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广西粤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粤剧(Cantonese Opera),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两广地区及港澳地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考证,粤剧大概于清咸丰年间传入广西,有过本地班、老戏、本地戏等不同称呼。
粤剧的艺术特色有其鲜明特色,以弋阳腔、昆腔传入粤东、粤西两地,音乐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民族民间乐曲和时调,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粤剧表演体系日趋完善,逐渐衍化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表演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其剧目题材丰富,包含有众多历史剧以及改编自中原地区的戏曲传奇故事。2006年5月,粤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粤剧申报成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的国际友人知晓和热爱。
粤剧在以粤方言为主流的南宁、柳州、百色及贵港等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群众喜闻乐见,是地方代表性戏剧剧种之一,广西本地人常称粤剧为“广西粤剧”,以喻示“广西粤剧”的地方性特色。广西粤剧擅长武戏,在剧中穿插有大量传统南派武功的程式、特技,因此,传统南派特色成为广西粤剧的重要特征,南派武戏吸收了很多传统杂耍技艺,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吐真血”“玩肚”“耍獠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表演过程中,全场场面亮眼,锣鼓闹热活泼,最为百姓翘首欢迎,往往掌声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粤剧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经过文革的洗劫,广西粤剧的表演和从业者一度减少了很多。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在社会各方的提议下,政府下大力气,决心重振广西粤剧雄风。国家和地方为了保护这一剧种,自上而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自身内在因素制约,粤剧和很多戏曲种类一样,都未能避免边缘化的命运。目前,南宁市只有南宁戏剧院一家剧团仍在演出粤剧,其他社会民营剧团几乎不见踪影。少量的两三个民营剧团,也没有专门的演职人员,常常是拼凑临时演员来演出,而且多以演出折子戏为主,不具备演出完整的大戏所需的各种条件,不仅演职人员人数不足,更别提舞台设施道具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护传承粤剧艺术迫在眉睫,这不是一个剧种的简单保护的事,而是对传统文化如何延续的思考,这对于其他濒危剧种来说亦是如此。
可以说,在维护粤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探讨粤剧保护措施及粤剧的发展思路,旨要通过政府、剧团、传承人“从上至下”三个层次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对粤剧实施保护。形成立足本土、由内而外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由内而外,内外结合探索粤剧的产业发展之路,保持粤剧艺术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
二、保护广西粤剧的几点建议
根据广西粤剧的发展和现状,浅谈几点保护思路:
其一,广泛普查、征集、整理、收藏传统粤剧剧目剧本、乐谱、相关实物。这个是基础工作,也是最首要的任务。目前,南宁市戏剧院依托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基本完成了粤剧的普查工作。
其二,加强口述史记录工作。通过访问老艺人,把著名的传统剧目的表演特点一一记录。利用现代数字传媒技术进行录音录像。
其三,加强演出场所、文化设施的投入,做好传承平台、基地建设。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才有了发展的可能,形成文化艺术的传承氛围。此外,除了本土建设演出场所,还要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开拓省内外的演出市场和演出阵地建设,呼吁文化保护共识。近年来,南宁的粤剧演出场所,官方的有邕剧剧场(可怜的300多个位置)、新会书院。每年能真正进到剧场看粤剧表演的人,少而又少。这些都限制着粤剧的发展。
其四,做好传统剧目复排和录音录像工作。组织老艺人对传统剧目进行指导,按传统程序来复排,以求尽可能保留和恢复历史的原貌,感受前人的智慧和创作。
其五,加大广西粤剧艺术创作力度。创作一批不失传统特色,又适应时代需要的剧目,雅俗共赏,从旧孕新,以新面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其六,做好粤剧人才培养工作。这个是传承的根本。南宁市内的广西艺术学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利用办学优势和南宁市粤剧团合作,进行粤剧人才委培班教学工作,目前,活跃在广西、南宁剧团的粤剧人才绝大部分仍是来自于广西艺术学校的委培班,为本土艺术事业的发展留下了血脉。而在专业技术的培养上,更要注重编、导、演、音乐、唱腔等全方位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引人外省优秀人才。多种手段并用,建立起广西粤剧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人才队伍。
其七,培养社会民众的保护意识。策划与落实常态性演出节目,与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呼唤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心与文化自觉。
