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1955年的胡小林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他下海经商,先后从事过计算机贸易和房地产行业。1997年,胡小林成立了北京汇通汇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营为居民住宅供暖和供应热水的分体锅炉产品。公司的生意风生水起,胡小林此时却患上重度焦虑症,精神几近崩溃。2006年,胡小林接触到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心受到极大触动,从此开始了后半生的“修行”。年过半百的他开始研习古代少儿启蒙教育读物《弟子规》,同时按照《弟子规》来管理经营企业,规范自己和员工的言行,并把它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标准。他把公司的人事行政部改成“送爱心部”,把售后服务部改成了“舍得部”。为什么要在企业落实《弟子规》?如何在企业中落实《弟子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副主编刘雪慰近期采访了胡小林,把他这七年来的心灵巨变和企业变化分享给读者。
因 缘
——年过半百始遇《弟子规》
问:您小时候接触过《弟子规》这类传统文化教育吗?
答:我们这代人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恰逢新中国成立不久,“文革”还没开始,10岁之前接受的都是“社会主义教育”,比如,学雷锋、热爱集体、为人民服务、爱祖国爱人民,等等。那时候学校和家里虽然并不教《弟子规》,但都会教育我们尊老爱幼、尊敬老师、遵守纪律、讲道德。应该说在文革之前,这些传统美德都还是提倡的。
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10岁到20岁这十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因为父母是干部,受到了冲击,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就没了家庭教育。学校里停课闹革命,整天写批判文章,批判老师,学校教育也不存在了。社会上呢?都是造反派在搞批斗,无组织无纪律,结果也没有给我们正面教育。可以说这十年正是我们这代人形成世界观的宝贵十年,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没给予我们应有的教育。
问:但您后来还是上了大学。
答:我1972年上高中,1974年高中毕业去农村插队。1976年四人帮倒台了,邓小平提出恢复高考,这给了我很大动力,因为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学校可上,所以突然有一天国家让我们这代人考大学了,就觉得特别兴奋。那时,我的生活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大学,多学知识,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还有,我想上完大学可以分回北京,但那时候回北京太难了,只能考研究生。于是大学毕业我又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分到北京一家研究所。那个时候我还是有政治抱负的,当时党和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我想当领导,想从政。
问:那您后来怎么又经商了?
答:后来国家提出搞经济,当时全国各单位都可以开公司做买卖,我们研究所也开了公司,就把我派去当经理,开始做买卖了。之前我们都是拿份固定工资在单位上班,现在突然走进商海里,手里的钱多了,可以在酒店和餐厅里大把花了,觉得很幸福。
再后来又兴起“出国热”,我又给家里人办出国移民,还在国外买了房子。但在这期间,我得了癌症,那是1989年,当时我才35岁,孩子也还小,我变得心灰意冷,很绝望,觉得什么都不如活着重要,那时候才明白生命是最重要的事情。
问:是这场病让您觉悟了吗?
答:让我觉悟的不是这场病,而是另一场病。我的癌症到1992年就治好了,好了以后正赶上房地产热,我和几个朋友就一起成立了公司,搞房地产。做房地产投资和做贸易完全不一样,得病之前我一直在做计算机贸易,而房地产是个新产业,搞房地产投资的人经手的都是上亿资金,投资平台大,场面也大。当时搞房地产的老板社会地位高,很受人尊敬,很风光,花钱大手大脚。
但是,在做房地产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越来越迷茫了,不幸福,很失落,心里老觉得不踏实,老发脾气,觉得苦,老想自杀,最后去医院一看,是严重的焦虑症。
问:照理说不应该啊,您的很多同龄人都被“文革”耽误了,而您上大学、读研究生、当领导、下海经商、出国、搞房地产,好事儿一样都没落下,怎么会焦虑呢?
答:焦虑症的原因可能是喝酒太多,应酬太多,工作压力大。搞房地产是要跑手续的,不仅如此,后期销售和施工我都得抓。我们搞房地产那个时候不像今天各项制度都特别规范,一幢楼在建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模糊的,是要人去谈的。你如果努力,人脉好,关系好,脑瓜儿聪明点儿,你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你如果懈怠、笨,可能就会损失很多钱。个人的作用非常大,得跟政府各个部门协调,动不动要喝酒请客,整天取悦客户,很痛苦。
因为急功近利,根本没心情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就一个目的——把事办成。这个过程中想不到什么亲情、友情,更别谈祖国和人民了,至于手下员工就更谈不上了。我只知道自己是投资人,得把项目干好,要把钱挣到,要挣大钱。只要能多挣钱,辛苦不怕,心里没有别人,最后就得了焦虑症。
后来,我又成立了做壁挂炉的公司,压力也非常大。那个时候快50岁了,一边治病吃药,一边运营这家公司。然后到了2006年开始接触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今天,七年了,这七年是我觉悟的过程,也是反省的过程。
问:学了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就不焦虑了吗?拿学习《弟子规》来说,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事很虚呢?
答:先说我自己,我过去一直在向外面追求,可我在外面没找到幸福。后来在学习佛法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向内求,把人生的道理弄明白了,同时在实践中做到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很多人说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法,没觉得幸福,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什么学这个东西?这个理你没搞明白。第二,因为理没搞明白,所以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干扰。 讲理,就是佛家讲的“看破”;落实,就是佛家讲的“放下”。孔子他老人家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必须做了才知道它的好,知道了它的好,你才更愿意去做,所以你需要放下怀疑,放下自我、自利、自私。
现在很多人体会不到《弟子规》的力量,也是因为第一“没看破”,理不明白;第二“没放下”,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没落实。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大家学习《弟子规》、学习儒家文化和传统文化虎头蛇尾的原因。“锐始懈终”,刚开始很锐利,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到后来慢慢就懈怠下来了。
所以看破和放下,如鸟之双翼,如双手互洗,如两灯互照。你光看破,不放下、不落实不行;你光去做,道理上不懂也不能坚持长久。
讲 理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问:是啊,为什么要学?就像您的企业,为什么要学习和落实《弟子规》?
答:《弟子规》在过去是讲给孩子的,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为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有德行有规矩的人。
就像我前面所讲,在我国已经有四代人没有接受过德行教育了,推翻帝制已100多年,这100多年折腾来折腾去,把传统和规矩破坏得支离破碎,折腾到现在只剩下自私自利的文化了,只讲竞争,讲金钱,不讲是非善恶,没有敦伦尽分。
现在家长团结不了孩子,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老师不能在学校里赢得尊重;领导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这全是因为没有德行。《论语》中说“德不孤, 必有邻”,你不能埋怨孩子不听你的话,你不能埋怨学生不好管,你也不能埋怨老百姓不拥护你,你没有德行啊。没有德行就是“缺德”,缺德就得补这个“德”,从哪儿补这个“德”?我们选择儒家的学说。
问:在您看来,这个“德”在儒家学说中是指什么?
答:若说得简单些,就两个字——“仁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仁是爱,义是责任。儒家学说的“德”是扣在这两个字上的,所以要把仁和义讲清楚。其实《弟子规》1,080个字所说的113件事,都是围绕着仁和义,在家里爱父母不就是仁吗?谨而信不就是义吗?
其实,仁和义原本就是我们人类的本质,谈不上“补”。就像树不会离开木性,水不会离开湿性一样,人的本性孔子说就是“仁”。他老人家从父母跟孩子亲爱的关系中发现了这个“仁”,父母爱孩子,不管孩子漂亮不漂亮,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文化,只要是我的孩子,我就爱他。孔子发现这种爱太伟大了,完全没有利益上的考量,完全是无条件的,他认为这是人的大根大本,他希望能通过教育把“仁”从父子有亲,扩大到兄弟有爱,夫妻有别,朋友有信,君臣有义,这就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
然而孔子也发现了,人的本性后面还有一个习性的问题。后天的染污造成了习性与本性的差别,用净空法师的话讲“人是学坏的”,跟谁学?跟电视学,跟杂志学,跟坏榜样学。佛家讲:“人其实就像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无臭无香,本善,性本善。你用臭气熏,它就带臭味,你用香气熏,它就带香味。” 这就涉及教育的重要性,即你用什么气味来熏这件衣服?你总是在厨房穿这件衣服,它肯定有油烟味;你家大衣柜里放樟脑丸,衣服就有樟脑味。其实,《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讲得非常深,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因为没有恶,我们称之为至善。
问:可现在的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特别是知识精英们,想教育他们,您得拿出证据,证明《弟子规》的确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才可能相信您说的。怎么才能让他们相信《弟子规》呢?
