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顺应产业发展态势,继《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后,今年成都也再度发布物联网产业规划:《成都智能物联网产业规划(2021-2025年)》,计划在5年内建成全国智能物联网产业策源地和聚集地。十年之后再提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哪些新态势?成都的机遇又在哪里?
看产业生态,成都已形成物联网创新平台百余个
《行动计划》明确,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元、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若干国家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高价值发展。
而成都的物联网产业经过十年的发展,聚集了光纤传感与通信、可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双流物联网云创新中心、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共100余个。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在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及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安全服务等领域具备相对优势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十三五”期间物联网相关企业营收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看应用规模,成都在多个行业领域已有百万级设备连接规模
《行动计划》提出,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智慧農业、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家居等重点领域,加快部署感知终端、网络和平台,形成一批基于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IPv6在物联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
据了解,成都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已形成了百万级设备连接规模。例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及其运行体系”、“IC卡智能燃气表智能控制技术”、“双向无堵转齿轮传动的燃气表专用机电阀”3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公司还参编26项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智慧城市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
看技术创新,推动物联网与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
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将推动技术融合创新作为。面向“5G+物联网”,充分利用5G网络的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特点,丰富通信技术供给,拓展物联网应用场景;面向“大数据+物联网”,实现数据高效协同处理,深度挖掘物理世界数据价值;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建立“感知终端+平台+场景”的智能化服务;面向“区块链+物联网”,建立感知终端的信用体系,保障数据确权和价值流通。
而在5G领域,今年全市计划新建5G基站2万个,已经新建完成超过1万个。目前全市5G基站累计超过4万个,实现了绕城高速范围内室外的5G信号连续覆盖,郊区(市)县城区5G信号连片覆盖,乡镇、场镇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建成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也发展迅猛。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达550余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83%、67%。这其中既有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也有川大智胜、四方伟业、考拉悠然等本土企业崛起,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并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京信网、《成都日报》、《财经》、成都市经信局官方微信等)
顺应产业发展态势,继《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后,今年成都也再度发布物联网产业规划:《成都智能物联网产业规划(2021-2025年)》,计划在5年内建成全国智能物联网产业策源地和聚集地。十年之后再提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哪些新态势?成都的机遇又在哪里?
看产业生态,成都已形成物联网创新平台百余个
《行动计划》明确,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元、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若干国家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高价值发展。
而成都的物联网产业经过十年的发展,聚集了光纤传感与通信、可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双流物联网云创新中心、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共100余个。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在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及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安全服务等领域具备相对优势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十三五”期间物联网相关企业营收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看应用规模,成都在多个行业领域已有百万级设备连接规模
《行动计划》提出,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智慧農业、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家居等重点领域,加快部署感知终端、网络和平台,形成一批基于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IPv6在物联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
据了解,成都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已形成了百万级设备连接规模。例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及其运行体系”、“IC卡智能燃气表智能控制技术”、“双向无堵转齿轮传动的燃气表专用机电阀”3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公司还参编26项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智慧城市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
看技术创新,推动物联网与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
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将推动技术融合创新作为。面向“5G+物联网”,充分利用5G网络的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特点,丰富通信技术供给,拓展物联网应用场景;面向“大数据+物联网”,实现数据高效协同处理,深度挖掘物理世界数据价值;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建立“感知终端+平台+场景”的智能化服务;面向“区块链+物联网”,建立感知终端的信用体系,保障数据确权和价值流通。
而在5G领域,今年全市计划新建5G基站2万个,已经新建完成超过1万个。目前全市5G基站累计超过4万个,实现了绕城高速范围内室外的5G信号连续覆盖,郊区(市)县城区5G信号连片覆盖,乡镇、场镇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建成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也发展迅猛。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达550余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83%、67%。这其中既有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也有川大智胜、四方伟业、考拉悠然等本土企业崛起,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并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京信网、《成都日报》、《财经》、成都市经信局官方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