其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传承平台,完善传承机制。指导传承基地大力开办培训班,传习所,如海内外的昆曲传习所那样,先以唱为主,掀起传唱的热潮。
其九,加强交流和宣传工作。线下,可以定期在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举行展览与小型公益性演出,让艺术表演进入社区、校园,深入群众,把市民、学生、白领、游客吸引过来,培养广泛的观众缘。线上,可以设立网站,以具有导向和指导意义的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通过新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扩大影响力。
其十,加强艺术理论研究。以政府主导,深入地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各地艺人及戏迷,在大量田野调查活态资料的基础上,与专家共同思考由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式,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传承优秀粤剧文化、维护传统戏曲的历史使命。目前,广西出版的相关著述有《广西粤剧百年图史》等少量书籍,仍有大块的空白期待人们去深入挖掘研究。
总之,广西粤剧是本土的珍贵文化遗产,广西粤剧的振兴能够给热爱戏曲、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提供精神审美的机会,维护和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家园,成为广西南宁的特定文化符号。优秀传统文化是潜力无可限量的国家、社会的财富,戏曲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市开展相关文旅项目、文化市场、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那么,对于广西来说,广西粤剧也同样有着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和现代意义。对于这门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更加的任重道远了。
对广西粤剧的保护,并非一时之力,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里,需要政府的重视、社会团体和民间的共同支持。政府要逐步加大采购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承担起指引者之责任。还有,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剧团演出、剧场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团体、民间热心人士的支持。在政府扶持的同时,必须调动社会团体和民间的广泛参与。
笔者深信,通过相关部门对广西粤剧一系列的挖掘工作和保护措施,经过艺术家们的收集和创作,加强代际的培养扶持,广西粤剧必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发扬和传承,成为广西的文化自信。
廣西艺术学校
粤剧(Cantonese Opera),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两广地区及港澳地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考证,粤剧大概于清咸丰年间传入广西,有过本地班、老戏、本地戏等不同称呼。
粤剧的艺术特色有其鲜明特色,以弋阳腔、昆腔传入粤东、粤西两地,音乐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民族民间乐曲和时调,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粤剧表演体系日趋完善,逐渐衍化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表演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其剧目题材丰富,包含有众多历史剧以及改编自中原地区的戏曲传奇故事。2006年5月,粤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粤剧申报成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的国际友人知晓和热爱。
粤剧在以粤方言为主流的南宁、柳州、百色及贵港等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群众喜闻乐见,是地方代表性戏剧剧种之一,广西本地人常称粤剧为“广西粤剧”,以喻示“广西粤剧”的地方性特色。广西粤剧擅长武戏,在剧中穿插有大量传统南派武功的程式、特技,因此,传统南派特色成为广西粤剧的重要特征,南派武戏吸收了很多传统杂耍技艺,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吐真血”“玩肚”“耍獠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表演过程中,全场场面亮眼,锣鼓闹热活泼,最为百姓翘首欢迎,往往掌声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粤剧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经过文革的洗劫,广西粤剧的表演和从业者一度减少了很多。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在社会各方的提议下,政府下大力气,决心重振广西粤剧雄风。国家和地方为了保护这一剧种,自上而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自身内在因素制约,粤剧和很多戏曲种类一样,都未能避免边缘化的命运。目前,南宁市只有南宁戏剧院一家剧团仍在演出粤剧,其他社会民营剧团几乎不见踪影。少量的两三个民营剧团,也没有专门的演职人员,常常是拼凑临时演员来演出,而且多以演出折子戏为主,不具备演出完整的大戏所需的各种条件,不仅演职人员人数不足,更别提舞台设施道具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护传承粤剧艺术迫在眉睫,这不是一个剧种的简单保护的事,而是对传统文化如何延续的思考,这对于其他濒危剧种来说亦是如此。
