精神财富,并一直延续至今。[1]
二、回族舞蹈语汇的现状
(一)回族舞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很多原始的历史遗存伴随着农村的“现代化”频临着消亡,此时的回族舞蹈工作者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迫切地需要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回族文化的重要角色。同时,回族是除壮族外的第二大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对外交流的媒介、文化的标志,回族需要以舞蹈为载体,打开一个回族文化的窗口,从这里看向世界,让世界看向这里。
(二)当下的回族舞蹈遗存
中亚、西亚乐舞传入中国,积淀至今,尚有以下几种类型———
耍场舞:动作简单明快,有平步前进动作,也有提腿转方向动作。
踏脚舞:以脚和腿部的动作为主。根据李金声的收集,舞步有十种:平踏、后转、扫腿裹脚、顶脚、高转、跟脚、关后门、连环转、顶腿、燕式跳平踏等。[2]
汤瓶舞:表现了洗小净的过程,顺序是洗手、净下,洗三次手,漱口、呛鼻,洗脸三次,在额头、耳、颈抹水,洗足三次,吃水。男女混声伴唱,每一动作做三次,反复进行。[3]
宴席曲:带有武士风格,动作粗犷、彪悍,表演时,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左右上下反动,头部摇晃,舞步潇洒。[4]
口弦舞:舞蹈多模拟动作,上身缓慢摇晃,脚下轻轻踏步,表现妇女细腻的情感。[5]
念舞:男子舞蹈,盘腿念经,同时摇晃舞蹈,幅度从小到大。[6]
八大棍舞:手持短棍,敲击身体各个部分,发出声响。[7]
萨满舞:宗教活动中表现的舞蹈,逆时针前进,其中含有萨满特有的“单步跳转”“连续跳转”等技巧动作。[8]
三、舞蹈语汇的提炼与整理———从“无”到有
虽然历史文献里记载了回族舞蹈的资料,但在可见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近些年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逐渐地丢失了回族舞蹈可见的原始记忆。从“无”到有,在可见的、少数相对封闭落后的村落里找寻着舞蹈遗存,在历史的记录中辨别着回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随着回族舞蹈工作者们的深入挖掘与辛勤的努力,在当下,逐渐地又呈现出一套相对还不完全完善的“回族舞蹈语汇体系”,其中包括头部(晃头、点头等)、手位(花儿式、推手、盖手、扶手、上下翻掌等)、胯部(下扭跨、转胯、摆胯等)、步伐(屈伸步、踏步、点步等)和基本体态等。
新时期的回族舞蹈,从民间搜集素材到走向舞台,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舞蹈工作者们从当地收集来素材,按结集成块的方式整理编排教学组合。在收集到的基本动作、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将这一系列的单一舞蹈动作进行排序。然后,通过“动机发展”,以单一动作、单一步伐为基点进行变化、发展、分散,使之形成一套新的动作系列,并将这些动作系列有逻辑地排列,形成一个组合。再次,通过“动作解构法”,将单一基本动作分解,编创出新一套舞蹈动态语汇。素材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可见的村落遗存,来源于人民的宗教信仰,来源于历史文献里少许的记录,但这些遗存和发现,确确实实是回族舞蹈的根,由此开出了许许多多可见的果实,如《花儿与少年》《金色的汤瓶》《花儿漫漫》《踩点点》《水之谜语》等优秀的作品。
四、当前回族舞蹈语汇提炼所遇到的问题
(一)伊斯兰禁乐舞的指令,一定程度上质疑了现代回族舞蹈存在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传播与传承,同时铸就了相对其他少数民族而言,资料少之又少的现状。
(二)现代的回族人受信仰的影响,习性平稳,无大喜大悲。在回族人的心中,信仰可以给予回族人所有的生命感受及其很高的幸福指数,所以生活中除了信仰外,很少会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加上其民族本身居住于无任何地理特点的位置,造成了除信仰外,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很难找寻可以呈现他们性格的动律元素的现状。
(三)信仰的呈现方式。伊斯兰教是回族舞蹈的根,把伊斯兰在穆斯林心中的印影呈现在舞台上,是很大的一个难题。伊斯兰是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回族性格就是舞蹈的风格,这种性格有别于汉族、有别于任何一个少数民族,而对于这种风格的把控,是很少有编导会去耐心触碰的伊斯兰信仰的领域。
五、结语
艺术就是哲学,哲学也是艺术。回族舞蹈是一门关于伊斯兰的哲学,伊斯兰的哲学也是回族艺术所要表达的制高点。作为一个特殊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是超于民族民间,还是融于民族民间,是深度挖掘文化底蕴,还是依托在各种编导技法之上、靠着形式感大力地塑造形象,都是值得我们细细思考的。但无论是通过现代的回族编导的编创,还是借鉴历史长河中遗存下来的回族舞蹈元素为其服务,但终究未来能得到回族人民认可的回族舞蹈,必然是不会脱离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回族舞蹈。
参考文献:
[1]马锡珍.论回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J].大舞台,2005,(01).[2][3]李金声.论回族民间“踏脚舞”[J].舞蹈艺术,1987.
[4][5][6][7]金秋.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9.
[8]孙龙奎,刘建.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5.
作者简介:
郭馨策,女,回族,山东聊城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