答:现在的企业老板大都上过大学,这是好事,佛门也提倡存疑,所谓不疑不悟,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悟处。但是现在的人不是存疑,而是信任的根器退化了,什么都不相信了,没有“信根”了。你把《弟子规》给他们,他们会问这个东西灵吗?谁见过孔子了?谁学《弟子规》挣钱了?谁学《弟子规》不得癌症了?
过去的人不需要听你讲那么多大道理,人彼此之间有信任。现在不行,现在的人都要先当大夫,这就累了。我吃阿司匹林,我先得把阿司匹林的机理弄清楚,到底是哪个分子在起作用。我吃这个中药,到底是哪一味中药在发挥作用。
因为现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诉求,想把药方整明白,所以我们有责任要把《弟子规》背后的“理”跟人讲清楚。你不讲清楚这个理,人家是不会学的,《弟子规》中也说了:“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理来服人才行。想落实《弟子规》,首先就得“讲理”,讲理讲到最深处就是佛法。
问:《弟子规》与佛法是什么关系?
答:首先佛法肯定不是迷信,佛也不是信仰,佛也不是哲学,佛也不是科学,佛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告诉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的财富、智慧和健康这些果是由哪些因导致的。你舍不得财就贫穷,舍不得智慧就愚痴,让别人生气紧张你就身体不好。
佛法跟《弟子规》什么关系?《弟子规》其实就是佛法。比如《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意思是“仁”和“义”是一体的,你爱别人是正常的,你不爱是你错了。佛门中把这叫“法尔如是”,真理实相本就是这样子,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左手受伤了,你的右手必须给左手上药,你若就是不上,说这跟我右手没关系,那左手就烂了,烂了你还不管它,人就可能得败血病死了。所以,你的腿、眼睛,整个脑子都有这个智慧——“一定要把左手治好,尽管它不长在我这里。”
《弟子规》、佛法和生活是什么关系?《弟子规》和佛法就是生活,生活之外没有另外的佛法,佛法之外没有另外的生活。《弟子规》之外没有另外的工作,工作之外也没有另外的《弟子规》。不能把工作和弟子规隔开,说工作是工作,工作以外的时间我才落实《弟子规》。
像我们售后服务部,每年为30万用户修炉子,收入很多现金,有时没有发票,那要不要上税?可以不上税,因为没人知道。这时财务就会问我:“胡总,怎么上税?咱要是不上税,立马能省几百万。”当你明白“仁义”和“法尔如是”的道理,你就不会省这几百万。因为你知道,你这是左手在占右手的便宜,眼睛在占鼻子的便宜,你们是一体的,你占了它便宜,它不好了,你能好得了吗? 所以,做生意没必要整天想我怎么才可以挣钱,怎么才能发展,你不要想这个,你要想怎么才能利益别人,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一定会利益你,所谓“德不孤,必有邻”。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弟子规》可以信赖的坚实基础。
问:这是一种人人都向往的境界,但人们也许会问,这种境界谁见到了?谁又证得这境界了呢?
答:所有的佛菩萨都证得这种境界了,他们都醒过来了,都从“梦心”中得到了“醒心”。得到了“醒心”,他们留下了经典,告诉我们真相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不信古人,不信圣人,藐视经典,认为它是糟粕,是迷信,那么结果没有别的,我们就会沿着错误的方向往下走,直到有一天苦到家,我们才会回头。
难道人一定要这样执迷不悟吗?不一定。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观日出,观日落,久而久之发现太阳从这边出来,从那边落下,然后把太阳出来这边叫“东”,太阳落下那边叫“西”。太阳东升西落是智慧,是地球上的人长期观察日落日出而证悟出的学问,后代们还用观察吗?不用了,听先人的就可以了。第一尊佛是怎么成佛的?明末高僧紫柏大师说“苦”。生老病死太苦了,这种生命的现象启发了人思考,我能不能摆脱它?第一尊佛就是观察人的生老病死而成的佛,成佛后,他把他观察的经验遗留给我们。所以我们管这种东西叫“传统”,“统”的本义就是蚕丝的头,“传统”就是从头上传下来的。
所以传统文化是从头上传下来的文化,是第一尊佛传下来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佛法说,我们的心是一个心,就是这一滩水,就是这一个海,都是这一颗心,这是它相同的地方,叫真如性。它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别人这股风吹的这个海起了别人的波浪。我也有我的风,也吹动同样一个海,产生我的波浪。那我的无明风一停,我的波浪就没了。我这个海就平静了,成佛了,涅了。我才发现,原来我有风浪的时候,我看到的别人,我看到的这些山河大地,我看到的这些花草树木实际上都是我这个心海实现的。我们是一体的。这就是爱的基础,主观客观一体,有情无情一体,自它不二,都是你自己的事。
弄清这个本源,搞明白这个“理”,我们就会自愿去践行老祖宗的《弟子规》,就会自然而然去爱别人,因为这样我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否则我们就会越来越苦,就会遭遇很大的灾难,甚至是走向末日。《弟子规》虽小,但道理大。这个大道理只有在佛法当中才能讲清楚。
问:《弟子规》、儒家文化跟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答:从世俗意义上说,《弟子规》与佛法还是有区别的。《弟子规》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而佛门中没有怨,在佛门中,给你带来怨的人比给你带来恩的人还重要,因为“怨”是考验自己、改进自己的机会。
另外,儒家没有对生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而生死对任何一个人都是终极的诉求。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每个人都希望把死的问题问清楚,这就是为什么宗教会存在,因为每个宗教都在回答这个深刻的问题。
只有人们对死亡问题有了彻底的认知后,这个人才是成熟的人,这个社会才是稳定的。否则,今朝有酒今朝醉,吃、喝、造,什么都敢,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家都认为反正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不趁活着的时候造,什么时候造?个个都急功近利,个个都不愿意从善,这个国家能富强吗?这个社会能稳定吗?
所以,我们要促进这一块的教育,让大家对伦理、道德、因果有一个清醒冷静的认识,这个人才能干好事,才能干成事。干净钱一定是干净人挣的,健康的企业一定是心态健康的老板经营的。
真 干
——怎么落实《弟子规》?
问:把理说透不容易,但落实更不容易,您在企业是怎么贯彻落实《弟子规》的?
答:我们汇通汇利有两个公司,加起来200多名员工。我们企业落实《弟子规》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主要做两件事:对内我们有“爱心基金”来帮助员工,对外我们有“爱心户”政策来帮助社会困难人群。
公司内部除了工资、五险一金及福利待遇之外,还设立了一个基金,大家把钱放在一起,多少都不限,当然大部分是公司出。这个基金是照顾员工及其家人的,照顾他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叫“爱心基金”,其实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基金,因为没有投资的意思,就是大家把钱放在一起,谁有困难了,爱心基金委员会一讨论就把钱给谁。2009年,公司动用爱心基金30万,覆盖到18%的员工。
对社会,我们有“爱心户”政策,我们的30万用户中有很多是修不起炉子的,比如像低保、贫困、五保这三类民政部门认可的贫困户。我们去街道委员会,要来他们的名单,输到我们的计算机系统里,每年拿出100万元,终身为他们免费维修。我们的产品寿命一般是15年,在15年运行期间,这些人家的炉子无论修多少次、无论换什么件都是免费的。我们内部把售后服务部叫“舍得部”。售后服务部要能“舍”,销售部才能“得”。不过,到今天我们每年回馈用户的100万元都用不完,大家说找这个困难户不容易,但我们希望员工个个都是菩萨,尽量多地把困难户的信息带回公司。员工帮公司舍,舍到该舍的人身上,那公司就能得,公司就能签合同,能有利润,就能给大家开工资,就能改善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问:在落实《弟子规》方面,公司有没有培训和奖励措施?