可以说,在维护粤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探讨粤剧保护措施及粤剧的发展思路,旨要通过政府、剧团、传承人“从上至下”三个层次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对粤剧实施保护。形成立足本土、由内而外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由内而外,内外结合探索粤剧的产业发展之路,保持粤剧艺术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
二、保护广西粤剧的几点建议
根据广西粤剧的发展和现状,浅谈几点保护思路:
其一,广泛普查、征集、整理、收藏传统粤剧剧目剧本、乐谱、相关实物。这个是基础工作,也是最首要的任务。目前,南宁市戏剧院依托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基本完成了粤剧的普查工作。
其二,加强口述史记录工作。通过访问老艺人,把著名的传统剧目的表演特点一一记录。利用现代数字传媒技术进行录音录像。
其三,加强演出场所、文化设施的投入,做好传承平台、基地建设。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才有了发展的可能,形成文化艺术的传承氛围。此外,除了本土建设演出场所,还要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开拓省内外的演出市场和演出阵地建设,呼吁文化保护共识。近年来,南宁的粤剧演出场所,官方的有邕剧剧场(可怜的300多个位置)、新会书院。每年能真正进到剧场看粤剧表演的人,少而又少。这些都限制着粤剧的发展。
其四,做好传统剧目复排和录音录像工作。组织老艺人对传统剧目进行指导,按传统程序来复排,以求尽可能保留和恢复历史的原貌,感受前人的智慧和创作。
其五,加大广西粤剧艺术创作力度。创作一批不失传统特色,又适应时代需要的剧目,雅俗共赏,从旧孕新,以新面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其六,做好粤剧人才培养工作。这个是传承的根本。南宁市内的广西艺术学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利用办学优势和南宁市粤剧团合作,进行粤剧人才委培班教学工作,目前,活跃在广西、南宁剧团的粤剧人才绝大部分仍是来自于广西艺术学校的委培班,为本土艺术事业的发展留下了血脉。而在专业技术的培养上,更要注重编、导、演、音乐、唱腔等全方位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引人外省优秀人才。多种手段并用,建立起广西粤剧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人才队伍。
其七,培养社会民众的保护意识。策划与落实常态性演出节目,与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呼唤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心与文化自觉。
其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传承平台,完善传承机制。指导传承基地大力开办培训班,传习所,如海内外的昆曲传习所那样,先以唱为主,掀起传唱的热潮。
其九,加强交流和宣传工作。线下,可以定期在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举行展览与小型公益性演出,让艺术表演进入社区、校园,深入群众,把市民、学生、白领、游客吸引过来,培养广泛的观众缘。线上,可以设立网站,以具有导向和指导意义的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通过新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扩大影响力。
其十,加强艺术理论研究。以政府主导,深入地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各地艺人及戏迷,在大量田野调查活态资料的基础上,与专家共同思考由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式,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传承优秀粤剧文化、维护传统戏曲的历史使命。目前,广西出版的相关著述有《广西粤剧百年图史》等少量书籍,仍有大块的空白期待人们去深入挖掘研究。
总之,广西粤剧是本土的珍贵文化遗产,广西粤剧的振兴能够给热爱戏曲、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提供精神审美的机会,维护和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家园,成为广西南宁的特定文化符号。优秀传统文化是潜力无可限量的国家、社会的财富,戏曲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市开展相关文旅项目、文化市场、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那么,对于广西来说,广西粤剧也同样有着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和现代意义。对于这门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更加的任重道远了。
对广西粤剧的保护,并非一时之力,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里,需要政府的重视、社会团体和民间的共同支持。政府要逐步加大采购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承担起指引者之责任。还有,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剧团演出、剧场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团体、民间热心人士的支持。在政府扶持的同时,必须调动社会团体和民间的广泛参与。
笔者深信,通过相关部门对广西粤剧一系列的挖掘工作和保护措施,经过艺术家们的收集和创作,加强代际的培养扶持,广西粤剧必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发扬和传承,成为广西的文化自信。
廣西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