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1
前 言
当前,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在转型之初多在忙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员增效、技术开发创新,于是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还无法摆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要从经验管理进化到科学管理,再进一步达到文化管理。国有股份制公司的改革,不仅要从制度上改革,还要在管理上改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凝聚力,则必须要靠文化管理。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内部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是强调企业目标和企业成员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群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观的趋同性,强调企业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企业对成员的向心力,因此它对企业成员有着强大的生存发展力量。
2.外部感召作用
第一是吸引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收引进优秀的人才,才能保证公司不断发展,使我们的企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第二是增强股东投资信心。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一个企业如果缺少资金渠道及资金来源,就很难扩大再生产。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从而扩大企业的引资渠道,增强企业投资额,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从做好员工文化意识的培育着手。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三是,建立标语库。寓意深邃的标语口号对于宣传企业形象,凝聚员工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建议确定三类标语口号,并建档存库。
2.成立企业文化专职机构。为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的轨道,建议成立企业文化办公室,并配备精干人员,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职机构,公司的管理原则、质量方针、发展思想等等才能得以深入人心。
3.形成铁的学习制度。全公司建立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并请专家学者到公司定期上课,有计划地对员工轮流培训,加强在职教育。
4.搞好环境卫生和劳动纪律的管理。环境卫生直接反应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厂貌,它是文明生产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风貌。建立全方位的环境卫生制度,责任到人。
三、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企业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和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又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
·较高的文化素质。
·过硬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行为方式。
·较强的技术素质。
·高尚的职业道德。
1.规划人力资源战略系统。
人力资源是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不能得到体现的企业财富。人力资源规划是对公司人力需求与供给作出分析、评估和预测,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为实现公司经营战略目标预先准备所需人才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作为保障,并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2.开放式的全员绩效考评系统。
员工薪酬的确定、晋升与降级、奖励惩处、资格的认定、能力的确认等都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要制定一套符合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并在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实施,从而彻底打破用人制度上“先来后到”的模式,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
3.培训政策的调整。
要从过分强调学历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主上来,加大人才继续教育的投入。“为政之要,贵在育人”,要研究制定育人规划,形成育人网络。建议实施全员教育训练。实践证明:全员教育训练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力保障。
4.建立调配安置管理系统。
调配安置管理是指将企业活动之必要的一个职务,分配给能够有所担当的从业人员。如何合理、科学和有效地进行配置是國有股份制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以配置管理所需的职务分析、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测评,能够较为准确掌握从业人员的能力、性格和特长,从而便于量才使用,减少人才的浪费,即实现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之目的。
四、如何留住人才是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面临的挑战
企业的技术队伍不稳定,企业的科技意识和尊重人才观念正是平衡这种强自尊心理的砝码。其实,技术人员一般重名轻利,事业心较强,只要成才环境适宜,很少见异思迁。通过发展事业、优化环境、改革制度、提高待遇、融洽感情,实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吸纳和稳定人才,应当成为最基本的留人良策。
五、找准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实施“文化工程”
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企业文化硬环境。
如何在这里营造一个特殊的环境以使股份制公司的业余教育“活”起来应是值得思考的。建一个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不仅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以外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充分放松、充实、调剂自己。
2.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激发员工的整体活力。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员工的爱好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热情。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全心全意、冲劲十足地工作,才能让公司的“人气”旺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地参与既让员工实现工作以外的价值,又切实地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策略”,何乐而不为呢?
五、结束语。
企业不分大小强弱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只有建立文化和发展文化,企业才会有新的思维空间和发展机遇。它有凝聚作用,能以巨大的心理引力,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它有激励作用,促进企业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前 言
当前,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在转型之初多在忙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员增效、技术开发创新,于是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还无法摆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要从经验管理进化到科学管理,再进一步达到文化管理。国有股份制公司的改革,不仅要从制度上改革,还要在管理上改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凝聚力,则必须要靠文化管理。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内部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是强调企业目标和企业成员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群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观的趋同性,强调企业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企业对成员的向心力,因此它对企业成员有着强大的生存发展力量。
2.外部感召作用
第一是吸引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收引进优秀的人才,才能保证公司不断发展,使我们的企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第二是增强股东投资信心。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一个企业如果缺少资金渠道及资金来源,就很难扩大再生产。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从而扩大企业的引资渠道,增强企业投资额,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从做好员工文化意识的培育着手。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三是,建立标语库。寓意深邃的标语口号对于宣传企业形象,凝聚员工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建议确定三类标语口号,并建档存库。
2.成立企业文化专职机构。为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的轨道,建议成立企业文化办公室,并配备精干人员,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职机构,公司的管理原则、质量方针、发展思想等等才能得以深入人心。
3.形成铁的学习制度。全公司建立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并请专家学者到公司定期上课,有计划地对员工轮流培训,加强在职教育。
4.搞好环境卫生和劳动纪律的管理。环境卫生直接反应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厂貌,它是文明生产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风貌。建立全方位的环境卫生制度,责任到人。
三、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企业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和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又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
·较高的文化素质。
·过硬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行为方式。
·较强的技术素质。
·高尚的职业道德。
1.规划人力资源战略系统。
人力资源是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不能得到体现的企业财富。人力资源规划是对公司人力需求与供给作出分析、评估和预测,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为实现公司经营战略目标预先准备所需人才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作为保障,并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2.开放式的全员绩效考评系统。
员工薪酬的确定、晋升与降级、奖励惩处、资格的认定、能力的确认等都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要制定一套符合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并在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实施,从而彻底打破用人制度上“先来后到”的模式,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
3.培训政策的调整。
要从过分强调学历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主上来,加大人才继续教育的投入。“为政之要,贵在育人”,要研究制定育人规划,形成育人网络。建议实施全员教育训练。实践证明:全员教育训练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力保障。
4.建立调配安置管理系统。
调配安置管理是指将企业活动之必要的一个职务,分配给能够有所担当的从业人员。如何合理、科学和有效地进行配置是國有股份制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以配置管理所需的职务分析、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测评,能够较为准确掌握从业人员的能力、性格和特长,从而便于量才使用,减少人才的浪费,即实现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之目的。
四、如何留住人才是转型中国有股份制公司面临的挑战
企业的技术队伍不稳定,企业的科技意识和尊重人才观念正是平衡这种强自尊心理的砝码。其实,技术人员一般重名轻利,事业心较强,只要成才环境适宜,很少见异思迁。通过发展事业、优化环境、改革制度、提高待遇、融洽感情,实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吸纳和稳定人才,应当成为最基本的留人良策。
五、找准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实施“文化工程”
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企业文化硬环境。
如何在这里营造一个特殊的环境以使股份制公司的业余教育“活”起来应是值得思考的。建一个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不仅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以外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充分放松、充实、调剂自己。
2.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激发员工的整体活力。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员工的爱好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热情。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全心全意、冲劲十足地工作,才能让公司的“人气”旺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地参与既让员工实现工作以外的价值,又切实地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策略”,何乐而不为呢?
五、结束语。
企业不分大小强弱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只有建立文化和发展文化,企业才会有新的思维空间和发展机遇。它有凝聚作用,能以巨大的心理引力,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它有激励作用,促进企业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