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存在设计缺陷、缺少应对预案、没有保障措施等问题,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战略取得更好的成效,应针对问题制定相关措施,消除程序设计缺陷,构建应对预案,并加强立法和监督。
【关键词】高校科技战略 国家创新体系 实施程序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与科技是两个紧密结合的关键点。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推动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从一定意义上看,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校科技战略指明了方向,有利于高校科技战略的进一步优化。
高校科技战略规划的推进在于实施程序的科学性
合理的实施程序确保了高校科技战略的落实。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关联着战略推进的各个环节,合理的实施程序有利于战略规划的落实。高校科技战略规划的推进在于实施程序的科学性,这也是减少障碍的核心手段。科技战略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为保障科技战略能够在新的轨道上安全、高效运行,需要通过科学原理与合适的方法,对战略实施框架进行细致的设计,使关键环节达到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方便高校决策层总结和积累经验,促进知识共享。
合理的实施程序提高了高校科技战略的回报率。合理的实施程序有机衔接了战略系统中的每一项活动,增强了战略实施的柔性与协调性,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重新调动和利用的机会,凸显出创新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运行将更准确、流畅、有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综合体,避免了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高校科技战略的回报率。
合理的实施程序增强了战略实施者的积极性。高校科技战略的内涵不仅是协调和管理校内的科技资源,还有战略实施者的情感投入、思维创新。当前一些高校的科技战略牵涉到较多的利益层,在创新要求下将触及利益分配,当战略实施者的思维跟不上时,就会造成一定的实施障碍。而合理的实施程序通常能够得到全体人员的普遍认可,利益分配公开、透明,战略目标也更加明确,提升了实施者的信心,增强了实施者的积极性,强化了科技战略体系对高校发展的适应性。
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存在的问题
实施程序的设计缺陷。高校科技战略通常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和试运行,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涉及到校内各部门的所有科技规划,且需要针对当前的科技创新问题进行规划。相对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来说,科技战略是一个独立运行的体系,拥有自身的管理层次及目标。但是当前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有许多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此外,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结构优化也是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将这一环节设计进去。在战略实施之前,如果忽视程序设计缺陷,将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实施程序缺少应对预案。在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实施程序的应对预案。例如,高校科技战略需要整合各部门的科技规划,所以部门协调工作至关重要,但有些高校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导致部门利益诉求和科技战略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部门不愿意共享利益和资源,使得科技战略的实施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少应对预案,则会形成各部门勾心斗角的局面,科技战略实施自然也难以到位。
实施程序没有保障措施。高校科技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指导下的革新举措,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科技战略由于缺少保障措施而导致失败。首先是法律保障措施的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为高校科技战略实施提供法律支撑,当法律法规缺失,科技战略实施将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打击了实施者的信心,在实施程度上也将不能非常深入。其次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在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监督机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效果,如果缺少各方监督,则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科技战略,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创新发展。
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优化路径
消除实施程序设计缺陷。首先,在战略实施之前,高校决策层要做好充分的实施程序调查工作,包括实施程序的立项调查,使程序设计具备主体性;加强程序设计的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教师学生的意见,并做好一定的审核工作;及时营造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将战略实施程序流程公布于众,吸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实际状况调整设计方向。其次,准确评估程序设计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指导原则,检验实施环节是否符合创新标准,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之后,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一定的评估结果。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在设计时制定合适的应对方式。再次,优化实施程序的各环节设置,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根据科技战略实施的预测情况,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优化实施程序的各环节设置,理顺各环节的逻辑关系,使环节衔接更加科学合理。从根本上消除实施程序的设计缺陷,有利于高校科技战略的顺利推进,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构建实施程序应对预案。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需要有应对预案,这直接关系到问题解决效果。首先要保证实施程序的独立性,这是所有应对预案的基础。高校决策层充分论证科技战略有可能涉及的相关利益主體及责任划分,制定出部门协作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从而使实施程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在一定的轨道上独立运行。其次是增强实施程序各环节的关联性,做到环环相扣,避免出现一些漏洞。实施流程不宜过长,紧密围绕核心环节开展战略实施工作。如果有功能重叠的环节,也可以考虑进行合并,这样可以缩短实施过程,降低了实施环节的离散性,为科技战略实施减少协调成本。再次是促进信息共享,消除战略实施交流的人为障碍,使各部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最后是多开展一些科学论证,模拟计算战略实施过程,使应对预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程序设计人员应从长远考虑,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方法,尽量对实施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战略实施程序的执行效果,确保学校的科技创新有更好的研究开发环境,使科技战略实施步入正确轨道。
强化实施程序保障措施。首先要善于发挥法律法规的制约效力。法律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标准,同时也是追究责任的依据,有着极强的制约效力。作为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根本保障,法律的完善工作迫在眉睫。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法律情况来看,关于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的相关法律制定和实施情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充分掌握高校科技战略发展情况的前提下,从立法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使高校的创新发展有更多的法律依据,有效提高制约效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战略更彻底地实施。其次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应具备公开机制,接受各方的监督。在实施程序成型之后,高校决策层要进行公示,广泛征集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教师学生的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咨询科技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时开展相关的科学论证。监督机制的完善并非是暂时性、阶段性的,而应形成常态化,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出社会公众和教师学生的智慧,从成果监督转向过程监督、全方位监督。信息公开机制不仅是对实施结果的公开,而且要公开整个实施程序,公开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才能集合大众的智慧,强化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科学性,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取得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注:本文系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有效性的普通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630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蒋华林、邓绪琳:《创业型大学:高校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模式选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关键词】高校科技战略 国家创新体系 实施程序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与科技是两个紧密结合的关键点。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推动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从一定意义上看,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校科技战略指明了方向,有利于高校科技战略的进一步优化。