答:我们有培训,这些培训大都安排在上班时间,不占用大家业余时间,我们组织大家看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还有山东电视台出的《天下父母》,让员工看很多传统文化讲座的光盘。
我们也有奖励,精神和物质上的。比如我们有一条规定,谁背下《弟子规》,并能写出自己身体力行的报告,公司就奖谁3,000块钱。许多员工说起初是为钱而背《弟子规》,等背下来了才发现,这3,000块钱算什么?《弟子规》带给他们的思想上的收益远远超过这3,000块。
对于那些践行《弟子规》的员工,我们开大会表扬他们的优秀事迹,还给他们发钱。原来没落实《弟子规》的时候,我们全是根据工作量来激励员工的,现在不了。工作量大,是因为能拿提成,这并不能反映员工的爱心,这实际是一种利益驱动。但是下半夜陪着工友去医院,这个远比工作完成得好要重要得多,这是真正的爱心。我经常跟部门经理聊,有时他们会告诉我员工做的一些事,让我很感动。我就问,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奖励?为什么不表扬?为什么不写出来登在公司网站上?当老板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你拉着员工成天喋喋不休地说《弟子规》,逼他们背下来,他们不会接受的。他们看不到真实的利益,得不到真实的帮助,感受不到真实的温暖,你再说这东西好,他们也不会相信。 问:怎么知道大家看了光盘之后确实是学进去了,公司有这方面的检查或考试吗?
答:没有检查和考试。关键是我带着他们做,其实一个行动,胜过一千句言语,我总这么做,做了近七年。我们的中层也这么做,这就形成了一个氛围。其实你说大家做事时会想想这是《弟子规》第几条吗?不会,没那么复杂,你只要存一份爱心,只要存一颗利他的心,只要你没有了自己,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弟子规》从头到尾就是让你放下自己,考虑别人。我们在公司落实《弟子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近七年的时间里一点一滴中磨合积累的。大家切忌一碰到《弟子规》,觉得它是个好东西,就想在一夜之间轰轰烈烈铺开,这是“文化大革命”当中的群众运动,是错的。
学习传统文化要从点滴做起,英国西敏寺大教堂的墓碑林中有块无名氏的墓碑,碑上刻着一首诗: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
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
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
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
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不可能。
现在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
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
然后作为一个榜样,
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
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
我甚而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问:《弟子规》有七部分内容,公司在落实时有侧重吗?
答:《弟子规》的根是“入则孝”。公司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孝养父母。百善孝为先,在我们这个公司,孝养父母就能得到提拔,得到表扬,得到奖励,得到发展机会,得到赞叹,否则就要走人。
我们还把员工学习《弟子规》的心得报告装订成册,附上奖状,再写封感谢信寄给员工父母。那些父母都很骄傲,作为父母,还有什么比孩子懂事更让他们安慰的?让父母高兴,就是在孝养父母。
问:在您看来,落实《弟子规》的关键在哪里?
答:关键在于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实干了,第二把手、中层、基层就都会实干。当老板的不要老盯着我的公司怎么落实《弟子规》,不用想这个,你先自己照着113件事做,看看还差多少。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你不可能条条都做到。比如说孝敬父母,你现在还没法做到完全不发脾气,但“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你把家里的羽绒服洗洗收起来,你总做得到吧?“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说你不能再抽烟了,你恭恭敬敬听着总做得到吧?先把能做到的做到,能做到哪点,先做到哪点。
另外,我作为公司的老板,在跟我的高层、中层和基层讨论业务时,都是本着《弟子规》来。比如前面提到的财务处问某项收入该不该上税,这就关系到《弟子规》的落实。我们会讨论,如果按照《弟子规》应该怎么处理?还有,部门之间发生冲突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员工之间有矛盾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都是落实《弟子规》的关键时刻。不管谁来我这里跟我沟通,我都以《弟子规》为标准,除了《弟子规》,我没有别的标准。
那么一把手都有什么人?家长、老师、领导……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老师是学生的教育者,领导是群众的教育者,党是人民的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还是《论语》当中的那句话“德不孤,必有邻”,你有德行,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一定会团结在你的身边。
问:是否将《弟子规》嵌入公司制度里?
答:落实《弟子规》不需要太多的制度。你若用《弟子规》的眼光来看现行的制度,各条制度都是《弟子规》。
你说打孩子对,还是不打孩子对?打孩子不为自己,就对;若为自己,不打就不对,因为你溺爱这孩子,你不打他,就错了。还有外科大夫给人截肢对不对?有时把腿锯下来才是对患者最大的爱,我不锯,你流血过多,骨头溃烂,命就没了。企业要落实《弟子规》,首先要把心转过来,将“管员工”、“卡员工”这种对立的关系转变成“爱员工”、“帮员工”这种相亲的关系。
问:许多企业在落实《弟子规》时,都希望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流程、步骤,或者说有个公式,能拿来一步一步推导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答:最有效的公式就是老板照着《弟子规》做,你只要做了,下面的人你不用管,就在道上了。比方说,你想去南京,把车开到高速公路上,车上的人不想去南京都不行,他们会有打瞌睡的,会有抱怨的,但必须在道上走,要不然他就得下车。这是老板定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你是驾驶员,你把车开到哪儿,车里的人就跟着你去哪儿,就这么个道理。驾驶员只有一个,就是第一把手,就是公司的老板。如果你把车往监狱方向开,你希望你车上的所有人都去党校,那是不可能的。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公司落实《弟子规》不得力,传统文化在公司不能生根发芽,这就要从老板身上找责任。那是因为你还没真干,你要真干了不可能这样,你这个吸铁石没有磁力,所以吸不来铁屑,你不要埋怨铁屑不来,就是这个道理。
问:在落实《弟子规》方面,公司未来还有什么计划?或者说还有要提升的地方吗?
答:我现在最大的期盼是能有一个人事部经理,专门来帮我落实这个传统文化,但这种人可遇不可求。他得了解传统文化,还得有爱心,还得热衷做这件事情,跟我配合,团结员工,爱护员工,照顾员工。如果得到这样一个人将是我最大的福报。
挑 战
——怎么让年轻员工接受《弟子规》?
问:年轻员工会不会觉得这样学《弟子规》太闷、太枯燥啊? 答:现在市面上都提倡快乐教育,说《弟子规》等传统教育太沉闷,扼杀年轻人的天性。那好吧,我们今天说浪漫,有人浪漫得过李白吗?有人浪漫得过苏东坡吗?他们虽然没读《弟子规》,但他们都学过《论语》,那是《弟子规》的源头,正因为训蒙时代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们才有了后来绝世才华的勃发和生命气节的超拔,因为心无旁骛,才能集中精力,把好东西学到。所以《弟子规》中也说:“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当然,平时我会讲很多故事、寓言和典故给员工听。比如因果报应,比如命里没有的不要强求,比如吃亏是福,这些粗浅的道理对基层员工来讲就够用了。当然,我们还有更鲜活的、发生在公司的故事来教育新员工。我们有个员工的姑姑在北京打工,生病住在积水潭医院。这个员工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去给姑姑送饭,八点再赶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又坐两小时的车赶去照顾姑姑,守在姑姑病房。这事儿让我们的爱心基金委员会知道了,便启动了爱心基金帮他姑姑。这位员工的姑姑特别感动,说我不是你们的员工,你们为什么还这样对我?这位员工说因为我们公司是学《弟子规》的。这种员工,我们肯定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问:有没有那种桀骜不驯,怎么讲他就是不买账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独立意识都比较强,追求个性,会不会不接受这种“老式教育”?
答:当然有。在中国古代,孩子从小就知道有一种秩序的安排,也就是制度的安排——出门要忠君、忠国,在家要忠父,在学校要忠师,所以孩子会遏制自己张狂、自私的这一面,从小就知道必须有敬畏心,要把自己放低,要相信有人比自己强,所以教他们《弟子规》,他们真学真做。但是现在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孩子很多没规矩,没敬畏心,没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没责任心,所以我们公司里也有干私活的,还有偷东西的,比桀骜不驯还厉害。
问:公司如何教育这样的员工?
