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李来主持月月讲三工】
本期嘉宾:张华
话说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政府的一份文件如黄钟大吕,震动人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该文件称成都市要在2012年年底前,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自此,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并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各种保障。同时,城镇居民也可以到农村居住、生活、就业,不受阻碍。列位,此事意义何在?且听嘉宾分解。
千年制度成藩篱
列位看官,您可不要以为户籍制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其实这是老祖宗的发明。
历史学家说了,最迟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簿籍登记制度,目的是为了掌握户口数量。到了秦始皇那会儿,他老人家命令:男子不论是否成丁(成年),一律都要登记。对这项工作,汉朝更加重视,每年县官、村官都要登记、验查户口、编造户籍。
为啥要登记户籍?您想,那时候物质匮乏,还经常打仗,登完了政府才好收税纳贡、征兵造物、规定禄食。据说,汉朝的户籍已经精确到个人的相貌和财富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是自由流动的。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城乡不分彼此。1955年之后政策变了,全国开始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并开展了城乡户口登记工作。1956年和1957年,国家连续四次发文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管制。第一次,城乡居民区被明确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列位,当时实行户籍制度可不是歧视谁,这是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国家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所实行的一种政策制度。还有一点,1950年代咱国家内有敌对势力、外有帝国主义,为了巩固政权只能采取特别手段。
有了户籍制度,一方面能定位国民的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另一方面政府也有了制定各项政策的数据和基础,它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不小作用。
不过,等到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之后,户籍制度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进城,进工厂;别了村庄,别了老娘。留下孩子,长成孤独模样……”因为社会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匮乏,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户籍制度成了牵绊他们的最大问题。
打破不平等
有看官可能会问:户籍制度,到底错在哪里?
其一,阻碍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其二,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从制度上阻碍城市化进程;其三,加剧城乡割裂和社会分化,人为地把平等的国民分成三六九等,拉大贫富差距。
说到底,户籍制度表面上是自由迁徙的缺失,實质则是造成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农民进城打工,虽然已经在当地劳动、生活,却不是当地社会成员,只能以劳动力的资格存在。城市里的住房、教育、消费、社会保障等,都可望不可即。
一些地方政府试图纠正顽疾,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起步。然而,从实际进程看,大量农村户籍居民对转为城镇户籍并不积极。列位看官稍安勿躁,不是农村人不识好歹,而是很多政府别有用心。“有的地方是为了提高城市化的比重,有的地方是盯上了农民的土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教授曾直言不讳地指出。
户籍改革,坚冰难破啊!
成都户改没有作秀。主政者提出,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保障。而且,即使农民不进城,政府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时,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居住、生活和就业,城里人也可以自由“下乡”。
舆论为之震动:如果成都户改的目标实现了,那就意味着数十年来“农民”和“市民”界限不再,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的现状,也将被打破。
路在前方
说来说去,大家抱怨的不是那张薄薄的户籍纸,而是背后城乡悬殊的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农村人进城也好,城市人下乡也罢,户籍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最后所有居民是否得到了同样的市民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自由迁徙、以及住房教育平等。如果以牺牲某些代价为前提进城或下乡,那户改就是一句空谈!这就是成都户改的意义所在。
看官且慢,您先别急着喝彩,因为还有些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目前成都全市500多万的农业人口都进了城,城市能承受得起生活和就业压力吗?
