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姜戎先生的《狼图腾》,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三十余年的惨淡经营,十几个相连贯的有关狼的精彩故事,把我们带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额仑大草原。苍茫原野蓝天白云下水草丰茂的原始景观;风雪弥漫马嘶狼嚎的搏杀战场;有关狼图腾的古老传说;狼的狡黠与残忍,狼的智慧和勇猛,狼的杰出军事才能和团队精神,狼的坚韧顽强和宁死不屈的意志和尊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确实享受了“狼图腾”的精神盛宴。然而,穿插于一个个神奇故事中的由狼引发的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理性说教,尤其是结尾处皇皇四万余言的“理性挖掘”,和主体框架之间是那样的不和谐。笔者感到迷茫,作家究竟是在写小说还是写论文?
本文无意对小说中“阐述”的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理论进行评说,仅就从文学的角度,结合《狼图腾》文本内容,从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主题先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创作倾向,在极“左”思潮的笼罩下,为完成政治任务或为紧跟政治形势,作家们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政治出发,带着预先考虑成熟的政治“主题”找对应的“生活素材”,或者干脆闭门造车,所写出的作品都是对政治的图解。这种先验论指导下的概念化、公式化文学创作充斥文坛,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笔者对作家姜戎先生的个人情况了解甚少,在小说落款处,发现文本从构思到写作用了长达33年时间,按照一般创作常规,作家有11年草原生活基础,创作一部50余万言的反映草原生活的小说,何至于用33年之久?可以推想,作者在三十多年的构思中,陷入了双重思考。一是以狼为精神原点的文学思考,即对11年草原生活特别是有关狼的故事的回忆与组织,这些都是作家亲身经历或亲耳听到的故事,组织起来难度并不大,按一般的写作速度,用2~3年时间足可。然而,另一种思考可能长时期困扰作者的大脑,这就是学术思考,文化思考,有关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丰富营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有关文化学方面的学科研究尚不成熟,不具备作者文化思考的充分条件。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生态学、人类文化学等有关学科才逐步引起学人重视,到本世纪初,基本形成完整体系。可以说,作者在构思文本过程中,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有关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思考框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的,并在1997年至2003年七年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而逐渐成熟完善起来的。以上分析可知,在《狼图腾》文本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框架,一个是以狼为中心的草原生活的文学创作框架,一个是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理性思考框架。前一个是文学性质的框架,后一个是学术性质的框架。在这两个框架中,作者以哪个为主呢?显然以后者为主,学术框架为主体框架,文学框架为附属框架,在文本中,所有的文学方法都成了作者理性思考的佐证。这些“佐证”越是生动刺激,越能显示作者的理性思考坚实厚重。它主要是经过三种方式完成的。
人物的对话。这是体现作者理性思考的主要方式,在文本中,有关理性思考的内容,大概占据了文本文字量的二分之一,在理性思考的文字中,通过人物对话完成的又占据三分之二。试看下段文字:
老人瞪着陈阵,急吼吼地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吃草的东西要比吃肉的东西更可恶。你觉着黄羊可怜,难道草就不可怜?黄羊有四条腿,平常它跑起来,能把追它的狼累吐了血,黄羊渴了能跑到河边喝水,冷了能跑到暖坡晒太阳,可草呢?草虽是命大,可草的命最薄最苦,根这么浅,土这么薄,长在地上跑,跑不了半尺;挪,挪不了三寸;谁都可以踩它、吃它、啃它、糟践它,一泡马尿就可以烧死一大片草。草要是长在沙里和石头缝里,可怜得连花都开不开、菜籽都不打开来啊。在草原,要说可怜就数草最可怜,蒙古人最可怜最心疼的就是草和草原。要说杀生,黄羊杀起草来,比打草机还厉害。黄羊群没命地啃草场就不是‘杀生’?就不是杀草原的大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部没命!黄羊成了灾,就比狼群更可怕,草原不仅有白灾、黑灾,还有黄灾,黄灾一来,黄羊就跟吃人一个样……”①
