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资源 绽放品德魅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告诉我们:“生活是人利用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历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挖掘生活资源 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引入品德课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让大家欣赏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津淮街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上下学时段,许多同学擅闯红灯的危险画面)录像一开始,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太危险了,有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有的说:“我想对这些同学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过马路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遵守规则,虽然这次你没事,难保哪一天你会出事故的,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一材料的出现,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此时此刻,教学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参与生活实践 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如教学《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我认为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就会使课堂毫无生气,不如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让学生自己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等。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三、创设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之一。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两个生活情境,进行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穿衣服等体验肢体残疾给肢残人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盲罩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独立行走、寻捡掉落在地上的钥匙等,体验盲人行走及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真切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感受到残疾人更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这种精心设计的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如何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解放生活时空,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根据教材,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都给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外收集在公共场所看见的安全标志,并画下来,然后以手抄报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程教育的作用幅射于整个生活。
  五、关注时事新闻,拓宽学习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教育是品德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并且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奖赏。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留意与时俱进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广采博收,注重积累,在关注时事的习惯养成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为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更好地融入生活德育,我在一开学就在班级设立“新闻热点播报”,从学号一号开始轮流,每天摘抄泉州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队课,每周两节的《品德与社会》课中,留出5——10分钟,用于“新闻播报”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这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比如:在学习《家乡的新变化》这一主题单元时,适逢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际。我结合泉州正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活动——评选身边最美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动手制作《最美的家园》手抄报,拍摄家乡风景宣传片等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还鼓励学生参与投稿,在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只有把握了生活性,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用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转型的关键内容与重要支柱。在这
班主任要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精心培养班干部,在班集体中起到“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主动地与各科老师协
杏树流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寄生树种有杏、桃、李、酸梅、巴旦木和樱桃等多个树种.分生理性流胶病和侵染性流胶病两种,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种.近几年病害情况日趋严重,笔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治理是以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虽然在长达几十年的执政历程中,我国进行了数次以权力下放为重点内容的相关政治体制改革;但是,这种
从世界能源资源储量看,在化石能源中,世界煤炭的平均储采比约200年,而作为优质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约60年和40年。同时,这些能源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平衡,因而随着需求量
一次早晨巡班,我发现一位女生的课桌满面尘灰,课桌里的书本乱七八糟,有的还洒满了一地。起初我以为是该生习惯差,找她谈了几次,以为她会有所改变,谁知在后来的几天内,一切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外国企业开始入驻中国市场,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个行业带来的冲击,企业之间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就需要从企业政工工作入手
背景: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目前的教研存在的普遍现象,多数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往往是听的时候激动,感觉很振奋,听完之后很多时候就不想动,为什么呢?比如前段时间特级教师的送培活动,确
【摘要】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德育现状  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从而来指导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目的。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德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