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但是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成为了制约语文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支点,开创语文阅读教学崭新的局面呢?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困惑;人本对话
我们说,语文是一门生活的学科,它的含义是很丰富的:①语文的外延式生活,生活是语文的土壤,是语文的立身之本。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狭隘的语文,是灰色的语文,因为这样的语文已经失去了光彩,把语文关在四壁合拢的课堂,无疑是扼杀语文的生命。②语文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运动祖国的文字,培养生活的能力。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培养“二脚书橱”,而是让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价值之一就是体现在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③阅读的世界时人的第三个世界,语文要发展学生,尤其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刘国征先生说:“更进一步地认识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这是人体功能的一部分,天然地与人的生活、思乡、情感联系在一起。”语言活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语言与丰富情感、匡正思想、健全人格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它构成了人的整个生命的运行,完善了人的真正的健康生活。语文世界就是这样的宽广而丰富多彩。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
语文教学究竟碰到了什么问题?花时最多,收效不大。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在何处,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和老师都进行讨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阅读主题的迷失。
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生产“分数”的机器,以学生所获得的高分作为自己评定职称,获得优厚待遇的工具,学生则把教师看做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高一级学校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学生的琅琅读读书声,窃窃质疑声,热烈讨论声。老师的讲书代替了学生的读书,语文阅读竟然出现了学生不阅读的怪现象。作为文字、文学、文化教学的语文课长此以往,岂有质量不低之理?
(二)阅读情感的淡薄。
眼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呢,为什么一些学生一上语文课便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语文教学很少有人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甚至是老师本身也少有情感的投入。一堂课下来,可是说是“波澜不惊”,平静得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气。这种没有了活力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产生吸引学生的无穷魅力呢?李镇西老师曾说过:“语文与数理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灵与活。”语文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活动,老师应该用自己的真情趣拨动学生的心灵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加强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感悟,这是十分重要的。
(三)阅读教学功利太切。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浮躁、急功近利的情况很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上课而言,学生对课文内容尚不十分熟悉,语言中许多精妙之处尚未细细咀嚼,便开始进入讨论,追求一种表面的灿烂,以掩盖内在的苍白。语文教学一切环绕着考试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学不成文的规则。应试教育排斥了语文阅读中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和良好情感的培养,削弱了语文应有的文化知识拓展,其损失和危害不可估量。
(四)阅读教学传统经验的缺失。
叶圣陶先生曾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内容和学法的研讨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吟诵的时间太少了。”的确,重分析、重理解,轻吟诵、轻背诵的状况在眼下的语文教学中愈演愈烈。默读、朗读、诵读永远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读就不能感知语言文字,不能理解吸取营养。没有读,就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现在的课堂45分钟,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过是几分钟,老师即转入到其他教学环节中,有的甚至是一讲到底,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不熟读成诵,不记忆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何来语言信息的激发,何来联想和想象,何来出口成章下笔如神?
二、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
(一)阅读的回归——人本对话,关注人的发展。
阅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是人的第二生命形态,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换气学生的生命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这里不仅仅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还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接纳和爱护。这就是对人的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让他们的思乡冲破牢笼,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利,质疑追问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让他们拥有想象的翅膀,萌发创造的欲望。
(二)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能力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认识想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想象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阅读的所获。不要为想象而想象,想象要为阅读服务,使想象的过程称为阅读深化的过程。设计想象活动要依据文本,我们总是在阅读过程中被文本的文字形象所激发而展开自己的想象。因此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一个场景的理解等等,都需要读者参与想象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好想象和联想的切入点,调动想象思维。
(三)阅读——让思维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发。
作为语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无疑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阅读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阅读不仅在于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而且还在于对文本的质疑、挑战,以至于对文本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各种品质,把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应该认识到任何文本、每篇文章都会给学生留下二度创作的空间。教师应该致力于拓展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延伸作者的思维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激活和发展,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撞击中更加灿烂。
阅读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创造精神的世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在这块园地上耕耘探索,阅读教学要重视感受、体验、咀嚼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在人的发展的支点上,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语文教学,相信阅读教学辉煌的明天一定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施羽尧.教育思维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尚文等主编.语文新读本.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 于漪.给语文教育加点钙.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困惑;人本对话