答:这些孩子18岁从中专毕业来到我这里,把一段宝贵的生命交给了我,我必须对他们负责。除非你别在我这里干,在我这里干,我就要严加管教。我要从财务上、从管理上都卡住你。你到我这里来了,哪怕只待三个月,我也要叫你知道什么是《弟子规》,叫你知道什么是规矩。
我们作为人每天时时刻刻都在做抉择,这需要标准,《弟子规》就是规矩,是标准。这话该说不该说,这事儿该干不该干,这问题这么想对不对,以《弟子规》作为判断依据。抉择正确,接下来的事情就对了。
我们让员工学《弟子规》,并不是给大家灌输,给大家洗脑,让大家为公司卖命。我们是希望员工通过学习《弟子规》,对是非、善恶、利害有个标准,有了这套标准,他在工作、家庭和社会中就有了一套规矩。这规矩可以帮他们少犯错误,少摔跟头,少走弯路,用中国的老话儿说就是“趋吉避凶”。《弟子规》就是做人的教育,员工这么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他们比我的孩子还小,我作为父辈,碰到这么一个好东西,我当然要给他们。
其实不懂规矩,不是这些孩子的错误,是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四代人没接受这种道德教育了,我们的父辈都不知道什么叫《弟子规》,你怎么能苛求这些孩子们一来就懂规矩、守制度?“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若得其情,哀矜勿喜”,这些孩子,我们可怜他还来不及,还能埋怨吗?
佛门中有个说法叫“称性”,“称”就是符合你的性,你的本性。你喝酒喝多了,进了一间房子,看到房子在转,酒醒后,房子不转了,停下来了。什么是称性?房子不转了就是称性,什么是不称性?房子转就是不称性,因为这违反了房子的特性。我们平时说的“不称职的员工”,“坏员工”,“违反制度的员工”,他们就像那些房子,你看他们“转”是因为你喝多了。
所以,人人是好人,你要见“性”,不能被“相”给迷住了。这就是我们学了佛法后,在处理落后员工时的基本出发点。本着这种观点来管理公司,来看待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顺与不顺,你就会明白,之所以你今天看到这种不好的现象,没有别的,都是你自己内心变现出来的 。
问:员工中有因为《弟子规》而发生转变的吗?
答:有,很多。去年我在国外时,有个员工给我发了条短信,说跟经理闹意见了,要辞职。这个员工来公司七八年了,从18岁干到25岁,算是公司元老了。但没过两天这孩子又给我发短信说他不辞职了,因为他爸不同意。他爸跟他说:“你爸心脏病,人家给钱。你奶奶生病,人家给钱。现在公司是最需要人的时候,你辞职?胡总不同意你就敢辞职?这家以后你还进得来吗?”所以,这孩子就给我写了一封道歉的短信,说:“胡总对不起,我下次再不这样了,我爸骂了我,说我忘恩负义。”
你看,这就是《弟子规》在起作用。“过能改,归于无。”人同此心,情同此理。我爱这个员工,我爱他的爸爸和奶奶,他们就爱我,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
果 报
——《弟子规》能带来什么好处?
问:《弟子规》能帮企业挣钱吗?
答:没学《弟子规》之前,从1997年办公司一直到2006年,大概十年时间,我们卖了十几万台炉子。从2006年我们开始落实《弟子规》一直到2010年,这四年我们卖了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炉子,近三年我没统计,肯定比前些年更好。
问:怎么就能证明这个业绩是与《弟子规》有关的呢?
答: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有个总工程师,这个总工从1999年就跟着我,他女儿要在北京上初中,因为是外地户口,所以进不了好学校。我就帮他去找区领导,区领导不愿意帮忙,说员工的事你还管,要是你自己的孩子就算了。我说不行,你一定得帮我,我说我老在公司宣传《弟子规》,现在总工的孩子上学我都不帮,回公司我没法跟大家交待,我要给大家信心,让大家相信胡小林的确把他们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后来入学问题解决了,还帮着交了三万块择校费。
我们炉子有个部件叫烟管,这个烟管一直都是从一家供应商那里买的,150块钱一套。这个总工因为女儿上学的事特别感动,你想谁不心疼自家的姑娘,你就知道这个爱的力量有多大,他就上网查询国内还有哪家企业生产更便宜的烟管,最后他在浙江找到一家,这家只要88块钱一套,从150块到88块,就按节省60块算,一年30,000套,每年为公司节省将近180万。为什么这个总工程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太太说,人家胡老板对咱们这么好,你得想着报答人家,他就琢磨怎么来报答。今天我们的烟管有了两家供应商,价格一下就压下来了,质量也提高了。谁得利益了?公司得利益了,我的客户得利益了。 我总打一个比方,我所有的员工就相当于幼儿园阿姨,我所有的工程、活儿、业务就相当于我的孩子,我把这些孩子托付给了幼儿园阿姨。在幼儿园里,阿姨对我的孩子是好是坏,我能管得了吗?如果我对阿姨不好,让她们不痛快,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孩子在她们的手上,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所有的中层和基层员工,活儿在他们手上,他们照顾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我对他们好不好,我如果把他们照顾好了,他们一定能把我的“孩子”照顾好。
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你问《弟子规》能帮公司挣钱吗?肯定的!“德不孤,必有邻。”如果有项目在招标,我们公司只要参加,竞争对手基本上就不参加了,我们光把老百姓给我们的表扬信给开发商看,很多开发商就愿意把我们定为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看到我们的学习光盘后,知道我们做生意不是为了自己,知道我们公司奉行的原则是“吃亏是福,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知道我们会“知恩报恩”,把开发商当成恩人来看待,就愿意找我们合作。谁不愿意找有感恩心的人来合作呢?
问:《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可在现今社会,到哪儿去找那么些品行高尚的人呢?
答:的确,现在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就是“正不压邪”,大家都觉得好人难觅。为什么?你没扶正啊。你看报纸和网络上,全都是说谁又贪污腐败了,哪儿又有假冒伪劣了,这个有多少套房子,那个养了多少小三。你以为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天天只传播这些东西,老百姓就会给你竖大拇指吗?老百姓会积极向上吗?“扬人恶,既是恶”,你总暴露阴暗面,你总暴露社会问题,久而久之老百姓会越来越没信心,人民对政府就不相信了。一个国家能不能向前走,一个政党有没有前途,关键在于四个字“扶正祛邪”。
扶正是什么?扶正就是要把好的、有道德的、积极的、阳光的、利他的、钻石般的、金子般的行为宣传出去。如果报纸给你全都是阴暗面,全都是贪污腐败,全都是假冒伪劣,久而久之就动摇老百姓的信心。
《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个国家、我们的人民要向前奔,就一定要把共产党和政府官员中优秀的榜样多多宣传,这样大家才有“仁”可亲,才会德行日增,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观点概要
因缘——年过半百始遇《弟子规》在10岁到20岁这十年,胡小林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这十年正是他们这代人形成世界观的宝贵十年,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没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德行教育。直到2006年,年过半百的胡小林才接触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是其中代表),此后不仅他的焦虑症不治而愈,企业经营也蒸蒸日上。
讲理——为什么要学《弟子规》?推翻帝制已100多年,我国已经有四代人没有接受过德行教育了,这100多年把传统和规矩破坏得支离破碎,现在只剩下自私自利的文化了,只讲竞争,讲金钱,不讲是非善恶。现在家长团结不了孩子,老师不能在学校里赢得尊重,领导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这全是因为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是“缺德”,缺德就得补这个“德”。
真干——怎么落实《弟子规》?关键在于第一把手。当老板的不要老盯着下面怎么落实《弟子规》,老板先自己照着113件事做,看看还差多少,先把能做到的做到。另外,作为公司的老板,在跟高层、中层和基层讨论业务和处理公司内部矛盾时,都要本着《弟子规》的标准来处理。
挑战——怎么让年轻员工接受《弟子规》? 让员工学《弟子规》,并不是给大家灌输,给大家洗脑,让大家为公司卖命。而是希望员工通过学习《弟子规》,对是非、善恶、利害有个标准,有了这套标准,他在工作、家庭和社会中就可以少犯错误,少摔跟头,少走弯路,用中国的老话儿说就是“趋吉避凶”。
果报——《弟子规》能带来什么好处?做生意没必要整天想我怎么才可以挣钱,怎么才能发展。你不要想这个,你要想你怎么才能利益别人,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一定会利益你,这就是所谓的“德不孤,必有邻”。
什么是《弟子规》
《弟子规》的原名叫《训蒙文》,乃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在教育史上,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规
出 则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弟子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弟子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弟子规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弟子规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因 缘
——年过半百始遇《弟子规》
问:您小时候接触过《弟子规》这类传统文化教育吗?
