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诚,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任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某部副主任,教授。长期从事激光制造应用技术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作为我国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示范生产线系统设计师,奠定了该技术在我国工业化应用的基础。荣获第八届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第十九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嗡嗡嗡……”实验室里设备轰鸣不断,连夜奋战的结果都将在最后的测试中尘埃落定,控制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随着一个个数据传输过来,汪诚教授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成了!”经过反复校对测算,实验项目终于顺利完成。
如今的汪诚韶华不再,却初心依旧。这条走了20多年的军旅路,已经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他与团队“十年磨一剑”,突破了西方技术封锁,为战机注入“强心剂”。
“我们的研究成果早一天在部队使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便更强大一些,这是科研的动力,更是军人的职责。”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评选中,他荣获“实用工程奖”。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汪诚教授凭借执着与忠诚,为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和转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栉风沐雨,方能百炼成钢
“战机强心”,并不主要依靠天赋或运气来成就。汪诚教授认为,自己是一个“匠人”,而不是科学家。“我的父亲是一名军医,治病救人也是‘工匠’的一种,家庭的熏陶使我明白一旦走上某条路,就要慢工出细活地把它做好,匠气不同于匠心,不是一时之功。”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少年时的汪诚便有了一颗从军报国心。高考填报志愿时,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的他毅然地报考了空军工程学院,走上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军旅道路。
梦想有翼,青春有责。“上学的时候十个人吃四盘菜,条件确实没法跟现在比,而且考研名额很少,自己就是凭着一股狠劲,以总成绩全期第二被录取。”
本科期间的优异表现,使汪诚得以进入李应红教授的科研团队。
2004年,现役某型发动机服役中频繁出现部件疲劳断裂问题。空军首长高度重视,要求不计一切代价扫清这一战斗力生成的“绊脚石”。
但是要想找准“症结”谈何容易。当时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尚属空白,国外对设备和技术封锁都十分严格。
面对一个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刚刚博士毕业的汪诚毅然决然地领受了任务。他和团队在李应红教授带领下,组成科研攻关“疾行军”。
那时国内只有一所地方高校有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原型样机,具备实验条件。江南的夏日酷暑难耐,并不顺利的实验过程挑战着每一个人的极限,常常是衣服“湿透”,耳膜“震透”,叶片“打透”,却还是不得要领。那时的汪诚时常闷在实验室,一钻就是一夜……
在实验室度过的第一个春节适逢项目阶段性验收,为了赶进度,他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半步。渴了,喝口白开水;饿了,泡包方便面充饥。窗外烟火溢空,家家团圆;屋里灯火通明,只有成堆的资料与实验数据做伴。
不懈的坚持终于换来实质性的突破。2007年夏天,汪诚主持完成了第一套激光冲击强化成套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統的制造研发,为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应用奠定设备基础。
2008年11月,作为系统主设计师,他研制了我国第一条激光冲击强化工业示范生产线。在李应红院士带领下,他和研究团队一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工艺,打破了美国对我国的封锁和设备禁运,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消息一出,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英国《新科学家》等杂志甚至提出了“中国找到了强化战机心脏法宝,或将取代俄罗斯成为第二大战机出口国”的观点。
一路走来,从成长到成才,从稚嫩到成熟,要渡过无数“激流险滩”,唯有梦想作桨,责任成舟。
循循善诱,激发灵感之源
“计算余气系数,应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可是,题目中缺少来流马赫数的条件,这样做得不出结果。”课堂上,两个学员就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可以利用转化公式求解。”作为“裁判”,汪诚公布了解决方法,并剖析了学员想问题出现“岔路”的原因。
这种“针锋相对”,在汪教授的课堂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内容摆难设疑,巧用悬念,不仅能牵引思路,更能发散思维。”他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敢于质疑常规,科学的车轮才能向前滚动;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是永远也走不出新路的。
汪诚深知创新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总开关”,军校学员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更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才有机会完成从“科技人才”到“科技将才”转变的“龙门一跃”。
不仅如此,作为硕士生导师,对于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研究力,使这些“好钢”“淬火抛光”,迅速成长为团队中的顶梁柱,他也有自己的“法宝”。
