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营改增”是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全面实施营改增,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营改增”工作的全面到位,地税部门的工作方向、工作重心和征管模式也发生调整,纳税服务工作亟待转型升级。
后“营改增”时代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1)纳税服务模式亟待转型。当前,我们的纳税服务工作还处在重形式轻实质、重办税轻服务、重人力投入轻科技创新的粗放型阶段。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营改增到位,纳税人特别是自然纳税人数量将不断增多,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2)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后“营改增”时代推进纳税服务“二次创业”的重要支撑。当前地税部门的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后“营改增”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人力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很多服务只停留在浅层次,没有真正推开,办税服务厅还是以开票为主战场,能适应后“营改增”时代要求的复合型纳税服务人才奇缺。
后“营改增”时代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快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四个转型”。
一是加快建设集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6大职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办税服务厅,实现由单一的办税服务向全职能型纳税服务转型。充实正式干部到办税服务厅,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和权益保护职能。响应纳税人合理需求,推出税收直通车、税务咨询超市等特色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精细化的分类服务。将部分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后台,对前台进行强有力支撑,形成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纳税人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轻办税负担。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纳税服务工作,实现由单一的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转型。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纳税服务”产品。如推进“网线、无线、热线”三线互通,优化微信平台服务,开发智能咨询系统,搭建可视化网上纳税人学堂,拓展手机APP应用功能,探索线上税款缴纳渠道,配置自助终端设备,拓展线上需求征集、满意度调查、投诉维权渠道;联合国税推出纳税信用等级电子证书,推广应用办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
三是加快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实现由互设窗口向一窗通办转型。采取多种形式,深度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充分利用国、地税现有资源,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并争取,由政府牵头共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将国、地税所有办税服务厅全部打造成为能“一窗通办”国、地税业务的一体化办税服务厅。试点在街镇开展国地税联合“建站”和联合流动办税,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国地税共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开展税收宣传、咨询辅导、权益保护等纳税服务工作。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实现由单一地税业务办理向国地税业务通办转型。利用“营改增”后短暂的空档期,抓紧开展业务培训。前瞻今后办税服务厅转型发展方向,采取国地税联合培训的方式,使双方办税服务厅人员都熟练掌握国地税业务知识和技能。加大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以能级定待遇。加大对聘用人员的培训和关怀,制定相应的奖励激励办法,使聘用人员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纳税服务人才库,优秀聘用人员通过选拔考试可以进入人才库。
(2)加强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强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升级改造原有办税服务厅。优化调整办税服务厅功能区域,扩充自助办税、咨询辅导、维权服务等区域。结合工作实际,开设纳税人维权室、VIP税户接待室、预受理和批量处理窗口,推行“全职能窗口”为主、专业窗口为辅,办税服务、税收宣传、咨询辅导、权益保护等职能并重的模式。创新推进办税服务区域建设,增设集纳税人学堂、纳税人体验及等候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纳税人体验中心。
二是加强办税服务厅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区三级建设的模式有规划地优化办税服务厅信息化设备,开发“互联网+纳税服务”项目。对于共性服务和管理,并需要与金三系统对接的项目,原则上由省局统一开发推广。市局层面有共性管理和服务需求,不需要与金三系统对接的项目,由市局上报省局后统一开发并推广。对于个性化服务和管理项目,由各县区局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开发需求,上报市局批准后试点开发应用。
(3)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一是转变服务理念,高度重视纳税人的纳税主体地位,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切实提高征纳双方的互信度,培养自觉纳税意识、自主申报行为,提高税法的遵从度。
二是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进程。按照大服务和城区一级征收的发展趋势,加强纳税服务局对全市地税纳税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考核,实现共性服务向上集中,为下一步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纳税服务规范》,统一纳税服務标准,明确纳税服务流程,结合金税三期系统,制定纳税服务风险防控手册。根据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纳税服务规章制度。强化纳税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追究,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不流于形式。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考评和激励机制,激发纳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在细分服务类别的基础上,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适应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趋势,对纳税服务事项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对不同纳税人群服务需求的分析,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尤其是针对征管对象更多地转向自然人纳税人的趋势,建立面向自然人的专业服务团队,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完善维权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纳税人权益维护氛围。