答:我们这代人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恰逢新中国成立不久,“文革”还没开始,10岁之前接受的都是“社会主义教育”,比如,学雷锋、热爱集体、为人民服务、爱祖国爱人民,等等。那时候学校和家里虽然并不教《弟子规》,但都会教育我们尊老爱幼、尊敬老师、遵守纪律、讲道德。应该说在文革之前,这些传统美德都还是提倡的。
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10岁到20岁这十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因为父母是干部,受到了冲击,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就没了家庭教育。学校里停课闹革命,整天写批判文章,批判老师,学校教育也不存在了。社会上呢?都是造反派在搞批斗,无组织无纪律,结果也没有给我们正面教育。可以说这十年正是我们这代人形成世界观的宝贵十年,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没给予我们应有的教育。
问:但您后来还是上了大学。
答:我1972年上高中,1974年高中毕业去农村插队。1976年四人帮倒台了,邓小平提出恢复高考,这给了我很大动力,因为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学校可上,所以突然有一天国家让我们这代人考大学了,就觉得特别兴奋。那时,我的生活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大学,多学知识,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还有,我想上完大学可以分回北京,但那时候回北京太难了,只能考研究生。于是大学毕业我又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分到北京一家研究所。那个时候我还是有政治抱负的,当时党和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我想当领导,想从政。
问:那您后来怎么又经商了?
答:后来国家提出搞经济,当时全国各单位都可以开公司做买卖,我们研究所也开了公司,就把我派去当经理,开始做买卖了。之前我们都是拿份固定工资在单位上班,现在突然走进商海里,手里的钱多了,可以在酒店和餐厅里大把花了,觉得很幸福。
再后来又兴起“出国热”,我又给家里人办出国移民,还在国外买了房子。但在这期间,我得了癌症,那是1989年,当时我才35岁,孩子也还小,我变得心灰意冷,很绝望,觉得什么都不如活着重要,那时候才明白生命是最重要的事情。
问:是这场病让您觉悟了吗?
答:让我觉悟的不是这场病,而是另一场病。我的癌症到1992年就治好了,好了以后正赶上房地产热,我和几个朋友就一起成立了公司,搞房地产。做房地产投资和做贸易完全不一样,得病之前我一直在做计算机贸易,而房地产是个新产业,搞房地产投资的人经手的都是上亿资金,投资平台大,场面也大。当时搞房地产的老板社会地位高,很受人尊敬,很风光,花钱大手大脚。
但是,在做房地产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越来越迷茫了,不幸福,很失落,心里老觉得不踏实,老发脾气,觉得苦,老想自杀,最后去医院一看,是严重的焦虑症。
问:照理说不应该啊,您的很多同龄人都被“文革”耽误了,而您上大学、读研究生、当领导、下海经商、出国、搞房地产,好事儿一样都没落下,怎么会焦虑呢?
答:焦虑症的原因可能是喝酒太多,应酬太多,工作压力大。搞房地产是要跑手续的,不仅如此,后期销售和施工我都得抓。我们搞房地产那个时候不像今天各项制度都特别规范,一幢楼在建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模糊的,是要人去谈的。你如果努力,人脉好,关系好,脑瓜儿聪明点儿,你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你如果懈怠、笨,可能就会损失很多钱。个人的作用非常大,得跟政府各个部门协调,动不动要喝酒请客,整天取悦客户,很痛苦。
因为急功近利,根本没心情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就一个目的——把事办成。这个过程中想不到什么亲情、友情,更别谈祖国和人民了,至于手下员工就更谈不上了。我只知道自己是投资人,得把项目干好,要把钱挣到,要挣大钱。只要能多挣钱,辛苦不怕,心里没有别人,最后就得了焦虑症。
后来,我又成立了做壁挂炉的公司,压力也非常大。那个时候快50岁了,一边治病吃药,一边运营这家公司。然后到了2006年开始接触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今天,七年了,这七年是我觉悟的过程,也是反省的过程。
问:学了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就不焦虑了吗?拿学习《弟子规》来说,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事很虚呢?
答:先说我自己,我过去一直在向外面追求,可我在外面没找到幸福。后来在学习佛法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向内求,把人生的道理弄明白了,同时在实践中做到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很多人说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法,没觉得幸福,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什么学这个东西?这个理你没搞明白。第二,因为理没搞明白,所以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干扰。 讲理,就是佛家讲的“看破”;落实,就是佛家讲的“放下”。孔子他老人家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必须做了才知道它的好,知道了它的好,你才更愿意去做,所以你需要放下怀疑,放下自我、自利、自私。
现在很多人体会不到《弟子规》的力量,也是因为第一“没看破”,理不明白;第二“没放下”,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没落实。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大家学习《弟子规》、学习儒家文化和传统文化虎头蛇尾的原因。“锐始懈终”,刚开始很锐利,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到后来慢慢就懈怠下来了。
所以看破和放下,如鸟之双翼,如双手互洗,如两灯互照。你光看破,不放下、不落实不行;你光去做,道理上不懂也不能坚持长久。
讲 理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问:是啊,为什么要学?就像您的企业,为什么要学习和落实《弟子规》?
答:《弟子规》在过去是讲给孩子的,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为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有德行有规矩的人。
就像我前面所讲,在我国已经有四代人没有接受过德行教育了,推翻帝制已100多年,这100多年折腾来折腾去,把传统和规矩破坏得支离破碎,折腾到现在只剩下自私自利的文化了,只讲竞争,讲金钱,不讲是非善恶,没有敦伦尽分。
现在家长团结不了孩子,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老师不能在学校里赢得尊重;领导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这全是因为没有德行。《论语》中说“德不孤, 必有邻”,你不能埋怨孩子不听你的话,你不能埋怨学生不好管,你也不能埋怨老百姓不拥护你,你没有德行啊。没有德行就是“缺德”,缺德就得补这个“德”,从哪儿补这个“德”?我们选择儒家的学说。
问:在您看来,这个“德”在儒家学说中是指什么?
答:若说得简单些,就两个字——“仁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仁是爱,义是责任。儒家学说的“德”是扣在这两个字上的,所以要把仁和义讲清楚。其实《弟子规》1,080个字所说的113件事,都是围绕着仁和义,在家里爱父母不就是仁吗?谨而信不就是义吗?
其实,仁和义原本就是我们人类的本质,谈不上“补”。就像树不会离开木性,水不会离开湿性一样,人的本性孔子说就是“仁”。他老人家从父母跟孩子亲爱的关系中发现了这个“仁”,父母爱孩子,不管孩子漂亮不漂亮,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文化,只要是我的孩子,我就爱他。孔子发现这种爱太伟大了,完全没有利益上的考量,完全是无条件的,他认为这是人的大根大本,他希望能通过教育把“仁”从父子有亲,扩大到兄弟有爱,夫妻有别,朋友有信,君臣有义,这就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
然而孔子也发现了,人的本性后面还有一个习性的问题。后天的染污造成了习性与本性的差别,用净空法师的话讲“人是学坏的”,跟谁学?跟电视学,跟杂志学,跟坏榜样学。佛家讲:“人其实就像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无臭无香,本善,性本善。你用臭气熏,它就带臭味,你用香气熏,它就带香味。” 这就涉及教育的重要性,即你用什么气味来熏这件衣服?你总是在厨房穿这件衣服,它肯定有油烟味;你家大衣柜里放樟脑丸,衣服就有樟脑味。其实,《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讲得非常深,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因为没有恶,我们称之为至善。
问:可现在的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特别是知识精英们,想教育他们,您得拿出证据,证明《弟子规》的确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才可能相信您说的。怎么才能让他们相信《弟子规》呢?
