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电气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的结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与投影、录音与录像、计算机硬件)以及功能完备的课件制作工具(机电类的软件包、演示工具PowerPoint及各种编程语言等)给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各学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得在中职电气化专业课教学中形象地展现各种专业知识的生成过程成为可能。
  
  一、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的意象,准确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丰富和扩充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通过动态、直观的图像展示,适时的诱导启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向学生有效地渗透专业知识;同时还会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而这种成功感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的愿望。”
  實施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扩大教学内容,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时利用率;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做法
  
  1.动画模拟,激发学习兴趣
  “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物质。对于很多人来说,对电有一种恐惧心理,何况是学习理解能力较低的职高学生。多媒体教学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电流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动画模拟把微观电子的运动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接受电流的概念。这样将抽象转化为形象,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2.交互显示,调整课堂结构
  学习电学时往往要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原理图,如:对《工厂电气控制》中各种机床原理图分析时,传统黑板教学往往要花相当的时间来画原理图,分析过程中还需经常拭擦黑板,影响了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事先将原理图编入课件,不仅可以得到规范清晰的原理图,而且节约时间,增加容量,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若能有效利用计算机交互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从而调整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信息纳入,丰富课堂内容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现代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方便地下载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介绍一些电子产品或元件,对于常用元件或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展示实物,以便学生的理解接受。而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元件或新产品,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获得大量的外来素材,并把它有机地糅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
  4.实验仿真,提高实验效果
  在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损耗大及可利用率低;实验前后准备收拾时麻烦;实验误差难把握影响实验成功率等等,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的开出率越来越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仿真模拟、演示控制大量实验,对降低实验难度、推进实验的顺利进行有不低估的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前安装实验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不仅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分析、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的便利同时,不能忽略某些不利因素。教师应正确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辅助”两字,教学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单靠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适度地让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石膏像写生是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必修科目,其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来谈谈石膏像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造型部分    首先我们先从构图谈起,写生对象在画面中的安排是我们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它的上下左右都需要大家根据自己写生对象的角度和意图来安排,由于视平线的原因人看画面中线总觉得靠下,这样我们在安排写生对象时,就要人为的往上安排一下,大致比例为
期刊
【摘要】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平台。  【关键词】 信息技术;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
期刊
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在初中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地理教学,一些学生压根儿就没见过地理书的踪影,甚至连东西南北也分不清。针对这些情况,高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呢?我认为应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
期刊
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谈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的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平凡的优势    (1)直观性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直观性是它典型的特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他们学好美术的精神动力。而多媒体技术以它全新的视、听觉综合的立体感受,让学生的感情随着生动有趣的画面和节奏优美的
期刊
【摘要】 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
期刊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参与意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高中美育的教学现状,从开放性、多元化的角度对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究,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美学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 高中美育;美术欣赏教学;多元化    高中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笔者从实践
期刊
目前,多媒体电脑电化教学已开始普及。从使用的情况看,使用得当,在教学中发挥出极大的潜力和优势;使用欠佳、也将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就现代媒体的使用谈谈我的看法。  媒体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凭借的器具,转统的媒体有课本、粉笔、黑板、挂图等。随着收录机、幻灯机、投影仪、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些现代媒体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第一:正确运用现代媒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期刊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情感教学,增进课堂民主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
期刊
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关系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更关系着学校教育的生命力。近年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要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意志和专业水平,以顺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教师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解读分析,并特别关注了优秀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影响其实践智慧性知识生成的主要因素。力求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客观因素,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