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格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求同存异”,以将学生打造为优质人才为最终目标,以保障个体的发展价值为教学建设原则.基于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思维差异,依靠现代化技术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并合理搭建教学平台,为学生交流智慧、表达智慧创造积极开放的环境.将信息技术带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差异化课堂;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
引言
差异化课堂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的本质区别是:差异化课堂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成绩差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核心目标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的个体价值,使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转化为养料,从侧面推动数学课程发展.如何结合资源开发、信息化课堂两大理念构建差异化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成了亟待解决的重点教育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在小学阶段导入数学教育,能够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基础运算能力、数学表达意识等多项技能发起综合训练,进而帮助学生以更为完备的姿态进入后续的数学学习活动当中.但在数学教育环节,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解读数学知识的必要素质,当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数学思考问题时,小学生可能被外界环境干扰,从而导致无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迫切需要一种开放、鲜明的教学载体,从而使抽象知识附着在客观物象上,为学生提供参考相关知识、解读相关知识的机会.但回顾当前的教学工作,如何導入资源、如何应用资源已经成了困扰教学工作发展的头号难题.部分教师的资源利用能力极差,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根据数学知识的相关特点将其分类归纳,更无法在外界环境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仅围绕教学材料展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解读也局限于书面材料.当数学知识被抽象理解为符号、数字等概念时[1],学生并不能在后续的生活或学习中应用数学概念;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导入相关资源,但资源的利用价值极低,偏向于“一次性”材料,单一的数学资源无法对后续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无法发掘资源的深度价值,随着教学工作的逐渐推进,数学课程与课外资源终将成为两大互不干扰的板块.
(二)“求同”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课程的核心教育目标应该是“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这一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其创造解读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但回顾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求同”思想依旧占据着教学主导位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思维差异,而是依靠主观意识将“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照.在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灵感、数学创造能力无法表现出来,其对于数学教育的回应并不积极.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求同心理”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逐步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2],但在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工作依旧以“学习成绩”为第一考量单位,对学生的整体评价缺乏科学性与指导价值.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学活动直接受到学生发展需求、教育教学管理要求、教材内容等因素的综合限制,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题正在向着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了,只有结合教学环境与教学理念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保障学生数学意识与思维素养的同步提升.
二、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展示,深入解读教学资源
为帮助学生解决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矛盾,教师可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内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从学生的能力建设需求、技能发展前景等角度入手,为学生创造应用客观知识、掌握先进数学理论的机会.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内容为例,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可能已经在生活中接触到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形状特点、性质特点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楚的认知,加之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当客观实践经验与抽象认知相互影响时,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工作:在教学环节,利用PPT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与正方形,要求学生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感性思维占据上风的学生会直接根据直观意识做出判断[3],而理论认知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则会通过测量不同图形的边长给出准确答案.从教学过程来看,信息技术在这一环节的应用虽然表现为“将图片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但在对图形信息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图形的基本特质能够表现得更为明显,学生能够将其从教学材料中提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教学资源进行解读,进而加深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信息化交流,积极创设思考环境
信息技术具有快捷、开放、科学、多元等应用特点,将信息技术导入数学教育活动能够为教学工作的深度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教师可扩大教学资源的选择范围,在外界环境中积极抽调数学知识,进而满足学生的理论认知需求与专业学习需求.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的相关学习为例,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同步完成图形转化、面积比较等活动,教师可在教学环节导入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一个农民想要用总长度为80 m的栅栏围成一块长方形土地,土地的长和宽可以随意选择,怎样才能使这块土地的面积最大?学生会根据已经掌握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始“试数”,这一方法比较直观,但计算量较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在课件上,教师设定长方形与正方形,对其边长进行标定,根据学生给出的边长数据,不断调整图形的最终面积,并由学生比较图形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需提出数字便可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计算任务由现代信息技术承担,对数字的解读转化为对直观信息的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图形将长方形与正方形进行对比,在获得直观记忆的同时,加快解题速度. (三)信息化实践,合理利用虚拟技术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对教学板块进行定向优化,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编制应用价值更高的教学方案.但在部分教师所发起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探究活动、数学交流等内容完全隐匿[4],学生只能依靠练习、计算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育的建设及发展无法获得必要支持.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创造可应用于数学课堂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位置和方向”的相关教学为例,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其高速、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依靠个人智慧进行表达.教师可提出开放性较强的思考问题: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与方向有关?结合问题与生活经验,学生会提出指南针、罗盘、路口信号灯等素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素材重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素材之间的差异.信息技术能够将展示对象直接送到学生面前,节约学生搜集材料、应用材料的时间,让教学工作逐步推进,同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也会趋于全面.