2014年,刚从许昌工学院毕业的沈晓骏考上了汪诚的研究生。虽然出身名不见经传,但汪教授在日常点滴培养中坚持一碗水端平。当年就将一个子项目压给了这位年轻人。
“工程项目不是数学题,实际问题往往更加复杂,而且刻不容缓。”接到这个“担子”,巨大压力倒逼着沈晓骏迅速补充知识储备,积极探寻处理方法。汪教授从旁指点,对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更是一字一句地抠细节。项目如期交付的同时,沈晓骏也掌握了探求问题的“法门”。
人无压力轻飘飘,如今已经毕业的他逐渐成长为所在研究所的主力,在团队中独挑大梁。
学业上传道授业,生活中亦师亦友。一次偶然,汪诚了解到一名研究生家境困难,主动资助。他的做法得到了学院领导充分肯定。
家国于心,更显军人底色 2011年,团队申请了“某型发动机导管焊缝裂纹研究”科研项目。由于技术刚刚起步,汪诚不得不事必躬亲。
上百项攻关难题,系统从无到有的设计任务都亟待解决。然而,彻夜加班加上高强度工作压力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却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的“遗传性痛风”在这时不请自来。
回忆起汪诚第一次发病,他的妻子仍心有余悸。“手腕脚腕肿得跟馒头一样,晚上疼的根本没办法睡觉……”
这一病就是一个月。自那年起落下的病根便挥之不去,成为他阴雨天的梦魇。
病愈后,同事都劝他多注意休息,而他却始终保持内心的那份坚毅。上百个日夜,技术终于日趋成熟,经强化后的500多根导管至今未发现一例断裂,彻底解决了影响部队多年的导管断裂问题,使这一重要“关隘”不再被“牵着鼻子走”。
一个军人半个家。彼时的汪诚刚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但面临着棘手的科研任务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常年在外东奔西赶,虽然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却把自己的小家晾在一旁。
2014年,一次飞行事故后,某型发动机叶片表面涂层质量不稳定、检测方法落后的“顽疾”暴露了出来。
部队需求的“准星”就是科研瞄准的“靶心”。任务下达当晚,他就和团队一起进入了紧张的新型无损检测系统研究工作之中。
就在他面对电脑数据沉思时,电话突然响起,那边传来妻子焦急的声音:“孩子高烧住院了,你现在能过来么?”
掛掉电话的他同样心急如焚,但任务尚未完成。两难间,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一个军嫂半个兵。这些年,他心中唯一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可只要一回到办公室,部队又成了他的“家”。
教研室的老教授这样评价汪诚,“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工作完成不了的借口,任务只要他接手,就一定干出个名堂来。”
几经探索完成的新型无损检测系统,一改高成本、低效率的土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对某型发动机叶片表面金属涂(渗)层的快速全面积检测,彻底解决了发动机叶片渗层无法快速、无损检测的问题。
荣誉等身,却依旧谦逊;成果累累,仍不断前行。
作为第八届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得者,近年来,他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授权国防及国家发明专利22项,其中第一发明人6项……
在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汪诚教授以为人师者的执着与坚守,将全部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教学科研事业。作为强军路上的追梦人,“心随战机逐云端”已然成为他一生的信条。
责编/庞贝
“嗡嗡嗡……”实验室里设备轰鸣不断,连夜奋战的结果都将在最后的测试中尘埃落定,控制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随着一个个数据传输过来,汪诚教授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成了!”经过反复校对测算,实验项目终于顺利完成。
如今的汪诚韶华不再,却初心依旧。这条走了20多年的军旅路,已经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他与团队“十年磨一剑”,突破了西方技术封锁,为战机注入“强心剂”。
“我们的研究成果早一天在部队使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便更强大一些,这是科研的动力,更是军人的职责。”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评选中,他荣获“实用工程奖”。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汪诚教授凭借执着与忠诚,为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和转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栉风沐雨,方能百炼成钢
“战机强心”,并不主要依靠天赋或运气来成就。汪诚教授认为,自己是一个“匠人”,而不是科学家。“我的父亲是一名军医,治病救人也是‘工匠’的一种,家庭的熏陶使我明白一旦走上某条路,就要慢工出细活地把它做好,匠气不同于匠心,不是一时之功。”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少年时的汪诚便有了一颗从军报国心。高考填报志愿时,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的他毅然地报考了空军工程学院,走上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军旅道路。
梦想有翼,青春有责。“上学的时候十个人吃四盘菜,条件确实没法跟现在比,而且考研名额很少,自己就是凭着一股狠劲,以总成绩全期第二被录取。”
本科期间的优异表现,使汪诚得以进入李应红教授的科研团队。
2004年,现役某型发动机服役中频繁出现部件疲劳断裂问题。空军首长高度重视,要求不计一切代价扫清这一战斗力生成的“绊脚石”。
但是要想找准“症结”谈何容易。当时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尚属空白,国外对设备和技术封锁都十分严格。
面对一个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刚刚博士毕业的汪诚毅然决然地领受了任务。他和团队在李应红教授带领下,组成科研攻关“疾行军”。
那时国内只有一所地方高校有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原型样机,具备实验条件。江南的夏日酷暑难耐,并不顺利的实验过程挑战着每一个人的极限,常常是衣服“湿透”,耳膜“震透”,叶片“打透”,却还是不得要领。那时的汪诚时常闷在实验室,一钻就是一夜……
