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和创新开拓海洋文明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和文明的类型来看,的确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一直是一种以农业为主的内陆文明,浩瀚的海洋似乎一直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之外。近代,中国人在海上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创伤。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崛起,海事机构的组织文化,无疑是中国海洋事业崛起的重要精神力量。天津海事局的文化建设成就,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开放、繁荣,海事成为现代国家和社会中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事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外,海事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的神圣使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对内,海事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等管理职能,对服务航运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津海事人把“忠于国家、热爱海事、坚守使命、奉献社会”当作核心价值追求和根本责任。他们清晰地认识到海事事业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这种责任意识执著地落实在自己的创新实践中。
  天津海事人有着深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深入实施“科技强局”和“创新驱动”战略,始终围绕海事监管、航海保障和对外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夯实科技信息化基础工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产生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经验,也形成了独特的科技创新品牌和亮点。
  为适应地方开发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天津海事人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由权力型管制到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东疆海事局实施的“一站式”游艇服务,开设的邮轮母港绿色通道,为东疆湾景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天津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和开放起了助推器的作用。
  天津海事局的愿景是“三个建成”。该愿景的实现,将是中国海洋文明的一种具体而生动的展现。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责编/王志远 美编/石玉
其他文献
编者的话   2010年,理论界、学术界的讨论空前热烈,大的论战频繁: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是否停滞、雅俗标准如何界定、“国进民退”之争、中国模式争议、中国是否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等。为方便读者全面把握思想理论动态,我们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厘选出如下十大争议话题(以关键词的形式表现,并梳理出有代表性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以飨读者。    政治体制改革    正方:我们这 30多年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
尽管中国的政治制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它适合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也适应于越来越开放的国内外环境,还能够回应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挑战    如何判断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成功标志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治体制模式,也不可能有唯一的模式,政治体制具有多样化的类型,它们同时并存、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又相互竞争、此消彼长。这是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和国家格局的重大变化极其相关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重返亚洲”的口号下采取了诸多明显是针对中国的举措: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高调推广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却不邀请中国参加.
一、善积累,厚积薄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都是老话,同时也是至理。备课也是如此。教师要有大备课的观念,时时处处的学习与实践都是一种备课。阅读,交友,行走,都是备课的契机和路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做后盾。一个优秀的教师,起码要精通本学科知识,不断钻研,对于不是本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心理学,如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更是教师务必涉猎的范畴,因
家政学在现代和谐社会的形势下,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但是,家政学在学科建设中,在获得其自身独立性的方面,仍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从家政学研究对象的建构、学术制度对家政学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