答:现在的企业老板大都上过大学,这是好事,佛门也提倡存疑,所谓不疑不悟,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悟处。但是现在的人不是存疑,而是信任的根器退化了,什么都不相信了,没有“信根”了。你把《弟子规》给他们,他们会问这个东西灵吗?谁见过孔子了?谁学《弟子规》挣钱了?谁学《弟子规》不得癌症了?
过去的人不需要听你讲那么多大道理,人彼此之间有信任。现在不行,现在的人都要先当大夫,这就累了。我吃阿司匹林,我先得把阿司匹林的机理弄清楚,到底是哪个分子在起作用。我吃这个中药,到底是哪一味中药在发挥作用。
因为现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诉求,想把药方整明白,所以我们有责任要把《弟子规》背后的“理”跟人讲清楚。你不讲清楚这个理,人家是不会学的,《弟子规》中也说了:“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理来服人才行。想落实《弟子规》,首先就得“讲理”,讲理讲到最深处就是佛法。
问:《弟子规》与佛法是什么关系?
答:首先佛法肯定不是迷信,佛也不是信仰,佛也不是哲学,佛也不是科学,佛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告诉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的财富、智慧和健康这些果是由哪些因导致的。你舍不得财就贫穷,舍不得智慧就愚痴,让别人生气紧张你就身体不好。
佛法跟《弟子规》什么关系?《弟子规》其实就是佛法。比如《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意思是“仁”和“义”是一体的,你爱别人是正常的,你不爱是你错了。佛门中把这叫“法尔如是”,真理实相本就是这样子,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左手受伤了,你的右手必须给左手上药,你若就是不上,说这跟我右手没关系,那左手就烂了,烂了你还不管它,人就可能得败血病死了。所以,你的腿、眼睛,整个脑子都有这个智慧——“一定要把左手治好,尽管它不长在我这里。”
《弟子规》、佛法和生活是什么关系?《弟子规》和佛法就是生活,生活之外没有另外的佛法,佛法之外没有另外的生活。《弟子规》之外没有另外的工作,工作之外也没有另外的《弟子规》。不能把工作和弟子规隔开,说工作是工作,工作以外的时间我才落实《弟子规》。
像我们售后服务部,每年为30万用户修炉子,收入很多现金,有时没有发票,那要不要上税?可以不上税,因为没人知道。这时财务就会问我:“胡总,怎么上税?咱要是不上税,立马能省几百万。”当你明白“仁义”和“法尔如是”的道理,你就不会省这几百万。因为你知道,你这是左手在占右手的便宜,眼睛在占鼻子的便宜,你们是一体的,你占了它便宜,它不好了,你能好得了吗? 所以,做生意没必要整天想我怎么才可以挣钱,怎么才能发展,你不要想这个,你要想怎么才能利益别人,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一定会利益你,所谓“德不孤,必有邻”。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弟子规》可以信赖的坚实基础。
问:这是一种人人都向往的境界,但人们也许会问,这种境界谁见到了?谁又证得这境界了呢?
答:所有的佛菩萨都证得这种境界了,他们都醒过来了,都从“梦心”中得到了“醒心”。得到了“醒心”,他们留下了经典,告诉我们真相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不信古人,不信圣人,藐视经典,认为它是糟粕,是迷信,那么结果没有别的,我们就会沿着错误的方向往下走,直到有一天苦到家,我们才会回头。
难道人一定要这样执迷不悟吗?不一定。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观日出,观日落,久而久之发现太阳从这边出来,从那边落下,然后把太阳出来这边叫“东”,太阳落下那边叫“西”。太阳东升西落是智慧,是地球上的人长期观察日落日出而证悟出的学问,后代们还用观察吗?不用了,听先人的就可以了。第一尊佛是怎么成佛的?明末高僧紫柏大师说“苦”。生老病死太苦了,这种生命的现象启发了人思考,我能不能摆脱它?第一尊佛就是观察人的生老病死而成的佛,成佛后,他把他观察的经验遗留给我们。所以我们管这种东西叫“传统”,“统”的本义就是蚕丝的头,“传统”就是从头上传下来的。
所以传统文化是从头上传下来的文化,是第一尊佛传下来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佛法说,我们的心是一个心,就是这一滩水,就是这一个海,都是这一颗心,这是它相同的地方,叫真如性。它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别人这股风吹的这个海起了别人的波浪。我也有我的风,也吹动同样一个海,产生我的波浪。那我的无明风一停,我的波浪就没了。我这个海就平静了,成佛了,涅了。我才发现,原来我有风浪的时候,我看到的别人,我看到的这些山河大地,我看到的这些花草树木实际上都是我这个心海实现的。我们是一体的。这就是爱的基础,主观客观一体,有情无情一体,自它不二,都是你自己的事。
弄清这个本源,搞明白这个“理”,我们就会自愿去践行老祖宗的《弟子规》,就会自然而然去爱别人,因为这样我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否则我们就会越来越苦,就会遭遇很大的灾难,甚至是走向末日。《弟子规》虽小,但道理大。这个大道理只有在佛法当中才能讲清楚。
问:《弟子规》、儒家文化跟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答:从世俗意义上说,《弟子规》与佛法还是有区别的。《弟子规》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而佛门中没有怨,在佛门中,给你带来怨的人比给你带来恩的人还重要,因为“怨”是考验自己、改进自己的机会。
另外,儒家没有对生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而生死对任何一个人都是终极的诉求。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每个人都希望把死的问题问清楚,这就是为什么宗教会存在,因为每个宗教都在回答这个深刻的问题。
只有人们对死亡问题有了彻底的认知后,这个人才是成熟的人,这个社会才是稳定的。否则,今朝有酒今朝醉,吃、喝、造,什么都敢,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家都认为反正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不趁活着的时候造,什么时候造?个个都急功近利,个个都不愿意从善,这个国家能富强吗?这个社会能稳定吗?
所以,我们要促进这一块的教育,让大家对伦理、道德、因果有一个清醒冷静的认识,这个人才能干好事,才能干成事。干净钱一定是干净人挣的,健康的企业一定是心态健康的老板经营的。
真 干
——怎么落实《弟子规》?
问:把理说透不容易,但落实更不容易,您在企业是怎么贯彻落实《弟子规》的?
答:我们汇通汇利有两个公司,加起来200多名员工。我们企业落实《弟子规》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主要做两件事:对内我们有“爱心基金”来帮助员工,对外我们有“爱心户”政策来帮助社会困难人群。
公司内部除了工资、五险一金及福利待遇之外,还设立了一个基金,大家把钱放在一起,多少都不限,当然大部分是公司出。这个基金是照顾员工及其家人的,照顾他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叫“爱心基金”,其实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基金,因为没有投资的意思,就是大家把钱放在一起,谁有困难了,爱心基金委员会一讨论就把钱给谁。2009年,公司动用爱心基金30万,覆盖到18%的员工。
对社会,我们有“爱心户”政策,我们的30万用户中有很多是修不起炉子的,比如像低保、贫困、五保这三类民政部门认可的贫困户。我们去街道委员会,要来他们的名单,输到我们的计算机系统里,每年拿出100万元,终身为他们免费维修。我们的产品寿命一般是15年,在15年运行期间,这些人家的炉子无论修多少次、无论换什么件都是免费的。我们内部把售后服务部叫“舍得部”。售后服务部要能“舍”,销售部才能“得”。不过,到今天我们每年回馈用户的100万元都用不完,大家说找这个困难户不容易,但我们希望员工个个都是菩萨,尽量多地把困难户的信息带回公司。员工帮公司舍,舍到该舍的人身上,那公司就能得,公司就能签合同,能有利润,就能给大家开工资,就能改善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问:在落实《弟子规》方面,公司有没有培训和奖励措施?
