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就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反观目前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盛行,学生疲于回答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这种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都难以得到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真正改革传统教学那种“重视教师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
  
  一、让学生能充分“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把摒弃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所腾出的时间用来安排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精心设计各种形式,予以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引起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例如《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教学时,应以读为本,把读与欣赏、背诵等有机结合起来。①初读知大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②细读品词句。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品味精彩的语句,从中感受草塘的美。③品读动情感,在初读细读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由“最初觉得没意思”到“生怕弄坏这一幅美好的画卷”。这样。学生自然进入文中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会深深地喜欢上北大荒这个可爱的地方。
  
  二、让学生有时间“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赛有疑,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重要。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应特别鼓励学生质疑。积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时空。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进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在教学的各环节要留有学生“质疑”的时间,课外也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在学生大体读懂课文,但还有疑问时,让学生联系全文精读,从内容或写法上提出自己认为不大懂的问题。学生精读后提出的疑问有:①什么样的人才算“有用”的人?做人既有用又有体面行不行?②课文为什么要写母亲、哥哥、姐姐?③课文为什么重点写议花生而不写清楚种花生的过程?对于这三个较难的问题,教师应在称赞学生提得很有水平时。及时调整教案设计,以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学课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有机会“议”
  
  必须改革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发挥学生问学习的互补作用,又提高了参与的密度,同时加强了口头表达训练。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设计形式多样的议题。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如《苦柚》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吗?”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教师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老华侨买柚子的几个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老华侨为什么要买小姑娘的柚子?为什么一下子就要十个,后来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情绪激昂,讨论热烈,越议越明,得出因为小姑娘诚实、善良,为顾客着想,老华侨嘴里吃着苦柚子。心里却觉得甜的正确答案。创设这样的讨论氛围,让全体学生在紧张的思考中寻找合理的答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开阔,也更加富有独特性。
  
  四、让学生能自由“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因此,在课堂上应把讲的权利让给学生,给孩子们“自由”的天地,让学生能畅所欲言。教师应尽量不讲,通过精要点拨,学生能讲的就尽量让学生讲,还应广辟“讲”路,引导学生结合联想、想象、概括、归纳。对课文补述、复述等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讲”的实践。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在学生懂得五种新型玻璃性能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再“研制”一批新型玻璃。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个个趣味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学生说:“我要研铷一种‘自动除尘玻璃’。以后擦玻璃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有的说:“我要研制一种‘吸贼玻璃’,这样就不必害怕盗贼上门了。”……对这些合理而新奇的研制。教师一一加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再探索。让孩子在讲述中不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以求得发展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
  
  五、让学生能愉快“练”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努力去优化练习设计。做到难易适度,体现练习的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特点,尤其要让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体会所学知识本身无穷的魅力。当然,这“练”的安排应尽量纳入课堂,不能再拖至课外。加重学生的负担。
  如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在精讲了“开凿隧道”一段之后,可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这突破传统内容的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进入练习。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教好,更重要的是引导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去创新,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率。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背景下,文章从客户信息应用体验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客户端服务融合的电信价值链延伸模型”,形成“供应商一电信运营商一客户一客户的客户”的新型四维价值链,关注客户的客户,以客户价值的创造作为收益获得的基础。基于该模型理念推出的“汇信通”业务,实现了客户端“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的融合及价值链的延伸”,丰富了客户对信息服务融合的体验,以持续服务填充提升客户
摘要:为什么在我国社会,正式制度弱化的现象如此普遍?制度形成的博弈论者认为利益的持续博弈会导致制度的弱化,因为制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博弈的结束。文章则从非正式制度、关系距离和产权关系特点等方面探讨我国社会正式制度弱化的原因。关键词:正式制度弱化;非正式制度;关系距离;产权制度一、引言任何组织总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产生的。制度是组织的“结构框架或运行环境”,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加以
一    学校为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内容,犹如餐馆用什么样的饭菜招待顾客。如果饭菜可口,色香味俱全,顾客自然皆大欢喜,以后还会伺机光顾;如果技艺欠佳,饭菜难以下咽,则兴致大减,此后自然也无回头之意。与此同理,地方师专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胃口”,着力凸显教学内容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    过去,学校和教师
地面光斑足印的定位精度高度依赖于激光指向角的测量精度,星载激光光斑质心提取及其变化规律对激光指向角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ICESat/GLAS的激光剖面阵列(laser profile array,LPA)影像数据,首先利用灰度一阶矩阵法提取LPA的质心,精度优于0.3个像素,LPA相对定位精度优于0.11个像素。其次利用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级数拟合对LPA质心坐标的变化进行周期探测和建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