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线上养老”在西方 快速发展,迟早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幢写字楼里,社会服务部社工Anna Liisa Lyytinen正在通过平板电脑与六位老人共进午餐。在随后的半小时里,她和老人们闲聊家常,不时提醒他们喝点水或牛奶……
  这个“虚拟午餐小组”是赫尔辛基针对老年人设立的远程护理项目的一部分。在越来越多国家兴建更多养老院的时候,芬兰却反其道而行,通过科技的力量协助老人在自己家中生活更长时间,甚至包括那些罹患老年痴呆的独居老人。
  Anna表示,以前,护士或者护工每天多次家访需要被照顾的老人,帮助他们用药、用餐、洗浴,或者只是查看一切是否正常。但随着芬兰社会日益老龄化,提供这种耗时耗力的上门服务变得越来越难。
  联合国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9%。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6%,届时,全球1/6的人口将在65岁以上。在某些老龄化严重地区,甚至有超过20%的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该如何为这么多的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或许,如同很多“在线生存”的业务一样,科技带来的线上服务可以给我们新的解决方案。

“无论什么年纪,家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最好的”


  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美国有约470万老年人使用家庭保健护理。大多数老年人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服务,可以帮助他们满足不断增加的养老需求。而对于这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所需要的大多数护理由两类人群提供。其一是家人或者社工,其二是护理行业的专业工作人员,例如:护士和家庭护理人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未来家庭护理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远程医疗保健,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英国Tunstall公司提供的远程护理方案,通过在家中安装传感器并与24小时响应中心连接,监测跌倒、火灾、煤气泄漏等与安全问题相关的风险。使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长期疾病的老年人,能够在家中就记录自己的心跳、血压和含氧水平等生命体征。临床医生每天远程检测这些结果,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以帮助老年人延长居家养老的时间。英国卡迪夫已设立专门的“7×24小时”控制中心,提供专业的移动响应服务,为威尔士地区的7800个远程护理客户提供服务。前文提到的芬兰赫尔辛基市政府主导的“家庭护理项目”,则为约4000名有需求的居家老人配备了安全小设备——GPS手环、摔倒检测器、报警按钮、护理人员电话专线。该项目的前主管 Hanna Ha-malainen表示,护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这些设备,当传感器探测到异动时,会向护理小组发送警报。



  虽然科技不能代替护理人员,但可以协助他们工作。例如,赫尔辛基社会服务部社工在家访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检查老人是否遵医嘱服药。只要在老人家里配备一台“配药机器人”,就可以做到按时提醒老人吃药,并递给他们正确的药物。只有大约20%的老人,因不愿服用大把药片或患有晚期痴呆症,导致机器人不奏效,社工则将检查服药情况的次数从每月30次减少到仅4次。
  但无论是依靠护理人员,还是电子设备,最大的挑战都是要尽早发现问题。在芬兰的一些城镇,已经在测试能实时追踪独居老人日常活动的技术。包括MariCare Oy和Benete在内的科技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运动传感器网络收集数据的系统,可以显示出老人在家中的移动轨迹,上厕所、打开冰箱的频率。然后,护理人员通过汇总这些数据,来确定优先家访的对象和要检查的事项。例如,上厕所次数明显增加可能是尿路感染;打开冰箱次数减少显示患者记忆力衰退可能加重。
  在芬兰有句谚语,“无论什么年纪,家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最好的”。对老人们来说,科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能更方便地保持健康,能在自己的家中生活更久。虽然目前赫尔辛基护理员虚拟访问老人的比例,仅占每月25万次家访的8%,但随着科技进步这一数字的提升指日可待。