答:我们有培训,这些培训大都安排在上班时间,不占用大家业余时间,我们组织大家看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还有山东电视台出的《天下父母》,让员工看很多传统文化讲座的光盘。
我们也有奖励,精神和物质上的。比如我们有一条规定,谁背下《弟子规》,并能写出自己身体力行的报告,公司就奖谁3,000块钱。许多员工说起初是为钱而背《弟子规》,等背下来了才发现,这3,000块钱算什么?《弟子规》带给他们的思想上的收益远远超过这3,000块。
对于那些践行《弟子规》的员工,我们开大会表扬他们的优秀事迹,还给他们发钱。原来没落实《弟子规》的时候,我们全是根据工作量来激励员工的,现在不了。工作量大,是因为能拿提成,这并不能反映员工的爱心,这实际是一种利益驱动。但是下半夜陪着工友去医院,这个远比工作完成得好要重要得多,这是真正的爱心。我经常跟部门经理聊,有时他们会告诉我员工做的一些事,让我很感动。我就问,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奖励?为什么不表扬?为什么不写出来登在公司网站上?当老板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你拉着员工成天喋喋不休地说《弟子规》,逼他们背下来,他们不会接受的。他们看不到真实的利益,得不到真实的帮助,感受不到真实的温暖,你再说这东西好,他们也不会相信。 问:怎么知道大家看了光盘之后确实是学进去了,公司有这方面的检查或考试吗?
答:没有检查和考试。关键是我带着他们做,其实一个行动,胜过一千句言语,我总这么做,做了近七年。我们的中层也这么做,这就形成了一个氛围。其实你说大家做事时会想想这是《弟子规》第几条吗?不会,没那么复杂,你只要存一份爱心,只要存一颗利他的心,只要你没有了自己,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弟子规》从头到尾就是让你放下自己,考虑别人。我们在公司落实《弟子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近七年的时间里一点一滴中磨合积累的。大家切忌一碰到《弟子规》,觉得它是个好东西,就想在一夜之间轰轰烈烈铺开,这是“文化大革命”当中的群众运动,是错的。
学习传统文化要从点滴做起,英国西敏寺大教堂的墓碑林中有块无名氏的墓碑,碑上刻着一首诗: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
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
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
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
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不可能。
现在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
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
然后作为一个榜样,
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
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
我甚而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问:《弟子规》有七部分内容,公司在落实时有侧重吗?
答:《弟子规》的根是“入则孝”。公司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孝养父母。百善孝为先,在我们这个公司,孝养父母就能得到提拔,得到表扬,得到奖励,得到发展机会,得到赞叹,否则就要走人。
我们还把员工学习《弟子规》的心得报告装订成册,附上奖状,再写封感谢信寄给员工父母。那些父母都很骄傲,作为父母,还有什么比孩子懂事更让他们安慰的?让父母高兴,就是在孝养父母。
问:在您看来,落实《弟子规》的关键在哪里?
答:关键在于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实干了,第二把手、中层、基层就都会实干。当老板的不要老盯着我的公司怎么落实《弟子规》,不用想这个,你先自己照着113件事做,看看还差多少。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你不可能条条都做到。比如说孝敬父母,你现在还没法做到完全不发脾气,但“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你把家里的羽绒服洗洗收起来,你总做得到吧?“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说你不能再抽烟了,你恭恭敬敬听着总做得到吧?先把能做到的做到,能做到哪点,先做到哪点。
另外,我作为公司的老板,在跟我的高层、中层和基层讨论业务时,都是本着《弟子规》来。比如前面提到的财务处问某项收入该不该上税,这就关系到《弟子规》的落实。我们会讨论,如果按照《弟子规》应该怎么处理?还有,部门之间发生冲突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员工之间有矛盾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都是落实《弟子规》的关键时刻。不管谁来我这里跟我沟通,我都以《弟子规》为标准,除了《弟子规》,我没有别的标准。
那么一把手都有什么人?家长、老师、领导……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老师是学生的教育者,领导是群众的教育者,党是人民的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还是《论语》当中的那句话“德不孤,必有邻”,你有德行,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一定会团结在你的身边。
问:是否将《弟子规》嵌入公司制度里?
答:落实《弟子规》不需要太多的制度。你若用《弟子规》的眼光来看现行的制度,各条制度都是《弟子规》。
你说打孩子对,还是不打孩子对?打孩子不为自己,就对;若为自己,不打就不对,因为你溺爱这孩子,你不打他,就错了。还有外科大夫给人截肢对不对?有时把腿锯下来才是对患者最大的爱,我不锯,你流血过多,骨头溃烂,命就没了。企业要落实《弟子规》,首先要把心转过来,将“管员工”、“卡员工”这种对立的关系转变成“爱员工”、“帮员工”这种相亲的关系。
问:许多企业在落实《弟子规》时,都希望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流程、步骤,或者说有个公式,能拿来一步一步推导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答:最有效的公式就是老板照着《弟子规》做,你只要做了,下面的人你不用管,就在道上了。比方说,你想去南京,把车开到高速公路上,车上的人不想去南京都不行,他们会有打瞌睡的,会有抱怨的,但必须在道上走,要不然他就得下车。这是老板定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你是驾驶员,你把车开到哪儿,车里的人就跟着你去哪儿,就这么个道理。驾驶员只有一个,就是第一把手,就是公司的老板。如果你把车往监狱方向开,你希望你车上的所有人都去党校,那是不可能的。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公司落实《弟子规》不得力,传统文化在公司不能生根发芽,这就要从老板身上找责任。那是因为你还没真干,你要真干了不可能这样,你这个吸铁石没有磁力,所以吸不来铁屑,你不要埋怨铁屑不来,就是这个道理。
问:在落实《弟子规》方面,公司未来还有什么计划?或者说还有要提升的地方吗?
答:我现在最大的期盼是能有一个人事部经理,专门来帮我落实这个传统文化,但这种人可遇不可求。他得了解传统文化,还得有爱心,还得热衷做这件事情,跟我配合,团结员工,爱护员工,照顾员工。如果得到这样一个人将是我最大的福报。
挑 战
——怎么让年轻员工接受《弟子规》?
问:年轻员工会不会觉得这样学《弟子规》太闷、太枯燥啊? 答:现在市面上都提倡快乐教育,说《弟子规》等传统教育太沉闷,扼杀年轻人的天性。那好吧,我们今天说浪漫,有人浪漫得过李白吗?有人浪漫得过苏东坡吗?他们虽然没读《弟子规》,但他们都学过《论语》,那是《弟子规》的源头,正因为训蒙时代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们才有了后来绝世才华的勃发和生命气节的超拔,因为心无旁骛,才能集中精力,把好东西学到。所以《弟子规》中也说:“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当然,平时我会讲很多故事、寓言和典故给员工听。比如因果报应,比如命里没有的不要强求,比如吃亏是福,这些粗浅的道理对基层员工来讲就够用了。当然,我们还有更鲜活的、发生在公司的故事来教育新员工。我们有个员工的姑姑在北京打工,生病住在积水潭医院。这个员工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去给姑姑送饭,八点再赶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又坐两小时的车赶去照顾姑姑,守在姑姑病房。这事儿让我们的爱心基金委员会知道了,便启动了爱心基金帮他姑姑。这位员工的姑姑特别感动,说我不是你们的员工,你们为什么还这样对我?这位员工说因为我们公司是学《弟子规》的。这种员工,我们肯定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问:有没有那种桀骜不驯,怎么讲他就是不买账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独立意识都比较强,追求个性,会不会不接受这种“老式教育”?
答:当然有。在中国古代,孩子从小就知道有一种秩序的安排,也就是制度的安排——出门要忠君、忠国,在家要忠父,在学校要忠师,所以孩子会遏制自己张狂、自私的这一面,从小就知道必须有敬畏心,要把自己放低,要相信有人比自己强,所以教他们《弟子规》,他们真学真做。但是现在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孩子很多没规矩,没敬畏心,没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没责任心,所以我们公司里也有干私活的,还有偷东西的,比桀骜不驯还厉害。
问:公司如何教育这样的员工?
