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题作文”是指为了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作文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策划设计,和学生就同一素材内容,在相同时间内进行作文,然后把作文结果让学生参阅。其目的是让教师“现身说法”教学作文,让学生像观摩化学老师做实验那样直接观摩老师作文的过程和结果,在学生作文与范文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现身说法”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意为佛祖能力广大,在开讲说法时,面对不同的信徒受众,能现出种种不同的人相,便于不同受众对于佛经教义的深入理解。现代人揭去其宗教迷信外衣,引申为“以亲身经历和经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用常规方法教学外,我们还经常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给学生教学。教师现身说法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亲眼看到,某个具体问题老师是怎么解决的,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有哪些不同,怎样向老师学习。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作为学生,谁都亲耳聆听过老师阅读、朗诵,亲眼看见过老师组词、造句,但是,又有谁亲眼看见过老师作文?即使班级组织一次与作文相关的野外活动或者某种具体场面的现场观摩,教师也只是强调孩子们如何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然后教导大家如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作文,仅此而已。学生始终无法知道对于相同的题材,老师的作文过程是怎样的?他们的作文结果又是怎样的?甚至疑问:这么难的作文题目,老师自己写得了吗?
本文从现行语文作文教学现实出发,对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现实必要、意义以及可行性进行探索思考。
一、引入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现实必要
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处于蒙昧阶段的孩子向着科学、文明的方向转化,其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授、指导和示范,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数、理、化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亲手演算、亲手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示范仍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如教师阅读、朗诵、组词、造句等等。唯独到了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环节——作文环节上,却很少有教师示范的身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必要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语文仍然是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而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也就是作文能力。虽然促进学生作文进步的途径有教材阅读、课外阅读等等,但是,这些材料都是间接的,而且大多出于各个时代的名人甚至伟人,由于范文过于完美和神圣,让人感觉不接地气,甚至望而生畏。阅读、欣赏还可以,至于学习和模仿,除了少数特别优秀者外,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教师的亲身示范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他们对与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具有潜在的普遍需求。
2. 教师示范价值发挥的必要
在化学课上,教师通过亲手实验,把几种物质在相互作用下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不仅从原理上,而且从事实上观察到这是真实可信的事实,每个环节和细节都显得直观、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如果教师的教学途径从现场实验换成叙述、讲授等形式,那么,无论记忆、理解还是想象的程度都将会大打折扣。
“作文是将平时所学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这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如果语文教师在确定具体作文题材后,能够和学生就同一题材或者同一题目进行作文,然后让学生参阅、对照,那么,即使行文不如范文规范,水平不如范文完美,它所起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将是不可小看的。
二、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五方面。
1. 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准直接向教师看齐
俗话说“依样画葫芦”,“画什么像什么”,但是作为学生,直接模仿范文会觉得信心不足,遥不可及。可见,在学生与范文之间需要架起一座过渡的桥梁,这项工程便是语文教师“同题作文”。因为学生知道教师作文也是以范文为摹本的,我们就让学生先向老师学习,以老师的水准为第一目标,以范文水准为第二目标,如此把一个目标分解成两步走,相同的作文内容,相同的作文篇数,学生就会感觉轻松自如了许多。
2. 有利于学生树立作文信心
信心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保证。“同题作文”的目的是把教师作文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参照。教师结合教本范文,以示范的精神进行作文,学生通过参阅、对照自己老师的作文,可以走出教本范文神圣不可即的理念误区,从而拉近学生与范文的距离,实现“范文为我所学”的目的,促使学生树立起从容作文、写好作文的信心,从而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投入和积累发挥到极致。
3. 有利于教师把握作文布置的难和易
语文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可以亲身感受自己所布置作文和要求的难和易,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学资源,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作文难度过大而引起的埋怨,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布置作文作业。
4. 有利于教师语文教学综合水准的提高
教师随着自己教学资历的不断积累和教学水准的不断提升,其相应的教学技术、职称和行政等级都在渐渐提升,但是由于现行语文教学惯例的制约,教师的作文躬行、示范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师教学综合水准的提高。“同题作文”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同题材、同时间完成作文,有利于实现教师语文教学综合水准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水准齐头并进的目的。
5. 有利于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作文教学技能结构
学生作文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教师的作文教学技能可能还停留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陈旧、落后理念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当前的作文教学。而“同题作文”教学法要求教师和学生以同样的题材进行作文,于是教师就必定要自觉、主動地去更新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技能结构,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三、推行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1. 现实教学有潜在需求
语文基础知识功底扎实、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薄弱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是前期投入的大量教学资源和学生已然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无法转化成学生的应用技能,另一方面是中学生、大学生在社会语文应用面前所表现出的无能为力,造成社会语言人才紧缺。两方面因素共同形成对学校“同题作文”教学的潜在需求。
2. 师资素质有保障
目前除了极少数贫困地区以外,国内大多数地区学校教学师资均为专业合格人才,具备或基本具备“同题作文”能力,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在师资素质方面一般都没有问题。
3. 过程易于操作
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示范作文而进行的作文扩展教学,其主要过程几乎都集中在教师身上,表现为教师躬身千虑,学生轻松一得。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操作过程便捷,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可行性。在现时期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对于改变当前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作文能力薄弱的教学现状,挖掘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
“现身说法”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意为佛祖能力广大,在开讲说法时,面对不同的信徒受众,能现出种种不同的人相,便于不同受众对于佛经教义的深入理解。现代人揭去其宗教迷信外衣,引申为“以亲身经历和经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用常规方法教学外,我们还经常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给学生教学。教师现身说法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亲眼看到,某个具体问题老师是怎么解决的,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有哪些不同,怎样向老师学习。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作为学生,谁都亲耳聆听过老师阅读、朗诵,亲眼看见过老师组词、造句,但是,又有谁亲眼看见过老师作文?即使班级组织一次与作文相关的野外活动或者某种具体场面的现场观摩,教师也只是强调孩子们如何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然后教导大家如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作文,仅此而已。学生始终无法知道对于相同的题材,老师的作文过程是怎样的?他们的作文结果又是怎样的?甚至疑问:这么难的作文题目,老师自己写得了吗?
