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深基坑监测分析与探讨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广西某深基坑监测实例,分析和探讨深基坑监测的一些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提出基坑的水平位移、沉降及锚索应力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点,对同类工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深基坑 基坑监测 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锚索应力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195-2
  0引言
  城市空间利用率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大量建设促使了深基坑工程的发展,基坑监测是伴随着深基坑工程不断壮大的发展而来。20世纪90年代,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的信息化施工的概念,基坑监测在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基坑现场监测作为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可靠进行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对于验证原设计方案、局部调整施工参数以及改进和提高设计水平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基坑开挖范围为约为20487.5㎡,开挖深度为22m,基坑周长约为589m,基坑东面为已建成小区,南面为在建建筑,西面为市政道路,基坑边缘距离分别为:建成小区24m,在建建筑7.5m,市政道路8m。基坑类别为一级,为了保证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及时对基坑进行数据分析,用于指导施工。
  该项目区地处中至新生代构造断陷内陆盆地的东北部。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带,地形起伏,高差一般为15—25m,坡度为5—13度。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主要土质为粉砂质泥岩及其坡残积的粘性土。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初见水位高程89.94m~99.50m,埋深0.8m~8.7m;稳定水位高程90.16m~100.10m,埋深1.2m~9.3m,。水位埋深在填土中较深,在基岩中较浅,水位变化幅度可达5m。
  2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监测项目如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观测点38个,周边建筑沉降观测点75个,地表沉降观测点38个,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12个,锚头应力观测点38个,水位观测点14个,支撑轴力观测点9个。各测点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3监测方法
  为了有效地保证本基坑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结果能有效指导基坑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和分级布网的原则,即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再布设监测点。
  3.1 垂直位移监测高程控制网测量
  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了3个稳固基准点,基坑的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高程监测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DINI12,采用直接水准测量按闭合环水准路线形式观测,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观测时严格控制各项限差,每测点读数高差不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超过3个。首次观测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3.2 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DINI12,采用直接水准测量按闭合环水准路线形式观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Hn-H0即为建筑物垂直位移值。
  3.3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先建立坐标系,布设导线网,用精密全站仪GPT3002N进行观测。施工前,采用三角测量测出观测点的初始坐标(x0,y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其坐标为(xn,yn)。则水平位移为:
  3.4地下水位
  测点用地质钻钻孔,将电测水位计探头沿孔套管缓慢放下,当测头接触水面时,蜂鸣器响,读取孔口标志点处测尺读数a;在设计规定的时间内,重复一次,得到读数b;两次读数之差(b-a)即是水位的升降数值。
  3.5锚头应力、支撑轴力观测
  将应力计安装在锚头上,应力计缆线引致安全地方,测量出锚头应力值;将钢弦式钢筋计及VW-1型频率接收仪布置在支撑体内并固定,每次所测得的轴力计的频率,可根据支撑轴力计的频率-轴力标定曲线来直接换算出相应的轴力值。
  3.6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选择合适位置钻孔至设计深度,预先将测斜管连接好,放入钻孔内,然后用砂石回填密实,测试时,联接测头和测度仪,将测头放入测斜管,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一个测段固定位置测读一次,测段长度为0.5~1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读数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试,符号相反(各测点读数Ai(+)、Ai(-)),取数字平均值,作为该次监测值,然后以同样方法测平行隧道轴线方向的位移。
  4监测结果分析及探讨
  4.1支护桩水平位移
  支护桩水平位移是通过预埋在基坑支护结构周边土体内测斜管来监测的,为保证测斜管最下端为不动点,测斜管埋置深度為16.0m,采用SINCO测斜仪器进行测量,精度可达0.01mm。在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的土体内均匀地埋设12根测斜管。
  为了便于观察施工的不同段段位移变化发展情况,以WY12测斜管为例,分别画出该管在支护桩水平位移过程曲线,见图2。
  从WY12号孔位水平位移过程曲线图可以看出:
  (1)位移-时间曲线形状近似刀尖状,测斜管安装完成至基坑土体开挖之初,由于支护桩前后土体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支护桩位移并不明显。伴随着基坑土体开挖,支护桩侧向位移逐步增大。在土方开挖结束之后,侧向位移变化较大,可见基坑开挖对支护桩侧向位移影响较大。基坑开挖的过程是基坑开挖面上卸荷的过程,引起支护结构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安全状态下桩身水平位移随时间不断增长,但其发展趋势都是平缓稳定的,说明了水平位移是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而增长的。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支护桩侧向位移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迅猛的发展,随之带来的金属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达到金属供给量,境外及境内的矿山开采项目日见增多。在众多矿山开采项目中露天硬岩矿山开采所占比例居多,露天开采技术主要由开采设备的选择决定,由此本文首先简述了露天矿山开采的工程特点,然后根据部分矿山开采中设备选择的实例,阐述了采矿工程设计中装载设备、运输设备、钻机及辅助设备如何有效进行设备的选型。  [关键字]露天 矿山开采设备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我们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  [关键字]3维工业测量技术 GPS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 数据库技术
[摘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中国散裂中子源(下称:CSNS项目)工程建设用地前后进行了地球化学物理勘探、地质灾害调查、场地初步勘察工作,随着从上述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该场地所处区域地质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边坡开挖 设计方案 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16.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40-2  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  场地位于
[摘要]文中基于防雷器在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电源线路防雷器的和天馈线路防雷器的应用,这一研究对于防雷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防雷器 电子信息系统 电源线路 天馈线路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51-1  0前言  现在电子信息设备各式各样,不管是类别、数量还是应用范围都比较大,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给排水工程的规模自然随之扩大,致使城市给排水形势日趋严峻。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因此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也势在必行。本文简单概述了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提出了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希望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字]给排水 施工 质
[摘要]电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保障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对电站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尽可能的提早发现风险。本文从电站建设中的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当前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结合国内外的水文地质评估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电站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评价的方法,供电站建设人员选择。  [关键字]电站建设 工程场地 水文地质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TV73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业也逐渐扩展到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地下建设,与此相关的深基坑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作业之一,是整个高层建筑施工工程的基础、根基,发挥着承接、制约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岩土相关性影响,即岩土工程勘测、岩土工程施工等岩土介质对深基坑施工的影响。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 深基坑 岩
[摘要]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而软土地基的处理是目前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难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工艺的革新,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历,详细阐述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及其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字]公路工程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