成都市主政者很自信:“我们不是一夜之间要填平城乡差异,这项工作早已启动。”自2003年起,成都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向农村投入。据统计,至今已累计投入达594.8亿元。这些钱首先极大改善了成都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不仅仅是这些。有数据表明,2004年,成都城乡人均在教育、卫生和社保等方面公共服务投入的差距是1542.8元,而到2009年这个差距已缩小到136.2元。其中仅医保一项,成都市政府每年就要投入40亿元。
除此之外,成都市还有杀手锏:给农民穿上财富的“风衣”。从2008起,成都农村全面实施产权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为村民确权颁证。这招很给力!因为有了财产之后,农民不会轻易放弃进城,他们会在心里算账:进城划不划算?就算真进了城,身上有“风衣”穿着,也能遮挡一下风雨。
快哉!成都户籍改革的核心,就是剥离了长期以来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还其生产要素的本质和财产价值。而有了社会保障,农民才会放心地去“交易”。这才是户籍改革的本来面貌。
当然,成都户改并非完美无缺。财政支持、农民进城后的教育花费、城乡标准拉平后低保人数的剧增,还是尚待破解的难题,这也需要更多更高层的政策支持。不过,咱还是希望成都的户改模式能够取得成功,最终惠及全国所有居民。到那时,也许就是中国城市化的新起点…… W
责编/马征
[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张华
话说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政府的一份文件如黄钟大吕,震动人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该文件称成都市要在2012年年底前,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自此,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并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各种保障。同时,城镇居民也可以到农村居住、生活、就业,不受阻碍。列位,此事意义何在?且听嘉宾分解。
千年制度成藩篱
列位看官,您可不要以为户籍制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其实这是老祖宗的发明。
历史学家说了,最迟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簿籍登记制度,目的是为了掌握户口数量。到了秦始皇那会儿,他老人家命令:男子不论是否成丁(成年),一律都要登记。对这项工作,汉朝更加重视,每年县官、村官都要登记、验查户口、编造户籍。
为啥要登记户籍?您想,那时候物质匮乏,还经常打仗,登完了政府才好收税纳贡、征兵造物、规定禄食。据说,汉朝的户籍已经精确到个人的相貌和财富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是自由流动的。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城乡不分彼此。1955年之后政策变了,全国开始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并开展了城乡户口登记工作。1956年和1957年,国家连续四次发文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管制。第一次,城乡居民区被明确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列位,当时实行户籍制度可不是歧视谁,这是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国家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所实行的一种政策制度。还有一点,1950年代咱国家内有敌对势力、外有帝国主义,为了巩固政权只能采取特别手段。
有了户籍制度,一方面能定位国民的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另一方面政府也有了制定各项政策的数据和基础,它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不小作用。
不过,等到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之后,户籍制度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进城,进工厂;别了村庄,别了老娘。留下孩子,长成孤独模样……”因为社会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匮乏,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户籍制度成了牵绊他们的最大问题。
打破不平等
有看官可能会问:户籍制度,到底错在哪里?
其一,阻碍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其二,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从制度上阻碍城市化进程;其三,加剧城乡割裂和社会分化,人为地把平等的国民分成三六九等,拉大贫富差距。
说到底,户籍制度表面上是自由迁徙的缺失,實质则是造成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农民进城打工,虽然已经在当地劳动、生活,却不是当地社会成员,只能以劳动力的资格存在。城市里的住房、教育、消费、社会保障等,都可望不可即。
一些地方政府试图纠正顽疾,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起步。然而,从实际进程看,大量农村户籍居民对转为城镇户籍并不积极。列位看官稍安勿躁,不是农村人不识好歹,而是很多政府别有用心。“有的地方是为了提高城市化的比重,有的地方是盯上了农民的土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教授曾直言不讳地指出。
户籍改革,坚冰难破啊!
成都户改没有作秀。主政者提出,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保障。而且,即使农民不进城,政府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时,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居住、生活和就业,城里人也可以自由“下乡”。
舆论为之震动:如果成都户改的目标实现了,那就意味着数十年来“农民”和“市民”界限不再,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的现状,也将被打破。
路在前方
说来说去,大家抱怨的不是那张薄薄的户籍纸,而是背后城乡悬殊的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农村人进城也好,城市人下乡也罢,户籍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最后所有居民是否得到了同样的市民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自由迁徙、以及住房教育平等。如果以牺牲某些代价为前提进城或下乡,那户改就是一句空谈!这就是成都户改的意义所在。
看官且慢,您先别急着喝彩,因为还有些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目前成都全市500多万的农业人口都进了城,城市能承受得起生活和就业压力吗?
成都市主政者很自信:“我们不是一夜之间要填平城乡差异,这项工作早已启动。”自2003年起,成都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向农村投入。据统计,至今已累计投入达594.8亿元。这些钱首先极大改善了成都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不仅仅是这些。有数据表明,2004年,成都城乡人均在教育、卫生和社保等方面公共服务投入的差距是1542.8元,而到2009年这个差距已缩小到136.2元。其中仅医保一项,成都市政府每年就要投入40亿元。
除此之外,成都市还有杀手锏:给农民穿上财富的“风衣”。从2008起,成都农村全面实施产权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为村民确权颁证。这招很给力!因为有了财产之后,农民不会轻易放弃进城,他们会在心里算账:进城划不划算?就算真进了城,身上有“风衣”穿着,也能遮挡一下风雨。
快哉!成都户籍改革的核心,就是剥离了长期以来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还其生产要素的本质和财产价值。而有了社会保障,农民才会放心地去“交易”。这才是户籍改革的本来面貌。
当然,成都户改并非完美无缺。财政支持、农民进城后的教育花费、城乡标准拉平后低保人数的剧增,还是尚待破解的难题,这也需要更多更高层的政策支持。不过,咱还是希望成都的户改模式能够取得成功,最终惠及全国所有居民。到那时,也许就是中国城市化的新起点…… W
责编/马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