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确诊的的2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将管理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1年后,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对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P<0.05);管理组患者生活行为状况除个别项目外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患者早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5个重要环节,即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本研究通过干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使患者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率,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常住我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中自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管理组,不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质指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表的设定
根据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1]的内容制定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身高、体质量、受教育程度、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管理前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身高、体质量等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
1.2.3 管理组规范化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防治基础知识教育的讲座,以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和依从性,讲座内容包括: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关系、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运动治疗的具体方法、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低血糖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监测血糖、尿糖重要意义及价值,血糖、血脂、血压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检测法、胰岛素注射法等基本技能的指导;所有患者每月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体质量、腰围1次,每三月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及血脂1次,每年作心电图1次;每三月组织1次座谈、讨论、交流治疗心得,并进行评价,对不能及时到医院的患者,电话咨询、随访,了解其药物、血糖控制,饮食、运动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给患者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在管理期间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病情拟定个性化监测方案,并根据结果随时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加强管理。
1.2.4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只常规测量体质量、腰围、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1次,不进行干预措施,个别患者要求除外;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调整药物(口服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仍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指导。
1.2.5 调查方法
管理组和对照组于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分别按1.2.1项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体质量、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是否有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管理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和体质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对糖尿病临床表现、血糖正常值、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血糖和尿糖检测方法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的管理组患者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更为明显,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起病慢,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对生命构成危险是进行性的,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日常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必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数患者往往仅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后可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药费越来越高,而病情却难以控制。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管理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未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陆璐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患者在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规范化管理,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能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不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超重和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帮助患者计算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和每日总能量消耗,并使之达到平衡;管理组患者每天运动的时间和戒烟限酒的改善并不明显(主要为男性),说明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患者对烟酒的依赖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吸烟、饮酒对病情的不良影响,督导患者戒烟、限酒(以至戒酒),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懂得了影响血糖因素及怎样通过自我感觉判断病情控制情况,这将能有效地稳定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博文,曾学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89.
2 陆璐,王烈,王爽,等.老年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8,24(12):1215-1216.
【关键词】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患者早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5个重要环节,即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本研究通过干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使患者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率,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常住我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中自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管理组,不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质指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表的设定
根据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1]的内容制定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身高、体质量、受教育程度、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管理前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身高、体质量等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
1.2.3 管理组规范化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防治基础知识教育的讲座,以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和依从性,讲座内容包括: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关系、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运动治疗的具体方法、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低血糖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监测血糖、尿糖重要意义及价值,血糖、血脂、血压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检测法、胰岛素注射法等基本技能的指导;所有患者每月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体质量、腰围1次,每三月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及血脂1次,每年作心电图1次;每三月组织1次座谈、讨论、交流治疗心得,并进行评价,对不能及时到医院的患者,电话咨询、随访,了解其药物、血糖控制,饮食、运动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给患者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在管理期间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病情拟定个性化监测方案,并根据结果随时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加强管理。
1.2.4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只常规测量体质量、腰围、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1次,不进行干预措施,个别患者要求除外;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调整药物(口服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仍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指导。
1.2.5 调查方法
管理组和对照组于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分别按1.2.1项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体质量、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是否有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管理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和体质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对糖尿病临床表现、血糖正常值、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血糖和尿糖检测方法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的管理组患者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更为明显,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起病慢,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对生命构成危险是进行性的,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日常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必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数患者往往仅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后可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药费越来越高,而病情却难以控制。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管理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未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陆璐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患者在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规范化管理,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能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不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超重和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帮助患者计算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和每日总能量消耗,并使之达到平衡;管理组患者每天运动的时间和戒烟限酒的改善并不明显(主要为男性),说明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患者对烟酒的依赖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吸烟、饮酒对病情的不良影响,督导患者戒烟、限酒(以至戒酒),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懂得了影响血糖因素及怎样通过自我感觉判断病情控制情况,这将能有效地稳定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博文,曾学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89.
2 陆璐,王烈,王爽,等.老年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8,24(12):12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