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首要任务。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认识事物比较模糊,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学生所学汉字容易遗忘,而且不会灵活运用,这便加大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因此,在汉字学习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进而提高识字效率 。
关键词:自主识字;字谜识字;汉字文化;游戏识字;多媒体识字。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因此学好汉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进行阅读和作文。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认识事物比较模糊,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学生所学汉字容易遗忘,而且不会灵活运用,这更加大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因此,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汉字,乐意学汉字,准确无误的运用每个汉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自主识字兴趣浓
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滔滔不绝的把每个字的音、形、义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而学生却是索然无味的听,识字效果是事与愿违。因此,识字教学不是老师机械的把教科书上的几个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愿望。
二、字谜识字热情高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可使人在快乐中获得智慧,从智慧中体味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汉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收集或自编汉字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记,可以提高大腦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形成兴奋中心,因而对所学知识记得牢。如:“晶”字的教学,根据“晶”是由三个“日”字组成的特点,编成谜语是: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个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三个太阳在一起,真呀真漂亮。再如:“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躲……谜语语言优美、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好玩又好记。根据汉字特点,师生合作编成谜语帮助学生认记,不但让学生激发识字的兴趣,开发智力,扩大识字量,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三、汉字文化趣味多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纯工具的识字教学,忽视了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有其字,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只能运用机械记忆来记住学习的汉字。但是这样的记忆不但增加了记忆的负担,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导致对已学汉字容易遗忘,或写错别字。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讲解汉字的结构,渗透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汉字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助于学生辨认汉字,识记汉字的效果更佳。如:教学“彩虹”的“虹”字时,为什么是虫字旁,同学们不理解,他们错误的认为彩虹绚丽多彩,应该是红色的“红”,因此,总是出现书写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告诉学生,古人根据彩虹总是在雨后出现这一现象,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威力无比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虹悬挂在天空中弓着身子,头伸进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虹”字用“虫”作了偏旁而不是“纟”旁。同学们全神贯注,听的津津有味。通过渗透汉字文化学习汉字,使了无生趣的抽象笔画符号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巩固了汉字的基础,减少了写错字、用错字的几率,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游戏识字印象深
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由于汉字的学习比较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小学生本身感知能力低,识字时只能记住字的粗略轮廓,读错音、写错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游戏是孩子们生来就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探索性、合作性的特性学习汉字,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1)抓错游戏,老师故意读错音:“柱子”读成“zù zi”;“称象”读成“cēng xiàng”;“一艘大船”的“艘”读成“shōu”等。故意写错字“一杆称”、“四条退”等,让学生判断对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注意力,及时巩固了汉字的音和形。(2)动作游戏: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眨”是“目”字旁。这种方式加强了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3)拼字游戏:让两个或三个学生拿着不同的汉字部件,跑到一起,组成一个合体字。如:一+白=百;木+口=杏;口+木=呆等。这种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五、多媒体识字效率高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陌生的汉字直观化、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学生带入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休”字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出示一幅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野里劳动的画面。老师因势利导:“如果这个人劳作之后累了怎么办?”学生思考后,出示一个人坐在大树下,倚着树干休息的画面。最后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休”字的形成过程。这种方式使孩子们不但轻而易举的记住了字形,还准确无误的理解了汉字的原始意义,有效的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科学。只要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2008,(02)
[2]刘慧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2008,(06)
关键词:自主识字;字谜识字;汉字文化;游戏识字;多媒体识字。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因此学好汉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进行阅读和作文。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认识事物比较模糊,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学生所学汉字容易遗忘,而且不会灵活运用,这更加大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因此,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汉字,乐意学汉字,准确无误的运用每个汉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自主识字兴趣浓
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滔滔不绝的把每个字的音、形、义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而学生却是索然无味的听,识字效果是事与愿违。因此,识字教学不是老师机械的把教科书上的几个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愿望。
二、字谜识字热情高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可使人在快乐中获得智慧,从智慧中体味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汉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收集或自编汉字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记,可以提高大腦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形成兴奋中心,因而对所学知识记得牢。如:“晶”字的教学,根据“晶”是由三个“日”字组成的特点,编成谜语是: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个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三个太阳在一起,真呀真漂亮。再如:“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躲……谜语语言优美、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好玩又好记。根据汉字特点,师生合作编成谜语帮助学生认记,不但让学生激发识字的兴趣,开发智力,扩大识字量,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三、汉字文化趣味多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纯工具的识字教学,忽视了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有其字,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只能运用机械记忆来记住学习的汉字。但是这样的记忆不但增加了记忆的负担,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导致对已学汉字容易遗忘,或写错别字。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讲解汉字的结构,渗透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汉字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助于学生辨认汉字,识记汉字的效果更佳。如:教学“彩虹”的“虹”字时,为什么是虫字旁,同学们不理解,他们错误的认为彩虹绚丽多彩,应该是红色的“红”,因此,总是出现书写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告诉学生,古人根据彩虹总是在雨后出现这一现象,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威力无比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虹悬挂在天空中弓着身子,头伸进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虹”字用“虫”作了偏旁而不是“纟”旁。同学们全神贯注,听的津津有味。通过渗透汉字文化学习汉字,使了无生趣的抽象笔画符号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巩固了汉字的基础,减少了写错字、用错字的几率,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游戏识字印象深
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由于汉字的学习比较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小学生本身感知能力低,识字时只能记住字的粗略轮廓,读错音、写错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游戏是孩子们生来就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探索性、合作性的特性学习汉字,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1)抓错游戏,老师故意读错音:“柱子”读成“zù zi”;“称象”读成“cēng xiàng”;“一艘大船”的“艘”读成“shōu”等。故意写错字“一杆称”、“四条退”等,让学生判断对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注意力,及时巩固了汉字的音和形。(2)动作游戏: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眨”是“目”字旁。这种方式加强了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3)拼字游戏:让两个或三个学生拿着不同的汉字部件,跑到一起,组成一个合体字。如:一+白=百;木+口=杏;口+木=呆等。这种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五、多媒体识字效率高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陌生的汉字直观化、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学生带入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休”字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出示一幅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野里劳动的画面。老师因势利导:“如果这个人劳作之后累了怎么办?”学生思考后,出示一个人坐在大树下,倚着树干休息的画面。最后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休”字的形成过程。这种方式使孩子们不但轻而易举的记住了字形,还准确无误的理解了汉字的原始意义,有效的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科学。只要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2008,(02)
[2]刘慧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