五是进一步推动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纳税信用管理协同、信息采集、触发反馈、信息共享、信用修复和跟踪问效等机制。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机结合,建立奖惩结合、同步共进的理念,培育了诚信纳税的风尚,用纳税信用建设引导纳税遵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后“营改增”时代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1)纳税服务模式亟待转型。当前,我们的纳税服务工作还处在重形式轻实质、重办税轻服务、重人力投入轻科技创新的粗放型阶段。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营改增到位,纳税人特别是自然纳税人数量将不断增多,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2)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后“营改增”时代推进纳税服务“二次创业”的重要支撑。当前地税部门的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后“营改增”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人力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很多服务只停留在浅层次,没有真正推开,办税服务厅还是以开票为主战场,能适应后“营改增”时代要求的复合型纳税服务人才奇缺。
后“营改增”时代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快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四个转型”。
一是加快建设集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6大职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办税服务厅,实现由单一的办税服务向全职能型纳税服务转型。充实正式干部到办税服务厅,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和权益保护职能。响应纳税人合理需求,推出税收直通车、税务咨询超市等特色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精细化的分类服务。将部分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后台,对前台进行强有力支撑,形成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纳税人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轻办税负担。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纳税服务工作,实现由单一的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转型。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纳税服务”产品。如推进“网线、无线、热线”三线互通,优化微信平台服务,开发智能咨询系统,搭建可视化网上纳税人学堂,拓展手机APP应用功能,探索线上税款缴纳渠道,配置自助终端设备,拓展线上需求征集、满意度调查、投诉维权渠道;联合国税推出纳税信用等级电子证书,推广应用办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
三是加快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实现由互设窗口向一窗通办转型。采取多种形式,深度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充分利用国、地税现有资源,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并争取,由政府牵头共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将国、地税所有办税服务厅全部打造成为能“一窗通办”国、地税业务的一体化办税服务厅。试点在街镇开展国地税联合“建站”和联合流动办税,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国地税共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开展税收宣传、咨询辅导、权益保护等纳税服务工作。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实现由单一地税业务办理向国地税业务通办转型。利用“营改增”后短暂的空档期,抓紧开展业务培训。前瞻今后办税服务厅转型发展方向,采取国地税联合培训的方式,使双方办税服务厅人员都熟练掌握国地税业务知识和技能。加大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以能级定待遇。加大对聘用人员的培训和关怀,制定相应的奖励激励办法,使聘用人员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纳税服务人才库,优秀聘用人员通过选拔考试可以进入人才库。
(2)加强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强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升级改造原有办税服务厅。优化调整办税服务厅功能区域,扩充自助办税、咨询辅导、维权服务等区域。结合工作实际,开设纳税人维权室、VIP税户接待室、预受理和批量处理窗口,推行“全职能窗口”为主、专业窗口为辅,办税服务、税收宣传、咨询辅导、权益保护等职能并重的模式。创新推进办税服务区域建设,增设集纳税人学堂、纳税人体验及等候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纳税人体验中心。
二是加强办税服务厅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区三级建设的模式有规划地优化办税服务厅信息化设备,开发“互联网+纳税服务”项目。对于共性服务和管理,并需要与金三系统对接的项目,原则上由省局统一开发推广。市局层面有共性管理和服务需求,不需要与金三系统对接的项目,由市局上报省局后统一开发并推广。对于个性化服务和管理项目,由各县区局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开发需求,上报市局批准后试点开发应用。
(3)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一是转变服务理念,高度重视纳税人的纳税主体地位,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切实提高征纳双方的互信度,培养自觉纳税意识、自主申报行为,提高税法的遵从度。
二是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进程。按照大服务和城区一级征收的发展趋势,加强纳税服务局对全市地税纳税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考核,实现共性服务向上集中,为下一步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纳税服务规范》,统一纳税服務标准,明确纳税服务流程,结合金税三期系统,制定纳税服务风险防控手册。根据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纳税服务规章制度。强化纳税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追究,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不流于形式。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考评和激励机制,激发纳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在细分服务类别的基础上,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适应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趋势,对纳税服务事项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对不同纳税人群服务需求的分析,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尤其是针对征管对象更多地转向自然人纳税人的趋势,建立面向自然人的专业服务团队,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完善维权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纳税人权益维护氛围。
五是进一步推动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纳税信用管理协同、信息采集、触发反馈、信息共享、信用修复和跟踪问效等机制。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机结合,建立奖惩结合、同步共进的理念,培育了诚信纳税的风尚,用纳税信用建设引导纳税遵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