高校科技战略规划的推进在于实施程序的科学性
合理的实施程序确保了高校科技战略的落实。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关联着战略推进的各个环节,合理的实施程序有利于战略规划的落实。高校科技战略规划的推进在于实施程序的科学性,这也是减少障碍的核心手段。科技战略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为保障科技战略能够在新的轨道上安全、高效运行,需要通过科学原理与合适的方法,对战略实施框架进行细致的设计,使关键环节达到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方便高校决策层总结和积累经验,促进知识共享。
合理的实施程序提高了高校科技战略的回报率。合理的实施程序有机衔接了战略系统中的每一项活动,增强了战略实施的柔性与协调性,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重新调动和利用的机会,凸显出创新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运行将更准确、流畅、有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综合体,避免了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高校科技战略的回报率。
合理的实施程序增强了战略实施者的积极性。高校科技战略的内涵不仅是协调和管理校内的科技资源,还有战略实施者的情感投入、思维创新。当前一些高校的科技战略牵涉到较多的利益层,在创新要求下将触及利益分配,当战略实施者的思维跟不上时,就会造成一定的实施障碍。而合理的实施程序通常能够得到全体人员的普遍认可,利益分配公开、透明,战略目标也更加明确,提升了实施者的信心,增强了实施者的积极性,强化了科技战略体系对高校发展的适应性。
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存在的问题
实施程序的设计缺陷。高校科技战略通常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和试运行,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涉及到校内各部门的所有科技规划,且需要针对当前的科技创新问题进行规划。相对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来说,科技战略是一个独立运行的体系,拥有自身的管理层次及目标。但是当前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程序,有许多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此外,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结构优化也是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将这一环节设计进去。在战略实施之前,如果忽视程序设计缺陷,将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实施程序缺少应对预案。在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实施程序的应对预案。例如,高校科技战略需要整合各部门的科技规划,所以部门协调工作至关重要,但有些高校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导致部门利益诉求和科技战略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部门不愿意共享利益和资源,使得科技战略的实施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少应对预案,则会形成各部门勾心斗角的局面,科技战略实施自然也难以到位。
实施程序没有保障措施。高校科技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指导下的革新举措,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科技战略由于缺少保障措施而导致失败。首先是法律保障措施的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为高校科技战略实施提供法律支撑,当法律法规缺失,科技战略实施将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打击了实施者的信心,在实施程度上也将不能非常深入。其次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在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监督机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效果,如果缺少各方监督,则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科技战略,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创新发展。
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优化路径
消除实施程序设计缺陷。首先,在战略实施之前,高校决策层要做好充分的实施程序调查工作,包括实施程序的立项调查,使程序设计具备主体性;加强程序设计的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教师学生的意见,并做好一定的审核工作;及时营造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将战略实施程序流程公布于众,吸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实际状况调整设计方向。其次,准确评估程序设计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指导原则,检验实施环节是否符合创新标准,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之后,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一定的评估结果。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在设计时制定合适的应对方式。再次,优化实施程序的各环节设置,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根据科技战略实施的预测情况,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优化实施程序的各环节设置,理顺各环节的逻辑关系,使环节衔接更加科学合理。从根本上消除实施程序的设计缺陷,有利于高校科技战略的顺利推进,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构建实施程序应对预案。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需要有应对预案,这直接关系到问题解决效果。首先要保证实施程序的独立性,这是所有应对预案的基础。高校决策层充分论证科技战略有可能涉及的相关利益主體及责任划分,制定出部门协作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从而使实施程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在一定的轨道上独立运行。其次是增强实施程序各环节的关联性,做到环环相扣,避免出现一些漏洞。实施流程不宜过长,紧密围绕核心环节开展战略实施工作。如果有功能重叠的环节,也可以考虑进行合并,这样可以缩短实施过程,降低了实施环节的离散性,为科技战略实施减少协调成本。再次是促进信息共享,消除战略实施交流的人为障碍,使各部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最后是多开展一些科学论证,模拟计算战略实施过程,使应对预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程序设计人员应从长远考虑,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方法,尽量对实施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战略实施程序的执行效果,确保学校的科技创新有更好的研究开发环境,使科技战略实施步入正确轨道。
强化实施程序保障措施。首先要善于发挥法律法规的制约效力。法律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标准,同时也是追究责任的依据,有着极强的制约效力。作为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根本保障,法律的完善工作迫在眉睫。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法律情况来看,关于高校科技战略实施的相关法律制定和实施情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充分掌握高校科技战略发展情况的前提下,从立法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使高校的创新发展有更多的法律依据,有效提高制约效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战略更彻底地实施。其次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高校科技战略的实施应具备公开机制,接受各方的监督。在实施程序成型之后,高校决策层要进行公示,广泛征集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教师学生的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咨询科技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时开展相关的科学论证。监督机制的完善并非是暂时性、阶段性的,而应形成常态化,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出社会公众和教师学生的智慧,从成果监督转向过程监督、全方位监督。信息公开机制不仅是对实施结果的公开,而且要公开整个实施程序,公开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才能集合大众的智慧,强化科技战略实施程序的科学性,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取得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注:本文系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有效性的普通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630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蒋华林、邓绪琳:《创业型大学:高校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模式选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