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是需要长期建设和治理的系统工程,学院各部门必须共通努力,才能建设优良学风。鉴于此,本文对独立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策略
G641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1.独立学院因素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对于母体学校的“依附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学校的整体利益,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于母体学校的高校扩招的需要,二是服务于母体学校增加收入的需要。这一依附性质,直接加重独立学院自负盈亏的生存发展压力,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片面注重办学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学风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缺少立足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发面的考虑”,难以保障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样,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2.教辅管理责任
当前,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绝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苦于没有“传帮带”的优良产统和系统的上岗培训,以致学生管理工作毫无章法可言,对于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更是平淡无力。加之辅导员的行政事务多、乱、繁、杂,若要进行学风建设则分身乏术。此外,一小部分专职教师疏于课堂管理,对于课堂上的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听之任之,只教书不育人,甚至把育人责任全部推卸给辅导员,这就增大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难度。
3.学生个人因素
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以前就形成不良学习风气,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客观存在。在没有父母、亲人督促的情况下,他们既未能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和纪律松散,又无法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甚至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无力排解,心理负担过重。此外,他们对于独立学院认同感低,加之学费昂贵,遂有一种“学非所用”、“花钱买文凭”的错误认识,从而使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困难重重。
二、独立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策略
1.创建优良学风必须优化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入手,锻造独立学院自己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避免推诿责任,促进建设优良学风。独立学院的專任教师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二是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三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首先,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有关合作办学协议,按照市场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盘活母体学校在职教师,“选聘教师时严把入口关”,不仅重视其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还要考察其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对课堂纪律、师生配合程度进行检查,要求教师不单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二是实行学生评教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促使教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备好课,上好课。其次,适度聘用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发挥退休教授余热,帮助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青年教师。一是启动精品课程评选工程,激发退休教授的教学热情,为独立学院学生答疑解惑。二是建立“传帮带”制度,促进退休教授与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更快更好地获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力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队伍,关心和支持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增加独立学院董事会的教职工代表席次,努力確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的“建设者”地位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独立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牢固增强对独立学院的归属感和共同价值观念,形成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鼓励辅导员参加在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独立学院创建优良学风重在落实教学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要转变发展模式,适时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和落实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及共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独立学院的生源决定其培养目标和计划不同于公办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采用“1.5+1.5+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3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第4-6学期完成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第7-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完成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同一专业内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化解专业受限、学非所好的两难处境。
(2)上课出勤监控机制
独立学院健全上课出勤监控机制,包括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任课教师考勤制度、辅导员查课制度、学生干部纪检制度,在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监督、相互反馈的系统机制,确保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考勤结果的真实权威性。上课出勤监控机制切实担负起监督员的角色,既敦促学生培养起自主的学习意识,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完善教师和辅导员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格局,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教师主导学生学习,影响学风发展方向;辅导员监督学生出勤,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向。教师和辅导员的紧密配合,共建独立学院优良学风。
(3)学业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于欠修学分多、挂科门数多、考试违纪作弊等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困难档案,辅导员及时向他们发送学业预警通知,并安排校内优秀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迟到、早退、旷课且屡教不改的学生,辅导员为其建立批评教育档案,定期召开思想教育会议进行规劝和个别谈话进行引导,安排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随时跟踪督促上课出勤,并建立家长联系沟通渠道,达到共同教育目的。对于学习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交由心理健康中心给予心理咨询方面的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正确面对学习上的压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出发,分析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冯国营.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罗鑫.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于一群.试论独立学院“专转本”学生学风建设问题[J].河套学院学报,2014,03:93-97.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策略
G641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1.独立学院因素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对于母体学校的“依附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学校的整体利益,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于母体学校的高校扩招的需要,二是服务于母体学校增加收入的需要。这一依附性质,直接加重独立学院自负盈亏的生存发展压力,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片面注重办学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学风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缺少立足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发面的考虑”,难以保障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样,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2.教辅管理责任
当前,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绝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苦于没有“传帮带”的优良产统和系统的上岗培训,以致学生管理工作毫无章法可言,对于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更是平淡无力。加之辅导员的行政事务多、乱、繁、杂,若要进行学风建设则分身乏术。此外,一小部分专职教师疏于课堂管理,对于课堂上的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听之任之,只教书不育人,甚至把育人责任全部推卸给辅导员,这就增大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难度。
3.学生个人因素
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以前就形成不良学习风气,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客观存在。在没有父母、亲人督促的情况下,他们既未能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和纪律松散,又无法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甚至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无力排解,心理负担过重。此外,他们对于独立学院认同感低,加之学费昂贵,遂有一种“学非所用”、“花钱买文凭”的错误认识,从而使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困难重重。
二、独立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策略
1.创建优良学风必须优化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入手,锻造独立学院自己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避免推诿责任,促进建设优良学风。独立学院的專任教师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二是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三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首先,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有关合作办学协议,按照市场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盘活母体学校在职教师,“选聘教师时严把入口关”,不仅重视其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还要考察其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对课堂纪律、师生配合程度进行检查,要求教师不单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二是实行学生评教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促使教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备好课,上好课。其次,适度聘用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发挥退休教授余热,帮助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青年教师。一是启动精品课程评选工程,激发退休教授的教学热情,为独立学院学生答疑解惑。二是建立“传帮带”制度,促进退休教授与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更快更好地获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力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队伍,关心和支持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增加独立学院董事会的教职工代表席次,努力確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的“建设者”地位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独立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牢固增强对独立学院的归属感和共同价值观念,形成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鼓励辅导员参加在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独立学院创建优良学风重在落实教学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要转变发展模式,适时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和落实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及共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独立学院的生源决定其培养目标和计划不同于公办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采用“1.5+1.5+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3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第4-6学期完成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第7-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完成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同一专业内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化解专业受限、学非所好的两难处境。
(2)上课出勤监控机制
独立学院健全上课出勤监控机制,包括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任课教师考勤制度、辅导员查课制度、学生干部纪检制度,在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监督、相互反馈的系统机制,确保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考勤结果的真实权威性。上课出勤监控机制切实担负起监督员的角色,既敦促学生培养起自主的学习意识,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完善教师和辅导员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格局,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教师主导学生学习,影响学风发展方向;辅导员监督学生出勤,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向。教师和辅导员的紧密配合,共建独立学院优良学风。
(3)学业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于欠修学分多、挂科门数多、考试违纪作弊等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困难档案,辅导员及时向他们发送学业预警通知,并安排校内优秀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迟到、早退、旷课且屡教不改的学生,辅导员为其建立批评教育档案,定期召开思想教育会议进行规劝和个别谈话进行引导,安排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随时跟踪督促上课出勤,并建立家长联系沟通渠道,达到共同教育目的。对于学习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交由心理健康中心给予心理咨询方面的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正确面对学习上的压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出发,分析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冯国营.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罗鑫.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于一群.试论独立学院“专转本”学生学风建设问题[J].河套学院学报,2014,03:93-97.