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盐,一座城,一段记忆。
一粒盐,折射了一座小城背后海盐熬制的沧桑,蕴藏着千年酿造的永恒记忆。
我生活在海边小城。自小逢年过节,驱车回乡下老家,便记住了几个乡镇的名字,便仓、西团、南沈灶、三仓……有的“有名有姓”,有的以数字代名,大多都是极富乡村气息的。我对它们的印象,仅仅是那些匆匆掠过的宣传牌或广告牌,或是意识到“噢,我来过这”。我不曾好奇过,这些名字的背后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年幼的我,不以为怪。
事实上,只要是有了上百年历史的村镇,名字里都蕴含着不小的玄机。
一个夏日,我骑着单车从城里到乡下老家,进行一次短途旅行。直至上午九点,太阳都不曾露脸。紧接着,微弱的光线也逐渐暗淡,乌云聚拢,便开始了夏日惯例的大雨。彼时的我刚骑行到东台境内,赶忙拐转车头,躲在一个商店门檐下。专心骑车的我还不曾细细观察过此地,望了望路对面,店牌上两个大字颇为吸引人——曹丿。“丿”!这不是一个笔画吗?心想:大概是此店家偷懒的简写吧?我环顾了四周,家家店铺的门牌上都写的“曹丿”!我走进商店,买了一瓶运动饮料,问老板:“这地方叫曹撇?”“嗯,小地方。”“就是那个一个笔画的‘丿’?还是‘一撇一捺’的‘撇’?”“牌子上不有的嘛。”他指指店铺的门牌,“这块儿以前是出盐的,‘丿’就是祖先熬盐用的杲昃(即“东西”,系东台方言)。你看着奇怪很正常。”
“啊!原来如此!”天放晴了,我向店老板道了声谢后,便跨上车走了。
待我再次回到乡下时,我开始留心。“南沈灶”的“灶”,“十八总”的“总”,“西团”的“团”,“便仓”的“仓”,看似无联系,却又隐隐觉得有关联。我不禁想起了小城的历史——这是一座由盐铸成的城市啊!既然“曹丿”与“盐”相关,那别的地方呢?我问了几位老农,他们竟然摸着脑袋说不知道,只说祖宗就是这么称呼的……直到一次谷雨时节去便仓看枯枝牡丹,那园子里一位工作人员拍着大腿说:“便仓?咱便仓不是‘仓’么,几百年前就是放盐的盐仓!”我一下释然:果然与盐有关!
后来查了资料,我才明白:这是一段关于海盐的记忆。小城地处沿海,境内纵贯南北的204国道,即是在当年范仲淹修筑的海堤的基础上延伸开去的。这里滩涂居多,适合制盐。古代海边居民舀取海水,晒盐晒卤,蒸发煎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存放……在熬制海盐这轰轰烈烈的产业下,许许多多的地名被赋予了与制盐有关的色彩。这不:团者,晒盐的组织;灶者,“聚团共煎”也;總者,聚居单位也;仓者,盐仓也;丿者,煮盐工具也。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挥铲、推车、劈柴、烧水,汗水的酸腥味与遍地的齁味混杂在一起。此时,盐场不再,盐仓不再,盐工不再,大片的土地成为村镇,可否再嗅到一丝盐腥味?连根生于此的老农尚且不知,今后,还有后人再知晓吗?
还好,一座小城的名字,一座带“盐”字的城市,以及一些留存着关于“盐”的记忆痕迹的村镇还在,我在成长中寻找历史……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1班学生】
一粒盐,折射了一座小城背后海盐熬制的沧桑,蕴藏着千年酿造的永恒记忆。
我生活在海边小城。自小逢年过节,驱车回乡下老家,便记住了几个乡镇的名字,便仓、西团、南沈灶、三仓……有的“有名有姓”,有的以数字代名,大多都是极富乡村气息的。我对它们的印象,仅仅是那些匆匆掠过的宣传牌或广告牌,或是意识到“噢,我来过这”。我不曾好奇过,这些名字的背后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年幼的我,不以为怪。
事实上,只要是有了上百年历史的村镇,名字里都蕴含着不小的玄机。
一个夏日,我骑着单车从城里到乡下老家,进行一次短途旅行。直至上午九点,太阳都不曾露脸。紧接着,微弱的光线也逐渐暗淡,乌云聚拢,便开始了夏日惯例的大雨。彼时的我刚骑行到东台境内,赶忙拐转车头,躲在一个商店门檐下。专心骑车的我还不曾细细观察过此地,望了望路对面,店牌上两个大字颇为吸引人——曹丿。“丿”!这不是一个笔画吗?心想:大概是此店家偷懒的简写吧?我环顾了四周,家家店铺的门牌上都写的“曹丿”!我走进商店,买了一瓶运动饮料,问老板:“这地方叫曹撇?”“嗯,小地方。”“就是那个一个笔画的‘丿’?还是‘一撇一捺’的‘撇’?”“牌子上不有的嘛。”他指指店铺的门牌,“这块儿以前是出盐的,‘丿’就是祖先熬盐用的杲昃(即“东西”,系东台方言)。你看着奇怪很正常。”
“啊!原来如此!”天放晴了,我向店老板道了声谢后,便跨上车走了。
待我再次回到乡下时,我开始留心。“南沈灶”的“灶”,“十八总”的“总”,“西团”的“团”,“便仓”的“仓”,看似无联系,却又隐隐觉得有关联。我不禁想起了小城的历史——这是一座由盐铸成的城市啊!既然“曹丿”与“盐”相关,那别的地方呢?我问了几位老农,他们竟然摸着脑袋说不知道,只说祖宗就是这么称呼的……直到一次谷雨时节去便仓看枯枝牡丹,那园子里一位工作人员拍着大腿说:“便仓?咱便仓不是‘仓’么,几百年前就是放盐的盐仓!”我一下释然:果然与盐有关!
后来查了资料,我才明白:这是一段关于海盐的记忆。小城地处沿海,境内纵贯南北的204国道,即是在当年范仲淹修筑的海堤的基础上延伸开去的。这里滩涂居多,适合制盐。古代海边居民舀取海水,晒盐晒卤,蒸发煎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存放……在熬制海盐这轰轰烈烈的产业下,许许多多的地名被赋予了与制盐有关的色彩。这不:团者,晒盐的组织;灶者,“聚团共煎”也;總者,聚居单位也;仓者,盐仓也;丿者,煮盐工具也。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挥铲、推车、劈柴、烧水,汗水的酸腥味与遍地的齁味混杂在一起。此时,盐场不再,盐仓不再,盐工不再,大片的土地成为村镇,可否再嗅到一丝盐腥味?连根生于此的老农尚且不知,今后,还有后人再知晓吗?
还好,一座小城的名字,一座带“盐”字的城市,以及一些留存着关于“盐”的记忆痕迹的村镇还在,我在成长中寻找历史……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