(四)信息化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的培养远比理论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尝试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传递出来的数学公式、计算方法等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结合空间几何材料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只有在思维意识与客观载体之间建立新的互动,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数学技能.
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探究活动,依靠探究将抽象的、不可观其全貌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感,鼓励其重新联系相关数学知识.以“旋转”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环节,教师给出长方形、正方形与圆形,要求学生思考:当不同的图形旋转时,最终能得到怎样的图形?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给出的第一反应是在平面内旋转图形,利用图形的平面构建不同的平面图形,结构比较单调,仅包含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对图形的“旋转”进行重新定义:选定图形的某一条边进行旋转,利用画图软件渲染图形旋转的轨迹,要求学生对这些轨迹进行分析.依靠直观观察,学生能够以更为清晰的思路掌握并了解圖形的结构特点.以长方形为例,当绕长方形的宽进行旋转时,可以得到一个“矮圆柱”,而在绕长方形的“长”进行旋转时,可以得到一个“细长圆柱”,在对圆柱的特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几何图形与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带入新的理论体系.信息技术具有直观、便捷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图形的变化过程,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将已经教授的有关知识与当前的数学物象联系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
结语
信息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为当前的数学教育活动导入可用的材料.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差异、技能差异,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导入对应的教学材料,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提供实质性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89-95.
[2]向万宪.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魅力中国,2017(26):246-247.
[3]翟慎峰.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对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00-101.
[4]易雪清.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J].赤子,2019(15):131.
【关键词】差异化课堂;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
引言
差异化课堂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的本质区别是:差异化课堂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成绩差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核心目标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的个体价值,使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转化为养料,从侧面推动数学课程发展.如何结合资源开发、信息化课堂两大理念构建差异化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成了亟待解决的重点教育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在小学阶段导入数学教育,能够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基础运算能力、数学表达意识等多项技能发起综合训练,进而帮助学生以更为完备的姿态进入后续的数学学习活动当中.但在数学教育环节,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解读数学知识的必要素质,当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数学思考问题时,小学生可能被外界环境干扰,从而导致无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迫切需要一种开放、鲜明的教学载体,从而使抽象知识附着在客观物象上,为学生提供参考相关知识、解读相关知识的机会.但回顾当前的教学工作,如何導入资源、如何应用资源已经成了困扰教学工作发展的头号难题.部分教师的资源利用能力极差,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根据数学知识的相关特点将其分类归纳,更无法在外界环境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仅围绕教学材料展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解读也局限于书面材料.当数学知识被抽象理解为符号、数字等概念时[1],学生并不能在后续的生活或学习中应用数学概念;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导入相关资源,但资源的利用价值极低,偏向于“一次性”材料,单一的数学资源无法对后续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无法发掘资源的深度价值,随着教学工作的逐渐推进,数学课程与课外资源终将成为两大互不干扰的板块.
(二)“求同”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课程的核心教育目标应该是“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这一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其创造解读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但回顾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求同”思想依旧占据着教学主导位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思维差异,而是依靠主观意识将“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照.在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灵感、数学创造能力无法表现出来,其对于数学教育的回应并不积极.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求同心理”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逐步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2],但在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工作依旧以“学习成绩”为第一考量单位,对学生的整体评价缺乏科学性与指导价值.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学活动直接受到学生发展需求、教育教学管理要求、教材内容等因素的综合限制,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题正在向着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了,只有结合教学环境与教学理念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保障学生数学意识与思维素养的同步提升.