去医院?不必了,医生已经在线


  如果说日常的远程照料还有点儿遥远,远程问诊对人们来说就亲切多了。尤其是新冠疫情下,智能手机正在转变为快速医疗诊断设备,提供准确、低成本的问诊服务。
  物联网分析公司Berg Insight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全球共有710万患者使用远程医疗。而且,这个数字将以47.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1年将达到5020万。其中,独居在家的老人获益良多——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老人可以接受到全面而连续的数字医疗保健,以预防、治疗身体或心灵上的疾病。老人与医生进行视频聊天,探讨身体不适,获得从紧急情况处理到康复计划的各种指导,从而提高独居的生活质量。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一项针对老人远程家庭健康服务的研究显示:远程医疗能有效减少门诊次数,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用远程医疗后,每月平均门诊次数从0.63下降到0.42。72%的患者对远程医疗感到满意,居家老人(82%)比疗养院的老人(50%)更满意。其中,医疗咨询(100%)是远程医疗中最满意的服务,其次是物理治疗(83.3%)。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开发远程医疗程序的行列中。医疗诊断App——Res通过检测咳嗽声,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在保健应用程序K中输入症状,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初步诊断。Diagnoz.me公司正在开发一款一次性智能手机附件,可以将智能手机的相机变成显微镜,从而分析体液中的细菌。Healthy.io公司开发了使用手机摄像头,进行尿液检查的远程测试。
  Healthy.io首席商务官Katherine Ward表示:遠程医疗诊断应用程序,可以服务18岁到80岁的用户,“已经有9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我们的测试”。而且,“当前的全球疫情将迫使医疗行业更快适应远程医疗,从患者到临床医生都在受到推动。”   卡内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的教授Sridhar Tayur谈道:“这些应用程序至关重要,我们甚至不需要新的发明突破,因为目前的远程技术已经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就像互联网逐渐取代实体报纸一样,患者与医疗保健系统之间的互动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同时,Tayur还表示:推进远程医疗可以促进医疗保健行业的“零售化”,即公司更直接地向消费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类似于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中介的零售商品和服务。而更多样化的医疗方式,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将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方式。