毕利格能够站在“大命”的高度认识草原生态,这不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说的话,更不像原始生活状态下一个牧民说的话,分明是借毕利格老人之“微言”,阐明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作者自己忧患意识之“大义”。类似的对话,在文本中比比皆是。如果说“小说”尾声之前在阐发理性思考时,还顾及到小说故事性之特点的话,到了结尾处的“理性挖掘”部分,作者完全抛开了小说创作的羁绊,人物的对话形式只不过成为西式套装上一朵可有可无的胸花。皇皇四万余言的对话,稍加改动就是一篇关于图腾文化的学术论文。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主人公自己对自己一种坦诚的交代,是作家挖掘人物最深层奥秘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形式与人物外在活动情节相辅相成,使得人物的心灵诉求文本意蕴表白得以内化和深化。然而,在《狼图腾》文本中,作者却把内心独白变成了作者自己理性思考的一种手段。即在人物对话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书中唯一有资格进行这种心理活动的陈阵的内心告白,使作家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情节描述。平心而论,《狼图腾》确实有几个反映草原生活的精彩场面。如狼群对黄羊的围歼战,群狼对军马的绞杀战,人狗对群狼的决战以及陈阵与小狼相处的一段难忘的日子。这几个情节是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可惜这么好的故事情节无一不是为作者的文化理念服务的,包括每一个场面的细节都成了表达作者文化理念的形象佐证。请看:
绵羊低等而愚昧,当狼咬翻那只大羊的时候,立即引起周围几十只羊的惊慌,四处奔逃。但不一会儿,羊群就恢复平静,甚至有几只绵羊还傻乎乎战战兢兢地跺着蹄子,凑到狼跟前去看狼吃羊,像是抗议又像是看热闹。那几只羊一声不吭地看着热闹,接着又有十几只羊跺着蹄子去围观。最后上百只绵羊,竟然把狼和血羊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密集圈子,前挤后拥,伸长脖子看个过瘾。那副嘴脸仿佛是说“狼咬你,关我什么事!”或是说“你死了,我就死不了了。”羊群恐惧而幸灾乐祸,没有一只绵羊敢去顶狼。②
这个画面描写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群羊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圈子观看狼吃羊,第一,羊敢吗?第二,狼允许吗?根据书中描写,狼在吃食时,是不允许其他生类靠近的。而羊群竟然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圈子,狼和被吃的羊至少就要占一米。也就是说,内圈的看羊距离狼顶多一米。这是什么样的羊啊?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关键处是描写了一个羊观看狼吃羊的场面,稍微有点现代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对鲁迅笔下中国看客观赏日本人杀中国人场面的抄袭。字面上写的是狼和羊,明眼人一看这是在写人,写“狼”民族对“羊”民族屠杀时,中国人所表现出的麻木。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摹仿,这不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吗?读者是不会买账的。
《狼图腾》的作者在创作文本过程中至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该书不是作者“对自身生活体验的直接对象化”,而是拿着成熟的理性思考,先入为主地在现实生活中找佐证。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在生硬武断的理性思考的屠刀下,成了被残酷宰杀割裂的羔羊碎片。大段大段的理性阐述,真的变成了吞噬文学生命活力的“狼图腾”。第二,该书不是“以感性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生经验”。“小说一般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艺术建构,而故事不是别的,正是生活的载体,是人生的展开形式”,③文本中虽然不乏鲜活的草原生活场景,但却被更多的理性说教掩埋了,使读者搞不清作者究竟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论文,或者是小说式论文?论文式小说?有人说这是创新,创新应该有度数,离开了度,真理再向前跨出一步,就是谬误。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笔者读《狼图腾》后,不由联想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主题先行”的创作思想,可以说,该文本是“主题先行”式的现代版“学术图解”小说。
学者常年沉陷于枯燥的理性思维王国,想走出“围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客串小说创作不是不可以,但学者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与小说家是不一样的。把握不好,把惯性思维带到小说创作中,写出的东西难免变异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狼图腾》或许能给“学者型作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注 释:
