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者自称革命是不够的。”这是中共早期党员、学运工运领袖、北伐军著名战将蒋先云的座右铭。
1927年5月7日,他在《敬告本团官佐》的公开信中表明:“自称革命是不够的,革命者是必要从工作上去表示他的努力。尤其是在困苦艰难之中,枪林弹雨之下,能表示他能坚忍能牺牲的精神。否则决不是一个真实的革命者。”
蒋先云,1902年生于湖南新田大坪塘。又名湘耘,别号巫山。少年时代即受其兄长、老同盟会会员蒋先烈的影响走向革命道路。1921年10月,他在衡阳被毛泽东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初,他从三师毕业后就来到安源,协助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组织领导了1.7万名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斗争,取得了罢工的巨大胜利。同年底,他组织领导3000多名水口山工人举行大罢工,迫使当局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要求。
国共合作开始,蒋先云奉命考上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即被调任周恩来主持的军校政治部秘书。他发起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编辑出版《中国军人》和《青年军人》,在粤、滇、桂、湘军中发展会员两千多人,在团结各军、宣传民众、打击敌人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后率黄埔学生军随周恩来投入国民政府决定的第一、二次东征。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广州7万余工人、学生、市民、军人举行援助上海工人的盛大游行示威,蒋先云率部分黄埔学生军行进在游行队伍中。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基南面时,英兵向我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疯狂扫射和炮轰。蒋先云两足背受伤,仍坚持带领学生军一面严密监视帝国主义的行动,一面掩护群众撤退,还引领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等慰问伤员。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加快了反共的步伐,提出在军队中不能有跨党党员。蒋先云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永作共产党员”, “脱离共产党就是叛变革命”,“头可断,而共产党党籍不可牺牲”!
第二次北伐战争开始,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
1927年5月中旬,蒋先云率领全团指战员,开赴河南至临颖时,敌兵力增加,火力极强。尖兵连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全连只剩连长和20多名战士。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蒋先云率领一、三营赶到前线,向敌阵发起冲锋,不幸左脚中弹。他解下自己的绑腿带,包扎好流血不止的伤口,跨上战马,手举指挥刀,继续率数百名官兵,奋勇杀敌。不久,蒋先云再次中弹,师长要他下来,他执意不肯,再次跨上战马,高擎指挥刀向前冲去……第三次负伤,弹片穿透了蒋先云的皮腰带,穿入腹腔。……牺牲前,蒋先云仍呼喊着:“死战勿退 ,冲啊!杀啊! 前进!”在蒋先云壮烈献身精神鼓励下,官兵们个个英勇无比,从早上5点一直杀到下午4点,一个团打得只剩下300余人,终于攻克了临颖城。
1927年6月8日,周恩来等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蒋先云举行了追悼会。郭沫若在蒋先云牺牲后曾这样说:“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了。我本来很想做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但我觉得我们的有时间性的文章,不足以纪念超时间性的烈士。足以纪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动,生前的誓言。”
1927年5月7日,他在《敬告本团官佐》的公开信中表明:“自称革命是不够的,革命者是必要从工作上去表示他的努力。尤其是在困苦艰难之中,枪林弹雨之下,能表示他能坚忍能牺牲的精神。否则决不是一个真实的革命者。”
蒋先云,1902年生于湖南新田大坪塘。又名湘耘,别号巫山。少年时代即受其兄长、老同盟会会员蒋先烈的影响走向革命道路。1921年10月,他在衡阳被毛泽东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初,他从三师毕业后就来到安源,协助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组织领导了1.7万名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斗争,取得了罢工的巨大胜利。同年底,他组织领导3000多名水口山工人举行大罢工,迫使当局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要求。
国共合作开始,蒋先云奉命考上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即被调任周恩来主持的军校政治部秘书。他发起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编辑出版《中国军人》和《青年军人》,在粤、滇、桂、湘军中发展会员两千多人,在团结各军、宣传民众、打击敌人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后率黄埔学生军随周恩来投入国民政府决定的第一、二次东征。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广州7万余工人、学生、市民、军人举行援助上海工人的盛大游行示威,蒋先云率部分黄埔学生军行进在游行队伍中。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基南面时,英兵向我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疯狂扫射和炮轰。蒋先云两足背受伤,仍坚持带领学生军一面严密监视帝国主义的行动,一面掩护群众撤退,还引领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等慰问伤员。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加快了反共的步伐,提出在军队中不能有跨党党员。蒋先云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永作共产党员”, “脱离共产党就是叛变革命”,“头可断,而共产党党籍不可牺牲”!
第二次北伐战争开始,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
1927年5月中旬,蒋先云率领全团指战员,开赴河南至临颖时,敌兵力增加,火力极强。尖兵连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全连只剩连长和20多名战士。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蒋先云率领一、三营赶到前线,向敌阵发起冲锋,不幸左脚中弹。他解下自己的绑腿带,包扎好流血不止的伤口,跨上战马,手举指挥刀,继续率数百名官兵,奋勇杀敌。不久,蒋先云再次中弹,师长要他下来,他执意不肯,再次跨上战马,高擎指挥刀向前冲去……第三次负伤,弹片穿透了蒋先云的皮腰带,穿入腹腔。……牺牲前,蒋先云仍呼喊着:“死战勿退 ,冲啊!杀啊! 前进!”在蒋先云壮烈献身精神鼓励下,官兵们个个英勇无比,从早上5点一直杀到下午4点,一个团打得只剩下300余人,终于攻克了临颖城。
1927年6月8日,周恩来等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蒋先云举行了追悼会。郭沫若在蒋先云牺牲后曾这样说:“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了。我本来很想做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但我觉得我们的有时间性的文章,不足以纪念超时间性的烈士。足以纪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动,生前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