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晚期发生在德国音乐和文学领域的一场艺术变革,其主要表现为“狂飙式”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具有明显的自我独立意识、自由的个人主观感知以及强烈的“反理性”情绪,处于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阶段.本文聚焦了被贴上“狂飙式”写作风格标签的两部典型作品:莫扎特《g小调第25号交响曲》与海顿《e小调第44号交响曲》,本文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反理性”的狂飙元素及其时代背景,探究了“狂飙突进运动”在音乐史上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晚期发生在德国音乐和文学领域的一场艺术变革,其主要表现为“狂飙式”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具有明显的自我独立意识、自由的个人主观感知以及强烈的“反理性”情绪,处于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阶段.本文聚焦了被贴上“狂飙式”写作风格标签的两部典型作品:莫扎特《g小调第25号交响曲》与海顿《e小调第44号交响曲》,本文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反理性”的狂飙元素及其时代背景,探究了“狂飙突进运动”在音乐史上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船型舞台与影像背景装置——上开式弧形屏相互配合、呈现出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的舞台系统工艺要求、参数要求、实现原理以及机构解析.
我国江南的环太湖区域是当今中国负有盛名的蚕桑农业区,在4700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环太湖区域蚕桑文化一员的民间桑蚕音乐,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从未中断割裂.纵观国内外研究状况,对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本身,尤其是传承保护方面的研究尚少,但是在这一方面尚存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思路与对策.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多次实地考察,运用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交叉学科,对该地区民间蚕桑音乐的产生保护和传承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民间调研,提出保护和传承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
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背景下,众多国内外音乐人迅速做出反应,相关原创音乐作品层出不穷,成为连接人与人精神的纽带.本文以新冠疫情期间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调研对原创音乐作品的风格、呈现形式、歌曲表现等音乐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22.0进行实证分析,阐述疫情期间原创音乐对人们心理、生活状态的影响.最后分析歌曲的传唱度与音乐平台、其他社会因素与歌手知名度等方面的关系.
现在西方人越来越有兴趣通过英文译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及其蕴含的观念,对中国传统音乐文献的英译必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文表达的抽象性、汉文化背景缺失等因素导致中国音乐文献的英译遭遇了诸多困境.笔者通过分析目前译者对中国音乐术语采用的英译方法,对比中西译者译法的不同趋向和各自特点进行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以文学经典为蓝本而改编的舞蹈作品在舞台化舞蹈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看出,改编文学原著已经成为舞蹈创作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面对古今中外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舞蹈编导应如何在充分利用文学优长的同时又不丧失舞蹈的本体特点,这就成为了舞蹈创作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舞蹈作品《萧萧》改编创作的全部实践历程,探讨依据经典文本创作舞蹈作品的基本方法.
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传入我国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我国产生了大批小提琴作曲家以及演奏家,并且小提琴的受众群体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小提琴演奏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者为小提琴民族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我国小提琴民族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笔墨,追求写意,注重意境,常以“立象尽意”美学思想营造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有限与无限的时空意境.《影》利用独特的影像叙事表现手段,将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美学与现代电影蒙太奇表达有机结合,营造了独特而丰富的电影意象风格.
绘画的当代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绘画的“二维束缚”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空间主义艺术观念中提取经验,梳理绘画的内涵,从强调绘画的物理空间、绘画的行为性入手,探讨更加开放的创作思路,力求挣脱“二维束缚”,试图寻找当今绘画新的突破口.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称为“书圣”,而《十七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草书作品,宋代黄伯思称其为“书中龙”,点画形态变化丰富,平淡自然有“中庸”之气,符合自古以来文人的审美.本文对《十七帖》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从点画形态、笔势衔接、章法布局等多个方面进行探析.
董庄绘画是鲁西茌平区董庄村“茌平董庄中堂画”(文中统一简称为“董画”)的俗称,19世纪中叶盛极一时,是鲁西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清末以董立元为代表的农民画家群体,他们从民间发掘题材,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带动全村将中堂画绘制形成副业,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目前样式.董庄绘画正是清末文人画向民间绘画转型过程中的标本和“活化石”.本文拟探讨“董画”原生样式,梳理出其艺术特点,在非遗保护视域下探讨其样式成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