①②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③胡山林:《文学与人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为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文化传播系主任)
编校:郑 艳
本文无意对小说中“阐述”的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理论进行评说,仅就从文学的角度,结合《狼图腾》文本内容,从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主题先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创作倾向,在极“左”思潮的笼罩下,为完成政治任务或为紧跟政治形势,作家们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政治出发,带着预先考虑成熟的政治“主题”找对应的“生活素材”,或者干脆闭门造车,所写出的作品都是对政治的图解。这种先验论指导下的概念化、公式化文学创作充斥文坛,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笔者对作家姜戎先生的个人情况了解甚少,在小说落款处,发现文本从构思到写作用了长达33年时间,按照一般创作常规,作家有11年草原生活基础,创作一部50余万言的反映草原生活的小说,何至于用33年之久?可以推想,作者在三十多年的构思中,陷入了双重思考。一是以狼为精神原点的文学思考,即对11年草原生活特别是有关狼的故事的回忆与组织,这些都是作家亲身经历或亲耳听到的故事,组织起来难度并不大,按一般的写作速度,用2~3年时间足可。然而,另一种思考可能长时期困扰作者的大脑,这就是学术思考,文化思考,有关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丰富营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有关文化学方面的学科研究尚不成熟,不具备作者文化思考的充分条件。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生态学、人类文化学等有关学科才逐步引起学人重视,到本世纪初,基本形成完整体系。可以说,作者在构思文本过程中,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有关生态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思考框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的,并在1997年至2003年七年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而逐渐成熟完善起来的。以上分析可知,在《狼图腾》文本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框架,一个是以狼为中心的草原生活的文学创作框架,一个是以“狼图腾”为精神原点的理性思考框架。前一个是文学性质的框架,后一个是学术性质的框架。在这两个框架中,作者以哪个为主呢?显然以后者为主,学术框架为主体框架,文学框架为附属框架,在文本中,所有的文学方法都成了作者理性思考的佐证。这些“佐证”越是生动刺激,越能显示作者的理性思考坚实厚重。它主要是经过三种方式完成的。
人物的对话。这是体现作者理性思考的主要方式,在文本中,有关理性思考的内容,大概占据了文本文字量的二分之一,在理性思考的文字中,通过人物对话完成的又占据三分之二。试看下段文字:
老人瞪着陈阵,急吼吼地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吃草的东西要比吃肉的东西更可恶。你觉着黄羊可怜,难道草就不可怜?黄羊有四条腿,平常它跑起来,能把追它的狼累吐了血,黄羊渴了能跑到河边喝水,冷了能跑到暖坡晒太阳,可草呢?草虽是命大,可草的命最薄最苦,根这么浅,土这么薄,长在地上跑,跑不了半尺;挪,挪不了三寸;谁都可以踩它、吃它、啃它、糟践它,一泡马尿就可以烧死一大片草。草要是长在沙里和石头缝里,可怜得连花都开不开、菜籽都不打开来啊。在草原,要说可怜就数草最可怜,蒙古人最可怜最心疼的就是草和草原。要说杀生,黄羊杀起草来,比打草机还厉害。黄羊群没命地啃草场就不是‘杀生’?就不是杀草原的大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部没命!黄羊成了灾,就比狼群更可怕,草原不仅有白灾、黑灾,还有黄灾,黄灾一来,黄羊就跟吃人一个样……”①