帮助老人对抗社交孤独


  除了面对疾病困扰,独居老人们无法避免的现实是要习惯与“孤独感”相伴。皮尤研究中心指出,美国60岁及以上的人中,有27%独自生活。在所研究的130个国家和地区中,老人独自生活的平均比例达16%。这些独居老人往往社交活动有限,更容易受到孤獨的影响,甚至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为应对这个问题,赫尔辛基市政府为不便出门的老人举办虚拟聚会,其中包含益智问答、椅子锻炼课、唱歌、读书会,以及由牧师主持的宗教讨论会等。Viarama公司的VR产品,通过为老人提供虚拟的世界旅行,帮他们回忆过去美好时光。还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和家人互动。
  而这类统计数据启发了总部位于以色列的Intuition Robotics公司开发了“快乐老伴”——智能机器人伴侣。它能协助老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提醒约会时间,不时建议老人走两步,或只是随机播放搞笑视频。
  Intuition Robotics的首席执行官Dor Skuler表示:一旦人们陷入孤独,抑郁、痴呆和死亡率上升等问题就会迅速爆发,因为社交孤立会加快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与我们分享,他们每天都在失去一些东西,”Skuler谈道,老人的力量或认知能力会持续下降,所以“我们需要尽一切可能消除他们的焦虑和孤独。”
  智能语音助手是为独居老年人增添生活乐趣和陪伴的另一个重要帮手。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发布的数据显示,英格兰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00万以上,在一个月内没有与朋友、邻居或家人说话。而这正是“语音助手”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
  但机器真的能支持老年人独自生活,并减轻他们的孤独感么?柏林SIBIS社会研究所通过分析比对2200多个案例,并采访120名60岁至87岁的柏林老人,发现参与者对机器人的不满情绪较低,只有15%的参与者对家用机器人抱有极大的怀疑。总体而言,无论是辅助机器人,还是家庭社交机器人,参与者都持开放态度。
  虽然在与衰老的斗争中,不能将技术作为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它肯定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可能是更好的照料者,但随着他们越来越稀缺,技术可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靖
其他文献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刚刚落幕的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首次打破了展示的時空限制,开启“云端”模式,在线上广招天下客,足不出户做贸易。  VR展厅、云直播、短视频……本届广交会被称为是中国制造业的“云端盛宴”,50个展区、近2.6万家参展商、1 8 0万件出口商品、数十万全 球采购商……在“10×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着网上展示、洽谈对接。  实际上,广交会并非首家搬上
期刊
哲理的故事:  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户渠姓人家靠走村串户卖货起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渠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17世纪,中俄“万里茶道”兴起,渠家后人渠源潮所经营的“长裕川”号茶庄由于茶叶品质过硬、口味上乘,所以没过几年时间,“川”字牌茶砖就逐渐声名远播,渠家也因此获利颇丰。当时,祁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有千两银,不如茶庄有个人”,足见“川”字牌茶砖在当时的知名度有多高。  可惜
期刊
哲理的故事:  日本人对公共设施的要求莫过于静音,这一点似乎十分突出。  无论是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也好,还是附近意外发生的住宅火灾也好,但凡人在现场,都会发现周围并没有多余的喊声,哪怕处于抢救他人的瞬间,似乎也很难听到众人呼救,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一般来说,聚众往往使人声音高起来,与此同时,众人声高却容易引发恐慌,导致现场混乱。  日本每年都有防灾日,街道与住宅,包括酒店与公寓都会举行相应的演
期刊
哲理的故事:  易买得超市是韩国首尔排名第一的大型连锁超市,每年的营业额达数十万亿韩元。易买得超市的经营者,常常想出许多创意的“金”点子来加强营销。  易买得的销售人员曾经发现,每到中午时分,超市的生意就十分冷清,销售额大幅下降。原来韩国人也喜欢在早上或下午下班之后去超市,中午去超市购物的人较少。  怎样来提升中午时段的销售额呢?销售人员冥思苦想,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因为这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所致,要
期刊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小区的左林,儿子今年正读初中二年级。因为疫情原因校方停课,她已经监督儿子上了半年的网课。而北京丰台区的周静,也因为疫情成了“陪读妈妈”,和上小学的儿子在家一起线上“学习”了半年多的小班课,每天的时间被书法课、钢琴课、美术课、少儿编程课排得满满当当……  疫情来了,有的行业艰难跋涉,有的行业奄奄一息,有的行业却迎来了“老天爷赏饭吃”的好时机。比如,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的大势
期刊
談判时想让对方答应你的条件,在《心理学当暗器,赢在每个人际赛局》文章里,提到五个谈判心理效应。1.低飞行策略  若想要得到很多,必须先要求很少,这就是有名的“低飞行策略”。这是因为人一旦说了“好”,之后就很难再说“不要”,即使中途发现自己上当了也一样。实验证实,运用低飞行策略请求别人,有56%的人会答应去做他们原先根本不想做的事。若不用这种策略,只有31%的人会答应;24%的人会付诸行动。2.登门
期刊
2020年已经过半,新冠肺炎疫情阴云依旧笼罩着各行各业。尤其随着6月上旬北京疫情的突然反复,电影院、KTV、网吧等需要人群聚集的业态,复工更加渺茫。  不仅线下娱乐场所大门或紧闭,或限制性营业,而且连多年增长的线下演艺市场,也在 2020 年伊始就按下了“暂停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仅1-3月,全国取消或延期演出造成的直接票房损失,就达20亿元人民币。  陷入困局的音乐娱乐业,就
期刊
2020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击了几乎所有行业,商业活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在疫情影响下,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损失惨重,医药行业同样未能幸免。  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Wind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医药行业受疫情冲击,整体收入同比下滑7.4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4.12%。在2019年出现首亏的25家上市药企中,仅有9家“扭亏为盈”。由此可见,疫情对药企而言,既是一次
期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线下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遭遇有史以来的极度寒冬,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却让线上教育迎来流量爆发期。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相关企业超过23万家,可见市场容量是非常庞大的。网上课堂,依托于互联网直播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教育和培训,从而实现讲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无缝对接,成为线上教育最直接的形式。  网上直播课堂有什么优缺点呢?如何才能玩转网上课堂呢?本
期刊
如今,全球疫情蔓延依然没有真正放缓节奏。不仅是上班办公变成“云办公”,留学生们的上课模式也从校园切换到了宅家“云读书”。  YouTube和B站在校园领域的优质“UP主”小巧,目前是一名在剑桥大学读博士的留学生,由于疫情原因,剑桥大学已全面关闭,所有课程都转到了线上。暂时回到上海的小巧也开始了自己“云读博”的上课生活。  小巧在YouTube分享了自己疫情期间的一次日常安排:  1.上午,登陆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