答:这些孩子18岁从中专毕业来到我这里,把一段宝贵的生命交给了我,我必须对他们负责。除非你别在我这里干,在我这里干,我就要严加管教。我要从财务上、从管理上都卡住你。你到我这里来了,哪怕只待三个月,我也要叫你知道什么是《弟子规》,叫你知道什么是规矩。
我们作为人每天时时刻刻都在做抉择,这需要标准,《弟子规》就是规矩,是标准。这话该说不该说,这事儿该干不该干,这问题这么想对不对,以《弟子规》作为判断依据。抉择正确,接下来的事情就对了。
我们让员工学《弟子规》,并不是给大家灌输,给大家洗脑,让大家为公司卖命。我们是希望员工通过学习《弟子规》,对是非、善恶、利害有个标准,有了这套标准,他在工作、家庭和社会中就有了一套规矩。这规矩可以帮他们少犯错误,少摔跟头,少走弯路,用中国的老话儿说就是“趋吉避凶”。《弟子规》就是做人的教育,员工这么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他们比我的孩子还小,我作为父辈,碰到这么一个好东西,我当然要给他们。
其实不懂规矩,不是这些孩子的错误,是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四代人没接受这种道德教育了,我们的父辈都不知道什么叫《弟子规》,你怎么能苛求这些孩子们一来就懂规矩、守制度?“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若得其情,哀矜勿喜”,这些孩子,我们可怜他还来不及,还能埋怨吗?
佛门中有个说法叫“称性”,“称”就是符合你的性,你的本性。你喝酒喝多了,进了一间房子,看到房子在转,酒醒后,房子不转了,停下来了。什么是称性?房子不转了就是称性,什么是不称性?房子转就是不称性,因为这违反了房子的特性。我们平时说的“不称职的员工”,“坏员工”,“违反制度的员工”,他们就像那些房子,你看他们“转”是因为你喝多了。
所以,人人是好人,你要见“性”,不能被“相”给迷住了。这就是我们学了佛法后,在处理落后员工时的基本出发点。本着这种观点来管理公司,来看待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顺与不顺,你就会明白,之所以你今天看到这种不好的现象,没有别的,都是你自己内心变现出来的 。
问:员工中有因为《弟子规》而发生转变的吗?
答:有,很多。去年我在国外时,有个员工给我发了条短信,说跟经理闹意见了,要辞职。这个员工来公司七八年了,从18岁干到25岁,算是公司元老了。但没过两天这孩子又给我发短信说他不辞职了,因为他爸不同意。他爸跟他说:“你爸心脏病,人家给钱。你奶奶生病,人家给钱。现在公司是最需要人的时候,你辞职?胡总不同意你就敢辞职?这家以后你还进得来吗?”所以,这孩子就给我写了一封道歉的短信,说:“胡总对不起,我下次再不这样了,我爸骂了我,说我忘恩负义。”
你看,这就是《弟子规》在起作用。“过能改,归于无。”人同此心,情同此理。我爱这个员工,我爱他的爸爸和奶奶,他们就爱我,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
果 报
——《弟子规》能带来什么好处?
问:《弟子规》能帮企业挣钱吗?
答:没学《弟子规》之前,从1997年办公司一直到2006年,大概十年时间,我们卖了十几万台炉子。从2006年我们开始落实《弟子规》一直到2010年,这四年我们卖了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炉子,近三年我没统计,肯定比前些年更好。
问:怎么就能证明这个业绩是与《弟子规》有关的呢?
答: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有个总工程师,这个总工从1999年就跟着我,他女儿要在北京上初中,因为是外地户口,所以进不了好学校。我就帮他去找区领导,区领导不愿意帮忙,说员工的事你还管,要是你自己的孩子就算了。我说不行,你一定得帮我,我说我老在公司宣传《弟子规》,现在总工的孩子上学我都不帮,回公司我没法跟大家交待,我要给大家信心,让大家相信胡小林的确把他们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后来入学问题解决了,还帮着交了三万块择校费。
我们炉子有个部件叫烟管,这个烟管一直都是从一家供应商那里买的,150块钱一套。这个总工因为女儿上学的事特别感动,你想谁不心疼自家的姑娘,你就知道这个爱的力量有多大,他就上网查询国内还有哪家企业生产更便宜的烟管,最后他在浙江找到一家,这家只要88块钱一套,从150块到88块,就按节省60块算,一年30,000套,每年为公司节省将近180万。为什么这个总工程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太太说,人家胡老板对咱们这么好,你得想着报答人家,他就琢磨怎么来报答。今天我们的烟管有了两家供应商,价格一下就压下来了,质量也提高了。谁得利益了?公司得利益了,我的客户得利益了。 我总打一个比方,我所有的员工就相当于幼儿园阿姨,我所有的工程、活儿、业务就相当于我的孩子,我把这些孩子托付给了幼儿园阿姨。在幼儿园里,阿姨对我的孩子是好是坏,我能管得了吗?如果我对阿姨不好,让她们不痛快,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孩子在她们的手上,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所有的中层和基层员工,活儿在他们手上,他们照顾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我对他们好不好,我如果把他们照顾好了,他们一定能把我的“孩子”照顾好。
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你问《弟子规》能帮公司挣钱吗?肯定的!“德不孤,必有邻。”如果有项目在招标,我们公司只要参加,竞争对手基本上就不参加了,我们光把老百姓给我们的表扬信给开发商看,很多开发商就愿意把我们定为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看到我们的学习光盘后,知道我们做生意不是为了自己,知道我们公司奉行的原则是“吃亏是福,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知道我们会“知恩报恩”,把开发商当成恩人来看待,就愿意找我们合作。谁不愿意找有感恩心的人来合作呢?
问:《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可在现今社会,到哪儿去找那么些品行高尚的人呢?
答:的确,现在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就是“正不压邪”,大家都觉得好人难觅。为什么?你没扶正啊。你看报纸和网络上,全都是说谁又贪污腐败了,哪儿又有假冒伪劣了,这个有多少套房子,那个养了多少小三。你以为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天天只传播这些东西,老百姓就会给你竖大拇指吗?老百姓会积极向上吗?“扬人恶,既是恶”,你总暴露阴暗面,你总暴露社会问题,久而久之老百姓会越来越没信心,人民对政府就不相信了。一个国家能不能向前走,一个政党有没有前途,关键在于四个字“扶正祛邪”。
扶正是什么?扶正就是要把好的、有道德的、积极的、阳光的、利他的、钻石般的、金子般的行为宣传出去。如果报纸给你全都是阴暗面,全都是贪污腐败,全都是假冒伪劣,久而久之就动摇老百姓的信心。
《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个国家、我们的人民要向前奔,就一定要把共产党和政府官员中优秀的榜样多多宣传,这样大家才有“仁”可亲,才会德行日增,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观点概要
因缘——年过半百始遇《弟子规》在10岁到20岁这十年,胡小林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这十年正是他们这代人形成世界观的宝贵十年,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没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德行教育。直到2006年,年过半百的胡小林才接触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是其中代表),此后不仅他的焦虑症不治而愈,企业经营也蒸蒸日上。
讲理——为什么要学《弟子规》?推翻帝制已100多年,我国已经有四代人没有接受过德行教育了,这100多年把传统和规矩破坏得支离破碎,现在只剩下自私自利的文化了,只讲竞争,讲金钱,不讲是非善恶。现在家长团结不了孩子,老师不能在学校里赢得尊重,领导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这全是因为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是“缺德”,缺德就得补这个“德”。
真干——怎么落实《弟子规》?关键在于第一把手。当老板的不要老盯着下面怎么落实《弟子规》,老板先自己照着113件事做,看看还差多少,先把能做到的做到。另外,作为公司的老板,在跟高层、中层和基层讨论业务和处理公司内部矛盾时,都要本着《弟子规》的标准来处理。
挑战——怎么让年轻员工接受《弟子规》? 让员工学《弟子规》,并不是给大家灌输,给大家洗脑,让大家为公司卖命。而是希望员工通过学习《弟子规》,对是非、善恶、利害有个标准,有了这套标准,他在工作、家庭和社会中就可以少犯错误,少摔跟头,少走弯路,用中国的老话儿说就是“趋吉避凶”。
果报——《弟子规》能带来什么好处?做生意没必要整天想我怎么才可以挣钱,怎么才能发展。你不要想这个,你要想你怎么才能利益别人,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一定会利益你,这就是所谓的“德不孤,必有邻”。
什么是《弟子规》
《弟子规》的原名叫《训蒙文》,乃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在教育史上,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规
出 则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弟子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弟子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弟子规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弟子规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