毕利格能够站在“大命”的高度认识草原生态,这不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说的话,更不像原始生活状态下一个牧民说的话,分明是借毕利格老人之“微言”,阐明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作者自己忧患意识之“大义”。类似的对话,在文本中比比皆是。如果说“小说”尾声之前在阐发理性思考时,还顾及到小说故事性之特点的话,到了结尾处的“理性挖掘”部分,作者完全抛开了小说创作的羁绊,人物的对话形式只不过成为西式套装上一朵可有可无的胸花。皇皇四万余言的对话,稍加改动就是一篇关于图腾文化的学术论文。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主人公自己对自己一种坦诚的交代,是作家挖掘人物最深层奥秘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形式与人物外在活动情节相辅相成,使得人物的心灵诉求文本意蕴表白得以内化和深化。然而,在《狼图腾》文本中,作者却把内心独白变成了作者自己理性思考的一种手段。即在人物对话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书中唯一有资格进行这种心理活动的陈阵的内心告白,使作家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情节描述。平心而论,《狼图腾》确实有几个反映草原生活的精彩场面。如狼群对黄羊的围歼战,群狼对军马的绞杀战,人狗对群狼的决战以及陈阵与小狼相处的一段难忘的日子。这几个情节是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可惜这么好的故事情节无一不是为作者的文化理念服务的,包括每一个场面的细节都成了表达作者文化理念的形象佐证。请看:
绵羊低等而愚昧,当狼咬翻那只大羊的时候,立即引起周围几十只羊的惊慌,四处奔逃。但不一会儿,羊群就恢复平静,甚至有几只绵羊还傻乎乎战战兢兢地跺着蹄子,凑到狼跟前去看狼吃羊,像是抗议又像是看热闹。那几只羊一声不吭地看着热闹,接着又有十几只羊跺着蹄子去围观。最后上百只绵羊,竟然把狼和血羊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密集圈子,前挤后拥,伸长脖子看个过瘾。那副嘴脸仿佛是说“狼咬你,关我什么事!”或是说“你死了,我就死不了了。”羊群恐惧而幸灾乐祸,没有一只绵羊敢去顶狼。②
这个画面描写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群羊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圈子观看狼吃羊,第一,羊敢吗?第二,狼允许吗?根据书中描写,狼在吃食时,是不允许其他生类靠近的。而羊群竟然围成一个三米直径的圈子,狼和被吃的羊至少就要占一米。也就是说,内圈的看羊距离狼顶多一米。这是什么样的羊啊?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关键处是描写了一个羊观看狼吃羊的场面,稍微有点现代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对鲁迅笔下中国看客观赏日本人杀中国人场面的抄袭。字面上写的是狼和羊,明眼人一看这是在写人,写“狼”民族对“羊”民族屠杀时,中国人所表现出的麻木。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摹仿,这不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吗?读者是不会买账的。
《狼图腾》的作者在创作文本过程中至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该书不是作者“对自身生活体验的直接对象化”,而是拿着成熟的理性思考,先入为主地在现实生活中找佐证。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在生硬武断的理性思考的屠刀下,成了被残酷宰杀割裂的羔羊碎片。大段大段的理性阐述,真的变成了吞噬文学生命活力的“狼图腾”。第二,该书不是“以感性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生经验”。“小说一般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艺术建构,而故事不是别的,正是生活的载体,是人生的展开形式”,③文本中虽然不乏鲜活的草原生活场景,但却被更多的理性说教掩埋了,使读者搞不清作者究竟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论文,或者是小说式论文?论文式小说?有人说这是创新,创新应该有度数,离开了度,真理再向前跨出一步,就是谬误。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笔者读《狼图腾》后,不由联想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主题先行”的创作思想,可以说,该文本是“主题先行”式的现代版“学术图解”小说。
学者常年沉陷于枯燥的理性思维王国,想走出“围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客串小说创作不是不可以,但学者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与小说家是不一样的。把握不好,把惯性思维带到小说创作中,写出的东西难免变异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狼图腾》或许能给“学者型作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注 释:
①②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③胡山林:《文学与人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为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文化传播系主任)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