我们说,语文是一门生活的学科,它的含义是很丰富的:①语文的外延式生活,生活是语文的土壤,是语文的立身之本。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狭隘的语文,是灰色的语文,因为这样的语文已经失去了光彩,把语文关在四壁合拢的课堂,无疑是扼杀语文的生命。②语文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运动祖国的文字,培养生活的能力。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培养“二脚书橱”,而是让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价值之一就是体现在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③阅读的世界时人的第三个世界,语文要发展学生,尤其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刘国征先生说:“更进一步地认识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这是人体功能的一部分,天然地与人的生活、思乡、情感联系在一起。”语言活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语言与丰富情感、匡正思想、健全人格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它构成了人的整个生命的运行,完善了人的真正的健康生活。语文世界就是这样的宽广而丰富多彩。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
语文教学究竟碰到了什么问题?花时最多,收效不大。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在何处,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和老师都进行讨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阅读主题的迷失。
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生产“分数”的机器,以学生所获得的高分作为自己评定职称,获得优厚待遇的工具,学生则把教师看做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高一级学校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学生的琅琅读读书声,窃窃质疑声,热烈讨论声。老师的讲书代替了学生的读书,语文阅读竟然出现了学生不阅读的怪现象。作为文字、文学、文化教学的语文课长此以往,岂有质量不低之理?
(二)阅读情感的淡薄。
眼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呢,为什么一些学生一上语文课便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语文教学很少有人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甚至是老师本身也少有情感的投入。一堂课下来,可是说是“波澜不惊”,平静得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气。这种没有了活力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产生吸引学生的无穷魅力呢?李镇西老师曾说过:“语文与数理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灵与活。”语文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活动,老师应该用自己的真情趣拨动学生的心灵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加强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感悟,这是十分重要的。
(三)阅读教学功利太切。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浮躁、急功近利的情况很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上课而言,学生对课文内容尚不十分熟悉,语言中许多精妙之处尚未细细咀嚼,便开始进入讨论,追求一种表面的灿烂,以掩盖内在的苍白。语文教学一切环绕着考试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学不成文的规则。应试教育排斥了语文阅读中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和良好情感的培养,削弱了语文应有的文化知识拓展,其损失和危害不可估量。
(四)阅读教学传统经验的缺失。
叶圣陶先生曾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内容和学法的研讨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吟诵的时间太少了。”的确,重分析、重理解,轻吟诵、轻背诵的状况在眼下的语文教学中愈演愈烈。默读、朗读、诵读永远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读就不能感知语言文字,不能理解吸取营养。没有读,就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现在的课堂45分钟,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过是几分钟,老师即转入到其他教学环节中,有的甚至是一讲到底,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不熟读成诵,不记忆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何来语言信息的激发,何来联想和想象,何来出口成章下笔如神?
二、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
(一)阅读的回归——人本对话,关注人的发展。
阅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是人的第二生命形态,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换气学生的生命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这里不仅仅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还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接纳和爱护。这就是对人的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让他们的思乡冲破牢笼,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利,质疑追问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让他们拥有想象的翅膀,萌发创造的欲望。
(二)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能力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认识想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想象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阅读的所获。不要为想象而想象,想象要为阅读服务,使想象的过程称为阅读深化的过程。设计想象活动要依据文本,我们总是在阅读过程中被文本的文字形象所激发而展开自己的想象。因此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一个场景的理解等等,都需要读者参与想象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好想象和联想的切入点,调动想象思维。
(三)阅读——让思维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发。
作为语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无疑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阅读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阅读不仅在于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而且还在于对文本的质疑、挑战,以至于对文本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各种品质,把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应该认识到任何文本、每篇文章都会给学生留下二度创作的空间。教师应该致力于拓展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延伸作者的思维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激活和发展,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撞击中更加灿烂。
阅读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创造精神的世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在这块园地上耕耘探索,阅读教学要重视感受、体验、咀嚼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在人的发展的支点上,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语文教学,相信阅读教学辉煌的明天一定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施羽尧.教育思维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尚文等主编.语文新读本.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 于漪.给语文教育加点钙.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