二、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展示,深入解读教学资源
为帮助学生解决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矛盾,教师可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内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从学生的能力建设需求、技能发展前景等角度入手,为学生创造应用客观知识、掌握先进数学理论的机会.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内容为例,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可能已经在生活中接触到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形状特点、性质特点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楚的认知,加之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当客观实践经验与抽象认知相互影响时,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工作:在教学环节,利用PPT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与正方形,要求学生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感性思维占据上风的学生会直接根据直观意识做出判断[3],而理论认知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则会通过测量不同图形的边长给出准确答案.从教学过程来看,信息技术在这一环节的应用虽然表现为“将图片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但在对图形信息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图形的基本特质能够表现得更为明显,学生能够将其从教学材料中提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教学资源进行解读,进而加深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信息化交流,积极创设思考环境
信息技术具有快捷、开放、科学、多元等应用特点,将信息技术导入数学教育活动能够为教学工作的深度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教师可扩大教学资源的选择范围,在外界环境中积极抽调数学知识,进而满足学生的理论认知需求与专业学习需求.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的相关学习为例,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同步完成图形转化、面积比较等活动,教师可在教学环节导入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一个农民想要用总长度为80 m的栅栏围成一块长方形土地,土地的长和宽可以随意选择,怎样才能使这块土地的面积最大?学生会根据已经掌握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始“试数”,这一方法比较直观,但计算量较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在课件上,教师设定长方形与正方形,对其边长进行标定,根据学生给出的边长数据,不断调整图形的最终面积,并由学生比较图形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需提出数字便可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计算任务由现代信息技术承担,对数字的解读转化为对直观信息的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图形将长方形与正方形进行对比,在获得直观记忆的同时,加快解题速度. (三)信息化实践,合理利用虚拟技术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对教学板块进行定向优化,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编制应用价值更高的教学方案.但在部分教师所发起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探究活动、数学交流等内容完全隐匿[4],学生只能依靠练习、计算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育的建设及发展无法获得必要支持.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创造可应用于数学课堂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位置和方向”的相关教学为例,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其高速、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依靠个人智慧进行表达.教师可提出开放性较强的思考问题: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与方向有关?结合问题与生活经验,学生会提出指南针、罗盘、路口信号灯等素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素材重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素材之间的差异.信息技术能够将展示对象直接送到学生面前,节约学生搜集材料、应用材料的时间,让教学工作逐步推进,同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也会趋于全面.
(四)信息化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的培养远比理论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尝试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传递出来的数学公式、计算方法等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结合空间几何材料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只有在思维意识与客观载体之间建立新的互动,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数学技能.
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探究活动,依靠探究将抽象的、不可观其全貌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感,鼓励其重新联系相关数学知识.以“旋转”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环节,教师给出长方形、正方形与圆形,要求学生思考:当不同的图形旋转时,最终能得到怎样的图形?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给出的第一反应是在平面内旋转图形,利用图形的平面构建不同的平面图形,结构比较单调,仅包含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对图形的“旋转”进行重新定义:选定图形的某一条边进行旋转,利用画图软件渲染图形旋转的轨迹,要求学生对这些轨迹进行分析.依靠直观观察,学生能够以更为清晰的思路掌握并了解圖形的结构特点.以长方形为例,当绕长方形的宽进行旋转时,可以得到一个“矮圆柱”,而在绕长方形的“长”进行旋转时,可以得到一个“细长圆柱”,在对圆柱的特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几何图形与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带入新的理论体系.信息技术具有直观、便捷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图形的变化过程,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将已经教授的有关知识与当前的数学物象联系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
结语
信息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为当前的数学教育活动导入可用的材料.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差异、技能差异,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导入对应的教学材料,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提供实质性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89-95.
[2]向万宪.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魅力中国,2017(26):246-247.
[3]翟慎峰.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对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00-101.
[4]易雪清.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J].赤子,2019(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