本文从现行语文作文教学现实出发,对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现实必要、意义以及可行性进行探索思考。
一、引入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现实必要
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处于蒙昧阶段的孩子向着科学、文明的方向转化,其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授、指导和示范,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数、理、化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亲手演算、亲手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示范仍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如教师阅读、朗诵、组词、造句等等。唯独到了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环节——作文环节上,却很少有教师示范的身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必要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语文仍然是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而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也就是作文能力。虽然促进学生作文进步的途径有教材阅读、课外阅读等等,但是,这些材料都是间接的,而且大多出于各个时代的名人甚至伟人,由于范文过于完美和神圣,让人感觉不接地气,甚至望而生畏。阅读、欣赏还可以,至于学习和模仿,除了少数特别优秀者外,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教师的亲身示范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他们对与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具有潜在的普遍需求。
2. 教师示范价值发挥的必要
在化学课上,教师通过亲手实验,把几种物质在相互作用下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不仅从原理上,而且从事实上观察到这是真实可信的事实,每个环节和细节都显得直观、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如果教师的教学途径从现场实验换成叙述、讲授等形式,那么,无论记忆、理解还是想象的程度都将会大打折扣。
“作文是将平时所学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这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如果语文教师在确定具体作文题材后,能够和学生就同一题材或者同一题目进行作文,然后让学生参阅、对照,那么,即使行文不如范文规范,水平不如范文完美,它所起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将是不可小看的。
二、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五方面。
1. 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准直接向教师看齐
俗话说“依样画葫芦”,“画什么像什么”,但是作为学生,直接模仿范文会觉得信心不足,遥不可及。可见,在学生与范文之间需要架起一座过渡的桥梁,这项工程便是语文教师“同题作文”。因为学生知道教师作文也是以范文为摹本的,我们就让学生先向老师学习,以老师的水准为第一目标,以范文水准为第二目标,如此把一个目标分解成两步走,相同的作文内容,相同的作文篇数,学生就会感觉轻松自如了许多。
2. 有利于学生树立作文信心
信心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保证。“同题作文”的目的是把教师作文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参照。教师结合教本范文,以示范的精神进行作文,学生通过参阅、对照自己老师的作文,可以走出教本范文神圣不可即的理念误区,从而拉近学生与范文的距离,实现“范文为我所学”的目的,促使学生树立起从容作文、写好作文的信心,从而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投入和积累发挥到极致。
3. 有利于教师把握作文布置的难和易
语文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可以亲身感受自己所布置作文和要求的难和易,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学资源,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作文难度过大而引起的埋怨,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布置作文作业。
4. 有利于教师语文教学综合水准的提高
教师随着自己教学资历的不断积累和教学水准的不断提升,其相应的教学技术、职称和行政等级都在渐渐提升,但是由于现行语文教学惯例的制约,教师的作文躬行、示范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师教学综合水准的提高。“同题作文”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同题材、同时间完成作文,有利于实现教师语文教学综合水准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水准齐头并进的目的。
5. 有利于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作文教学技能结构
学生作文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教师的作文教学技能可能还停留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陈旧、落后理念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当前的作文教学。而“同题作文”教学法要求教师和学生以同样的题材进行作文,于是教师就必定要自觉、主動地去更新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技能结构,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三、推行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1. 现实教学有潜在需求
语文基础知识功底扎实、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薄弱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是前期投入的大量教学资源和学生已然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无法转化成学生的应用技能,另一方面是中学生、大学生在社会语文应用面前所表现出的无能为力,造成社会语言人才紧缺。两方面因素共同形成对学校“同题作文”教学的潜在需求。
2. 师资素质有保障
目前除了极少数贫困地区以外,国内大多数地区学校教学师资均为专业合格人才,具备或基本具备“同题作文”能力,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在师资素质方面一般都没有问题。
3. 过程易于操作
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示范作文而进行的作文扩展教学,其主要过程几乎都集中在教师身上,表现为教师躬身千虑,学生轻松一得。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操作过程便捷,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可行性。在现时期开展语文教师“同题作文”教学法对于改变当前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作文能力薄弱的教学现状,挖掘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