在实验室度过的第一个春节适逢项目阶段性验收,为了赶进度,他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半步。渴了,喝口白开水;饿了,泡包方便面充饥。窗外烟火溢空,家家团圆;屋里灯火通明,只有成堆的资料与实验数据做伴。
不懈的坚持终于换来实质性的突破。2007年夏天,汪诚主持完成了第一套激光冲击强化成套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統的制造研发,为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应用奠定设备基础。
2008年11月,作为系统主设计师,他研制了我国第一条激光冲击强化工业示范生产线。在李应红院士带领下,他和研究团队一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工艺,打破了美国对我国的封锁和设备禁运,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消息一出,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英国《新科学家》等杂志甚至提出了“中国找到了强化战机心脏法宝,或将取代俄罗斯成为第二大战机出口国”的观点。
一路走来,从成长到成才,从稚嫩到成熟,要渡过无数“激流险滩”,唯有梦想作桨,责任成舟。
循循善诱,激发灵感之源
“计算余气系数,应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可是,题目中缺少来流马赫数的条件,这样做得不出结果。”课堂上,两个学员就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可以利用转化公式求解。”作为“裁判”,汪诚公布了解决方法,并剖析了学员想问题出现“岔路”的原因。
这种“针锋相对”,在汪教授的课堂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内容摆难设疑,巧用悬念,不仅能牵引思路,更能发散思维。”他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敢于质疑常规,科学的车轮才能向前滚动;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是永远也走不出新路的。
汪诚深知创新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总开关”,军校学员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更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才有机会完成从“科技人才”到“科技将才”转变的“龙门一跃”。
不仅如此,作为硕士生导师,对于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研究力,使这些“好钢”“淬火抛光”,迅速成长为团队中的顶梁柱,他也有自己的“法宝”。
2014年,刚从许昌工学院毕业的沈晓骏考上了汪诚的研究生。虽然出身名不见经传,但汪教授在日常点滴培养中坚持一碗水端平。当年就将一个子项目压给了这位年轻人。
“工程项目不是数学题,实际问题往往更加复杂,而且刻不容缓。”接到这个“担子”,巨大压力倒逼着沈晓骏迅速补充知识储备,积极探寻处理方法。汪教授从旁指点,对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更是一字一句地抠细节。项目如期交付的同时,沈晓骏也掌握了探求问题的“法门”。
人无压力轻飘飘,如今已经毕业的他逐渐成长为所在研究所的主力,在团队中独挑大梁。
学业上传道授业,生活中亦师亦友。一次偶然,汪诚了解到一名研究生家境困难,主动资助。他的做法得到了学院领导充分肯定。
家国于心,更显军人底色 2011年,团队申请了“某型发动机导管焊缝裂纹研究”科研项目。由于技术刚刚起步,汪诚不得不事必躬亲。
上百项攻关难题,系统从无到有的设计任务都亟待解决。然而,彻夜加班加上高强度工作压力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却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的“遗传性痛风”在这时不请自来。
回忆起汪诚第一次发病,他的妻子仍心有余悸。“手腕脚腕肿得跟馒头一样,晚上疼的根本没办法睡觉……”
这一病就是一个月。自那年起落下的病根便挥之不去,成为他阴雨天的梦魇。
病愈后,同事都劝他多注意休息,而他却始终保持内心的那份坚毅。上百个日夜,技术终于日趋成熟,经强化后的500多根导管至今未发现一例断裂,彻底解决了影响部队多年的导管断裂问题,使这一重要“关隘”不再被“牵着鼻子走”。
一个军人半个家。彼时的汪诚刚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但面临着棘手的科研任务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常年在外东奔西赶,虽然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却把自己的小家晾在一旁。
2014年,一次飞行事故后,某型发动机叶片表面涂层质量不稳定、检测方法落后的“顽疾”暴露了出来。
部队需求的“准星”就是科研瞄准的“靶心”。任务下达当晚,他就和团队一起进入了紧张的新型无损检测系统研究工作之中。
就在他面对电脑数据沉思时,电话突然响起,那边传来妻子焦急的声音:“孩子高烧住院了,你现在能过来么?”
掛掉电话的他同样心急如焚,但任务尚未完成。两难间,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一个军嫂半个兵。这些年,他心中唯一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可只要一回到办公室,部队又成了他的“家”。
教研室的老教授这样评价汪诚,“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工作完成不了的借口,任务只要他接手,就一定干出个名堂来。”
几经探索完成的新型无损检测系统,一改高成本、低效率的土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对某型发动机叶片表面金属涂(渗)层的快速全面积检测,彻底解决了发动机叶片渗层无法快速、无损检测的问题。
荣誉等身,却依旧谦逊;成果累累,仍不断前行。
作为第八届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得者,近年来,他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授权国防及国家发明专利22项,其中第一发明人6项……
在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汪诚教授以为人师者的执着与坚守,将全部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教学科研事业。作为强军路上的追梦人,“心随战机逐云端”已然成为他一生的信条。
责编/庞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